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选择题(共5小题)

1.(2023秋•姜堰区期末)下面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宁愿(ning)骨髓(SU1)拨打(bo)短小精撼

B.潜能(qiOn)拯救(zhen)即然(ji)未卜先知

C.空隙(xi)气氛(fen)灌概(gai)重整旗鼓

D.扎(zha)针土炕(kang)霎时(sha)精忠报国

2.(2023秋•姜堰区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让我第一个登台分享读书收获,这种挑大梁的活儿我很乐意干。

B.他连日奔波求助,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沮丧。

C.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人,他在成长路上一定会栽跟头。

D.弟弟今天很早就起了床,真是破天荒。

3.(2023秋•宿迁期末)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唯戎不动(只有)故为精卫(因为)

B.谬以千里(差错)威风凛凛(嚣张的样子)

C.欣喜若狂(好像)好问则裕(喜欢)

D.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

4.(2023秋•英山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C.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

D.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5.(2023秋•道县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

B.“题西林壁”中的“题”是题目的意思。

C.“小李杜”分别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的作者是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他的作品。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温岭市期末)根据拼音,结合语境,正确书写词语。

不要瞧不起那些弱小的小动物,他们也会让我们jingp宙不已:虽然他们身体并不qiangzhu

ang,但是为了gaishan居住环境,不肯suiyueran,会精心建造家

园。即使家园遭受wiiyuanwilgu的破坏,它们也会ch6ngzh®gqigu,继续

xiubu,直至完工。

7.(2023秋•泽普县期末)选字填空

(1)[赔培]钱土

(2)[记纪]日律

8.(2023秋•邺城县期末)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2)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3)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4)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多或程度重。

9.(2023秋•通道县期末)给下面的语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

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0.(2023秋•峨山县期末)理解填空。

(1)横看成岭侧成峰,。

(2)一道残阳铺水中,”蕴含着大自然的色彩美;“,雪却输梅一段

香”让我们感受到哲理美。

(3)《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

(4)马小跳觉得自己很聪明,不肯虚心向别人请教,爸爸对他说:“东汉哲学家王充警示过我

们:,,

(5)《题西林壁》中,“,”这句诗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王戎不尝道边李的原因是o

(7)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人们常说,。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1.(2023秋•泽普县期末)课内阅读。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

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

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提心吊胆的意思:O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官绅的和描写,可以看出官绅很害怕,文中描

写害怕的两个词是、o

(3)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讲究策略

(4)你认为西门豹是个好官吗?为什么?

12.(2023秋•冷水滩区期末)课外阅读

①李大钊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黄

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

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②后来,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

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

的糊里糊涂混日子。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国家

独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他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

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

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

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

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请给文段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2)将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是

A.入神增加追求

B.入神增加寻求

C.入神增强寻求

(3)短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尘不染”是指

A.李大钊穿着整洁,身上没有一点儿灰尘。

B.李大钊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干净的地方。

C,李大钊洁身自好,丝毫没沾上一点儿坏习惯。

(4)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文段中的哪一句让你有疑问或启发?请摘抄并做批注。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你的志向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3.(2023秋•科左中旗期末)阅读理解。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注释:①仞:一仞为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②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

器,有二孔。③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诗句中“度”字的意思是。“度”字让我想起了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

在,______________

(2)结合注释,读着画“—”的这句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3)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古诗前两句中“万仞”就是一万米的意思,用来形容山极其高。

B.古诗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C.这首诗犹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这幅画的主体,首句就是它的背景。

D.全诗写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豁达广阔的

胸怀。

五.习作(共1小题)

14.(2023秋•泽普县期末)习作

时间匆匆,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里,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

家庭风波……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一写,题目自拟。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5小题)

1.(2023秋•姜堰区期末)下面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宁愿(ning)骨髓(sui)拨打(bo)短小精撼

B.潜能(qifin)拯救(zhen)即然(ji)未卜先知

C.空隙(xi)气氛(fen)灌概(gai)重整旗鼓

D.扎(zhd)针土炕(kang)霎时(sha)精忠报国

【解答】A.有误。宁:读“ning”时意思有安宁;安定;使安定;探望;省视;南京市的别称。南京曾

为江宁府治,故名。读“ning”时意思有连词。宁可;副词。岂;难道;(Ning)姓。故“宁愿”的

“宁”应读“ning”。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故“短

小精撼”应为“短小精悍”。

B.有误。“潜能”的“潜”应读“qidn”。“拯救”的“拯"应读"zheng

C.有误。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故“灌概”应为“灌溉”。

D.正确。

故选:D。

2.(2023秋•姜堰区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老师让我第一个登台分享读书收获,这种挑大梁的活儿我很乐意干。

B.他连日奔波求助,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沮丧。

C.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的人,他在成长路上一定会栽跟头。

D.弟弟今天很早就起了床,真是破天荒。

【解答】A.挑大梁: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不符合语境。

B.碰钉子: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符合语境。

C.栽跟头:摔倒;跌倒;比喻失败或出丑。符合语境。

D.破天荒:指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或第一次出现的事。符合语境。

故选:Ao

3.(2023秋•宿迁期末)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唯戎不动(只有)故为精卫(因为)

B.谬以千里(差错)威风凛凛(嚣张的样子)

C.欣喜若狂(好像)好问则裕(喜欢)

D.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

【解答】A.故为精卫:所以化为精卫鸟。故:所以。

B.威风凛凛:形容气势逼人,令人敬畏。凛凛:气势逼人的样子。

C.好问则裕:勤于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丰富。裕:丰富。

故选:D。

4.(2023秋•英山县期末)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C.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

D.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解答】A.正确。

B.有误。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逗号。即:“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

C.有误。并列短句间用逗号。即: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

D.有误。设问句句末用句号。即: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故选:Ao

5.(2023秋•道县期末)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

B.“题西林壁”中的“题”是题目的意思。

C.“小李杜”分别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D.《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的作者是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他的作品。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题西林壁”中的“题”是书写,题:写。

故选:Bo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3秋•温岭市期末)根据拼音,结合语境,正确书写词语。

不要瞧不起那些弱小的小动物,他们也会让我们iingpei敬佩不已:虽然他们身体并不qiGng

zhuMg强壮,但是为了gdishAn改善居住环境,不肯suiyfi6ran随遇而安,会精心建造家

园。即使家园遭受wiivuGnwilgU无缘无故的破坏,它们也会ch6ngzh百ngqigti重整旗鼓,继续xi

ubu修补,直至完工。

【解答】故答案为:

敬佩强壮改善随遇而安无缘无故重整旗鼓修补

7.(2023秋•泽普县期末)选字填空

(1)[赔培1赔钱培土

(2)[记纪]日记纪律

【解答】(1)“赔钱”:用钱赔偿。“培土”:指在植物的根部垒土,这是植物生长极为重要的一个

步骤。

(2)“日记”: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

情的感受。“纪律”: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工作、学习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

种行为规则。

根据字义,应依次填:(1)赔、培;(2)记、纪。

故答案为:

(1)赔培;

(2)记纪。

8.(2023秋•邺城县期末)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举世闻名

(2)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3)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诗情画意

(4)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多或程度重。不可估量

【解答】故答案为:

(1)举世闻名;

(2)金碧辉煌;

(3)诗情IHI意;

(4)不可估量。

9.(2023秋•通道县期末)给下面的语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一_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一我就

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_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一_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

鹅要咬死我了!”

【解答】“我的书包掉了"“我想”“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都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

都加逗号;“大概是这样叫吧”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提示的内容加引号;“鞋子也弄脱了”“

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当时自己也不知道”都是一句话的结束,后面都加句号;“鹅要吃我了”“鹅

要咬死我了”都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后面都加感叹号。

故答案为: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

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0.(2023秋•峨山县期末)理解填空。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蕴含着大自然的色彩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

输梅一段香”让我们感受到哲理美。

(3)《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边塞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4)马小跳觉得自己很聪明,不肯虚心向别人请教,爸爸对他说:“东汉哲学家王充警示过我们: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5)《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告诉我们“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6)王戎不尝道边李的原因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7)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如人们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解答】(1)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书写时要注意“低”的正确写法。

(2)依次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宋代卢钺的《雪梅》。书写时要注意“瑟”“须”“逊”的

正确写法。

(3)《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为《凉州词二首》中第一首。此诗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

成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风味。《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

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全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

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廛战万里征人

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故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

未回的诗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意思: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

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的,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5)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

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出自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意思:这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

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由此可知,王戎不尝道边李的原因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意思:好的时机不可放过,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有。

故答案为:

(1)远近高低各不同;

(2)半江瑟瑟半江红梅须逊雪三分白;

(3)边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1.(2023秋•泽普县期末)课内阅读。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

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

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提心吊胆的意思:非常害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官绅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描写,可以看出官绅很害怕,文中

描写害怕的两个词是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3)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ACD(多选)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讲究策略

(4)你认为西门豹是个好官吗?为什么?

是,因为西门豹到邺地就任后先帮助当地老百姓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威吓并惩治了当地有

权势的人以及巫婆;后来西门豹又发动百姓开凿水渠,治理河道,使邺地重新繁荣;所以西门豹是个惩

治恶人、造福百姓、破除迷信、一心为民、除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好官。

【解答】(1)考查词语解释和近义词,“提心吊胆”意为害怕,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2)考查描写手法。“面如土色”是神态描写,“磕头求饶”是动作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官绅内心

非常害怕。故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3)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短文内容: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

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他们扔下漳河……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可知,西门豹先帮助当地老百姓

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威吓并惩治了当地有权势的人以及巫婆,表现出了西门豹安排周密、假

戏真做、讲究策略。故选:ACDo

(4)考查思维的拓展。语段选自《西门豹治邺》,课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到邺地就任后的两大政绩,

西门豹先帮助当地老百姓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威吓并惩治了当地有权势的人以及巫婆;后来

西门豹又发动百姓开凿水渠,治理河道,使邺地重新繁荣。西门豹是个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破除迷信

、一心为民、除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好官。故可这样作答是,因为西门豹到邺地就任后先帮助当地老

百姓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威吓并惩治了当地有权势的人以及巫婆;后来西门豹又发动百姓开

凿水渠,治理河道,使邺地重新繁荣;所以西门豹是个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破除迷信、一心为民、除

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好官。

故答案为:

(1)非常害怕;

(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3)ACD;

(4)是,因为西门豹到邺地就任后先帮助当地老百姓破除了“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威吓并惩治了当

地有权势的人以及巫婆;后来西门豹又发动百姓开凿水渠,治理河道,使邺地重新繁荣;所以西门豹是

个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破除迷信、一心为民、除暴安良、尊重科学的好官。

12.(2023秋•冷水滩区期末)课外阅读

①李大钊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黄

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

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②后来,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增强。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

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

的糊里糊涂混日子。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他胸怀大志,寻求国家独

立富强的道路。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他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

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

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我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

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

处。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

(1)请给文段取一个合适的标题:志向

(2)将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是C

A.入神增加追求

B.入神增加寻求

C.入神增强寻求

(3)短文中加点的词语“一尘不染”是指C

A.李大钊穿着整洁,身上没有一点儿灰尘。

B.李大钊生活在一个环境很干净的地方。

C.李大钊洁身自好,丝毫没沾上一点儿坏习惯。

(4)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文段中的哪一句让你有疑问或启发?请摘抄并做批注。

句子: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

富强,不受外国欺负!”

批注: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大钊为国做贡献的坚定信念。

(5)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你的志向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我的志向是将来做一个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做事,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解答】(1)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文章主要是讲的李大钊从小就有坚定的志向,为国为民做贡献。

文章的最后一句“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也点明了中心,即主要讲的是李大钊为实现自己的志向

如何努力的。所以标题可以是“志向”,或相近的其它词语。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入神:是指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或是达到精妙的

境地。增加: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增强:意思是增加;增进;加强。追求:意指尽力寻找、探

索。寻求:寻找追求。结合语境可知“听得”与“入神”搭配;“思想”和“增强”搭配,“寻求”和“

道路”搭配。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加点词语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第②自然段“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

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可以理解得出,加点的词语“一尘不染”是指李大钊洁身自好,丝毫没沾上

一点坏习惯。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从“抬起头”“喷着火苗一般”

等内容可以得出是对李大钊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对腐败政府的憎恨,想要

振兴中华的强烈感情。

(5)本题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原文的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志向以及该

如何实现自己的志向。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方向即可。示例:我的志向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好

好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准备。

故答案为:

(1)志向;

(2)C;

(3)C;

(4)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

强,不受外国欺负!”

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大钊为国做贡献的坚定信念。

(5)我的志向是将来做一个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做事,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四.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13.(2023秋•科左中旗期末)阅读理解。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①山。

羌笛②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注释:①仞:一仞为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②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

器,有二孔。③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