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

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大量化学知识,下列关于“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为铜”的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铁釜中的铁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C.用红色激光笔照射胆研溶液,能看到光亮的通路

D.铁的氧化性比铜强

2.将某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或者CaC/2)露置于空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两端的物质均为碱性氧化物B.②两端的物质都为钙盐

C.③两端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D.④两端的物质间不反应

3.实验时要根据物质性质明晰原理,注意安全操作.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将用剩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中保存

B.金属钾着火用沙土盖灭

C.炽热的铁水注入潮湿模具成型

D.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验证Na2。?与水反应产生。2

4.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Z/ZJVaCV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Na

B.呼吸面罩中7.8gNa2O2完全失效,转移电子数目为0.15

C.lmoZC。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的数目为NA

D.常温常压下2.24LC。与足量的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以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制餐具可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B.应用储氢合金可解决液化氢气耗能高、储存不便等问题

C.NaHCg可做食用碱

D.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是金属元素的焰色

1

6.我国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反应为:1H+lHHe+i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符号可以表示为TB.汕、,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狙e的中子数为2D.出、力粒子的质量相同

7.钠、铁、铜等金属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很活泼,在湿润空气中久置变质为Naz。/

B.Fe表面包裹一层植物油可以减缓锈蚀

C.生活中大量使用铝制品的原因是⑷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古铜器表面生成铜绿[。%(。”)2。。3],说明铜在空气中腐蚀时也。和。。2参与反应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氯气通入FeC%溶液:02+2Fe2+二2c厂+2Fe3+

+

B.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2HC10-2H+2Cl-+02T

2++

C.向Ba(。口臭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0H-+S0『+H-BaS04+H20

+

D.NaHC03溶液中滴力口稀盐酸:H+HCOi~C02T+H20

9.下列实验中仪器使用合理的是()

A.用慑子夹持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B.用用埸蒸发食盐水得NaC7固体

C.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完成过滤操作

D.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10.实验室中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aCO3CaOB.⑷203f砥。田3

C.FeFeCl2D.NaHCO3-NaCl

11.某同学配制240?nL0.200mo//LKC/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250mL250mL

70PX203C

甲乙

2

A.应选用250mL规格的容量瓶

B.图甲为将烧杯中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C.图乙是定容操作,胶头滴管应伸入容量瓶内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12.右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化合价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物质类别

A.a是一种清洁能源

B.c、d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形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D.b转化为d需加氧化剂

13.短周期主族元素A、B、X、Y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与X同主族,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一半,B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B>A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4

C.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离子个数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Y

14.市售“84消毒液”显碱性,其有效成分是NaC/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Cl2+2OH~ICl-+CIO~+H2O

B.加入AgNS溶液有沉淀生成,证明“84消毒液”中含有

C.消毒液作用于物体表面时适当放置一段时间效果更好

D.用次氯酸盐代替做消毒剂,存储更方便、使用更安全

15.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设计恰当的是()

ABCD

实验目制备Fe(OH)3观察钠燃烧的现证明热稳定性:Na2CO3>

实验室收集氯气

的胶体象NaHCO3

3

NaOH

一溶液

装置,钠

]饱和FeCl,1戈

表溶液『水

l—ix—1____

(-------------------J

A.AB.BC.CD.D

16.下列实验现象与操作相对应的是()

操作现象

A向NaHCg固体滴加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变化温度升高

B用玻璃棒蘸取Na?。?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试纸变蓝

C在盛有2mLFeCZ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D将镁条投入冷水中,滴加两滴酚醐,充分反应无明显现象

A.AB.BC.CD.D

1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f、Mg2+、NO]、Na+B."+、C厂、OH;K+

C.Ca2+,C。仁、Cl~、rD.Fe2+.MnO^,H+,SOl-

18.某小组测定Na4cO3中杂质可。2。。3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取固体混合物zng,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逸出的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ng.下列方案评价不合理的是()

A.若换用盐酸溶解固体则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B.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前可经浓硫酸干燥

C.碱石灰盛装在如右图仪器中

D.该方案中只测得m和n无法计算出可。2。。3的质量

19.NaC/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NaC7制备金属Na.下图中a为含钠化合物,以下分析

错误的是()

A.a是NaOH

B.b是Na

C.。2中只含共价键

通电

D.NaC7在水中的电离可表示为:NaCl-Na++CT

4

20.已知反应25n。2+3。:2Sn+2X+CO2T.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X是CO

B.Sn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0,1巾0Q。2,共转移0.45电子

D.反应中队。2的Sn得到电子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用品]Na、水、石蕊试液、玻璃片、小刀、滤纸、、烧杯

(2)[实验设计与实施]

猜想钠可能具有强还原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钠,吸千表

实验

面煤油,放入水中

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

①钠浮于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__________________

②钠形状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变为_________色有碱生成

(3)[结论]可由现象(填序号)证实猜想.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

22.人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C、0、Ca、Mg等为大量元素,Fe.Se、I等为微量元素.图1是元素周

期表中Fe的相关信息,图2是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八、

28186

图1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元素中位于同周期的是(填名称);C、O构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铁元素所有核素的质子数均为.

(3)根据图2,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4)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用“填空.

①碱性:Ca(0H)2Mg(0H)2;②还原性:HCIHI

(5)实验比较Mg、加金属性以及d、I非金属性.

目的比较Mg、4的金属性比较。、I的非金属性

选择氨水、\mol/LMgC卜溶液、17noz/L⑷C%溶液、新制氯水、Nai溶液、蒸储

试齐2moi/LNaOH溶液、2mo//L盐酸水

ZT发球新制的氯水.

Nai联冬)/痴

装置

I.①向试管中加入2mLimM/ZTHCG溶液,然后滴加

过量的________,直至不再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II.如图所示,向点滴板

操作②将生成山(。修)3分装两只试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孔穴1、2中滴加溶液.

及现2mo//L盐酸,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moz/LNaOH溶液.观

孔穴1内现象是

象察到两只试管中沉淀均完全溶解.

孔穴2的作用是

③换成Mg。%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2只能

在盐酸中溶解.

III.由上述操作_________(填“①”、"②”或“③”)可

IV.由孔穴1内的反应可

解释知:4(0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得到的结论是

结论:金属性Mg>4

23.右图是饮用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阅读标签并计算.

饮用矿泉水

净含量:400mL

配料表:纯净水、硫酸镁、氯化钾

保质期:12个月

主要成分:水

钾离子(K+):1,0〜27.3mg/L

镁离子(Mg2+):o.i〜4.8mg/L

氯离子(。广):10〜273mg/L

6

硫酸根离子(SO•)

(1)每瓶水最多含K+的物质的量

(2)镁离子浓度最大时SO1的物质的量浓度.

24.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为基材制作印刷电路板,原理是利用FeC%溶液作为“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

铜腐蚀,使用后的“腐蚀液”可回收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FeCG溶液腐蚀电路板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量试剂①为;过量试剂②为.

(3)鉴别滤液③中的金属阳离子,应滴加的试剂依次是,现象

是.

FeC%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2mL滤液③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填写下列表格:

序号现象用方程式解释现象

①开始无明显现象

②稍后出现白色沉淀Fe2++20H-二Fe(OH)21

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红褐色沉

25.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模拟工业生产氯水和漂白粉.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装置B中试剂为.

(3)制备氯水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4)装置D用以制备漂白粉,三颈烧瓶中盛装冷的(写试剂名称);采用多孔球泡而非常规导

管导气的原因是.

(5)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质:用胶头滴管将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醐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

突然褪去.

①[提出猜想]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猜想I:氯水具有漂白性;

猜想.

②[验证猜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若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II正确;反之则猜想I正

确.

8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该过程中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正确;

B、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溶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铁的还原性强于铜,故D错误;

故答案为:Ao

【分析】“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过程中,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

2.【答案】D

【解析】【解答】A、C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CaO属于氧化物,不是盐,故B错误;

C、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C错误;

D、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分析】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水作用生成碱,或与酸作用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与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C、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D、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反应。

3.【答案】C

【解析】【解答】A、钠活泼,易与水、氧气反应,如在实验室随意丢弃,可引起火灾,为了节约药品,防止

发生意外,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钾燃烧生成的产物能与水反应,因此金属钾着火用沙土盖灭,故B不符合题意;

C、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因此不能将炽热的铁水注入潮湿模具成型,故C符合题

思;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用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验证N。2。2与水反应产生。2,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钠化学性质稳定;

B、金属钾能与水反应;

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D、氧气具有助燃性。

9

4.【答案】B

【解析】【解答】A、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溶液中钠离子数目,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均为歧化反应,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均从-1价变为0价和-2价,

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O.lmol,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以,故B正确;

C、CO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不同,1血。心。和。。2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的数目不等于Mp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2.24LCl2的物质的量小于O.lmol,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

数小于G.2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分析】A、溶液体积未知;

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均为歧化反应;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含氧原子数不同;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5.【答案】A

【解析】【解答】A、铝能与酸或碱反应,因此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A符合题

-思^2=.;

B、储氢合金能增大氢气储存量,则应用储氢合金可解决液化氢气耗能高、储存不便等问题,故B不符合题

思;

C、碳酸氢钠呈碱性,是常用的食用碱,故c不符合题意;

D、不同金属灼烧产生不同的焰色,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所呈现的艳丽色彩是金属元素的焰色,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铝能与酸或碱反应;

B、储氢合金可解决液化氢气耗能高、储存不便等问题;

C、碳酸氢钠是常用的食用碱;

D、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焰色。

6.【答案】D

【解析】【解答】A、中含有的中子数为3-1=2,可表示为T,故A不符合题意;

B、汨、\H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故B不符合题意;

C、为e的中子数为4-2=2,故C不符合题意;

D、对3H质量数分别为2、3,质量不同,故D符合题意;

11

故答案为:Do

【分析】A、中含有2个中子;

10

B、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C、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D、汨、户质量不同。

7.【答案】C

【解析】【解答】A、Na性质十分活泼,在湿润空气中久置变质为Naze/•久为。,故A不符合题意;

B、Fe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Fe表面包裹一层植物油可以隔绝氧气,减缓锈蚀,故B不符合题意;

C、A1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C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器表面生成[CU2(OH)2CO3],说明铜在空气中腐蚀时也。和CO?参与反

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钠性质活泼;

B、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易生锈;

C、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8.【答案】C

2+3+

【解析】【解答】A、氯气能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Cr+2Fe,

故A不符合题意;

B、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盐酸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10-2H++2C厂+

。2T,故B不符合题意;

C、向Ba(0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0H-+SOt+

+=

2HBaSO4i+2H2O,故C符合题意;

+

D、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B、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C、离子配比不符合物质的组成;

D、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9.【答案】D

【解析】【解答】A、用土甘摒钳夹持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故A错误;

11

B、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得NaCZ固体,故B错误;

C、用普通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完成过滤操作,故C错误;

D、钾元素的焰色要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应用生烟钳;

B、蒸发结晶应使用蒸发皿;

C、过滤需要的是普通漏斗;

D、钾元素的焰色需要通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10.【答案】B

【解析】【解答】A、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则CaCO3CaO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符合

题意;

B、氧化铝不与水反应,则42。3一4(04)3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符合题意;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TFeCG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NaHCO3NaCl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D不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

B、氧化铝不溶于水;

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n.【答案】A

【解析】【解答】A、实验室没有240mL容量的容量瓶,用250mL容量瓶配制240mL0.200nw//LKCZ溶液,

故A正确;

B、图甲为将烧杯中冷却至室温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故B错误;

C、图乙是定容操作,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滴加蒸储水,不能伸入容量瓶内,故C错误;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12.【答案】B

【解析】【解答】A、a为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c为C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符合题意;

C、b为碳单质,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不符合题意;

12

D、C转化为CO2需要在氧气中燃烧,即需加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由图可知,a为CH4,b为C,c为CO,d为CO2。

13.【答案】D

【解析】【解答】A、A为N,B为Na,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B(Na+)<

4(N3-),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N>P,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A,故B错

误;

C、B为Na,Na在O2中燃烧生成产物为Na2O2,Na2O2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组成,则生成离子个

数比为2:1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酸性:X<Y,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B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B为Na;X的原子序数大于Na说明X是第三周期元

素,且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则最外层电子数为5,X为P元素,A与X同主族,则A为N

元素,Y为S或C1元素。

14.【答案】B

【解析】【解答】A、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制得“84消毒液”,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C%+2。"-二C厂+。。-+“2。,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银也是白色沉淀,根据该现象不能说明“84消毒液”中含有C厂,故B符合题意;

C、消毒液放置一段时间,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效果更好,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为有毒气体,次氯酸盐无毒,且更稳定,则用次氯酸盐代替以2做消毒剂,存储更方便、使用更安

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B、该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银;

C、消毒液放置一段时间,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

D、氯气有毒。

15.【答案】D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得到Fe(。“卜胶体,故A错

误;

B、应在用期中燃烧钠,故B错误;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故C错误;

13

D、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该装置可收集氯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B、仪器应用用期;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D、饱和食盐水能抑制氯气的溶解。

16.【答案】B

【解析】【解答】A、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呈碱性,涂抹在pH试纸上,试纸变蓝,故B正确;

C、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故C错误;

D、镁条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滴入酚醐变红,产生气泡,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分析】A、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C、氯化铁可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

D、镁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17.【答案】A

【解析】【解答】A、S。歹、Mg2+、NO]、Na+之间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H+和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酸性条件下,高锦酸根离子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等反应时能大量

共存。

18.【答案】D

【解析】【解答】A、若换用盐酸溶解固体,盐酸易挥发,碱石灰吸收的气体包含HCL不易达到实验目的,

故A不符合题意;

B、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但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因此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前可经浓硫酸干燥,吸收水蒸气,

故B不符合题意;

C、碱石灰为固体,盛装在球形干燥管中,故C不符合题意;

D、mg为混合物的质量,n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m、n结合碳原子守恒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故D符

合题意;

14

故答案为:Do

【分析】A、盐酸易挥发,碱石灰吸收的气体包含HC1;

B、通过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

C、碱石灰为固体;

D、该方案能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

19.【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a为NaOH,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b为Na,故B不符合题意;

C、CL只含C1-C1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在水中电离不需要通电,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熔融NaCl生成氯气和金属钠,则b为Na,电解Na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则a为

NaOH„

20.【答案】C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为CO,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Sn为还原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中,Sn由+4价降低为0价,2moiSnCh反应生成ImolCCh,则每生成O.lmo/C4,共转移0.8%

电子,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SnO2为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Sn,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为CO,该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n

为还原产物。

2L【答案】(1)镜子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原子半径大,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电子;钠与水反应迅速,有气体生

成;钠块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蓝

失2广

⑶③;2Na+2HQ=2NaOH+H』

得2e-

【解析】【解答】(1)实验中,需要用镇子取金属钠;

故答案为:镶子;

(2)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原子半径大,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电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钠浮在水

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钠与水迅速反应,钠块熔化成光亮的小球,产生气体,说明钠的熔点低,钠与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15

故答案为: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原子半径大,在化学反应中极易失去电子;钠与水反应迅速,有气

体生成;钠块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蓝;

(3)根据现象③可说明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中,Na从。价升高

失2占

为+1价,H从+1价降低为。价,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2Na+2H2O=2NaOH+H2t;

得2e-

失2e-

故答案为:③;2Na+2H2O=2NaOH+H2t»

得2e-

【分析】(1)需要用镣子取金属钠;

(2)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已失去电子;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其熔点较低,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氢气;

(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2.【答案】(1)碳、氧;;b::C::

(2)26

(3)第四周期回Z族

(4)>;<

(5)氨水;颜色变为棕黄色;作空白对照组;②;。的非金属性强于I

【解析】【解答】(1)C、0、Ca、Mg等为大量元素,Ca位于第四周期,Mg位于第三周期,其中C、。元素

都位于第二周期;C、O构成的三原子分子为CO2,其电子式为:6::C::6:

,故答案为:碳、氧;二O:;

(2)质子数=原子序数=26,铁元素所有核素的质子数均为26;

故答案为:26;

(3)Se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VIA族;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回4族;

(4)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金属性:Ca>Mg,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

强,则碱性:Ca(OH)2>Mg(OH)2;

故答案为:>;

②卤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氧化性减弱,则氧化性:ci2>i2,则还原性cr<r,故还原性:

故答案为:<;

(5)AlCb与过量弱碱反应生成A1(OH)3沉淀,则滴加过量氨水,直至不再生成白色絮状沉淀,A1(OH)3加入

16

盐酸和NaOH溶液均能反应,沉淀溶解,Mg(0H)2只能在盐酸中溶解,由操作②可知:加(0H)3属于两性氢

氧化物。KI溶液无色,若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为棕黄色,可证明

非金属性C1强于I,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12+2I-=2C1-+I2,孔穴1内现象是颜色变为棕黄色,孔穴2的作用

是作空白对照组,由孔穴1内的反应可得到的结论是C/的非金属性强于1(或者的氧化性大于与);

故答案为:氨水;颜色变为棕黄色;作空白对照组;②;C7的非金属性强于I。

【分析】(1)C、O、Ca、Mg等为大量元素,C、O同周期;C、O构成的三原子分子为二氧化碳;

(2)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3)Se为34号元素;

(4)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5)金属性:Mg>Al,非金属性:Cl>Io

23.【答案】(1)2.8X10-4mol

(2)2x10-4mol/L

【解析】【解答】(1)钾离子(K+)的浓度为1.0〜27.3mg/L,每瓶水最多含K+的物质的量吟盛需也=

2.8xl0-4mo/;

4

故答案为:2.8x10~molo

(2)镁离子浓度最大,c(Mg2+)=4.1?/L=*I。-根据硫酸镁的化学式MgSCh可知

24g/mol/

c(S。野)=2x10-4mol/L;

4

故答案为:2x10~mol/Lo

【分析】(1)根据n=cV计算;

—3

(2)镁离子浓度最大,c(Mg2+)=4R消g[L=2*io-4moZ/Lo

24g/mol'

24.【答案】(1)2FeC(3+Cu-C11CI2+ZFeCl2

(2)铁;盐酸

(3)KSCN瓶液、氯水;先没有明显的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变红;Fe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

气)氧化

+

(4)H+0H~-H2O;4Fe(OH)2+02+2H2O-4Fe(OH)3

【解析】【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