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的读后感_第1页
古诗登鹳雀楼的读后感_第2页
古诗登鹳雀楼的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登鹳雀楼的读后感TOC\o"1-2"\h\u9649第一章走进《登鹳雀楼》:古诗背后的文化底蕴 129381第二章《登鹳雀楼》内容剖析:简洁而深邃的诗意 115377第三章我的初读感受:惊叹于古诗的磅礴大气 113633第四章从诗句“白日依山尽”看自然景象的描写 222121第五章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度感悟:哲理的启示 226869第六章与其他登高诗的对比:《登鹳雀楼》的独特之处 215029第七章这首诗对当代生活的意义:激励不断进取 39978第八章回味《登鹳雀楼》:经典永流传的原因 3第一章走进《登鹳雀楼》:古诗背后的文化底蕴《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经典诗作。在古代,鹳雀楼可是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它是当时文人墨客们喜爱的游览胜地。这首诗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就像唐代那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人们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在自然中寻找灵感。鹳雀楼坐落在黄河之畔,黄河在中华文化里是母亲河,孕育了无数的华夏文明。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眼前的壮丽景色,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从而创作出这首千古绝唱。这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古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宇宙、对人生哲理的摸索精神。第二章《登鹳雀楼》内容剖析:简洁而深邃的诗意《登鹳雀楼》的诗句非常简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二十个字,却描绘出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把夕阳西下,白日慢慢消失在山的那一边,黄河奔腾不息流向大海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这让我想起了李白在《将进酒》中描写黄河的句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对黄河那磅礴气势的赞美。王之涣笔下的黄河,与夕阳相互映衬,一静一动,画面感极强。而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一种升华,从单纯的写景转变成了富有哲理的表达。它简洁地告诉人们,想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就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高度。这种诗意的表达既不晦涩难懂,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第三章我的初读感受:惊叹于古诗的磅礴大气当我第一次读到《登鹳雀楼》的时候,就被它的磅礴大气所震撼。那种宏大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展开,白日缓缓落下,余晖洒在大地上,黄河滔滔不绝地流淌,仿佛能听到那汹涌澎湃的水流声。这和我以前读过的一些婉约派的诗词有很大的不同。婉约派诗词多是描写细腻的情感,像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侧重于内心的情感世界。而《登鹳雀楼》则是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天地之间,给人一种胸怀天下的感觉。我仿佛能看到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迎着风,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摸索欲望。这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让我对这首诗一读再读,每次读都有新的体会。第四章从诗句“白日依山尽”看自然景象的描写“白日依山尽”这一句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简直是入木三分。诗人仅仅用了五个字,就把夕阳西下的画面完美地勾勒了出来。白日,这个词给人一种明亮而宏大的感觉,与后面的“依山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是静止的,它像一个巨大的屏障,承载着即将落下的太阳。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山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比如在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是诗人宁静田园生活的一种背景。而在《登鹳雀楼》里,山是太阳下落的依托。太阳逐渐靠近山边,光线也开始变得柔和起来,那种渐渐消逝的感觉,就像是时间在悄悄溜走。这一句诗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让我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第五章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度感悟:哲理的启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哲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就像我们的视野被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比如在学习上,当我们只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我们的知识视野就很狭窄。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像想要看到更广阔的风景一样,我们就需要不断努力,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参加更多的学习活动,这就相当于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不仅仅是在说登高望远的事情,更是在鼓励人们要有进取精神。就像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从一个小的创业项目开始,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拓展业务领域,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企业发展得更好,看到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就是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好的诠释。第六章与其他登高诗的对比:《登鹳雀楼》的独特之处与其他登高诗相比,《登鹳雀楼》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首诗更多的是通过登高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登鹳雀楼》虽然也描写了登高所见的景色,但它更侧重于从景色中提炼出哲理。再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孤独和对历史、宇宙的感慨。《登鹳雀楼》则不同,它简洁明快,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人以启示。它不像其他登高诗那样情感过于沉重或者复杂,而是以一种简洁而有力的方式,让读者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收获到人生的智慧,这就是它独特之处所在。第七章这首诗对当代生活的意义:激励不断进取在当代生活中,《登鹳雀楼》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我们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创业,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他们能牢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就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例如那些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创意,但是为了让这个创意变成现实,他们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拓展人脉,寻找投资,一步步地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这首诗就像是一盏明灯,激励着人们不断超越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去摸索更广阔的世界。第八章回味《登鹳雀楼》:经典永流传的原因《登鹳雀楼》能够成为经典,流传至今,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它的诗句简洁易懂,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诗中的含义。不像有些古代诗词,用词生僻,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它描绘的景象非常壮观,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只要读过这首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