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15大易错点+32题训练)(解析版)_第1页
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15大易错点+32题训练)(解析版)_第2页
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15大易错点+32题训练)(解析版)_第3页
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15大易错点+32题训练)(解析版)_第4页
考题猜想03 易错点梳理(15大易错点+32题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题猜想03易错点梳理

易错点01月球不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地球的卫星…………01

易错点02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原因……………………02

易错点03证明地球形状的是月食不是日食……………………04

易错点0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单独占有空间…………………05

易错点0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经西经的分界线不同………06

易错点06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06

易错点07地球仪上有绝对的南和北,没有绝对的东和西……07

易错点08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和昼夜现象的原因不同………08

易错点09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关系………………09

易错点10赤道不是五带的分界线………………10

易错点11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11

易错点1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北………………11

易错点1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绿色表示的是平原………………12

易错点14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的是山谷,低处凸的是山脊…………………13

易错点15水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14

易错点01月球不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地球的卫星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

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

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第1页共14页

1.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离太阳最近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银河系D.地球不适合生存

2.读图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B.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答案】1.B2.B

【解析】1.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A错误;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属于太阳系,B正确;太阳系在

银河系的边缘,属于银河系,而地球又属于太阳系,因此地球属于银河系,C错误;地球存在生命,适合人

类生存,D错误。故选B。

2.析地球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

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因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正确,排除ACD,故选B。

易错点02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寻找

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相关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行星距太阳远近(地球为1)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表面温度自转周期

火星1.520.110.15-63.15℃24小时37分

地球11114.85℃23小时56分

3.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相近B.体积和质量相近

C.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D.有大量的液态水

4.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

第2页共14页

③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④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

【答案】3.A4.A

【解析】3.据图表可知,地球距太阳远近为1,火星距太阳远近为1.52,两者距日距离相近;地球质量为

1,火星为0.11,两者质量不相近;地球体积为1,火星为0.15,两者体积不相近;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

56分,火星为24小时37分,两者自转周期相近,A正确,B错误。地球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和大量的

液态水,火星没有,CD错误。故选A。

4.液态水的存在与地表温度有关,而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适宜,

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①④对应的A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与液态

水的存在关系不大,②和③所在的BCD错误。故选A。

5.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小行星带是处在D与E两行星轨道之间;G与H两行

星因距日较远,属远日行星。

(2)地球因其生命产生发展而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读地球生命产生发展条件的思维导图,回答:

①是由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公转周期适当形成的地表温度适宜;

②是由地表温度适宜形成的液态水的存在;

③是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引力,导致吸引保存大气;

④是地球所处太阳光照条件稳定带来的生命进化连续:

⑤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带来了宇宙环境安全。

第3页共14页

问题:地球是生命家园的原因?、、(至少三点)

【答案】(1)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光照温度大气

【详解】(1)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位于D火星和E木星公转轨道之间,G天王星和H海王星因距日遥远,属

于远日行星。

(2)图中①是由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公转周期适当形成的地表温度适宜;②是由地表温度适宜形成的

液态水的存在;③是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引力,导致吸引保存大气;④是地球所处太阳光

照条件稳定带来的生命进化连续;⑤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带来了宇宙环境安全。故地球是生

命家园的原因包括有稳定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等。

易错点03证明地球形状的是月食不是日食

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

象。下图为一位同学观测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月食发生时,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的阴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的阴影B.地球的阴影

C.月球本身的阴影D.未知星体的阴影

7.月全食反映了地球形状,当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A.B.

C.D.

【答案】6.B7.B

【解析】6.读材料可知,月全食是指太阳、地球、月球在运转过程中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的阴影投射

到月球表面的天文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第4页共14页

7.月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位置,地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

蔽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地球影子落在月球上,从而发生月食现象,B中月球、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与月

全食时月、地、日三者位置关系一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易错点0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单独占有空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A.a+b+cB.a+c+dC.b+c+dD.c+d+e

9.通常,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读图“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8.A9.D

【解析】8.读图可知,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也就是上地幔顶部),A正确;d为地

幔,不属于岩石圈,B错误;a是岩石圈的主要部分,d不属于岩石圈,C错误;ed都是地幔均不属于岩石

圈,D错误。故选A。

9.读图可知,最底部的为岩石圈,因此③为岩石圈,水圈介于岩石圈和大气之间,因此②为水圈,生物

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因此①为生物圈。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

选D。

第5页共14页

易错点0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经西经的分界线不同

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从西经区到东经区,自西向东度数的变化规律是()

A.先变小后变大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11.本初子午线是()

A.20°W经线B.160°E经线C.0°经线D.180°经线

1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W和160°EB.20°E和160°W

C.0°经线和180°经线D.90°W和90°E

【答案】10.A11.C12.A

【解析】10.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最大到180°。读图可知,图中

从西经区到东经区,自西向东度数变化规律是先变小、后变大,A正确,故选A。

11.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C正确,故选C。

12.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A正确,故选A。

易错点06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

13.下图能正确的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B.C.D.

【答案】D

【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C错误、D正确。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

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AB错误。故选D。

14.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6页共14页

(1)写出丙地的坐标:。

(2)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这里的代表性动物是。

(3)图中代表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是,甲大洋是洋。

(4)图示中的昆仑站(有/无)极昼极夜现。

【答案】(1)30°E,66.5°S

(2)企鹅

(3)②大西

(4)有

【详解】(1)读图可得,丙地的纬度为66.5°,经度为30°。根据南极上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以判断,丙

地位于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东侧,因此为30°E,丙地位于南极地区,因此为66.5°S。

(2)根据所学知识,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北极点看自转方向为“北逆南顺”,此为南极地区,自转方向应为顺

时针,②符合题意。由图可以判断,甲为大西洋,乙为印度洋,乙为太平洋。

(4)由图可得,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易错点07地球仪上有绝对的南和北,没有绝对的东和西

15.一架飞机从上海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北飞,最终可以()

A.绕地球一圈B.到达北极点C.到达南极点D.到达上海

【答案】B

【详解】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指示方向为南北,因此飞机从上海起飞,中

途不改变方向,一直向北飞,最终可以到达北极点,B正确。经线是半圈,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可以绕地球一

圈,A错误。飞机一直向北飞,最北边是北极点,不会到到南极点,C错误。上海位于北极点的南方,飞机

一直向北飞,最终可以到达北极,不会到达上海,D错误。故选B。

16.欲建一座房子,使它的四周窗户皆朝南,这房子应建在()

A.北极B.赤道C.南极D.本初子午线

第7页共14页

【答案】A

【详解】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

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因此,欲建一座房子,它的四周窗户都朝南,这座房子应建在北极上,A正

确,BCD错误。故选A。

17.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F点的纬度是0°,经度是20°E,那么,C点的纬度是,经度是。

(2)若一架飞机从A点沿图中所示路线经B点、C点、D点飞到E点,飞机在B、C、D处的飞行方向分别是;

B、C、D。

(3)E点位于A点的方向。

【答案】(1)0°70°W

(2)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自东北向西南

(3)正南

【详解】(1)由题可知,F点的纬度是0°,经度是20°E。C与F同处于一条纬线上,故C的纬度为0°。因

为F经度为20°E,图中经度间隔为30°,故判断C点所在经线为70°W。

(2)结合所学知识,此图需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断方向,若一架飞机从A点沿图

中所示路线经B点、C点、D点飞到E点,飞机在B点的飞行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在C点处的飞行方向为

自北向南;D点的飞行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3)由图可知,A点与E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因此E点位于A点的正南方向。

易错点08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和昼夜现象的原因不同

1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8页共14页

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绕着地轴自转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

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再加上地球不停的在做自转运动,白昼和黑夜

就开始不断更替,因此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绕着地轴自转。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A.地球不停地自转B.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C.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答案】D

【详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

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昼

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故选D。

易错点09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关系

北京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同学进行了地球运动项目式学习,下图是他们绘制的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路

径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路径模式图,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①地球自转方向②地球公转方向③二分二至日白天时间长短④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9页共14页

21.同学们发现,一天中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一直在变化,以下对此现象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逐渐变长B.这与白天长短有关

C.这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D.这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关

22.同学们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也是变化的,以下对此现象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B.夏至日正午物体影子最长

C.这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D.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关

【答案】20.C21.C22.D

【解析】20.读图分析,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运行路径模式图,可以得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二分

二至日白天时间长短;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①③④正确;地球公转是指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

阳旋转,图中不能获取地球公转方向,②错误;故选C。

21.一天中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一直在变化,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先变短、再变长,这与太阳的东升西

落有关,A错误,C正确;物体影子变化与白天长短、公转运动无关,BD错误;故选C。

2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和物体影子也是变化的,北半球一年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

最大,正午物体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影子最

长,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关,ABC错误,D正确;故选D。

易错点10赤道不是五带的分界线

23.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太阳照射情况不同。读地球上的五带简图,

完成下列问题。

(1)A是带;C是带,C和D分界线是。(填“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填字母)。当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季。

(3)我们生活在图中的(填字母),昼夜更替与五带形成的原因(填“相同”、“不同”),极

昼可能会出现在图中区域(填字母)。

【答案】(1)北寒带热南回归线

第10页共14页

(2)C夏至冬

(3)B不同AE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C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D位于23.5°S

和66.5°S之间,是南温带;C和D分界线是南回归线,纬度是23.5°S。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字母是C。当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

的节气是夏至,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3)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

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我们(湖北省)生活在图中的B-北

温带,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故昼夜更替与五

带形成的原因不同。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也就是两极地区,

即图中的AE区域。

易错点11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A,B,C,D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其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亚洲轮廓图B.中国地图C.北京市地图D.北京动物园

25.这四幅地图中,内容画得最详细的是()

A.亚洲轮廓图B.中国地图C.北京市地图D.北京动物园

【答案】24.A25.D

【解析】24.读图可知,A亚洲轮廓图、B中国地图、C北京市地图、D北京动物园地图,四幅地图图幅大

小相同,其中A亚洲轮廓图中而亚洲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洲,其轮廓图的实地范围显然是最大的,排除BCD,

故选A。

25.读图可知,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表示范围最小的是D北京动物园图,表示内容最详细。排除ABC,

故选D。

易错点1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北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11页共14页

①一般地图:在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用定方向。在甲图中,中山公园在上海科技馆的方

向,人民广场在上海体育馆的方向。

②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

侧是东方。乙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为。

③经纬网地图:先根据纬度判断方向,再根据经度判断方向,最后将两个方向叠加在一起即可确

定方位。丙图中A点在C点的方向。(特殊:北极点周围都是正南方向,南极点周围都是正北方向。)

【答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北东北北自南向北东西南北正

【详解】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也就是一般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读图可知,中山公园在上海科技馆的西北方向,人民广场在上海体育馆的东北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

根据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是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据此可判断,小河的大致流向为自南向北。有经纬网的地图,按照经纬线指示的方向来判断,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后将两个方向叠加在一起即可确定方位,北极点周围都是正南方向,南极

点周围都是正北方向。据此可判断,丙图中A点和C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因此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

易错点13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绿色表示的是平原

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在不同的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以表现地面高低起伏的状况,这种地图叫()

A.等高线地形图B.经纬网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分层设色地形图

28.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高原B.山地C.平原D.盆地

【答案】27.D28.C

【解析】27.在不同的的等高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表现地面

高低起伏的状况,使得地表形态清晰可见,鲜明的表示地面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D正

确;等高线地形图、经纬网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均不需要着色,ABC错误。故选D。

第12页共14页

28.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平原,C正确;高原一般用黄色表示,

山地用褐色表示,盆地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取决该盆地的平均海拔高度,ABD错误。故选C。

易错点14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的是山谷,低处凸的是山脊

29.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某段长城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学生小红从关城开始攀登长城,

终点是敌楼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红攀登的长城段修建在山地的()

A.鞍部B.山谷C.山脊D.北坡

【答案】C

【详解】读图,从关城到敌楼甲这一段,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可以判断为山脊,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读我国南方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30.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A.平原B.盆地C.山地D.高原

31.甲、乙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