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工作方法手册TOC\o"1-2"\h\u23152第一章: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 3168551.1 3108121.1.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119581.1.2促进农民增收 3235491.1.3推进农村现代化 322981.1.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298831.1.5实现可持续发展 3260471.1.6基本原则 342361.1.7总体要求 41669第二章:农业生产发展 4127201.1.8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4308151.1.9粮食生产安全措施 4157271.1.10特色产业发展意义 535411.1.11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5156331.1.12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542291.1.13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527493第三章:农村经济发展 6125431.1.14概述 670901.1.15改革内容 6119041.1.16改革成效 6115341.1.17概述 654711.1.18发展措施 6109491.1.19发展成效 7106581.1.20概述 7275991.1.21金融服务措施 7136091.1.22金融服务成效 71260第四章:农民增收致富 8163551.1.23农业收入 8182191.1.24非农业收入 892131.1.25政策性收入 892111.1.26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8218401.1.27拓宽非农业收入渠道 839221.1.28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844751.1.29培训内容 9276231.1.30培训方式 996281.1.31培训效果评价 96783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979401.1.32概述 9195441.1.33农村交通建设的主要内容 998221.1.34农村交通建设的关键环节 9312881.1.35概述 102771.1.36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 10114371.1.37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环节 10212581.1.38概述 10264871.1.39农村能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10191561.1.40农村能源建设的关键环节 1022848第六章:农村公共服务 11299841.1.41概述 11148561.1.42农村教育工作 1161211.1.43农村卫生工作 11219951.1.44概述 11155231.1.45养老保险 12284661.1.46医疗保险 1221911.1.47最低生活保障 12147951.1.48概述 12155651.1.49农村文化工作 129211.1.50农村体育工作 1317387第七章:农村社会治理 13307871.1.51概述 1384491.1.52农村基层组织的内涵与功能 1393151.1.5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法 13298521.1.54概述 14151721.1.55农村法治建设的内涵与任务 14117771.1.56农村法治建设推进方法 14316421.1.57概述 14295871.1.58农村社会治安维护的内涵与任务 14130041.1.59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措施 1425441第八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571211.1.60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1554131.1.6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5321731.1.62农村节能减排概述 15207961.1.63农村节能减排措施 15202351.1.6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概述 16195501.1.65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163984第九章:农村改革与发展政策 16302451.1.66政策背景与目标 16196721.1.67政策内容 1762971.1.68政策实施与监管 17143931.1.69改革试点的重要性 17146881.1.70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1771051.1.71改革试点的推广 18290051.1.72政策实施的原则 18123011.1.73政策实施的主要措施 18218431.1.74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 1886781.1.75组织领导原则 1992581.1.76组织领导体系 19199211.1.77考核评价原则 19179751.1.78考核评价体系 19104701.1.79激励机制 19228851.1.80问责机制 20第一章:总体要求与基本原则1.11.1.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三农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基础。做好三农工作,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1.1.2促进农民增收三农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3推进农村现代化三农工作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助于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1.1.4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农工作关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做好三农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各类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1.1.5实现可持续发展三农工作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绿色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节:基本原则与总体要求1.1.6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2)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3)坚持深化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金融体制、农村经济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4)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5)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1.1.7总体要求(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促进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章:农业生产发展第一节:粮食生产安全1.1.8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粮食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关系国计民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对于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保证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1.9粮食生产安全措施(1)优化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2)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田水利投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抗灾能力,保证粮食生产稳定。(4)粮食储备与调控: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稳定。(5)防范粮食生产风险:建立健全粮食生产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第二节:特色产业发展1.1.10特色产业发展意义特色产业发展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繁荣。1.1.11特色产业发展策略(1)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进行发展。(2)产业链延伸:加强特色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3)品牌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4)技术创新:加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5)政策扶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节:农业科技创新1.1.12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因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13农业科技创新措施(1)强化科技创新主体: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2)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3)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培育农业人才: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应用。(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第三章: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1.14概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旨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激发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1.15改革内容(1)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2)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3)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4)农村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农村财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支出。(5)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1.1.16改革成效(1)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3)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1.1.17概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1.1.18发展措施(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社,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2)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加强农村产业技术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4)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1.1.19发展成效(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3)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第三节:农村金融服务1.1.20概述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旨在满足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1.21金融服务措施(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作用,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2)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优化农村信贷结构,提高农村信贷投放效率。(3)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4)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保障农村金融安全。(5)提高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1.1.22金融服务成效(1)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2)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3)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第四章:农民增收致富第一节:农民收入来源分析1.1.23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粮食作物收入主要来源于稻谷、小麦、玉米等主食作物的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则来源于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养殖业收入来源于养猪、养鸡、养鱼等。1.1.24非农业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农业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小微企业、农村电商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进城务工、外地就业等;农村小微企业收入来源于农村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农村电商收入则来源于农产品网络销售、乡村旅游等。1.1.25政策性收入政策性收入主要包括农业补贴、扶贫政策、农村社会保障等。农业补贴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扶贫政策包括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第二节:农民增收途径摸索1.1.26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1.1.27拓宽非农业收入渠道(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2)发展农村小微企业,扶持农村个体工商户、合作社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利用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1.1.28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保证农民收益。(2)加强扶贫政策落实,保证贫困人口增收。(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保障水平。第三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1.29培训内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电商、农村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1.1.30培训方式(1)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2)实施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内容。(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效果。1.1.31培训效果评价(1)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体系。(2)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培训方案。(3)关注农民就业、创业情况,以实际成果检验培训效果。第五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农村交通建设1.1.32概述农村交通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交通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解决农村出行难题、提高农村交通条件为目标。1.1.33农村交通建设的主要内容(1)农村道路建设:包括农村公路、村道、桥梁等。(2)农村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包括农村客运站、候车亭、招呼站等。(3)农村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护栏等。(4)农村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包括多发路段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等。1.1.34农村交通建设的关键环节(1)规划先行:合理规划农村交通网络,保证农村交通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2)质量保障:加强农村交通建设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3)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加大农村交通建设投入。(4)政策扶持:完善农村交通政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交通建设。第二节:农村水利建设1.1.35概述农村水利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农村水利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提高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和农民生活用水为目标。1.1.36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集中供水工程、分散供水工程等。(2)农村灌溉工程:包括灌溉渠道、灌溉设施等。(3)农村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渠道、排水设施等。(4)农村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设施等。1.1.37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环节(1)规划先行:合理规划农村水利布局,保证农村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2)技术支撑:加强农村水利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4)政策扶持:完善农村水利政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第三节:农村能源建设1.1.38概述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生活质量。农村能源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惠农富民的原则,以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农村能源安全为目标。1.1.39农村能源建设的主要内容(1)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2)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3)农村能源设施建设:包括农村电网、农村供气工程等。(4)农村能源科技创新:包括能源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1.1.40农村能源建设的关键环节(1)规划先行:合理规划农村能源布局,保证农村能源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2)科技创新:加强农村能源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4)政策扶持:完善农村能源政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第六章:农村公共服务第一节:农村教育卫生事业1.1.41概述农村教育卫生事业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农村居民的素质提升和健康保障。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卫生水平。1.1.42农村教育工作(1)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3)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4)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1.1.43农村卫生工作(1)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2)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3)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适应农村卫生工作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4)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政策。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政策,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第二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1.44概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旨在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1.1.45养老保险(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2)加大养老保险基金投入。扩大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3)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1.1.46医疗保险(1)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2)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保证医疗保险基金安全。(3)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1.1.47最低生活保障(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2)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知晓度。(3)强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严肃查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违规行为,保证政策落到实处。第三节:农村文化体育事业1.1.48概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居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1.1.49农村文化工作(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2)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3)传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1.1.50农村体育工作(1)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体育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体育健身场所。(2)推广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身体素质。(3)培养农村体育人才。加强农村体育人才培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4)普及农村体育知识。提高农村居民体育素养,增强农村居民健康意识。第七章:农村社会治理第一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1.51概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阐述农村基层组织的内涵、功能及其建设方法。1.1.52农村基层组织的内涵与功能(1)内涵:农村基层组织主要包括村级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2)功能: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引导村民自治、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功能。1.1.5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法(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强化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优化村民委员会结构:提高村民自治水平,保障村民民主权利。(3)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提高村务透明度。(4)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农村法治建设1.1.54概述农村法治建设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农村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节主要阐述农村法治建设的内涵、任务及其推进方法。1.1.55农村法治建设的内涵与任务(1)内涵:农村法治建设是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法治理农村社会、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的实践活动。(2)任务: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等。1.1.56农村法治建设推进方法(1)完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2)推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法治意识。(3)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法、用法、守法的农村法治队伍。第三节:农村社会治安维护1.1.57概述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节主要阐述农村社会治安维护的内涵、任务及其措施。1.1.58农村社会治安维护的内涵与任务(1)内涵: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是指在农村地区,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秩序。(2)任务:农村社会治安维护的主要任务包括预防违法犯罪、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农村社会秩序等。1.1.59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措施(1)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2)深入推进农村治安综合治理:整合农村治安资源,形成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合力。(3)加强农村治安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治安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4)广泛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增强农村社会治安自我防范能力。第八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1.60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恢复和改善,以维护农村生态平衡、保障农民生存和发展权益的一种行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6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保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3)保护农村水资源: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5)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调动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第二节:农村节能减排1.1.62农村节能减排概述农村节能减排是指在农村生产、生活等领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节能减排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1.63农村节能减排措施(1)推广节能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优化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增加清洁能源比重,降低污染物排放。(3)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节能减排。(4)加强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环保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能力,减少环境污染。(5)政策引导与激励: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引导农民参与节能减排。第三节:农村面源污染防治1.1.6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概述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进入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1.65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1)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2)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能力,减少农村面源污染。(3)改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利用,防止过度开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4)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5)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第九章:农村改革与发展政策第一节:国家农村政策体系1.1.66政策背景与目标国家农村政策体系是在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旨在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家农村政策体系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1.1.67政策内容(1)农村土地政策: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农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农业补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3)农村基础设施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农村扶贫政策: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保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6)农村社会治理政策: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1.1.68政策实施与监管国家农村政策体系的实施与监管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保证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第二节:农村改革试点与推广1.1.69改革试点的重要性农村改革试点是摸索农村改革路径、积累改革经验的重要手段。通过试点,可以总结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改革模式,为全面推广提供借鉴。1.1.70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1)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摸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改革模式。(2)农业支持政策试点:实施农业补贴、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等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进农村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4)农村扶贫试点:摸索精准扶贫模式,提高扶贫效果。(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1.1.71改革试点的推广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推广方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改革成果。同时要注意改革试点的差异性,保证改革举措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第三节:农村发展政策实施1.1.72政策实施的原则(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结合部宅基地交易合同范本
- 煤炭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企业间资产划拨合同
- 承包合同客运线路租赁承包合同6篇
- 建筑租赁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友好分手离婚协议书规范文本
- 竞业禁止及保密义务合同
- 项目投资收益分配合同
- 2025年住宅策划实施与房屋维修服务协议
- 2025年债权股票附加条件赠与合同范本
- 桥梁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要点(PPT,46)
- 中俄文一般贸易合同范本
- 知情同意书核查要点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 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表
-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课件
- 第三章-农村公共管理组织课件
- 《医古文》教学全套课件580页
-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技术要求
- 胜利油田压驱技术工艺研究进展及下步工作方向
- 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