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6/15/wKhkGWemyDWAAYe3AAEjmMbQ7Ys357.jpg)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6/15/wKhkGWemyDWAAYe3AAEjmMbQ7Ys3572.jpg)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6/15/wKhkGWemyDWAAYe3AAEjmMbQ7Ys3573.jpg)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6/15/wKhkGWemyDWAAYe3AAEjmMbQ7Ys3574.jpg)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3/16/15/wKhkGWemyDWAAYe3AAEjmMbQ7Ys3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隋朝创立的一种选官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分封制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的庆典是因为()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C.中国和印度是文明古国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4、隋朝的历史与秦朝相似;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结束了之前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②统治都因残暴统治而灭亡。
③都开辟了京杭大运河。
④都对辽东进行征伐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5、24、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是A.华佗、顾恺之、李白B.华佗顾恺之杜甫C.张仲景吴道子、李白D.张仲景吴道子杜甫6、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王羲之一-《齐民要术》B.顾恺之一一《兰亭集序》C.祖冲之--推算圆周率D.贾思勰一一《洛神赋图》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8、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之称。《_____》一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9、改进造纸术的是______。10、【题文】唐朝时;泉州书生李明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顺便买了一本活字印刷的《金刚经》准备送给信佛教的妈妈。
错误:____
理由:____
____11、唐朝建立于618年,李世民称帝,定都长安。______(判断对错)12、唐末农民起义领袖___________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建立政权。_________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明朝末年,__________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其指挥百万大军攻入___________,明朝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明朝灭亡。13、秦朝的建立人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孔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T.正确F.错误15、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来源。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______(判断对错)16、爱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诗经》。______(判断对错)17、某同学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河南安阳。______(判断对错)18、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19、西周时期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0、连线题(7分)a夏朝A厉王B武王b商朝C启D桀c西周E纣王F汤G盘庚21、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2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都来自著名的历史事件。请将以下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事件用横线连接起来,并将每个小题对应的序号填到答卷上。(1).退避三舍A.淝水之战(2).纸上谈兵B.赤壁之战(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城濮之战(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鸿门宴(5).投鞭断流E.长平之战23、()毛泽东①抗美援朝()周恩来②宣告新中国成立()彭德怀③改革开放()邓小平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4、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二: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会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我国历史上中原人民纷纷向南迁移的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永嘉之乱(311年)后的人口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题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生产的发展。材料三:南朝时,建康迅速发展,人口已过百万,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大都会,与地处中原的洛阳和长安的差距已大为缩小。(1)材料一词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这首诗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2)材料二中说明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中?
①()②()③()④()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1)图一所示房屋主要分布在图二中的哪个地方?(用字母作答)
(2)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3)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用字母作答)
(4)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地方?27、【题文】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和对后世的影响?28、观察图片请回答:
(1)此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中国哪个省因这个工程而受益,此工程所在的地区被称为什么?29、写出介绍盛唐创造者唐太宗的解说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识记科举制诞生于隋朝的相关史实。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科举制”,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创立、完善的有关内容。【解析】B2、D【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举行这一盛大的庆典是因为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及中亚各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到达天竺后,到各地讲学,受到当地人的尊敬。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是中印交往的杰出使者。因而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的文化交流。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3、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五代十国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那时候,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总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历史的规律是分裂与统一交叉进行的。D当时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的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所以ABC不对,故选D。【解析】D4、B【分析】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隋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故①正确;秦朝因为秦二世的暴政而亡,隋朝因为隋炀帝的暴政而亡,故②正确;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秦没有;秦对匈奴进行了征伐,隋没有。
故选:B。
本题考查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知道隋朝与秦朝的共同之处是都结束了之前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统治都因残暴统治而灭亡。
本题考查学生对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的掌握,需理解记忆。【解析】B5、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医圣、画圣和诗圣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吴道子是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称为“画圣”;杜甫的诗有着高超的艺术技巧,被称为“诗圣”;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创作有五禽戏和麻沸散,顾恺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李白被称为“诗仙”。故选D。【解析】D6、C【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C配搭正确。
故选:C。
本题以人物与成就搭配为依托;考查祖冲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
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商朝都城才稳定下来.
本题考查盘庚迁殷,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8、略
【分析】本题考查杜甫和玄奘西游。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期,他的诗,深刻地反应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填写:诗史、大唐西域记。【解析】诗史大唐西域记9、略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故答案为:
蔡伦.
本题考查改进造纸术的人物.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质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本题主要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蔡伦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金刚经》的相关内容。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所以唐朝还没有活字印刷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雕版印刷;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解析】【答案】错误: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唐朝的《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11、略
【分析】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判断对错为切入点;考查唐朝建立.
本题以唐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灭亡和明朝灭亡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潘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负重,怨声载道。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动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填:黄巢;907年;李自成;北京。【解析】黄巢;907年;李自成;北京。13、嬴政【分析】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故答案为:
嬴政。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知道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本题考查秦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嬴政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相关知识点。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主张“爱人”。他又是大教育家,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主有教无类,在教学方面因材施教。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除夕;元宵、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基本定型是在秦汉时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的是除夕;元宵、端午等节日基本定型的时间;注意这些都属于传统节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除夕、元宵、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基本定型是在秦汉时期。【解析】√16、×【分析】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离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楚辞的相关史实。【解析】×17、×【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他应该去陕西咸阳。
故答案为:
×。
本题查秦朝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建立和秦朝统一的史实。【解析】×18、×【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史实。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但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解析】【答案】错19、√【分析】【分析】西周分封制规定;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但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时期重要国王。启是夏禹的儿子,是夏朝第二代国王,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被商汤流放;汤是商朝第一代国王,盘庚曾经将商都迁到殷,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位国王,被周武王所灭;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西周末期,厉王在位时,由于其残暴统治,引发了国人暴动。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晋文公曾流亡楚国,城濮之战时,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巧妙避开了楚军的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战国时,赵国的赵括谈起兵法来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长平之战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变通,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纸上谈兵来源于此;吴越争霸时,勾践战败在吴国受到种种屈辱,回国后,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添尝,自问到:“你忘了亡国之耻了吗”,最后终于灭掉吴国;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楚军几万人与秦军30万人在巨鹿大战,项羽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不留退路,最后大败秦军。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22、略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为争夺霸主地位,双方在城濮大战。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1)与C相连。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王运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战争,结果赵军大败,赵括被射死。故(2)与E相连。楚汉战争中,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他对抗,亲自到鸿门谢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如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项伯挡住,无法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故(3)与D相连。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和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计运用火攻的方式打败曹操。,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了战事的一切准备,只等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故(4)与B相连。383年,东晋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征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对峙。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故(5)与A相连。【解析】(1)C(2)E(3)D(4)B(5)A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我国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②。(2)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④。(3)本题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故选①。(4)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故选③。【解析】(②)(④)(①)(③)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4、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问题。(1)本小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联系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国”指的魏、蜀、吴;结合词中的关键句“三国周郎赤壁”可知,这首诗与赤壁之战有关。(2)(3)小题考查我国人口南迁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材料和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北方战乱,而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稳定。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解析】(1)魏、蜀、吴;赤壁之战。(2)躲避北方战乱,南方社会较为稳定。(3)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运到欧洲。因此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分别是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2)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知识。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通西域被匈奴人捉住。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才获得成功。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人来往频繁,互通有无,这样就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所以对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3)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立。西域指的是现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所以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是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天的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本题考查西汉对西域的统治及交往的相关知识。通过图一的丝绸之路可以得到西汉和西域已经开始交往,图二西汉对西域已经开始管辖,所以以上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可得出: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解析】1)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2)张骞。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六、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6、(1)D
(2)C
(3)E
(4)黄帝,黄河流域【分析】【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是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图二里的位置则是D,所以,图一所示房屋的样式主要分布在D处。
第(2)问;主要考查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生活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指的是,我国的半坡原始居民。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的居民,而在图二中,C处就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居住地。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原始人群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是北京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原始群居生活,北京人在图二里的位置是E。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传说时代的历史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轩辕”是指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是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
【点评】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原始的农耕生活·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华夏之祖·黄帝——“人文初祖”27、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创立是隋朝时期,完善使唐朝时期,影响涉及到用人制度和教育文化几个方面即可。本题考查基础知识,难度适中。【解析】【答案】创立:隋文帝: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完善:唐太宗扩大科举的规模;武则天设殿试;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8、略
【分析】
本题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1)观察此图片可知;此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采取了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这样就控制了岷江激流,免除了水灾,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中国四川省因这个工程而受益;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四川成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7.1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听课评课记录2新版新人教版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设计服务协议书(2篇)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与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回顾与反思》听评课记录10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听课评课记录2
-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1 第1课时《平均数》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庭燃气和煤气防火安全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臭和味检测原始记录表
- 小学英语26个字母标准手写体卡片打印版
- 社区精神康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