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43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2、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A.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B.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D.高度重视教育3、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如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表;据如表可知。

。时间(公元)

所统计帝王;国君总数。

其中。

美谥。

平谥。

恶谥。

平谥。

恶谥。

人数。

占百分数。

人数。

占百分数。

人数。

占百分数。

人数。

占百分数。

前841年~前221年。

234

165

70.6

39

30

12.8

12.8

前209年~1911年。

324

290

89.3

25

9

2.7

2.7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4、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举措产生的影响A.士人追逐功名与利禄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C.世卿世禄制日益瓦解D.中央集权极大强化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6、北宋时期,租佃制跃居主导地位;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农民只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这反映出北宋时期A.思想演变渗透到经济领域B.封建土地所有制受到冲击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商业发展冲击“重农”政策7、18世纪前期,英国学者指出:“圈地虽不能改变土壤的性质,但是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给予了农场主支配土地的权力。如果条件允许,他可以给粘湿的土壤排水、扩大耕地、增加农作物品种。”由此可知,英国圈地运动A.推动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B.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C.加速了工业革命的深人发展D.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项目。

时间。

成就。

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以曹操父子为代表_________;

东晋_________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______等文学形式。

诗歌。

唐朝。

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是____________,“诗圣”是____________

书法。

东汉。

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世称“书圣”

此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书法家_______;世称“书圣”

隋唐。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_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

融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______的颜体和_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

绘画。

东晋。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隋唐。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化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_______被称为“画圣”

石窟。

魏晋至南北朝时期。

著名的石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________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________时代和________时代。

10、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________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________、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11、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______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人物。

代表作。

内容。

评价。

林则徐。

《______》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魏源。

《______》

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最早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的书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徐继畲。

《瀛寰志略》

介绍世界上80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3)特点:从地理和历史方面了解西方。

(4)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__的主张。12、边疆危机。

(1)1864年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入侵,占领________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占领________。左宗棠奉命平乱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____;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当地居民在台湾军务大臣________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率众取得________。1885年中法签订《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________,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欧洲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A.正确B.错误14、“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A.正确B.错误15、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A.正确B.错误16、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变革始于总理衙门的设立A.正确B.错误17、1953年底,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9、“江南”这一概念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早期文献中,“江南”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秦汉时期,江南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比较确切的江南概念到唐代才最终形成。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唐前期以山川形便原则来划定地理区划时,江南道的范围完全处于长江以南。由于江南道地域过于广袤,各地差异巨大,唐玄宗时期,又把它分成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两部分。今日浙、闽二省与苏、皖南部被划为“江南东道”,其余地区则列入“江南西道”。唐后同期,江南西道又一分为二,西部设置湖南道,东部仍称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南东道则被再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道。到了宋代,为着财政上的方便,设置了许多“路”,唐时的江南东道被分为两浙路、福建路与江南东路。明清以来,江南指的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更加狭义的范围,则仅指太湖流域。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文化高度繁荣,迄今为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摘编自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周振鹤《释江南》

请以“江南”概念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说明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题干说到罗马法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这些成果对后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地位立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见其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故选D;罗马法的出发点是维护罗马的奴隶制度或者说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不符合史实;古代罗马法规定中,奴隶和公民之间是有严格界限的,没法保证奴隶的利益,故B不符合史实;题干只体现了妇女的法律地位和条文,故不能说兼顾了各个群体,故排除C。2、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高度重视教育;美国的扶持等,但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因为只有从生产关系领域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才能使经济快速发展,其他条件才能发挥作用,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3、C【分析】【详解】

据表格信息可知,到前209年1911年间美谥明显多于恶谥,尤其是恶谥占比显著下降,这间接反映了君主权威的加强,C正确;材料未体现监察制度,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只是对君主的各种谥号占比的比较,而非道德政治,D错误。4、C【分析】【详解】

根据“食有劳而禄有功”“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等措施打击了贵族势力”,促进了世卿世禄制度的日益瓦解,选项C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官僚政治最终确立的时间是在秦朝,选项B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D。5、B【分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6、C【分析】【分析】

【详解】

“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农民只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这说明北宋时期租佃制进一步发展,农民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即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故C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思想演变,故A错误;租佃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表现形式之一,故B错误;材料无法说明“重农”政策受到冲击,故D错误。7、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圈地虽不能改变土壤的性质,但是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给予了农场主支配土地的权力。如果条件允许,他可以给粘湿的土壤排水、扩大耕地、增加农作物品种”,英国圈地运动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故A项正确;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所以,①处为建安文学;②处为陶渊明;③处为民歌;④处为李白;⑤处为杜甫;⑥处为王羲之;⑦处为颜真卿;⑧处为柳公权;⑨处为《女史箴图》;⑩处为《洛神赋图》;⑪处为吴道子;⑫处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⑬处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⑭处为甘肃敦煌莫高窟。【解析】建安文学陶渊明民歌李白杜甫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吴道子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解析】原始社会旧石器新石器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因此,①处为五代十国,②处为军阀割据。【解析】五代十国军阀割据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林则徐编著的代表作是《四洲志》,魏源编著的代表作是《海国图志》,此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所以①是道光,②是《四洲志》,③是《海国图志》,④是自强。【解析】道光四洲志海国图志自强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南疆伊犁建省刘铭传镇南关大捷《越南条约》台湾建省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故正确。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1953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故题目表述正确。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周朝实行分封制,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所以该说法正确。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使外交事务有所专属,而且推动了“华夷”观念的改变。故本题正确。17、B【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与两国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都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故材料说法错误。四、论述题(共2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示例一论题:据材料“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可拟论题为: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论证:据所学可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宜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僪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宜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加以论证。

示例二论题: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而此时期的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促进了社会进步,故可拟论题为: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论证:据所学可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介绍给西方;而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样本,但由于中国士大夫的自满心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教会神学和专制统治,追求个性和自由;正是随着欧洲自身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等方面论证。【解析】示例一。

观点: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论证: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宜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僪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宜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

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总之,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示例二。

观点: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论证: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介绍给西方。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样本,但由于中国士大夫的自满心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17、18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与罗马教会和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8益尖锐。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出于反封建的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教会神学和专制统治,追求个性和自由。正是随着欧洲自身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