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30题)1、“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1分)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项,“得”通“德”,感激。B项,“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恐怕是”;C项,“得”,融洽;D项,“得”,应该。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古代称谓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谦辞如“拙见”“寒舍”“家君”等,敬辞如“令尊”“贵庚”“赐教”等。B、中华诗文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干戈”指武器。C、《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从春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D、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弟子所著的《孟子》和《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瀚海”指沙漠,不是“大海”;C《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史书”;D《礼记》不属于“四书”,应该改为《论语》;故选A。
3、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探寻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原因,应该追溯到时代美学潮流。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以登临山水、留恋诗酒之余为书,耳闻丝竹管弦、郎侬唱和的靡靡艳歌,目睹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绮丽风光,再将所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的优美形象融入书法,自然要“以流美为能”;唐人自北朝以来历经战火兵燹之乱,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金戈铁马为美的尚武精神熏陶融铸了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的美学思想。他们与关陇健儿朝夕相处(或许书家本人就是其中一员),对后者那种质朴豪放的性格和威武强健的形象久已耳濡目染,加之习见深峻的山泽,广阔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胡马嘶风,悲笳动月,旌旗耀日,佛象凌空;其阔大的气势、粗犷的线条、强劲的节奏、豪迈的风度、威严的姿态,经过形象思维的感受、提炼而融入书法艺术,自然会使传统的书法形象脱胎换骨,面目一新,而形成唐代书法家特有之雄峻坚实的风格。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更促使了唐代书法家自主意识的颖露和唐代书法美学模式的建立。当然,打破六朝权威的迷信,并不意味着对江南先进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全面排斥和简单否定。如张怀瓘对右军各体书法,还以推崇居多,仅就草书、章草二体提出异议,可见还是以继承为主。但这勇敢的不同意见,却如春雷惊蛰,向世人宣告着美学领域的复苏。“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于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面质,冀合规于玄匠,殊不顾于聋俗,夫聋俗无眼有耳,但闻是逸少,必暗然悬伏,何必须见?见与不见,一也。”这以其标新立异骇世惊俗的直言谠论令人顿开茅塞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振奋着昔日不遗余力地推崇六朝模式今朝却非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自身之发展的唐人的精神,鼓励和引导着唐人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以知的领域去开拓和探索。根据原文,对书法美学意象差异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书法家的出身背景不同,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唐朝书家多与关陇健儿有联系。B、书法家的美学主张不同,六朝书家“以流美为能”,唐朝书家崇尚雄峻坚实的美。C、书法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书法家的美学思想。D、后世书法家追求一种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选项中所列都能算作是与“原因”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其它也都是由这个原因引出来的。
4、《礼记》是一部()
(1分)A、法家著作B、道家著作C、墨家著作D、儒家著作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5、材料①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以抒情写景者很多。写“一曲”者,如: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欧阳修《玉楼春》
②以上这些诗词,有的抒写怀旧之情,有的写饮酒之乐,有的写离愁别绪,作者不云“数曲”而云“一曲”者,也是“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一曲清歌,阳关一曲,这是饱含着感情的乐曲,一曲足矣,何必言多!以“一声”“一笛”抒写不尽之情者,亦不少见。例如: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
③所有这些诗句的情致,都在这“一”字,如果易“一”为“几”、为“数”,则兴趣索然了。“一声何满子”,就在这一声中,凝结了宫女的千愁万恨,歌喉哽咽,刚发一声而双泪齐下,其情之凄切可知。至于“长笛一声”,点缀着残星皓月,哀怨之意,溢于文字之表。写情如此,言“一”足矣,亦不须多。类似的表现手法,在诗词中是很普遍的,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另本“一帆”作“数帆”,自然是“一帆”好,意境和“孤帆远影碧空尽”类似,“数帆”就一般化了。又如“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等等都属此类。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1分)A、引用论证举例论证B、比喻论证比较论证C、引用论证类比论证D、举例论证归纳论证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从文段选用大量诗句可以看出。
6、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的著作是()
(1分)A、尚书B、左传C、战国策D、国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被称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且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走向成熟的是《左传》。《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尚书》,就是上古时代的书,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战国策》,又称《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两会”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其中,抑止房价过快上涨和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这联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B、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监督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官员合法财产如何界定等,毫无疑问成为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出台的最大障碍。C、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甚至就没有赤壁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36岁。D、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26日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晤。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联系”和“利益”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去掉“不能”。C项语序不当,应是“就没有赤壁之战,甚至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
8、①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___的故事。②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___的点缀。③我也应该用嘶哑的歌喉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___的河流。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分)A、悲凉、悲惨、悲愤B、悲惨、悲凉、悲愤C、悲凉、悲愤、悲惨D、悲愤、悲凉、悲惨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中,悲凉:悲哀凄凉;悲惨:悲伤凄惨;悲愤:悲痛愤怒.然后结合语境,体会细微的差别,注意词语的搭配.说“故事”用“悲惨”;说“命运”用“悲凉”;说“河流”用“悲愤”.故选B
9、“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括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1分)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前句中,志士:有志气的人;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据此分析,志士和盗泉之水是相对的意思。该句为对仗句,下句中选择的词也应与嗟来之食相对,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选项中,智者:有智谋或智慧过人的人;廉者:廉洁的人;仁者:有德行的人;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根据意思理解“廉者”与其相对,故选“廉者”。“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谚语,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选B。
10、下列词语中,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A、杜(dù)绝
璀(cuǐ)璨
耷(dā)拉
曲肱(gōng)而枕B、木讷(nè)
圭(guī)臬
龟(qiū)兹
踽(jǔ)踽而行C、靓(jìng)妆
遒劲(jìng)
桃核(hú)
按图索骥(jì)D、缅(miǎn)怀
浸(jìn)渍
工尺(chǐ)
村氓(máng)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项,“氓”应读“méng”。
易错项C项,“靓”多音字,liàng释义漂亮;好看。jìng释义1.妆饰;打扮。2.美丽;艳丽。
靓妆,jìngzhuāng,意思是美丽的妆饰。解释1、浓妆艳抹。2.借指妆饰华美的女子。3.打扮。4.指打扮得很美丽,浓妆艳抹。5.美丽的妆饰。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朗月行》:“靓妆坐帷里,当户弄清弦。”
11、下列对联符合端午节特点的一项是()
(1分)A、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B、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C、桃李满园春锦绣,芝兰绕阶座凝香。D、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这副对联所描写的是端午节时民间的欢乐景象。B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这是描写的春节的景象。C桃李满园春锦绣,芝兰绕阶座凝香。这是描写老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园。D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这是描写迎接新春的,用于春节。故选
12、材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此选文议论的中心是()
(1分)A、当今不能发扬古代尊师好学的风尚,使得许多疑惑问题无法解决。B、分析古代圣人与当今众人从师风尚的差异。C、分析当今众人在教子与自身两个方面择师观念上的差异。D、分析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鼓励人们从师学习。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
13、判断下列各句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清泉流经山谷,每当回忆起少年时代,我心头就自然涌起一种甜美的感情。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日丽气爽,爱她的天高云淡,爱她的香飘四野。(4)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分)A、比喻、对比、排比、引用B、明喻、比喻、拟人、引用C、比喻、比喻、排比、引用D、暗喻、对比、排比、比喻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比喻: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描写对象具有相似性但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来打比方,从而更形象、更生动地说明本体。排比: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一致的语句表达相关内容。引用: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名言、格言、民谣、谚语等),用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1)句中,本体为”书”,喻体为“长生果”,无喻词,为比喻中的暗喻。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句中,本体为"少年时代”,喻词为"像”,喻体为"像蜂蝶飞过花丛"和”泉水流经山谷”,本体、喻体、喻词均有为比喻中的明喻。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句中,“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三句结构相同,语气一致。句中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4)句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句中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本题要求选择对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C项。
14、“有的夫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是没话说,心灵始终隔膜着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其中与“寸草不生”意思最近的一项是
(1分)A、赤地千里B、天府之国C、鱼米之乡D、山穷水尽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赤地千里:赤地:寸草不生的土地。形容灾荒或战乱后大片土地荒凉的悲惨景象。天府之国:形容土壤肥沃物质富饶的土地。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15、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个乞丐了。(节选自鲁迅的《祝福》)对上文人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1分)A、表现了祥林嫂为丈夫守丧的愚昧思想。B、表现了祥林嫂对自己不幸命运的耻辱感。C、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惨状。D、表现了祥林嫂麻木愚蠢,令人厌恶的状态。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题中对上文人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透过对祥林嫂的外貌神态和眼神的描写来表现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惨状,侧面烘托,以小见大,映射出整个社会的问题。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遴选边缘化骨鲠在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彩排实名制张慌失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煤碳压轴戏口蜜腹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D、座谈勘误表翻云覆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项,“慌”应为“皇”;C项,“碳”应为“炭”;D项,“杆”应为“竿”。
17、材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A、吾欲(之)南海B、辍耕(之)垄上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至(之)市而忘操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主谓之间助词,其余为动词“到”。
18、王生好学而不得法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①,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②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③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④,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释】①志(zhì):同“识”,记。②说(shuì):劝说。③还(xuán):同“旋”,转身。④蹉跎(cuōtuó):光阴消逝。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意思是特意A、译为原因B、译为故意C、译为因此D、译为特意
19、根据自己的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B、《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C、《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D、陆游,南宋爱国诗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20、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静女其娈,_______。
(1分)A、爱而不见B、美人之贻C、搔首踟蹰D、贻我彤管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原文:静女先秦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1、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1分)A、董事长看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到了办公室里。B、数字电视将给我们的生活掀开新的一页。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D、如果人们没有激情,也不心存偏见,就能从博物学家那里得到有关人的正确解释。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A项歧义在“看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上,是董事长高兴,还是总经理高兴,意思不明确。
22、下列括号内的缩略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1分)A、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太阳升起。)B、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苹果。(弟弟吃着苹果。)C、柔嫩的柳条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着。(柳条摆动着。)D、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狐狸盯着乌鸦。)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原句的缩句应该是狐狸盯着那块肉
23、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鲁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B、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C、斯威夫特——《鲁滨逊漂流记》——“智救星期五”D、鲁智深——《水浒传》——“倒拔垂杨柳”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
24、下列词语中【】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1分)A、【曝】光/【曝】晒、【扁】豆/【扁】舟B、附【和】/重【荷】、执【著】/执【着】C、胡【同】/【同】情、【模】样/【模】型D、【纤】夫/【纤】维、【脂】肪/造【诣】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曝】光[bàoguāng]【曝】晒[pùshài]【扁】豆[biǎndòu]【扁】舟[piānzhōu];B附【和】[fùhè]重【荷】[zhònghè]执【著】[zhízhuó]执【着】[zhízhuó];C胡【同】[hútòng]【同】情[tóngqíng]【模】样[múyàng]【模】型[móxíng];D【纤】夫[qiànfū]【纤】维[xiānwéi]【脂】肪[zhīfáng]造【诣】[zàoyì]
25、下列句子中的“之”作指示代词解释为“这”的一项是()
(1分)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B、赵奢之伦制其兵。C、商君佐之。D、聚之咸阳。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常见虚词“之”的一词多义现象。对于这类题,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时就要多多积累,在记忆时就要结合文章具体句子帮助理解。A项: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之:助词,的。翻译: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不符合题意。B项:赵奢之伦制其兵。之:指示代词,这。翻译:赵奢这些人统帅他们的军队。符合题意。C项:商君佐之。之:代词,指秦孝公。故不合题意。D项:聚之咸阳。之:代词,指前文的兵器。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2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1分)A、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B、茅盾经常用“三式”读书法。第一式,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式,消化式(只收精华)。C、参加编选工作的同志有:孙××、刘××、李××、赵××、朱××等五人。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中的括号应该删掉,括号里的文字不是直接的解释。C项中的冒号去掉,把冒号去掉。如果想加冒号可以是参加编选工作的同志有以下五人:孙**、刘**、李**、赵**、朱**。这样冒号是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D项中的冒号去掉,引文最后的标点应是先引号再逗号,因为诗句是全句的主语,句中的成分。
2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的总结,它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B项把“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和”,把后一个“和”改为“以及”,使层次清晰。C项全句为陈述语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28、下列词语中加[]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装帧(zhēn)涅槃(niè)滂沱(pāng)另辟蹊径(qī)B、慰藉(jiè)阜盛(fù)装载(zài)义愤填膺(yīng)C、泥沼(nào)和弦(xián)角色(jué)众目睽睽(kuí)D、手相(xiāng)冠冕(guān)誊写(yù)志同道合(zhì)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另辟蹊径(xī)C泥沼(zhǎo)D手相(xiàng)誊写(téng)
29、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第三段中作者选取“今天人类在遗传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听课评课记录2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3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表1年级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图形的全等》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命题与证明》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算练习题
- 五年级分数乘法口算题卡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 TSXDZ 052-2020 煤矿矿图管理办法
- GB/T 7631.18-2017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8部分:Y组(其他应用)
- 2022年第六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政府资金项目(荣誉)申报奖励办法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奥特莱斯专题报告(经典)-课件
- 《新制度经济学》配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