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5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C.原子核衰变时发出的α射线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弱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之后形成的电子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衰变成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C.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D.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3、下列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量是连续的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两个邻近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D.温度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5、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从单缝射入的整个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B.一定落在亮纹处C.一定落在暗纹处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6、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紫光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增大紫外线强度D.延长照射时间7、汤姆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其研究的是()A.α射线B.β射线C.x射线D.阴极射线8、核污染水中含有很多放射性元素,如碘131、铀235等,存在污染海洋环境的风险。其中放射性碘131的衰变方程为半衰期约为8天,放射性铀235的衰变方程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碘131发生的衰变是衰变B.铀235发生的衰变是衰变C.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D.16个碘131原子经过16天一定有12个发生衰变9、用质子轰击锂核()生成两个α粒子,以此进行有名的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实验,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0.6MeV,质子、α粒子和锂核的质量分别是1.0073u、4.0015u和7.0160u。已知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反应过程质量减少0.0103uB.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18.3MeV,与质能方程相符C.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18.9MeV,与质能方程不相符D.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19.5MeV与质能方程相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图示方向经历了ABCDA的循环,其中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B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A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B.由B到C的过程中,气体将放出热量C.由C到D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E.经历ABCDA一个循环,气体吸收的总热量大于释放的总热量E.经历ABCDA一个循环,气体吸收的总热量大于释放的总热量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E.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E.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13、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C.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14、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内,可以不断地轻轻投放一定数量的涂有油的大头针,大头针漂浮在水面上,水也不会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头针填充了水内分子间的空隙B.水分子进入了大头针内的空隙C.水面凸起,也不流出,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水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15、如图甲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竖直倒扣在水平面上(气缸与水平地面间有空隙),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在气缸内,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为如图乙所示,缓缓地将气缸旋转180°,使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活塞距缸底部的高度为大气压强恒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则()

A.将气缸旋转180°过程中,封闭在气缸内的理想气体吸收热量B.将气缸旋转180°过程中,封闭在气缸内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C.活塞的质量为D.活塞的质量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E.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17、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同一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处于能级的激发态B.这些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10.2eVC.这些氢原子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4.52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D.若使这些氢原子发生电离,则这些氢原子至少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0.85eV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______)

(2)当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______)

(3)当分子间距离为r<r0时;分子力为斥力,这时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势能增大。(______)

(4)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内能一般会发生改变。(______)19、我们可以用图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若用r0表示两分子之间的平衡位置,则下图中图_____(填“甲”或“乙”)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斥力_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20、图中实线为分子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虚线I为分子间的斥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虚线II为分子间的引力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像,据此可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增大而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1、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当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力为_______选填“引力”、“斥力”或“零”);当分子势能为零时,分子力表现为_____(选填“引力”;“斥力”或“为零”);

22、如图所示,在A板上方用喷雾器将油滴喷出,油滴从A板上的一个小孔中落下,喷出的油滴因摩擦而带负电.已知A、B板间电压为U、间距为d时,油滴恰好静止.撤去电场后油滴徐徐下落,最后测出油滴以速度v匀速运动,已知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即则油滴所带的电荷量______.

某次实验中q的测量值见下表(单位:):。6.418.019.6511.2312.83

分析这些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23、地球大气上下温差过大时,会造成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从而形成气流漩涡,并有可能逐渐发展成龙卷风。热气团在上升过程中,若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因外界大气压强减小,热气团气体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热气团对外做________(选填“正”或“负”)功。24、某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和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和的衰变方程,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和原子核中的中子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A.

B.

C.

D.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5、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6、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4分)27、气压式升降椅质量安全问题日渐引起媒体及公众的关注。气压式升降椅通过气缸上下运动来调节椅子升降,其结构如图乙所示。圆柱形气缸与椅面固定在一起,其质量与底座固定的横截面积为的柱状气缸杆,在气缸中封闭了长度为的理想气体。气缸气密性、导热性能良好,忽略摩擦力。已知室内温度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为求:

(1)质量的人;脚悬空坐在椅面上,室温不变,稳定后椅面下降的距离;

(2)在(1)情况下,由于开空调室内气温缓慢降至该过程外界对封闭气体所做的功。

28、一个容积为V0的氧气罐(视为容积不变),经检测,内部封闭气体压强为1.6p0;温度为0℃;

为了使气体压强变为p0;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

①冷却法:已知T=t+273.15K;求气体温度降低了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放气法:保持罐内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求氧气罐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29、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中国科学院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为v0的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做对心正碰,碰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且垂直磁场方向,通过分析偏转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7。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出质子的速度;(质子中子的质量均为m)

(3)求释放后新核的动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与温度;压强、化学反应等无关,由元素本身决定的,故B错误;

C.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本领最强。故C正确;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释放出的电子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2、B【分析】【详解】

A.天然放射现象中;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新核,同时有中子产生,因此说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A错误;

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质量数少32,则发生8次α衰变,导致电荷数少16,但是电荷数共少10,可知,发生了6次β衰变,故B正确;

C.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故C错误;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电子轨道的半径减小,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得

可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3、B【分析】【分析】

【详解】

AB.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

所以发射的光子的能量值是不连续的;只能是一些特殊频率的光,A错误,B正确;

C.由于氢原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而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量

故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即分立的;C错误;

D.当氢原子从较高轨道第能级跃迁到较低轨道第能级时,发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显然的取值不同;发射光子的频率就不同,故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D错误。

故选B。4、C【分析】【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中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所以A错误;

B.两个邻近分子间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B错误;

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扩散得越快,所以C正确;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D错误;

故选C。5、D【分析】【详解】

根据光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确定的,但由题意知中央亮条纹,故概率最大落在中央亮纹处,也有可能落在暗纹处,但是落在暗纹处的几率很小,综上所述,故ABC错误,D正确.6、B【分析】【详解】

AB.用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知紫外线的频率小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要能发生光电效应,需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如X射线),选项A错误,B正确;

CD.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无关;选项CD错误。

故选B。7、D【分析】【详解】

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但汤姆孙并未得出电子的电荷量,最早测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故D对;ABC错8、C【分析】【详解】

AB.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可推断出X为碘131发生的衰变是衰变,同理,Y为铀235发生的衰变是衰变;故AB错误;

C.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衰变后核子数不变,故C正确;

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少量原子核衰变不一定符合统计规律,故D错误;

故选C。9、D【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该核反应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核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为。

故A错误;

C.根据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能量为。

故C错误;

BD.由反应过程中能量守恒知反应后两个α粒子的总动能。

Ek=(18.9+0.6)MeV=19.5MeV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C【分析】【分析】

【详解】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选项A正确;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产生中子和碳12原子核,故B错误;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选项C正确;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故选AC。11、A:B:E【分析】【详解】

A.状态B与状态A相比,pV的乘积大;温度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故A正确;

B.由B到C的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气体不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出热量,故B正确;

C.由C到D的过程,pV的乘积变小;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错误;

D.由D到A的过程;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不对外界做功,故D错误;

E.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表示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全过程气体内能没有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全过程气体一定吸热,故E正确。

故选ABE。12、A:C:D【分析】【分析】

【详解】

A.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是有无固定熔点;因此可以利用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正确;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是分子势能增加,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故B错误;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故C正确;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

E.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E错误。

故选ACD。13、A:C【分析】【详解】

A.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分子的密集程度,换言之,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故A正确;

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增大,故B错误;

C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所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14、C:D【分析】【详解】

ABD.水对涂有油的大头针是不浸润的;故水与大头针接触的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随着水与大头针接触面积的增大,使得大头针附近的水面呈弯月形,大头针与水面的接触处受到弯曲水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如图:

由于表面张力的竖直分量可与大头针的重力保持平衡;故大头针可漂浮在水面上,故D正确,AB错误;

C.水面凸起水也不会流出;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面收缩,故C正确。

故选CD。15、B:C【分析】【详解】

AB.将气缸旋转180°过程中;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温度不变,气体放出热量,故A错误,B正确;

CD.设图甲中缸内气体压强为p1,设图甲中缸内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设活塞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16、B:C:D【分析】【分析】

【详解】

A.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

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B正确;

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C正确;

D.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单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即各向异性,D正确;

E.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是晶体,E错误。

故选BCD。17、C:D【分析】【详解】

A.根据

解得

A错误;

B.这些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

B错误;

C.这些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

因此这些氢原子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4.52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

D.根据上述可知,这些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可知;若使这些氢原子发生电离,则这些氢原子至少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0.85eV,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错误;

(2)[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当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增大,故正确;

(3)[3]当分子间距离为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减小分子间的距离,斥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故正确;

(4)[4]影响物体内能的宏观因素是温度和体积,所以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时,内能一般会发生改变,故正确。【解析】×√√√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在平衡位置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所以甲图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

[2]随着分子间间距增大,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都减小。【解析】甲减小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增大而减小;

[2]由图可知,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析】①.减小②.减小21、略

【分析】【详解】

[1][2]分子势能为标量,由图可知,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距离等于r0,此时分子间引力大小等于斥力大小,分子力为零,当分子势能为零时,分子间距离小于r0,此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解析】零斥力22、略

【分析】【详解】

[1]由题意知

解得

[2]油滴带的电荷量是的整数倍,故带电粒子的最小电荷量为【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