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径探幽悟道求法浅谈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F/wKhkGWelXZOAO5ZvAAJRgdVSP-M540.jpg)
![寻径探幽悟道求法浅谈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F/wKhkGWelXZOAO5ZvAAJRgdVSP-M5402.jpg)
![寻径探幽悟道求法浅谈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F/wKhkGWelXZOAO5ZvAAJRgdVSP-M5403.jpg)
![寻径探幽悟道求法浅谈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F/wKhkGWelXZOAO5ZvAAJRgdVSP-M5404.jpg)
![寻径探幽悟道求法浅谈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2D/1F/wKhkGWelXZOAO5ZvAAJRgdVSP-M540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文章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方法传授、指导分类复习、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任务性学习活动的组织等角度,深入探讨中考诗歌鉴赏复习策略,提出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应试技巧的思路,旨在为中考诗歌鉴赏复习提供一套科学、高效、可操作的策略体系,助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策略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在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本文探讨在中考复习背景下全面提升学生诗歌鉴赏与应试能力的策略。一、立足课堂,传授方法(一)从微观角度鉴赏诗歌1.析诗题诗题往往直接或暗含一些有用的信息。有的诗题可直观其义,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诗题直言在月夜想念自己的弟弟,学生可以由此得知这是一篇思亲的诗作。有的诗题则暗含信息,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有何关联。分析诗人经历后,学生可以发现诗人“赠张丞相”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此外,在鉴赏诗词时,如果发现诗词有小序,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小序的内容。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既点明作词时间,又说明了创作的缘由。2.析作者在学生鉴赏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联系作者的相关作品或时代背景分析。初三的学生已经积累不少诗人、词人的作品,并且十分熟悉豪迈奔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乐观豁达的苏轼、郁郁不得志的陆游……学生可以结合这些诗人、词人的特点开展诗词鉴赏活动。例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可以先回顾之前所学的《春望》,发现诗人念家悲己、忧国伤时的情感,认识到杜甫是一位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此后,学生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定然可以读出诗人由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3.析内容(1)赏析景物在学生鉴赏诗词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时,教师需要提醒他们注意修饰景物的词语。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种景物,这些景物的修饰词分别是“枯”“老”“昏”,既点明黄昏这一时间,又写出衰败、荒凉、缺乏生机的景象,烘托词人内心的凄切、悲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赏析诗词时关注写景的句子,重视诗词的意象构建,从而深入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在抽丝剥茧中理解诗人、词人的情思。(2)把握情感以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为例。“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中的“愁”字,奠定全诗苍凉伤感的情感基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蒹葭杨柳似汀洲”中读出诗人的思乡之愁,从“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中读出诗人的家国衰败之愁,从“故国东来渭水流”中读出诗人的世事沧桑之愁。(3)理解写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用典等。以谭嗣同的《潼关》为例。“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中的“嫌束”二字将“河流大野”拟人化,写出诗人渴望冲破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诗歌引用的故事或词句。以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创作了《思旧赋》的故事。刘禹锡借向秀思念嵇康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已故的王叔文、柳宗元等友人的深切怀念。此外,“烂柯人”的典故是晋代的王质上山砍柴时,偶遇两个孩童下棋,他观棋入迷而忘记了时间,待回过神来,他发现斧子柄已经烂了,回到村里,已是人事全非。刘禹锡运用“烂柯人”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以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为例。“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把眼前的现实生活与回忆结合起来,营造出萧条苍凉的氛围,道出家国衰败、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如抒情、议论等。以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为例。诗人在“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中,用议论的方式,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是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4)注重哲理哲理诗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不直接陈述抽象的哲理,而是细腻地描绘具体事物,或是对这些事物进行议论,将抽象哲理蕴含在鲜明的艺术形象中。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海日”“江春”是新事物,而“残夜”“旧年”是旧事物,这句诗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哲理。以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例。词人以震撼人心的笔触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词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无情历史规律:不论朝代如何更迭,兴盛还是衰亡,百姓的生活往往都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以曹操的《龟虽寿》为例。诗人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从宏观角度归纳复习在复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同情感、同意象、同作者等条件给诗词分类,引导学生整合零散的知识点。如此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有效涵养学生的文化情趣。1.从同情感角度进行分类复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离情别绪等情感出发,对诗歌进行分类复习。这样的分类复习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以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例。诗人通过写梦境,表达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如此,将表达同一情感的诗词串联起来,可以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2.从同意象角度进行分类复习意象即寓意之物,是作者想要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借助的景物、物体[1]。教师可将包含同一意象的诗词整合,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落花”为例。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隐喻诗人虽然辞官但是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晏殊《浣溪沙》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花落”表明美好事物即将消逝;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落花”既是自然之景,指花儿凋落,又象征国运衰微,盛世不再。3.从同作者角度进行分类复习教师可将同一作者的作品整合,引导学生分类复习。以苏轼为例。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词表明自己虽被贬密州,但仍有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现词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这种分类复习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二、设计复习作业,注重多元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涵盖诗题、作者、内容、情感、写法等多个维度信息的作业表,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元评价体系,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复习效果与能力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课堂上学到的鉴赏方法和分类复习技巧,明确作业表应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或多首诗词,尝试独立填写如表1所示的作业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细心指导学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作业表,通过对比和讨论,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喜好,对作业表进行个性化设计,如添加个人感悟、使用水彩笔标记重点等。中考诗歌鉴赏部分要求学生具备分析、综合、评价等多种能力。制作作业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这些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中考的要求。作业表不仅要求学生记录诗歌的基本信息,还鼓励他们分析情感、把握意象、理解写法。在填写作业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诗歌,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也有助于他们逐渐学会独立地进行诗歌鉴赏和复习。三、设计任务性学习活动,拓展延伸(一)采用思维导图,群文复习教师可以整合教材中同一诗人的诗歌实施群文复习教学,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以李白为例。在中考范围内的李白诗歌共有6首,教师可以按照创作时间将这些作品分为出蜀远游、初进长安、赐金放还、再次远行四个阶段,并指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架构复习框架,这有利于学生把握诗人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二)搜集材料,辅助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诗人的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这不仅可以辅助学生复习诗歌,还有利于学生习得更多的文言知识。以复习《行路难》为例。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自行阅读《新唐书》的相关材料,由此理解李白既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心理。(三)创设主题情境,串联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关注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也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实施诗歌复习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常见的诗歌主题,如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咏史怀古等,创设真实的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穿越时空的诗词之旅”的情境,让学生扮演诗人或诗中的角色,体验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在这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珍爱生命从保护每一片绿叶开始-野动植物保护的行动计划
- 电商平台中客户服务的重要性与挑战
- 环保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路径探讨
-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的变更与索赔管理
- 现代商业大厦系统的日常保养措施
- 现代教学工具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与挑战
- 2025年广州房产中介企业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汽车销售居间服务合同-@-1
- 现代舞台灯光技术的节能环保创新研究
- 美术课代表竞选发言稿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变压器投标书-技术部分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附答案)
-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 法院拍卖议价协议书
- 新能源充电站运营手册
- 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