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世纪上半期,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供使用()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飞机C.汽船、汽车D.火车、汽船2、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三部文献共同特点是()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B.以法律形式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C.以法律形式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以法律形式保障资产阶级利益3、香港媒体评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指的是()A.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C.设立经济特区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1594年,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年属于()A.15世纪早期B.15世纪晚期C.16世纪早期D.16世纪晚期5、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③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④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火药是我国古代()A.军事家发明的B.炼丹家发明的C.医生发明的D.猎手发明的7、火药什么时期开始用于军事()A.北宋B.南宋C.唐末D.元朝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如图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图片;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岷江中游B.春秋时期秦国派人修建C.消除水患,灌溉农田D.是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9、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依然回避“九二共识”;无意与大陆方面确认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侵华战争时期,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以下事件由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有()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11、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有()A.民族问题B.历史问题C.大国介入D.宗教问题12、哥伦布的船队曾到达今天美洲的()A.古巴B.海地C.智利D.玻利维亚13、八国联军指()A.英国、德国B.美国、意大利C.俄国、奥匈帝国D.日本、法国14、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利用到的科技成果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发明的有()A.乘坐火车外出旅游B.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C.用电话与同学联系D.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____朝时,科举制度创立,____年,科举制度被废除.16、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____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____和____。17、再现史前人类活动。

(1)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

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___(填写图号)

(2)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____。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____。

(3)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___。18、苏州;社会变迁,人民乐居。

(1)吴侬软语中的“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听来亲切,得益于______革命;

(2)霓虹灯使苏州城夜晚亮如白昼,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______(革命)的成果。19、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____。其中进士科的第一名称为____。20、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____》处理战后事宜。《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____的建立。21、____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2、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中共七大。______(判断对错)23、春秋时期主要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秦孝公、楚庄王等。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3题,共27分)24、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三个国家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2)请举出与①③国家相关的事例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3)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入到(20世纪)30年代,国家计划力争精确,比如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应该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是1卢布。甚至“每一千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由中央调配”由此开始,市场调节这个因素被苏联极大地排除出去。在“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里,在斯大林保卫战期间生产的不是拖拉机而是坦克。仅在1942年8月的20天中,工人们就生产了240辆新型坦克。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摘编自《大国崛起—俄罗斯》材料二:“新政”期间,罗斯福政府颁布了46项经济立法,设置了35个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构,支出350亿美元的巨款许多法令和机构显示出长期效用,在“新政”后保留下来,成为美国政府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启动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美国生产了6500艘军舰,近30万架飞机,86000辆坦克,350万台车辆,1200万支枪械和4700万吨炮弹。美国几乎成为整个盟军的兵工厂,法西斯与其说是被打败的,不如说是被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生产力压垮的。——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国》(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实施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共同特点?(2)上述经济发展政策的国际背景分别是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有哪些?26、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总可以给人以很多启迪.请协助某校初三学生小妍;完成相关探究.

。研究主题:“那些年,我们学过的开国之君”开国之君(名字)建立的朝代名称主要功绩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____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___.杨坚____首创用____的办法选拔人才,为科举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____清朝为了抹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将族名改为____,加强对明朝的攻势.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3题,共27分)27、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地名.

(1)中国近代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

(2)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在:____

(3)1815年,拿破仑重建法兰西帝国,欧洲反法联盟再次进攻法国,法军一败涂地的战场在比利时的:____

(4)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____.28、请根据下列内容写出所对应的历史人物。(1)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________。(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歌颂的人物是________。(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戊戌六君子中的________。(4)“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材料评论的人物是________。(5)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________。29、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变法,史称“________”。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题干时间为19世纪上半期;此时应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已兴起并发展,这一时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和汽船,汽车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故选D.2、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它宣告了美国独立,脱离殖民统治,《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项法律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它强调个人自由、私人财产及人身安全等权利.它们的颁布都是为了以法律形式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故选D.3、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的制度.“一国两制”首先被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故选B.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识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被誉为“天才创造”.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解析】【答案】B4、D【分析】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越晚。1594年为16世纪晚期。

故选:D。

本题以1594年;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依托,考查公元纪年法。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解析】D5、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解析】【解答】①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新旧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利益而发动的非正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②项;两次大战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死伤人数多,经济损失重大,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③项;一战期间,中国以协约国成员身份向欧洲战场派了大量劳工,一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二战期间,中国在太平洋战场牵制日本,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④项,一战后,世界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世界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故选D.6、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火药.【解析】【解答】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故选B.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解析】【解答】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故选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A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解析】【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采取了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这样就控制了岷江激流,免除了水灾,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选AC.9、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祖国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大陆与台湾双方应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谋求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而努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D.10、AB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制造的侵华事件.【解析】【解答】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搜查失踪士兵为借口,发动突然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因此,以上都属于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事件.

故选ABCD.11、ABC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解析】【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动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角逐.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故选ABCD.12、AB【分析】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和海地.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

本题以哥伦布的远航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13、ABC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解析】【解答】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被义和团在廊坊围困,狼狈逃回天津.与此同时,集结在大沽口外的各国军舰夺取大沽炮台,天津失陷,8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

故选ABCD.14、B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点.【解析】【解答】20世纪四五十年代;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计算机;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天我们能够用电脑上网查阅资料,收看卫星传送的奥运盛况等都是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选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1905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故答案为:

隋;1905.1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第三子目新经济的出现中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可知,故填新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考点:新经济的出现【解析】【答案】新经济信息化全球化17、图1、图2.图4、图5.图3.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考古发现【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图1是《头盖骨化石》;图2是《肢骨和和牙齿化石》.读图1和图2可知: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图4是《砍砸器和削刮器》,图5是《鹿骨化石》.读图4和图5可知:北京人用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图3是《被火烧过的朴树籽》.读图3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2)河姆渡原始居民以使用骨耜耕地;因此说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说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史前文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通过考古发现中的遗迹;遗物、化石等,我们可以了解和推测史前文明发展的状况.

故答案为:

(1)图1;图2.图4、图5.图3.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

(3)考古发现.18、略

【分析】(1)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社会出现了文明进步的新气象.吴侬软语中的“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听来亲切,得益于辛亥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最早发研制霓虹灯照明的是法国的物理学家乔尔朱•克罗德.1910年2月3日,在巴黎汽车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他的科研作品.霓虹灯使苏州城夜晚亮如白昼,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故答案为:

(1)辛亥.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本题以吴侬软语中的“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2)本题以霓虹灯使苏州城夜晚亮如白昼;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解析】辛亥;第二次工业革命19、明经科状元【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知识点.【解析】【解答】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采用的方式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科;明经科.唐太宗时期规定考中进士科第一名的人称为状元.

故答案为:

明经科;状元.20、凡尔赛和约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和《联合国家宣言》.【解析】【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召开了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和会最后签订了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规定的“和约”--《凡尔赛和约》.1942年,美、苏、中、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故答案为:

凡尔赛和约;国际反法西斯联盟.21、巴黎公社【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析】【解答】1871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

故答案为:巴黎公社.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2、×【分析】据“1978年11月”“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点。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的相关知识。【解析】×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解析】【解答】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不包括秦孝公,他是战国时期的人物.

故答案为:

×.五、材料题(共3题,共27分)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知道古今地名变化;二要扎实掌握地理知识。认真阅读图片,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天竺主要包括今天印度半岛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位于中国西南部,与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新罗是指今天朝鲜半岛,包括朝鲜和韩国,位于中国东部,与中国隔着鸭绿江和图门江;日本就是今天的日本,位于中国的东部与中国隔海相望。所以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

(2)本题主要考查唐朝与天竺和日本交往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天竺交往的史实主要体现在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与日本交往的史实主要有:日本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多次派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唐朝先进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等。

(3)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二主要讲述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以及宋朝政府十分重视海外贸易。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所以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市舶司;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广州和泉州。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一中唐朝对外交通非常发达,说明唐朝政府非常重视对外交往,从而促进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二中宋朝政府设置机构专门管理海外交易,说明宋朝政府也很重视海外贸易,也促进了宋朝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由些可见,它们在作用方面的共同之处是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或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解析】(1)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2)例子: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②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3)市舶司;广州、泉州。(4)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或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25、略

【分析】(1)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特点。从“每一千块砖头,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由中央调配,市场调节这个因素被苏联极大地排除出去”,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从“罗斯福政府颁布了46项经济立法,设置了35个具有经济职能的行政机构”,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也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二者的共同点是:国家干预经济。(2)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其在经济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斥市场调节的作用,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是: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再适用。(3)本题考查美苏两国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从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增,为苏联在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美国在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二者的共同影响是: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1)国家干预经济。(2)苏联: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3)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6、略

【分析】【分析】(1)考查了夏朝的建立知识点.

(2)考查了嬴政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3)考查了科举制的创立.

(4)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课本回答即可.【解析】【解答】(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夏朝的建立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者是禹.

(2)考查了嬴政打败了六国;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权利者称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3)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的方法选拔官员.为科举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4)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建立八旗制度的是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奴尔哈赤;奴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故答案为:

(1)禹;夏朝.

(2)嬴政;皇帝.

(3)隋朝;分科考试.

(4)皇太极;满洲.六、列举题(共3题,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