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与人体肌肉细胞相比,油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液泡B,细胞核C.中心体D.细胞壁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液是一种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B.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D.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是一个群落

3.判断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细胞壁B.有细胞膜

C.没有核糖体D.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细胞核

4.科学家们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文顿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罗伯特森在光镜下看到细胞膜是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三层结构

构成

C.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实验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

连续的两层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活细胞中,水可以与蛋白质、多糖等分子结合

B.脂质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0,其中氧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

C.叶绿素分子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区别之一为所含的无机盐离子不同

D.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6.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离不开后勤工作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航天食品,这些食品

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航天员没有及时进食,体内的脂肪能大量转化为糖类,进而氧化分解供能

B.若航天员大量摄取糖类食品,糖类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

C.航天员摄取的脂肪,既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又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航天员饮用含维生素D的钙奶,既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又可预防骨质疏松

7.人体内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的“◊”和“。”表示单糖。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O__g_7~O+水

A.冰糖B.蔗糖C.乳糖D.麦芽糖

8.下列关于归纳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C.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完全归纳法,由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可信的

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

9.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B.C、H、0、N、P是糖类、脂质、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

C.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10.西湖大学柴继杰团队的研究发现,番茄植株中的抗病蛋白(NRC蛋白)即使在无病原体入侵时也维持较高

水平,却能避免过度免疫。其原因在于NRC蛋白倾向于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并且这些多聚体处于非活性

构象。关于NRC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让NRC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解聚可能增强番茄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B.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蕴含在氨基中

C.高温条件易引发植物病害,可能与NRC蛋白构象改变有关

D.通过盐析提取的NRC蛋白有抗虫活性

11.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此0、蛋白质

B.若图1表示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百分比,则A化合物结构具有多样性

C,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0、C、H

D.a在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都最多,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方面具有统一性

12.在生物分类的广阔领域中,我们常借助各种图示来理解和阐释复杂的生物体系。下图以简洁的方式展现

了四种生物分类的某种关系。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示中abed的依次关系()

B.蛋白质、细胞、真核生物、松树

C.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藻类

D.微生物、真菌、细菌、蓝细菌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实验中,每一步操作都有其目的或理由。下列操作步骤与目的或理由对应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部分操作步骤目的或理由

向待测样液中注入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碱性条件下,Cu2+与氨基酸

AO.lgnLT的NaOH溶液

质发生反应,呈紫色

后,加入4滴O.OlgnLT

的CuSCh溶液

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后,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再滴加1〜2滴体积分洗去浮色

数为95%的酒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要切

选择黑藻叶片作为实验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片。该临时装片容易观察到

材料

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应适当增大光圈,并调节反

D为了增加视野亮度

胞光镜至较强光源位置

A.AB.BC.CD.D

14.某农田总比邻近农田的产量低,为精确施肥增产,农业科研人员将该地的一部分样地平均分成四块,

种植同种玉米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地块①②③④

施肥情况不施肥磷肥、钾肥磷肥、氮肥钾肥、氮肥

玉米亩产量500kg700kg510kg720kg

A.地块①和③作为对照组

B.该地块最可能缺乏的是磷肥

C.实验的自变量为施肥种类,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D.无机盐由微量元素组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15.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

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

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主要是蛋白质

B.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

C.物质③的结构特点决定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物质②③有关

16.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上升,从而导致自噬通路蛋白

(Beclinl)磷酸化,阻碍Beclinl和Bcl-2结合,进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称为自

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自噬

葡萄糖饥饿⑥⑥八

或-----ROS

缺氧压力]

P—ATM/pCHK2

Beclinl磷酸化结合--------|Becl-2

(注:——-促进-----1抑制)

A.细胞内ROS增多会影响能量供应

B.降解受损的线粒体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有关

CBeclinl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Beclinl与Bcl-2分离能抑制细胞自噬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7.下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图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⑤图26

(1)图1化合物由个氨基酸脱去个水分子形成,这种结合方式叫做

该氨基酸在形成该化合物的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

(2)图2中表示R基的编号为(填序号);③⑤⑦表示的结构称为o据图2推测,

该肽链至少有个游离的竣基。

(3)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20个,竣基总数81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

蛋白质,共有个肽键和个游离的氨基。

(4)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

18.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F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与图中I上具识别功能的物质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字母)。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有(填字母)。

(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C与E紧密相依的意义是;图中F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则

F存在的意义是。

(3)有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好氧细菌: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好氧

细菌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好氧细菌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最终逐渐进

化为现在的线粒体。据此分析,图A中DNA的存在形式是o

(4)用台盼蓝对图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

具有的功能。

19.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II是被膜小泡,可以介

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真核细胞中由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化学组成相

似,主要是由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

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

动发生变化。

(2)溶酶体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以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

(3)COPII被膜小泡负责从甲(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

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o

20.图1是某核昔酸链示意图,图2是三种多糖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

34

1原

图1

图2

(1)图1中1的名称,2的名称,4的中文名称是

(2)将图1中的核甘酸链彻底水解,能得到种产物,此核甘酸链与细胞中另一种核酸相比较,其

特有的碱基是o

(3)图2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是。

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O

(4)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生物大分子是也是以为基本骨架的。

21.水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水熊虫会处于一种假死状态,代谢率几乎降到

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水熊虫进入假死状态时

(1)若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可加入试剂鉴定,若加入该试剂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能否说明海藻糖不是还原糖。(判断结果并写出原因)

(2)有人认为“水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为探究上

述假设的真实性,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

I.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

③甲、乙两组均置于一273℃冰冻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环境改变后,o

II.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则假设成立,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其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若,则假设不

成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要务必填写答题卷上的有关项目。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

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与人体肌肉细胞相比,油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液泡B,细胞核C.中心体D.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肌肉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油菜叶肉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糖体。

【详解】人体肌肉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油菜叶肉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

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与人体肌肉细胞相比,

油菜叶肉细胞具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

尔基体、液泡、核糖体,不具有中心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液是一种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B.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D.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植物是一个群落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器官一系统-个体T种群T群落一生态系统一生物圈;①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联

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

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

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

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

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A、血液是一种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A正确;

B、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错误;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包括多种鱼,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

D、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D错误。

故选Ao

3.判断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细胞壁B.有细胞膜

C.没有核糖体D,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

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

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可能有细胞壁,A错误;

B、细胞都有细胞膜,因此有无细胞膜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B错误;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C错误;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没

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4.科学家们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文顿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罗伯特森在光镜下看到细胞膜是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三层结构

构成

c.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实验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

连续的两层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

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

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③1959年,罗伯特

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

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

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

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他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蛋白质一脂质一

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B错误;

C、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细胞膜这一种膜结构,因此,根据提取人的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

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活细胞中,水可以与蛋白质、多糖等分子结合

B.脂质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O,其中氧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

C.叶绿素分子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区别之一为所含的无机盐离子不同

D.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

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0,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0、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

C、H、O、N、P。

2、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

3、真核生物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

【详解】A、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活细胞中,水可以与蛋白质、多糖等分子结合,A正

确;

B、脂质分子的组成元素为C、H、0,其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B错误;

C、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2+,血红蛋白分子需要Fe2+,可见叶绿素分子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区别之一为

所含的无机盐离子不同,C正确;

D、真核生物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

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正确。

故选B。

6.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离不开后勤工作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航天食品,这些食品

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质、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航天员没有及时进食,体内的脂肪能大量转化为糖类,进而氧化分解供能

B.若航天员大量摄取糖类食品,糖类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

C.航天员摄取的脂肪,既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又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航天员饮用含维生素D的钙奶,既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又可预防骨质疏松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人体中,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功能是重要的知识点。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糖类是主

要的能源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一般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必需

氨基酸不能由糖类转变而来。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详解】A、若宇航员没有及时进食,糖代谢发生障碍,供能不足时,脂肪会转化为糖类,但并不是大量

转化为糖类,A错误;

B、糖类不能转变为必需氨基酸,B错误;

C、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

质,C错误;

D、航天员饮用含维生素D的钙奶,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既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又可预

防骨质疏松,D正确。

故选D。

7.人体内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的“◊”和“。”表示单糖。“Q—。”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O-3__O~O+水

A.冰糖B.蔗糖C.乳糖D.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过题意可知,该二糖由两分子不同的单糖构成,该糖可能是蔗糖或乳糖。

【详解】A、冰糖是蔗糖,是植物体的二糖,A错误;

B、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构成,只存在于植物体内,B错误;

C、乳糖为动物二糖,是动物体内的二糖,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C正确;

D、麦芽糖由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构成,D错误。

故选C。

8.下列关于归纳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C.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完全归纳法,由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一定是可信的

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

【答案】C

【解析】

【分析】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详解】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A正确;

B、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

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就是归纳法,B正确;

C、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

是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

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C错误;

D、根据人的骨骼肌细胞具有细胞核得出人的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不完全可信,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就

没有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9.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B.C、H、O、N、P是糖类、脂质、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

C.DNA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RNA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0、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S等;(2)核

酸的组成元素为C、H、0、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0,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

成元素一般为C、H、Oo

【详解】A、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

B、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蛋白质的元素组

成主要是C、H、0、N,B错误;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物质,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也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D。

10.西湖大学柴继杰团队的研究发现,番茄植株中的抗病蛋白(NRC蛋白)即使在无病原体入侵时也维持较高

水平,却能避免过度免疫。其原因在于NRC蛋白倾向于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并且这些多聚体处于非活性

构象。关于NRC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让NRC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解聚可能增强番茄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B.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蕴含在氨基中

C.高温条件易引发植物病害,可能与NRC蛋白构象改变有关

D.通过盐析提取的NRC蛋白有抗虫活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结构的多样性与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序有关,且与多肽

链千变万化的空间结构有关。

【详解】A、题意显示,NRC蛋白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并且这些多聚体处于非活性构象,据此推测,让

NRC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解聚可能增强番茄对病虫害的抵抗力,A正确;

B、NRC蛋白的N原子主要蕴含在肽键中,因为氨基只存在于多肽链的一端或部分氨基酸的R基中,B错

误;

C、温度过高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据此推测,高温条件可能通过改变NRC蛋白的构象而引发植物病

害,C正确;

D、盐析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可以使蛋白质出现原来的状态,因此,通过盐析提取的NRC蛋白有

抗虫活性,D正确,

故选B。

11.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也0、蛋白质

B.若图1表示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百分比,则A化合物结构具有多样性

C.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0、C、H

D.a在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都最多,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方面具有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若该细胞是正常细胞,则A化合物含量最多是水,B是蛋白质,C可能是脂质;

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则A含量最多为蛋白质。分析图2可知,本题图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a

含量最多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

【详解】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因此A、B化合物依次是艮0、蛋白质,A正确;

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则A含量最多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B正确;人体活细胞中含

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C正确;生物界有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则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

界具有统一性,D错误。

12.在生物分类的广阔领域中,我们常借助各种图示来理解和阐释复杂的生物体系。下图以简洁的方式展现

了四种生物分类的某种关系。以下哪个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示中abed的依次关系()

B.蛋白质、细胞、真核生物、松树

C.生物、多细胞生物、植物、藻类

D.微生物、真菌、细菌、蓝细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分为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病毒为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详解】A、病毒非细胞生物,可视为a的一个特殊分类;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同为细胞生物的子集,b

为原核生物,c为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中的具体一种,即d,A正确;

B、蛋白质不是生物分类,而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藻类既可以是多细胞也可以是单细胞,藻类不一定都是植物,C错误;

D、真菌和细菌都是微生物,细菌和蓝细菌应该为并列的关系,D错误。

故选Ao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实验中,每一步操作都有其目的或理由。下列操作步骤与目的或理由对应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部分操作步骤目的或理由

向待测样液中注入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O.lgnL的NaOH溶液碱性条件下,CM+与氨基酸

A

质后,加入4滴O.OlgnLT发生反应,呈紫色

的CuSO4溶液

用苏丹ni染液染色后,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再滴加1〜2滴体积分洗去浮色

数为95%的酒精溶液

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要切

选择黑藻叶片作为实验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片。该临时装片容易观察到

材料

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应适当增大光圈,并调节反

D为了增加视野亮度

胞光镜至较强光源位置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观察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实验中,所选材料可以为菠菜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薛类小叶、黑藻

叶等植物材料;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呈紫色。

【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碱性条件下,Cu2+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呈紫色,A错误;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

C、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只能观察叶绿体的形态,C错误;

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通过增大光圈,并调节反光镜至较强光源位置,以增加视野亮度,D正

确。

故选D。

14.某农田总比邻近农田的产量低,为精确施肥增产,农业科研人员将该地的一部分样地平均分成四块,

种植同种玉米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地块①②③④

施肥情况不施肥磷肥、钾肥磷肥、氮肥钾肥、氮肥

玉米亩产量500kg700kg510kg720kg

A.地块①和③作为对照组

B,该地块最可能缺乏的是磷肥

C.实验的自变量为施肥种类,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D,无机盐由微量元素组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镒、

锌、铝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详解】A、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施肥种类,地块①是对照组,其余组别是实验组,A错误;

B、据表可知,与①组相比,②④组施加钾肥后产量明显提高,说明该地块最可能缺乏的是钾肥,B错

误;

C、实验的自变量为施肥种类,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C正确;

D、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大量元素:C、H、0、N、P、S、K、Ca、Mg等,无机盐主要包括大量元素,D错

误。

故选c。

15.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

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

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结合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主要是蛋白质

B.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

C.物质③的结构特点决定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物质②③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

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

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

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主要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内质网,由题目“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

到红细胞膜上”可知,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B正确;

C、物质③是磷脂分子,物质③的结构特点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而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主要与

膜上蛋白质有关,C错误;

D、物质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材料中提到当血浆中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会使细胞膜

流动性降低,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还与胆固醇有关,D错误。

故选B。

16.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上升,从而导致自噬通路蛋白

(Beclinl)磷酸化,阻碍Beclinl和Bcl-2结合,进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称为自

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持细胞稳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自噬

葡萄糖饥饿⑥⑥”

或----►ROS

缺氧压力]

P—ATM/pCHK2

Beclinl磷酸化结合--------^ecl-2

(注:——-促进-----1抑制)

A细胞内ROS增多会影响能量供应

B.降解受损的线粒体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有关

C.Beclinl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Beclinl与Bcl-2分离能抑制细胞自噬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

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

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上升会导致线粒体损伤,而线粒体是细胞进行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故细胞内ROS增多会影响能量供应,A正确;

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降解受损的线粒体与溶酶

体内的水解酶有关,B正确;

C、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Beclinl磷酸化会阻碍Beclinl和Bcl-2结合,进而诱导细胞自噬,据此推测

Beclinl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Beclinl和Bel—2结合被阻碍,从而诱导细胞自噬,据此可推测,当Beclinl和Bel—2结合后,可抑

制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D错误。

故选D。

第n卷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7.下图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图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氨基酸在形成该化合物的过程中分子量减少了。

(2)图2中表示R基的编号为(填序号);③⑤⑦表示的结构称为o据图2推测,

该肽链至少有个游离的竣基。

(3)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20个,竣基总数81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

蛋白质,共有个肽键和个游离的氨基。

(4)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

【答案】(1)®.124123③.脱水缩合④.2220

(2)①.②④⑥⑧②.肽键③.3##三

(3)797②.23##二十三

R

I

⑷H2N—C—COOH

H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

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图2为图1部分肽链的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

基、③⑤⑦表示肽键。

【小问1详解】

由图1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所以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

1=123个。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中的核糖体。该氨基酸在形成该化合物的过程中脱去

123个水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了123x18+3x2=2220。

【小问2详解】

图2中表示R基的是②④⑥⑧,图中③⑤⑦表示的结构为肽键。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

基和一个游离的竣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竣基,据放大部分可知,由于R基中至少有1

个氨基,2个竣基,所以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竣基。

【小问3详解】

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800-3=797,氨基酸的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为820-800=2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

成的含有3条肽链的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数=3+20=23个。

【小问4详解】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叛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

R

C

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其结构简式为HN—

2—COOH=

H

18.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A—F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与图中I上具识别功能的物质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字母)。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

有(填字母)。

(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C与E紧密相依的意义是;图中F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则

F存在的意义是。

(3)有学说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好氧细菌:好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与宿主间形成共生关系(好氧

细菌可从宿主处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宿主可借用好氧细菌的氧化分解功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最终逐渐进

化为现在的线粒体。据此分析,图A中DNA的存在形式是0

(4)用台盼蓝对图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

具有的功能。

【答案】(1)①.BCGE②.BE

(2)①.E为C提供能量,C为E提供脂质②.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3)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的形式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分析】图中A〜I依次为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胞间连丝、高尔基体、细胞

壁、细胞膜;M、N为囊泡。

【小问1详解】

I为细胞膜,其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物质是糖蛋白,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B核糖体、C内

质网、G高尔基体和E线粒体。图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B核糖体(含有RNA)、E线粒体(含有少量的

DNA和RNA)。

【小问2详解】

C为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E为线粒体,能提供能量,因此两者紧密相依的意义是E线粒体为C内

质网提供能量,C内质网为E线粒体提供脂质;图中F为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通道,即为胞间连丝,可进

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

【小问3详解】

图中A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的形式。

【小问4详解】

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色,死细胞能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能

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9.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I、COPH是被膜小泡,可以介

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真核细胞中由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化学组成相

似,主要是由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都在

合成,经加工包装后分泌出去,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

动发生变化。

(2)溶酶体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以保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

(3)COPII被膜小泡负责从甲(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

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