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西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47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海洋C.宇宙空间D.A和B两项2、【题文】酸奶的制作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杆菌D.霉菌3、下列不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是()A.行走B.奔跑C.爬行D.游泳4、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应如何管理()A.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B.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C.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D.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5、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A.呼吸道传染病B.血液传染病C.消化道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高等,数量也比它多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区别是有无脊柱C.哺乳动物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D.无脊椎动物太低等,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7、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是来自()A.绿色菌丝B.青绿色孢子C.菌丝中含叶绿素D.桔黄色孢子8、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为儿女的诞生在精力;体力等方面将付出极大地艰辛,你知道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

A.输卵管。

B.卵巢。

C.子宫。

D.阴道。

9、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A.固氮B.提供水分C.提供CO2D.提供有机物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两栖动物是指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生活的动物.____(判断对错)11、在“发酵现象”实验中,____能将糖变成____气体,所以气球会鼓起来.12、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13、【题文】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下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是100%。()14、【题文】健康与____密切相关。15、英国科学家珍妮长期在非洲森林研究黑猩猩的行为,她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分称为____行为;此外珍妮还发现,黑猩猩能用草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黑猩猩这种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行为。珍妮以上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____法。16、请列举符合下列特征的动物(写两种)

①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____、____

②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18、一种生物只有一种生殖方式()19、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与培养基结合紧密。20、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体形较大,鲫鱼的体形较小,这是相对性状.______(判断对错)2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______(判断对错)22、满江红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而真菌是多细胞生物。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4、下图表示人的双眼皮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双眼皮性状由________基因控制,单眼皮性状由________基因控制。(2)控制双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________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这一对性状,我们将它们称为___________。(4)父母体细胞中的基因为Aa,则他们各产生两种生殖细胞,即________和________,比例为________。(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性状是通过________传给后代的。25、某同学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是单眼皮。已知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回答:

(1)该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是单眼皮的现象叫______。

(2)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他父亲;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

(3)他父母后来又生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孩子是双眼皮几率是______。

(4)他的父母是通过______过程把这些基因传给他和他弟弟的。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9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2分)29、【题文】科学工作者将一株矮杆低产的小麦与一株高杆高产的小麦进行杂交;在后代植侏中,出现了矮杆低产;高杆高产、矮杆高产、高杆低产四种类型的小麦。请分析回答:

(1)人们应该选出其中哪种植株继续多代繁殖培育;从而得到有利于人类的新品种小麦?

____。

(2)题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有:____、____。

(3)杂交亲代中的矮杆低产和高杆高产性状在后代中依然出现;这种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

做____;后代中出现了矮杆高产和高杆低产两种新类型,这种与亲代不同的现象叫做。

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解析】【答案】B2、B【分析】【解析】酵母菌用于制作面包、馒头,醋酸杆菌用于制醋,霉菌用于制作酱油。【解析】【答案】B3、D【分析】【解答】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奔跑、跳跃、爬行、行走,而游泳是水生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D【分析】解: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因此要使盆栽肾蕨生长良好,就要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故D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据此答题.

关键点: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处.【解析】D5、C【分析】解: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

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

体表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的。

饭前便后如果不洗手的话;手上的病菌;病毒会通过饮水和食物而引起消化道传染病。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有利于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故选:C。

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此题可从四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上分析判断。【解析】C6、B【分析】解:A;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高等;但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类群。A错误;

B;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不同在于有无脊柱。B正确;

C;哺乳动物最高等;但种类不是最多的,分布也不是最广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C错误;

D;无脊椎动物虽然低等;但对人类的作用很大,如软体动物中的乌贼等可以食用,节肢动物中的蜜蜂可以传粉。D错误。

故选:B。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分类和分布特征.【解析】B7、B【分析】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青霉和曲霉所呈现出的不同颜色,其实是它们孢子的颜色.【解析】B8、C【分析】

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因此,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

9、A【分析】【分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所以此题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共生的概念,了解根瘤菌与大豆共生的相关知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

两栖动物是: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是两栖动物,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分析解答.

11、略

【分析】

如图是发酵现象的实验图;水中加入了葡萄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瓶口用气球套住,在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所以气球会鼓起来.

故答案为:酵母菌;二氧化碳。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发酵现象的知识;思考解答.

1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即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也是成对存在的。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解析】【答案】´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都是50%。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的性别遗传。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的性别遗传。【解析】【答案】错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解析】【答案】生活方式15、社会(社群)后天学习(学习)观察【分析】【解答】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称为社群行为,如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群体中有“首领”,群体内分工合作,有等级现象,就属于社群行为,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黑猩猩能用草根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就属于学习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等,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物行为的特点来判断动物的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16、蛔虫丝虫蚯蚓沙蚕【分析】【解答】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是扁形动物的特征,常见的扁形动物有蛔虫;丝虫、血吸虫等;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是环节动物的特征,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7、×【分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会减少植物的数量,同时动物会把植物的果实、种子带到远方,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因此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有有利的一面。故答案为:错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答案】错18、×【分析】【解答】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两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的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过程的叫做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生殖的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19、A【分析】【解答】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霉菌是真菌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霉菌菌落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真菌菌落的特点方面来切入.20、×【分析】解:鲤鱼和鲫鱼是两种生物;因此“同样是生长成熟的鱼,鲤鱼的体形较大,鲫鱼的体形较小”,这不是相对性状,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21、×【分析】解: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营自由生活的,水生的种类一般都营底栖生活,海产的最多,营腐生生活的,则是一群生活在动、植物尸体内,或以死亡后的动、植物躯体为食的类群.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有的成虫营寄生生活,而幼虫营自由生活;或有的幼虫营寄生生活,而成虫营自由生活;或为幼虫、成虫都营寄生生活,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腐生生活是从自由生活过渡到寄生生活的中间阶段,如杆形虫属的许多种类,以动、植物的尸体为食,而某些杆形虫能行厌氧呼吸,因此它们能通过动物的消化道而对己无害,在肠道内不增殖,但也不被消化不致死亡.所以.“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线形动物有寄生生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线形动物都进行寄生.据此解答.

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关键.【解析】×22、×【分析】【解答】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运输营养物质.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如蕨菜、肾蕨、卷柏、满江红等.23、×【分析】【解答】解: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真菌中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蘑菇是多细胞个体,整体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等.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真菌是单细胞个体,如酵母菌,但有些真菌是多细胞个体,如蘑菇等.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4、(1)显性;隐性;

(2)一对染色体;

(3)相对性状;

(4)A;a;1:1;75%;

(5)基因。【分析】略。【解析】(1)显性;隐性;(2)一对染色体;(3)相对性状;(4)A;a;1:1;75%;(5)基因。25、变异aaAa、Aa75%生殖【分析】解:(1)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该同学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是单眼皮的现象叫变异。

(2)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已知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是A,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是a。题干中因为该同学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是单眼皮。所以该同学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杂合体Aa,该同学是单眼皮是因为父亲将a的基因,母亲将a的基因传给该同学,所以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aa。

(3)由于他们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后来又生了一个小弟弟,这个孩子是双眼皮几率是75%。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1)变异;

(2)aa;Aa;Aa;

(3)75%;

(4)生殖。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已知显性基因A控制双眼皮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性状”,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解析】变异aaAa、Aa75%生殖五、其他(共3题,共9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7、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结合图中的现象从酵母菌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原理的应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观察到瓶中液体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这是酵母菌分解蔗糖产生的气体.

(2)酵母菌进行发酵;分解蔗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小气球会膨胀起来.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