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_第1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_第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_第3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_第4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声

的音叉,发声也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注意】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有物体振动但不一定能

声音。(如发声的物体在真空中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

围之外……)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③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

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

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便于观察—转换法。

2、探究“声的传播”

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

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交谈。

传声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形式:声波

3、声速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一般情况下,n固〉嗫〉丫气

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为Om/so

4、总结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

体中快,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3)同一种介质传声,温度越高,传播声音越快。(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

度有关)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

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

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

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O

练习

一、单选题

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一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B.声音不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慢

2.在一般的教室里我们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回声,其原因是()

A.教室墙壁完全吸收声波,没有反射,因此无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来的声音滞后小于0.1秒

C.在教室中讲话的声音轻

D.讲话的人多

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一个悬

挂着的泡沫塑料球,如图所示,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音叉尽快停止振动B.使振动放大利于观察C.使振动延迟

D.使声波多次反射

4.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5.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啜”

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2

D.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6.甲用铁锤打击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

是因为()

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声音先沿铁管传播,先听到;后沿空气传播,后听到

C.外界杂声干扰

D.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慢,后听到

7.百米赛跑时,记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的枪声计时,那么两种记法

成绩相差()

A.0.294sB.2.94sC.29.4sD.0.0294s

8.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

里。已经导致百余人死亡,近八百人受伤。有关专家指出:我们应该防微杜渐,

学习一些必要的自救知识。下列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最佳的是

()

A.尽可能升高重心,防止余震摇晃摔倒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安安静静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9.某中学八年级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

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未输送水的直铁管的其中一个末端敲一下,使铁管发

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在铁管另一个末端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音。(为了简化

计算取空气中的声速30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铁中的声速为5000m/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7.5米

B.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L9米

C.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3次响声,管道至少要214.3米

D.选择能听到3次声音的最短管道做实验,听到的第2次声音与第3次声音

的时间间隔是0.57s。

10.图是超声波测速原理图,测速仪对着驶来的汽车在0s和1.4s分别发出两个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回来后再被测速仪接收,仪器显示两个超声波运动位置到测

速仪的距离s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超声波速度为340m/s,测得小车速

度为()

A.26.15m/sB.20.16m/sC.15.34m/sD.lO.Olm/s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

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

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闹钟铃声需要通过空气才能传播出去,不能传声。

1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

线上的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会被弹起。

(1)此实验中,右边音叉通过_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小球的作

用是;

(2)用手捏住音叉后,振动停止,发声0

13.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

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可以传声;有的渔

民利用诱鱼器(一种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吸引到网里,诱鱼器发

出的声音是以作为传声介质的;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

气中要(快/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一般为米/秒.

4

14.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m.s-i)

空气(25℃)346大理石3810

煤油(25℃)1324铝(棒)5000

水(常温)1500铁(棒)5200

根据小资料知道: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固

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均选填“大”或“小”)

15.小凯同学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晴天的中午,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

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

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由此小凯同学做出了如下判断:“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

猿。”在低温环境下,鸟叫声和猿啼声的传播方向会向拐弯;烈日炎炎,

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很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

是在此环境下,声音向前传播时向拐弯。

16.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

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mo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前某处鸣笛,

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

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的距离为km。

三、实验题

17.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几组装置:

(1)如图1,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抽气一段时间

后,小明发现听到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改进后,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选

填“变高/不变/变低”),响度(选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该实验现

象并进一步推知:;

(3)如图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

弹起。该实验说明。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

/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4)如图3,用塑料片接触转动的齿轮,能听见塑料片发出的声音。离开后塑

料片不再发声,则此现象—(选填“能/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当塑料

片接触下层齿轮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选填“高/低”),说明声音的音调

与有关;

(5)小明又利用手机铃声作为声源,进行了“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他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以下实验数据:

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

由此数据可得,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差的是,他不选则音叉作为声源

的原因是o

四、计算题

18.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

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

超声波后1s接到回波。

(1)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

少m?

(2)若渔船匀速直线行驶30min所经过的路程是9km,则渔船的速度为多少

km/h?

6

19.顺风车司机张师傅驾驶汽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进入某固定

超声测速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