DB52-T 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_第1页
DB52-T 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_第2页
DB52-T 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_第3页
DB52-T 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_第4页
DB52-T 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1.140

C00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

Set-upspecificationofpreventvaccinationclinic

2018-11-28发布2019-05-28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379—2018

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要求、信息化管理、预防接种实施、资料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村级预防接种点、医院

产科接种室、卡介苗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卫办疾控发﹝2016﹞51号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防接种门诊preventvaccinationclinic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服务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明确其责任区域或任务。

3.2

疫苗vaccine

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

3.3

冷链coldchain

为保障疫苗质量,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均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

4设置要求

4.1机构要求

预防接种门诊应当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条件的冷链设备和相应保管

制度,有明确的责任区域、接种服务内容。

1

DB52/T1379—2018

4.2人员要求

4.2.1资质要求

接种人员应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的资格,并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

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预防接种上岗证。

4.2.2人员配备

4.2.2.1预防接种门诊应按照辖区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配备接种人员(可兼职),并不少于5人。

4.2.2.2接种日的接种人员应不少于5人,应有预检、接种人员,卡介苗固定专人接种。

4.3服务形式

4.3.1城镇地区每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应不超过5km,农村地区每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宜不

超过10km。

4.3.2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可采取入户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实施入户接种的地区,每月至少提供

1次接种服务。

4.4服务周期

4.4.1预防接种门诊应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数量、接种人员数量、服务便利性等,合理制定接种时间与

周期。

4.4.2城镇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日接种,每周接种日不少于3天。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

日、周接种,每周接种日不少于1天。

4.5房屋设置

4.5.1总面积应不低于150㎡,设置预检登记室、候种室、接种室、留观休息室、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处置室、资料室和冷链室等分区,其中预检登记、接种和留观休息区域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

70%。

4.5.2预防接种门诊相对独立,不应与医疗门诊、病房、放射科设置在同一区域,且环境清洁、光线

明亮、空气流通。

4.5.3预防接种门诊应按照咨询/登记、预防接种、留观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预防接种有序进行。

4.5.4预防接种门诊门头、接种室及接种台应设置醒目标识。

4.5.5预防接种门诊应设有专门出入口。

4.6设备和器材配置

4.6.1至少配备2台常温医用冰箱、1台低温冰箱,冰箱装配脚架和专用插座,并置于干燥通风的房

间。应配备温度监测设备,备用发电机组或安装双回路电路。

4.6.2至少设置3个接种台,卡介苗设专用接种台。预防接种台应清洁、无杂物,标明接种疫苗的名

称。

4.6.3接种室应配备与接种台匹配的冰箱或冷藏包。冰排按照每只冷藏包所需数量的2倍配备。

4.6.4预防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器数量应不少于1次预约受种人数的1.1倍。

4.6.5应配备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

4.6.6应配备取暖、防暑降温、消毒等设备。

4.6.7候诊室或留观休息室配备宣传教育设备。

2

DB52/T1379—2018

5信息化管理

5.1硬件配置

5.1.1候诊室配备叫号机,留观休息室配备留观机。

5.1.2候诊室、留观休息室配备电子显示屏。

5.1.3预检台、登记台、每个接种台配备电脑,电脑应能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信

息系统)及预防接种门诊相关软件。

5.2软件配置

5.2.1电脑应配备信息系统客户端软件,可开展建卡、通知、接种登记及报表统计等。

5.2.2电脑应配备安装能及时网络升级的正版杀毒软件。

5.2.3配置能与信息系统客户端对接的预防接种门诊主控系统。

5.2.4配置客流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取号排队、语音叫号、依次预检登记、接种和留观。

5.3人员配置

配备能熟练操作数字化门诊主控系统的预检人员、接种人员。

5.4信息安全

5.4.1电脑应专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

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4.2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安装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的电脑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或

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4.3建立健全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查询、使用制度。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未经受种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

不得向他人提供。查询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6预防接种实施

6.1接种前准备

6.1.1确定受种对象

清理预防接种卡(簿)或通过信息系统建立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根据预防接种记录核实受种

对象,包括本次受种对象、上次漏种者及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中未受种者等。

6.1.2通知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

采取口头预约、书面预约、电话联系、手机短信(微信)告知、邮件通知、广播通知、公示告知等

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6.1.3领取或购进疫苗

根据各种疫苗受种人数计算领取或购进疫苗数量,做好疫苗领发登记。

3

DB52/T1379—2018

6.1.4准备预防接种器材

按不少于受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相应规格的注射器材,注射器使用前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

在有效期内使用。

6.1.5准备药品和器械

准备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

急救药品、注射器毁型装置、利器盒、污物桶等。

6.1.6清洁消毒

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6.1.7人员准备

接种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6.2预防接种

6.2.1核实受种对象

6.2.1.1接种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核对受种者姓名、出生

日期及预防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6.2.1.2接种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有误或变更的,应及时

更新。

6.2.1.3对不符合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

6.2.1.4对因有预防接种禁忌而不能预防接种的受种者,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

议,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记录。

6.2.2健康状况询问和告知

6.2.2.1接种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

实记录询问的内容。当对受种者的健康状况有怀疑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决定是否预防接种。

6.2.2.2接种人员在实施预防接种前,应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情况。

6.2.2.3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自愿选择预防接种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的第二类疫苗时,预防接种门诊应告知

费用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方式及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

事项。

6.2.3疫苗管理

6.2.3.1预防接种前将疫苗从冰箱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冰箱的次数。

6.2.3.2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

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疫苗瓶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6.2.3.3疫苗使用说明规定严禁冻结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白破疫苗等,冻结后一律不得

使用。

6.2.3.4检查含吸附剂疫苗是否冻结,检查方法:将被检和正常对照的疫苗瓶同时摇匀后静置竖立,如

被检疫苗在5min~10min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曾被

冻结。

4

DB52/T1379—2018

6.2.4接种操作

6.2.4.1接种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

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或信息系统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

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6.2.4.2各种疫苗的接种应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要求进行操作。

6.2.4.3预防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和信息系统记录接种疫苗品种、规格、疫苗最小包装

单位的识别信息(或批号)、时间等。预防接种记录工整,不应用其他符号代替。

6.2.4.4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在预防接种后留在留观休息室观察30min。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

理和报告。

6.2.4.5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6.3接种后工作

6.3.1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处理,实

行入户接种或临时接种时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镊子、治疗盘等器械按要求灭菌或消毒后

备用。

6.3.2记录疫苗的使用及废弃数量,已开启疫苗瓶的疫苗按相关规定处置。

6.3.3清理核对预防接种通知单,预防接种卡(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确定需补种的人数和

名单,下次预防接种前补发通知。

6.3.4统计本次预防接种情况和下次预防接种的疫苗使用计划,并按规定上报。

7资料管理

7.1存档资料

7.1.1存档冷链资料应包括冷链设备资料、冰箱温度记录、疫苗、注射器出入库登记。冷链设备资料

长期保存;冰箱温度记录自最后一次记录日期起保存2年,疫苗、注射器出入库登记保存至超过有效期

2年。

7.1.2存档的报表应包括贵州省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见附录A)、贵州省第二类疫苗预

防接种情况报表(见附录B)、贵州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报表(见附录C),保存不少于3年。

7.1.3存档其他资料包括预防接种卡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告知书等。预防接种卡或儿童预防接

种个案信息应在儿童满6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7.1.4其他预防接种记录保存不少于5年。

7.1.5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应在电脑、移动硬盘或光盘双备份,并妥善保存。

7.2公示资料

预防接种门诊应在醒目处公示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接种流程、接种方法、作用、禁忌、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服务价格等信

息。

5

DB52/T1379—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

表A.1贵州省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

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村(居委会)

年月统计对象类型:1.本地、2.流动、3.合计

疫苗应种人数实种人数

1

1(及时)-

乙肝疫苗

2

3

卡介苗

1

脊灰疫苗2

3

4

1

百白破疫苗2

3

4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1

2—

麻腮风疫苗1-

2

麻腮疫苗1-

2-

麻疹疫苗1-

2-

A群流脑多糖疫苗1

2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1

2

乙脑减毒活疫苗1

2

1

乙脑灭活疫苗2

3

4

甲肝减毒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1

2

填写说明:接种单位在每月完成预防接种后5日内填写此表,上报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5日前收集辖区内接种单位上一月报表,汇总后通过“中国免疫

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填报日期:年月日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

6

DB52/T1379—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

表B.1贵州省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

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村(居委会)

疫苗接种剂次数疫苗接种剂次数

乙肝疫苗流感疫苗

白破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

百白破疫苗肺炎结合疫苗

麻风疫苗出血热疫苗

麻腮疫苗钩体疫苗

麻腮风疫苗炭疽疫苗

风疹疫苗狂犬病疫苗

腮腺炎疫苗伤寒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布病疫苗

乙脑灭活疫苗鼠疫疫苗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霍乱疫苗

A群C群流脑结合疫苗森林脑炎疫苗

ACYW135流脑疫苗脊灰灭活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戊肝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

甲乙肝疫苗百白破Hib四联疫苗

Hib疫苗流脑Hib联合疫苗

水痘疫苗EV71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

填写说明:本表用于全人群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报告(含应急接种疫苗和第一类疫苗的替代疫苗);乡(镇)

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5日前汇总上报县级疾控机构,县级疾控机构每月10日前录入上报国家信息管理

平台。

填报日期:年月日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

7

DB52/T1379—20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报表

表B.2贵州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报表

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

总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调整系数:%

目标预计年底计划数

疫苗规格接种剂数损耗系数

人口数库存数(剂)

乙肝疫苗3

卡介苗1

脊灰灭活疫苗1

脊灰减毒活疫苗3

百白破疫苗4

白破疫苗1

麻风疫苗1

麻腮风疫苗1

A群流脑多糖疫苗2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2

乙脑减毒活疫苗2

乙脑灭活疫苗4

甲肝减毒活疫苗1

甲肝灭活疫苗2

填写说明:①目标人口数=总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调整系数;②“流动人口调整系数”以1为基数,根据

人口流动情况估算对目标年龄组的调整系数;③“规格”单位:疫苗为剂/支或粒;④预计库存数:包括本级和

下级报告的预计库存数

填报日期:年月日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

8

DB52/T1379—2018

CC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贵州省第二类疫苗计划报表

表C.1贵州省第二类疫苗计划报表

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接种单位:

疫苗计划数(剂次)疫苗计划数(剂次)

乙肝疫苗流感疫苗

白破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

百白破疫苗肺炎结合疫苗

麻风疫苗出血热疫苗

麻腮疫苗钩体疫苗

麻腮风疫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