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7/wKhkGWemyE6AYgo1AAFAK5_iNOg943.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7/wKhkGWemyE6AYgo1AAFAK5_iNOg9432.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7/wKhkGWemyE6AYgo1AAFAK5_iNOg9433.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7/wKhkGWemyE6AYgo1AAFAK5_iNOg9434.jpg)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5/07/wKhkGWemyE6AYgo1AAFAK5_iNOg9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A.李清照B.苏轼C.关汉卿D.李白2、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3、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著作是()A.《水浒传》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商朝B.秦朝C.西汉D.唐朝5、我们目前已经了解到北京人能使用简陋的工具猎取动物,已经学会用火这主要是通过哪种途径得出的结论?()A.考古发现B.史书记载C.口口相传D.结绳记事6、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最先使用这个称号的是()A.刘邦B.项羽C.赢政D.陈胜7、《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C.证明客观存在鉴真东渡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类西行8、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D.航海辨别方向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属于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A.阎立本B.颜真卿C.吴道子D.柳公权10、下列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秦国B.赵国C.楚国D.吴国11、关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正确的评价是()A.是人民推翻奴隶主贵族的运动B.是一次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C.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D.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12、【题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A.分封制B.禅让制C.等级制D.王位世袭制13、关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不正确的是()A.北宋的汴梁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四川地区D.南宋的临安地区14、商鞅在变法实行之前,通过“竖杆立信”的办法,主要是为了()A.哗众取宠B.重赏之下发现勇夫C.确立商鞅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D.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15、如图是中西方近代化进程示意图;请将①②处补充完整()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______和灌溉用的______。17、(1)后人尊炎帝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开始的.(3)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4)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5)墨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是“_________”,而_________(人名)则反对一切战争.(6)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_,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面的诸侯国是_________.18、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19、隋炀帝时,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20、10世纪初,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起兵抗辽。______(判断对错)21、______人用打制石器,但己掌握使用自然火的技术。______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22、“将都城迁到洛阳,学汉语、穿汉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与汉通婚。”这些措施讲述的是______改革。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3、()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继承了辛弃疾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加雄奇阔大。24、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周朝开始的。
______(判断对错)25、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文帝时期,完善于隋炀帝时期。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20分)26、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如图一;二、三所示。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如图四所示。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材料一中宋朝出现的新式农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哪里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些建议。27、根据中国古代南北方认可情况表中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南北方认可情况表。
。时间南方人口北方人口南北人口比例742年216260002935000042:581078年568880003398400063:37(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中国南北方人口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这种变化对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通过直选法可直接选出B。此题也可通过排除法作答,四人中属于词人的是李清照和苏轼,而李清照为婉约派词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2、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四个选项中,容易选出D选项,因为鉴真是唐朝高僧,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鉴东渡日本后,不可能向日本人传授活字印刷术。故答案选D。3、D【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著作.
故选D.
本题以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著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红楼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文学成就的相关史实.【解析】D4、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图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体现商周的青铜文明,是商朝著名的青铜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青铜器【解析】【答案】A5、A【分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能验证他们已经学会用火这主要是通过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故选A.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答案】A6、C【分析】依据所学;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故选C.
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本题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C7、A【分析】依据所学;《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玄奘,记载的是玄奘西行的经历和见闻,由《大唐西域记)对葱岭环境“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的记载,可知玄奘西行环境恶劣,困难重重,因此从中可感悟玄奘西行不畏艰险的精神内涵。
故选:A。
本题以《大唐西域记)对葱岭环境的记载为切入点;考查玄奘西行。
本题以玄奘西行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A8、D【分析】据“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可知,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航海辨别方向.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故选D.
本题以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的记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指南针在宋代的应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解析】D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D【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书法艺术。唐朝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柳公权自创“柳体”,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故选BD。
【解析】BD10、ABC【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故ABC符合题意,故选ABC。【解析】ABC11、CD【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的灾难.但在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例如管仲改革,吴起变法等,都使社会生产得到发展,诸侯国的力量得到增强,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理解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实质.
本题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CD12、DA【分析】【解析】D
试题分析:中国的权力传递历程。1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是“禅(shan)让制”权利是现任者让给他指定的人。我国只有两代: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
2禹建立夏;将他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由此“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即“世袭制”。所以你说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世袭制。也就是家天下,夏朝一直实行“父死子继”制度,即王位由子继承,而且长子优先。到了商朝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但从武乙到纣,便废除了“兄终弟及”制度,确定王位只传给嫡长子。周承袭商制,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王位继承原则,成为后世基本上遵守的法规。故选D
A.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被封诸侯有自己的领地;在诸侯领地内皇帝或国王并没有直接的权力,始于周朝。不符题意。
C.等级制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专制制度下用等级以区别人们政治地位的一种排序,那就等于说,等级制无非是支撑少数政治上层人物施行专制的一种层次分明的社会架构。不符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王位世袭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把握。做题的关键首先要理解题干含义,其次要弄清王位世袭制的特征:最高统治着(父子或兄弟)传位世袭【解析】【答案】13、ABD【分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正确,ABC表述不正确。
故选ABD.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了纸币交子.
本题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解析】【答案】ABD14、CD【分析】商鞅变法前;“竖杆立信”一方面为了确立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实行变法寻找到了良机.AB说法不是“竖杆立信”的真实目的.
故选CD.
本题以“竖杆立信”的典故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
本题以“竖杆立信”的典故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CD15、BD【分析】读图可知;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从经济开始的,然后是政治(制度),最后是思想: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辛亥革命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文化,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西方是从思想开始的,刚好与中国相反: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项BD符合题意.
故选BD.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近代化的不同历程;重点识记新文化运动;工业革命等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线索多,知识点复杂,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点必须有很好的记忆才行,提醒同学们理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与西方近代化历程的不同.【解析】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6、略
【分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故答案为:
曲辕犁;筒车。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知道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曲辕犁;筒车17、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炎帝黄帝以及铁制农具的相关知识点。炎帝和黄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被称为人文初祖。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故填人文初祖和铁农具。(2)本题考查的是文字的相关知识点。商朝人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填商朝。(3)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文字和《道德经》的相关知识点。为了方便文化交流,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额问题。故填小篆,《道德经》。(4)本题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点。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故填司母戊鼎。(5)本题考查的是墨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点。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故填非攻,孟子。(6)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和齐国的相关知识点。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界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地理位置最东面的是齐国。故填齐桓公和齐国。【解析】(1)人文初祖;铁制工具(2)商朝(3)小篆;《道德经》(4)司母戊鼎(5)非攻;孟子(6)齐桓公;齐国18、略
【分析】商朝的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铸造,鼎体浑铸,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司母戊鼎采用泥范铸造法.
故答案为:
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
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司母戊鼎是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解析】司母戊鼎;泥范铸造法19、略
【分析】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
进士科。
本题考查科举制;知道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进士科20、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末,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称帝(即金太祖)国号大金,定都会宁府.
故答案为:×.
本题判断的形式考查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解析】×21、北京山顶洞【分析】北京人用打制石器;但己掌握使用自然火的技术。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生活的范围扩大,能同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氏族。
故答案为:
北京;山顶洞。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远古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析】北京山顶洞22、北魏孝文帝【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95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故答案为:
北魏孝文帝。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北魏建立后;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这些措施的最大的作用是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题是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识记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关键。【解析】北魏孝文帝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3、×【分析】本题考查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苏轼是北宋,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是南宋的词人,他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4、×【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甲骨文的相关史实。【解析】×25、×【分析】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五、材料题(共2题,共20分)26、略
【分析】
(1)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宋朝秧马图为依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和宋代经济发展的知识.
(2)本题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3)本题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图示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4)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本题以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曲辕犁示意图、秧马示意图、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简图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大运河、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7.1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听课评课记录2新版新人教版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设计服务协议书(2篇)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与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回顾与反思》听评课记录10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听课评课记录2
-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1 第1课时《平均数》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庭燃气和煤气防火安全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臭和味检测原始记录表
- 小学英语26个字母标准手写体卡片打印版
- 社区精神康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