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4/wKhkGWelkxaAUufrAAIAcSMUMuY059.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4/wKhkGWelkxaAUufrAAIAcSMUMuY0592.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4/wKhkGWelkxaAUufrAAIAcSMUMuY0593.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4/wKhkGWelkxaAUufrAAIAcSMUMuY0594.jpg)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1/14/wKhkGWelkxaAUufrAAIAcSMUMuY05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改良农作物品质等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将愈伤组织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就形成了人工种子C.牛胚胎移植时可用囊胚期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常用灭活的病毒和聚乙二醇等进行细胞融合2、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A.利用胚胎造血干细胞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C.克隆人D.产前胚胎遗传学诊断3、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包括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精子和卵子一般要放在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受精B.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过程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C.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一是母体子宫对植入胚胎基本无免疫排斥反应D.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4、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制备葡萄酒;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排气一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同学的错误是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丙同学的错误是瓶中发酵液过多B.试验中,甲同学发酵产生的葡萄酒会从充气管中流出C.若实验中未及时排气,乙同学发酵瓶瓶塞可能被冲开D.一段时间后,只有乙和丙能够成功得到果酒5、科研人员利用两种限制酶(R1和R2)分别单独处理和同时处理某DNA分子(用“M”表示);得到的产物再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种限制酶在M上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相同B.二苯胺试剂也可用于DNA的鉴定,但无法检测DNA分子的大小和种类C.凝胶中的DNA分子经染色后,可在波长为300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D.限制酶R1与R2都能切断磷酸二酯键6、如图是微生物纯培养中平板划线分散单个微生物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划线前培养基都必须使用湿热灭菌法灭菌B.划线前后都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旁灭菌C.划线区都有菌落,但一般在5区域得到纯培养物D.划线时要注意将第5次的末端与第1次的划线相连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某些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抗生素;给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利用检测试条可检测细菌是否产β-内酰胺酶,试条左右两侧对称含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抗生素,并在一侧添加克拉维酸(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将两个含不同抗生素的检测试条放置在涂布有待检菌株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候后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出现B.由实验结果可知,越靠近试条两端的抗生素浓度越大C.该菌能产生β-酰胺酶,试条1中克拉维酸添加在试条右侧D.使用试条2中所含抗生素治疗该菌感染的效果更好8、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这种菌株能积累正常菌株不能积累的某些代谢中间产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料产物。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过程①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过程②两种培养基的成分相同B.进行过程②培养时必须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顺序不能颠倒C.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菌落数目偏大D.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可能与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有关9、杨梅果实风味独特,酸甜适中,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关于杨梅发酵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制作杨梅酒时应将原料杨梅果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缺少糖源和氧气时,醋酸菌可直接将乙醇转化成乙酸C.杨梅酒以杨梅为主要原料在酵母菌线粒体中发酵生成D.果酒发酵时酸性和缺氧环境会抑制杂菌生长10、在中国的传说中,醋最早是由“酒圣”杜康之子发明。杜康的儿子墨塔在-.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甜可口,于是墨塔便把“廿一日”加一“西”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B.酒精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C.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或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D.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11、CRISPR/Cas9系统基因编辑是一种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技术;其原理是由一个向导RNA(sgRNA)分子引导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受此机制启发,科学家们通过设计sgRNA中碱基的识别序列,即可人为选择DNA上的任一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所示)。CRISPR/Cas9系统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下列相关错误的是()
A.Cas9蛋白通过破坏目标DNA的氢键实现对DNA的切割,与解旋酶的作用类似B.若脱靶率与sgRNA序列的长度有关,则sgRNA的序列越短脱靶率越高C.利用此技术对目标基因部分DNA片段进行切除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D.sgRNA的双链区域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目标基因的双链区域不同12、全球首个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已获准临床试验,该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激活局部免疫应答和全身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疫苗制备过程中,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从接种方式来看,该疫苗的优点是通过鼻喷接种,无针、无痛C.该疫苗需侵入人体细胞中经基因表达后才能发挥作用D.该疫苗可通过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____,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_____________。正是在这三种酶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__________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14、___________(简称PCR)是一种____________迅速_______________的技术,它能以极少数的DNA为模板,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15、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____________条件下,将优良__________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16、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相继问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培育过程中都要用到的生物技术包括______。
(2)核移植是动物克隆的第一步,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后者更易成功,原因是______。核移植常用处于______(填时期)的______为受体细胞。
(3)在“试管动物”的培育过程中,常采用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可使雌性个体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从雄性个体采集的精子需______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______;卵细胞膜反应。
(4)若考虑环境承载力,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和试管动物不宜放置到自然环境中,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17、请回答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问题:
(1)在植物中,一些分化的细胞,经过________的诱导,可以脱分化失去其__________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恒温_________(填:“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_________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而产生突变。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种子播种在含_____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18、科学家采用定点诱变的方法构建T4溶菌酶的新蛋白质,发现其中一种新蛋白质的第9和第164位氨基酸残基被转换为半胱氨酸残基,并形成一个二硫键。这种新蛋白质的热稳定性会有什么变化?这项技术的要点是什么?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19、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就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问(______)A.正确B.错误20、雄性动物刚刚排出的精子并不具有受精能力,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A.正确B.错误21、生物武器包括致病菌类、病毒类和生化毒剂类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2、(1)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细菌学指标的限值:细菌总数为100CFU/mL(说明:CFU为菌落形成单位)。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滤膜法对某小区自供水设备的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将10mL的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和_______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上述检测过程在37℃条件下经24h培养后;测得如下结果:
。平板l平板2平板3细菌总数(CFU/mL)413538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23、普通酵母菌直接利用淀粉的能力很弱;有人将地衣芽孢杆菌的a-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菌中,经筛选得到了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过程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为达到筛选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需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尝试过程③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淀粉为原料,用等量的工程酵母菌和普通酵母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一段时间,接种_____________菌的发酵罐需要先排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用凝胶色谱法分离a-淀粉酶时,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__。24、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传统发酵装置示意图。比较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发酵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发酵酿酒与现代工业发酵酿酒的原理是______。请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不考虑发酵液中葡萄糖的影响),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
(2)传统发酵技术一般以天然存在的______发酵,品质不一,现代工业发酵一般为单一菌种发酵,品质较高。自制的果酒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经过______装瓶等过程才能获得成品酒。
(3)若要测定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取10mL发酵液稀释1000倍,利用25×16的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并统计到中方格中的酵母菌平均数为9个,则每毫升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约是______个。
(4)利用上图中装置酿酒与酿醋时,操作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25、三氯生是一种抑菌物质,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基因工程中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已知fabV(从霍乱弧菌中发现的烯脂酰ACP还原酶)基因可以使大肠杆菌抵抗三氯生。
(1)通过PCR方法扩增fabV基因时,先要根据_____设计两种特异性引物序列,以确保Taq酶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至少需要经过_____次扩增才能获得8个双链等长的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某科研团队将可以受温度调控的基因插入上述选出的重组质粒中,构建了温度调控表达质粒(如图2)。其中C基因在低温下会抑制P2,R基因在高温下会抑制P1,如果将lacZ基因和GFP(绿色荧蛋白)基因插入图2质粒中,使得最后表现为低温下只表达GFP蛋白,而高温下只表达lacZ蛋白。则lacZ基因插在_____之间,GFP基因的插入位置及注意点是_____。
(3)若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筛选上述插入了GFP基因的受体细胞的依据是:大肠杆菌能在含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且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26、科学家从某细菌中提取抗盐基因;转入烟草并培育成转基因抗盐烟草,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Ⅰ
BclⅠ
Sau3AⅠ
HindⅢ
识别序列及切剂位点。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若Sau3AI酶切的DNA末端与BamH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该连接序列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被BamHI酶识别。
(2)步骤①构建的表达载体,除图1中质粒所示结构外,还需具有___________及目的基因:步骤②中需先用_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以便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细胞;步骤③中通常需要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转入抗盐基因的烟草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培育成完整的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技术,此过程除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工程中的检测筛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为筛选出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图2表示运用影印培养法(使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能出现相同菌落的一种接种培养方法)检测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了农杆菌。在培养基A筛选的基础上,培养基B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___________菌落中的细菌。27、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其在体细胞和精子中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不转录。为研究B基因表达对卵细胞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来获取能够在卵细胞中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Luc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产生荧光。
(1)图中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需含有启动子,它是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的位点。
(2)可利用___________细胞中的RNA和PCR技术获取大量的B基因,该过程需要用到___________酶;获得B基因中编码蛋白的序列后;将该序列与Luc基因连接成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保留两种蛋白质各自的功能),然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用Ca2+处理农杆菌,使细胞处于一种_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然后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其中。
(4)外植体经___________形成的水稻愈伤组织放入农杆菌液浸泡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进行筛选。
(5)个体水平可以通过___________筛选出能表达B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
1;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1)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大量繁殖:
①作物脱毒:利用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②人工种子: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包上人工种皮制成;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
(3)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聚乙二醇(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
【详解】
A;植物基因工程主要用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改良农作物品质等,A正确;
B;人工种子中包埋的是顶芽、腋芽、不定芽或胚状体;而不是愈伤组织,B错误;
C;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与内细胞团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可用来进行性别鉴定,C正确;
D;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制备杂交瘤细胞;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和聚乙二醇(PEG)等,D正确。
故选B。2、C【分析】【分析】
伦理学家认为;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详解】
根据分析:克隆人因其遗传物质的特殊性,对现代的婚姻、家庭等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严重冲击,ABD错误,故选C。3、B【分析】【分析】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有: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
【详解】
A;在体外受精前;精子和卵子一般要放在获能培养液或专用的受精培养液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受精,A正确;
B;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过程不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因为此时羊水中不含有胚胎细胞,B错误;
C;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一是母体子宫对植入胚胎基本无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C正确;
D;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以免带来社会混乱,D正确。
故选B。4、B【分析】【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当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B;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应提供无氧环境,因此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其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导致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使发酵液变酸;果酒发酵时,发酵罐中的发酵液不能超过容积的2/3,因此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加入的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中流出,A正确、B错误;
C;乙同学由于未及时排气;导致发酵瓶中气压过大而冲开瓶塞,C正确;
D;酒精发酵是无氧呼吸;应提供无氧环境,因此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其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导致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使发酵液变酸,因此甲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是葡萄醋;乙同学操作正确,其进行果酒发酵得到的是果酒;果丙同学的操作虽然有误,但因为其它操作正确,其得到的是葡萄酒,D正确。
故选B。5、A【分析】【分析】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DNA分子;在同一电场;同一凝胶中,DNA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主要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DNA分子越大,迁移速率越慢,反之则越快。
【详解】
A;据图可知;两种限制酶处理M后,得到一种大小的DNA片段,说明M为环状DNA分子,两种限制酶在M上均只有一个识别、切割位点,但二者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应相同,A错误;
B;二苯胺试剂与DNA共热;可产生蓝色物质,此方法可用于DNA的鉴定,但无法检测DNA分子的大小和种类,B正确;
C;凝胶中的DNA分子经染色后;对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吸收性强,可在波长为300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C正确;
D、限制酶R1与R2可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断磷酸二酯键,D正确。
故选A。
【点睛】6、C【分析】【分析】
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
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丙塞上棉塞。
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将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
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详解】
A;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但是对于含有遇高温易分解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不能采用湿热灭菌进行灭菌,A错误;
B;划线前后要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灭菌;B错误;
C;所有的划线区都有可能得到菌落;只是5区域中菌落是单菌落,相对较纯,C正确;
D;在平板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避免已分离开的菌种再次聚集,最终无法获得单菌落,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B:C:D【分析】【分析】
题干分析;某些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抗生素,从而产生抗药性。试条两侧含有抗生素,并在试条一侧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不能水解抗生素),将其放在不含有抗生素的待测菌株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试条1右侧和试条2的左右两侧都出现了抑菌圈,说明该部位的菌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
【详解】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抗生素使用之前,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已经出现,抗生素只是起到选择作用,A错误;
B;由实验结果可知;越靠近试条两端的抑菌圈较大,说明抗生素浓度较大,B正确;
C;该菌能产生β-酰胺酶;使用克拉维酸能抑制该菌产生的β-酰胺酶的活性,进而不能抵抗抗生素,试条1右侧出现抑菌圈,左侧没有出现抑菌圈,说明试条1中克拉维酸添加在试条右侧,C正确;
D;试条2左右两侧的抑菌圈菌大于试条1;说明使用试条2中所含抗生素治疗该菌感染的效果更好,D正确。
故选BCD。
【点睛】8、A:C:D【分析】【分析】
完全培养基中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基本培养基缺少某种营养成分,通过影印培养法,二者接种的菌种相同,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菌株即为营养缺陷型菌株。
【详解】
A;过程①得到的菌落均匀分布;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过程②两种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基本培养基中缺乏某种氨基酸,A错误;
B;进行过程②培养时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完全培养基上;可能会携带某种氨基酸进入基本培养基,因此顺序不能颠倒,B正确;
C;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培养时间不足导致菌落数目偏小,C错误;
D;若该菌株为原核细胞;则不存在核孔复合体,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应是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
故选ACD。
【点睛】9、A:B:C【分析】【分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传统发酵原料无需严格灭菌;高压蒸汽会破坏菌种,A错误;
B;醋酸菌是好氧菌;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乙酸,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B错误;
C;酒精的生成场所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
D;果酒发酵过程产生的酸性和缺氧环境抑制了杂菌生长;D正确。
故选ABC。10、A:C:D【分析】【分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所以发酵初期通入氧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A正确;
B;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酒精的产生,B错误;
C;酒变酸是醋酸杆菌发酵的结果;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发酵装置没有清洗干净,导致醋酸菌混入发酵液中,C正确;
D;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D正确;
故选ACD。11、A:C【分析】【分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①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②DNA连接酶,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③运载体,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除此之外,还有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分为体外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两种类型。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由一个向导RNA(sgRNA)分子引导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再结合图解可知能够行使特异性识别DNA序列并切割特定位点功能的分子是向导RNA(sgRNA)分子和Cas9蛋白,其类似于基因工程中限制酶,作用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A错误;
B;非基因编辑对象也可能含有与sgRNA配对的碱基序列;造成sgRNA选错对象与之错误结合而脱靶,sgRNA的序列长短影响成功率,序列越短,脱靶率越高,B正确;
C;染色体变异会引起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利用此技术对目标基因部分DNA片段进行切除属于基因内部碱基对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故不属于染色体变异,C错误;
D;sgRNA的双链区域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遵循的是DNA与RNA之间的配对关系;而目标基因的双链区域遵循的是DNA之间的配对方式,故两者不同,D正确。
故选AC。12、B:C:D【分析】【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题述的疫苗是借助基因工程研制而成的;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疫苗属于抗原,在抗原的刺激下,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详解】
A;该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的,改造利用的原理是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
B;鼻喷疫苗都配有鼻喷装置;以鼻喷接种方式外用,是一种无针、无痛的接种方式,B正确;
C;该疫苗插入的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需要在细胞内经表达产生蛋白质后,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
D;该疫苗可以侵入到人体细胞中;使机体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产生体液免疫,D正确。
故选B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复合酶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葡萄糖水解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多聚酶链式反应体外扩增DNA片段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无菌毛霉其他菌种16、略
【分析】【分析】
1;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
2;早期胚胎培养的培养液成分;除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并需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详解】
(1)转基因动物;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分别在体外得到早期胚胎后;都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新个体。
(2)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后者更易成功,原因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而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不易表达;核移植常用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其中去核的目的是避免原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对克隆动物的影响,保证克隆动物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供体细胞。
(3)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促使雌性个体超数排卵;即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才能受精;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依次为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
(4)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解析】胚胎移植(或胚胎的早期培养和胚胎移植)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MⅡ中期去核卵母细胞促性腺激素获能透明带反应协调与平衡17、略
【分析】【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被称为“激素杠杆”。
【详解】
(1)在植物中;一些分化的细胞,经过激素的诱导,可以脱分化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将接种后的胡萝卜组织块,放在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的分生状态,因此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种子播种在含一定浓度的盐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点睛】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条件,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分析,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①.激素②.特有的结构和功能③.黑暗④.分化⑤.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⑥.一定浓度的盐18、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形成二硫键,使蛋白质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T4溶菌酶的热稳定性会提高。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其步骤为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解析】会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这项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该技术的要点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并改变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或合成新的基因→获得所需的蛋白质。四、判断题(共3题,共18分)19、B【分析】【详解】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正确的做法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所以本题错误。20、A【分析】【详解】
雄性动物刚刚排出的精子并不具有受精能力,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精子获能的过程不是获得能量的过程,是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可在获能液或受精液中完成,故正确。21、A【分析】【详解】
生物武器是利用生物战剂杀伤人员、牲畜、毁坏植物的武器。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故正确。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使用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活菌计数法;其中活菌计数法即稀释涂布平板法,一般选择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详解】
(1)平板倒置后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防止冷凝水滴落培养基,造成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2)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维生素。区分菌落种类的依据是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
(3)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表格中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为(41+35+38)÷3=38个,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所取水样符合饮用水标准。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防止冷凝水滴落污染培养基碳源氮源维生素菌落大小、形状、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符合饮用水的标准23、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为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的培育过程,其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关键步骤;②③表示分离纯化工程酵母菌菌种。乙图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菌落,但是其菌落没有均匀分布,说明其涂布是不均匀的。
【详解】
(1)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可高效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菌种;因此其培养基应该以淀粉为唯一碳源;②;③过程为分离纯化工程酵母菌菌种,多次重复筛选可以提高分解淀粉能力强的工程酵母菌菌种的纯度。
(2)图乙显示平板培养后;形成了多个菌落,因此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菌落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说明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
(3)与普通酵母菌相比;在以淀粉为原料的培养条件下,工程酵母菌更能够高效地利用淀粉,其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更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速率更快,所以需要先排气。
(4)凝胶色谱法分离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分布在颗粒之间,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的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的速度较慢。因此,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较慢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蛋白质的分离等相关知识,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培养基成分,并能够根据工程菌的特点分析其代谢情况。【解析】淀粉进一步筛选纯化获得分解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或高效利用利用淀粉的工程酵母菌)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工程酵母工程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的能力强,工程菌呼吸强度大,产生CO2多小24、略
【分析】【分析】
参与果酒的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的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较适宜的发酵温度为18~30℃。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检测发酵液是否含有酒精,取样后滴加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橙色变成灰绿色,则说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
【详解】
(1)传统发酵酿酒与现代工业发酵酿酒都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大量增殖,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即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该实验目的是验证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因此实验自变量是是否加入发酵液,因变量为溶液颜色变化。对照组中应加入酒精作为阳性对照。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因此实验思路是:取两支试管分别标号A、B,A试管中各加入2ml发酵液,作为实验组,B试管中各加入2ml酒精,作为对照组,两试管中都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振荡后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AB两试管都变为灰绿色,即可验证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
(2)传统发酵技术一般不进行严格灭菌操作;因此其发酵菌种为天然的混合菌种。现代工业发酵酿制果酒不同于自制果酒,需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过程才能获得成品酒。
(3)25×16型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1mL=1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数×25×10000×稀释倍数,因此该实验中每毫升发酵液中酵母菌数量=9×25×10000×1000=2.25×109。
(4)酿酒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需要关闭充气口,酿醋利用醋酸菌,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因此需向充气孔中充入无菌空气。【解析】(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实验思路:取两支试管分别标号A;B,向A试管中各加入2ml发酵液,向B试管中各加入2ml酒精,向AB两试管各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并轻轻震荡,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
(2)混合菌种沉淀;过滤、灭菌。
(3)2.25×109
(4)酿酒时需关闭充气口,酿醋时则需向充气孔中充入无菌空气25、略
【分析】【分析】
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一抗体杂交技术。
④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图1中①-④依次为目的基因的获取、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
(1)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需要Taq酶,但Taq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因此需要根据目的基因fabV基因的两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引物。至少需要经过4次扩增才能获的8个双链等长的目的基因。
(2)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题干信息显示C基因在低温下会抑制P2,R基因在高温下会抑制P1,说明P2启动子在高温下可以启动转录;P1启动子在低温下可以启动转录。题目显示高温下只表达lacz蛋白,则lacZ基因要插在“高温下不被抑制”的启动子的后面,即P2→T2之间;GFP基因要低温下表达,则插入位置要在P1→T1之间;且不破坏C基因和R基因。
(3)
因为fabV(从霍乱弧菌中发现的烯脂酰ACP还原酶)基因可以使大肠杆菌抵抗三氯生;大肠杆菌能在含三氯生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大肠杆菌插入重组质粒,且依据是低温下有绿色荧光高温下无绿色荧光。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步骤及相关的目的,形成知识网络,结合题目要求解决相关问题。【解析】(1)目的基因(fabV基因)两端碱基序列4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P2→T2插在P1→T1之间;且不破坏C基因和R基因。
(3)三氯生低温下有绿色荧光,高温下无绿色荧光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压用电申请书
- 外资企业申请书
- 工伤认定申请书范本
- 2025年度医院保安服务信息化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洗车行业务拓展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整治项目土方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制造生产线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业培训顾问培训课程研发合同
- 2025年度内退员工离职手续办理与权益维护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与电子书市场的融合探讨
-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 小耳畸形课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
-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
- 哗啦啦库存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 初中足球选拔测试标准
- 《现代汉语词汇》PPT课件(完整版)
- 生理学教学大纲
- 环保铁1215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君子教育”特色课程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