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易错选择题50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2/3D/wKhkGWekYX6ABmUMAALG7jJ8oyY442.jpg)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易错选择题50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2/3D/wKhkGWekYX6ABmUMAALG7jJ8oyY4422.jpg)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易错选择题50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2/3D/wKhkGWekYX6ABmUMAALG7jJ8oyY4423.jpg)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易错选择题50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2/3D/wKhkGWekYX6ABmUMAALG7jJ8oyY4424.jpg)
![专题02 中国近代史(易错选择题50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2/3D/wKhkGWekYX6ABmUMAALG7jJ8oyY44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中国近代史消灭易错专练50题·选择题涉及考点易错点01中国近现代五大战争易错点02近代不平等条约易错点03近代救亡图存的运动易错点04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一、选择题1.下面是18班同学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总结的一个表格,如果请你为该表格拟定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时间事件条约影响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明清为抵抗外来侵略所做的努力 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C.近代化的过程与特点 D.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2.2021年1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个别议员窜访台湾一事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是国际关系的一张牌。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被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与这一历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抗日战争⑤人民解放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3.《出使九国日记》载:“观(伦敦)博物院……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叩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与材料宝物流失有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4.“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这段爱国三字经提到的侵华战争分别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B.鸦片战争、雅克萨之战、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D.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5.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6.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俘获了北京、天津的美国兵,五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一批化石从此下落不明。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的掠夺品。下列的侵华战争导致北京文物大量流失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抗日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7.如图的残垣断壁坐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8.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战争签署条约影响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A B.B C.C D.D9.下面知识结构图可以用来说明(
)A.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程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10.如图是近代一次重要的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11.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下图是在丹东黄海海域考古发现的一艘沉船中的部分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
)致远舰独有的方形舷窗带有“致远”二字的瓷盘刻有致远舰大副姓名的单筒望远镜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下图漫画《在中国的战争》中用德文写道:“我们团结在一起不停地鞭打他(清政府)。”漫画反映的场景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下图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C.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15.近代中国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上述引文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战败赔款几乎是大清王朝在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必有条款,如下图规定的分期赔款清单最有可能出自(
)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还本于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终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1895年,英国一份杂志上刊登了一幅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如下图)。以下与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恨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上述材料是时人在评价(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下图是1911年创作的漫画《小磨香油》,刻画了清王朝充当帝国主义的打手和帮凶的形象,反映了清王朝已彻底沦为卖国政府的事实。“沦为卖国政府”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20.漫画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与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1.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898年1900年列强办厂数目(个)8001231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22.下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图中1895年的“割台”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3.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开始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四个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是相同的(
)A.都割让了我国领土 B.都赔偿了大量赔款 C.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D.都允许了外国驻军24.观察下图,与图示战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25.与下图使馆界的划定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6.导致出现下图这一状况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27.下图为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其创作的背景事件是()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28.“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9.如下图是威宁县某初级中学一教师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呈现的幻灯片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洋务运动富国强兵○戊戌变法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化的探索30.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1.下图是“近代化的探索”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2.八年级某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3.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为下列图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杂志)拟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工业化探索 B.近代史探索C.近代化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34.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图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5.直接引发下图变化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6.下面表格的教育机构的创建于(
)近代教育机构的创建时间机构时间机构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2年上海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37.构建知识图谱能够使历史知识清晰明了。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内容整理的知识树,其内容是关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8.以下刊物出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它们相关的事件分别是(
)刊物名称《西国近事汇编》《时务报》《新青年》创办者或机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梁启超等陈独秀A.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到辛亥革命,排除ABD项。故选C项。39.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下列搭配中错误的是(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 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40.下图事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是()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41.位于江西南部山区的兴国县,被毛泽东称为“模范兴国”。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兴国县23万人口中,有8.5万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其中5万人为革命出了生命,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当时,兴国县人民跃参加的人民军队主要是(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解放军42.掌握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路军、新四军②人民解放军③中国工农红军④中国人民志愿军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4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下列军队名称与相应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国共合作时期B.八路军、新四军全民族抗战时期C.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D.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A.A B.B C.C D.D44.张大勇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于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当时我才18岁……”。张大勇参加的是(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45.中华民国37年(1911+民国纪年=公元纪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A.工农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46.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B.类别C.八路军D.新四军E.国民革命军F.东北抗联G.党政人员H.其他人员1.比重J.32%K.9%L.29%M.7%N.10%0.13%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D.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47.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只统计陆军)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军伤亡人数比八路军、新四军多,故国军对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更大B.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C.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D.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独立战争48.如下图雕塑是为了纪念这样的故事:1934年11月,三名女战士借宿于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临走时,她们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故事说明了人民军队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故事中的女战士属于()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49.下图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著作的封面,书中提到打败美军(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50.近来反映近代史的影视剧日渐增多。如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A.国民革命军 B.红军 C.八路军 D.解放军
专题02中国近代史消灭易错专练50题·选择题涉及考点易错点01中国近现代五大战争易错点02近代不平等条约易错点03近代救亡图存的运动易错点04中共领导的军队名称的演变一、选择题1.下面是18班同学在小组探究活动中总结的一个表格,如果请你为该表格拟定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时间事件条约影响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等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明清为抵抗外来侵略所做的努力 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C.近代化的过程与特点 D.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答案】B【详解】根据表格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近代以来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明朝,且与清朝有关的是列强的侵华战争,体现不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排除A项;近代化过程指的是近代各阶层向西方学习,探寻救亡图存道路的史实,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抗日战争指的是国共两党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表格中的战争涉及日本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且与国共两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021年11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个别议员窜访台湾一事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是国际关系的一张牌。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被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与这一历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抗日战争⑤人民解放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答案】D【详解】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退踞台湾,台湾再次与大陆分离,因此③④⑤反映了近现代台湾经历的“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①②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3.《出使九国日记》载:“观(伦敦)博物院……陈设者率以国分室。中国室内,则有内廷玉玺两方存焉。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若叩其所从来,固亦凡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一纪念物也。”与材料宝物流失有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此其一也”结合所学可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协定关税等,没有涉及“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结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开设工厂的内容,涉及“吾国宫内宝物流出外间者不少”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我国于1931-1945期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材料内容体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D项错误。4.“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这段爱国三字经提到的侵华战争分别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B.鸦片战争、雅克萨之战、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D.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是指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是指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项D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是1931年9月18日—1949年9月2日,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雅克萨之战发生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是开始于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中的“邓世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关战争是甲午中日是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担任护航任务,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为国捐躯,A正确;BCD与题干描述的事迹无关,排除。故选A。6.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俘获了北京、天津的美国兵,五个北京人头盖骨连同一批化石从此下落不明。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2000多个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167万件,多数是战争时期的掠夺品。下列的侵华战争导致北京文物大量流失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抗日战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鸦片战争英国只是在沿海地区侵略,没有侵入北京城,所以不会导致北京文物大量流失,故排除①;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导致大量文物外流,②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攻占的是辽东半岛、以及山东威海,没有攻入北京城,所以排除③;八国联军在占领天津后又向北京进犯,攻占了北京城,在北京城烧杀抢掠,导致大量文物外流,④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了天津、北京,导致大量文物外流,⑤符合题意。所以②④⑤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选项中的战争是否攻入了北京城,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都未曾进入北京城,所以与题干内容无关,即可以排除,做出正确选择。7.如图的残垣断壁坐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史实。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选B。8.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战争签署条约影响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A B.B C.C D.D【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知识结构图可以用来说明(
)A.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程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答案】A【详解】据题干“封建专制制度”“君主立宪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知识结构图体现的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国情的对比,它可以用来说明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即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A项正确;题干的内容是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程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题干所述内容是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的国情,这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并没有关系,排除C项;题干所述内容并非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背景,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图是近代一次重要的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答案】C【详解】据题干“近代一次重要的战争形势图”中“黄海、大东沟,平壤、威海卫”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壮烈殉国,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排除A项;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B项;中法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排除D项。故选C项。11.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详解】从题干图片“1858中俄《瑷珲条约》划定的边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划定的边界”“约60多万平方公里”“约40多万平方公里”等信息和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割占的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公里;故如图所示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给日本,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的条款,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是在丹东黄海海域考古发现的一艘沉船中的部分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
)致远舰独有的方形舷窗带有“致远”二字的瓷盘刻有致远舰大副姓名的单筒望远镜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致远舰独有的方形舷窗、带有“致远”二字的瓷盘、刻有致远舰大副姓名的单筒望远镜”和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C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率众顽强抵抗,与致远舰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出现“火烧圆明园”等事件,与致远舰无关,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聂士成壮烈牺牲,最终北京失守,与致远舰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图漫画《在中国的战争》中用德文写道:“我们团结在一起不停地鞭打他(清政府)。”漫画反映的场景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德文”“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5月28日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对中国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项正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排除B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图可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C.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影响【答案】B【详解】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贸易额”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开辟了五口通商口岸,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对华贸易仍然是下降;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845--1854年英国对华贸易额”,这是鸦片战争后的情况,排除A项;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15.近代中国有一不平等条约规定:“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上述引文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和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协定关税等,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卫视关节,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排除D项。故选C项。16.战败赔款几乎是大清王朝在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必有条款,如下图规定的分期赔款清单最有可能出自(
)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条款内第二款所载之各国各会各人及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还本于一千九百零二年正月初一日起至一千九百四十年终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战败赔款”“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结合所学可知,赔款白银4.5亿两的条约是《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排除A项;《北京条约》赔款数额增至800万两,排除B项;《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排除C项。故选D项。17.1895年,英国一份杂志上刊登了一幅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如下图)。以下与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详解】据题干“1895年,英国一份杂志上刊登了一幅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中的“1895年”“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国签订的,与日本无关,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与英法等国签订的,与日本无关,排除B项;《辛丑条约》是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1901年与英、美、俄、法等11国签订的,排除D项。故选C项。18.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记载:“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恨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上述材料是时人在评价(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指的是《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A项正确;《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排除B项;《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并未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19.下图是1911年创作的漫画《小磨香油》,刻画了清王朝充当帝国主义的打手和帮凶的形象,反映了清王朝已彻底沦为卖国政府的事实。“沦为卖国政府”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清王朝充当帝国主义的打手和帮凶的形象”指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旗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沦为卖国政府”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故选D项。20.漫画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与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由题干漫画“洋人的朝廷”等信息和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不能完全反映漫画信息,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但不能完全反映漫画信息,排除B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但不能完全反映漫画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1.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1898年1900年列强办厂数目(个)8001231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从此,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所以出现了19世纪末,列强在华设厂的总数由以前的80家猛增到933家的现象,C项正确;《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下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图中1895年的“割台”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中1895年的“割台”规定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给日本,C项正确;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中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没有割让领土的条款,排除D项。故选C项。23.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开始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四个不平等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是相同的(
)A.都割让了我国领土 B.都赔偿了大量赔款 C.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D.都允许了外国驻军【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元,《北京条约》规定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马关条约》规定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四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规定了大量赔款,B项正确;《辛丑条约》没有割让中国领土,排除A项;《辛丑条约》没有规定开放通商口岸,排除C项;只有《辛丑条约》允许了外国驻军,排除D项。故选B项。24.观察下图,与图示战争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平壤”“威海卫”“旅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中有平壤战役、威海卫之战、旅顺大屠杀等事件,战后,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25.与下图使馆界的划定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D项正确;《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开放通商口岸、赔款、割地和议关税,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排除C项;故选D项。26.导致出现下图这一状况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C【详解】根据地图,可知与“‘瓜分’中国狂潮”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法国的势力范围是广东、广西和云南,日本的势力范围包括辽东半岛、台湾、福建和澎湖列岛,俄国的势力范围为东北地区等,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瓜分’中国狂潮”没有联系,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瓜分’中国狂潮”没有联系,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瓜分’中国狂潮”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27.下图为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其创作的背景事件是()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C【详解】由图片”辽东半岛、日本、欧洲的干预“结合所学,1895年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割占辽东半岛,与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发生矛盾,俄国于是纠集法国、德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史称”三国干涉还辽“。所以,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C项正确;《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辛丑条约》内容不涉及辽东半岛,排除D项。故选C项。28.“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以判断与戊戌变法有关,1898年,光绪帝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正式下诏变法,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在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等,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是最终归于失败,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国藩等洋务派官员开展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近代化运动,主要是学习利用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一场自下而上推翻清王朝统治和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宣扬新道德,宣扬新文学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9.如下图是威宁县某初级中学一教师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呈现的幻灯片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
)○洋务运动富国强兵○戊戌变法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化的探索【答案】D【详解】据题干信息“如下图是威宁县某初级中学一教师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呈现的幻灯片内容○洋务运动富国强兵○戊戌变法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倡导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近代化的探索,D项正确;中华民国的建立只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只与五四运动有关,排除B项;民族危机的加剧是近代化的探索的背景,排除C项。故选D项。30.漫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下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详解】根据漫画信息“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西方先进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国把西方先进的技术嫁接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体现是洋务派“师夷长技”的主张,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漫画信息“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联系,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与漫画信息“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联系,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指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漫画信息“东方”“封建制度”“嫁接”“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31.下图是“近代化的探索”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①②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案】A【详解】据材料“近代化的探索”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属于①器物层次;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先后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现②制度层次的变革,挽救民族危亡,A项正确;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先后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现②制度层次的变革,挽救民族危亡,与①器物层次无关,排除B项;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文化层次,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分别属于制度层次和文化层次,与材料①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2.八年级某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可知,《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变法思想的刊物;严复等主持《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影响较大;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高等教育的开始,所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戊戌变法,B项正确;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均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33.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为下列图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杂志)拟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工业化探索 B.近代史探索C.近代化探索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开始于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经过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通过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C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涉及到工业方面,其它三场运动都不涉及工业方面,排除A项;近代史探索还包括近代史上的中国人民的抗争,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包括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等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五四运动,结束于新中国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C项。34.阅读下面图示内容。你认为图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兴办的,其兴办的背景是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外因是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内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不断防抗。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排除D项。故选A项。35.直接引发下图变化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其他不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得到了改变,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与社会习俗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没有进行社会习俗的变革,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新文化运动前社会习俗已经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36.下面表格的教育机构的创建于(
)近代教育机构的创建时间机构时间机构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2年上海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电报学堂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可知近代教育机构的创建于19世纪60--80年代,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因此表格的教育机构的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C项正确;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与题干内容“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不符,排除A项;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与题干内容“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不符,排除B项;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与题干内容“1865年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1887年广东水师学堂”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7.构建知识图谱能够使历史知识清晰明了。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内容整理的知识树,其内容是关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D【详解】由题干知识树,结合所学可知,其内容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抨击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白话文。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洋务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题干知识树的内容不能反映戊戌变法,排除B项;题干知识树的内容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不能反映辛亥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38.以下刊物出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它们相关的事件分别是(
)刊物名称《西国近事汇编》《时务报》《新青年》创办者或机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梁启超等陈独秀A.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到辛亥革命,排除ABD项。故选C项。【答案】C【详解】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正39.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相同的名称。下列搭配中错误的是(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 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C.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聘请苏联顾问,完全按照苏联的军事制度创建由国民党人自己掌握的军队,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40.下图事件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是()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会师指的是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后,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B项正确;国民革命军是北伐战争时期,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军队,排除A项;新四军和八路军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和红军主力改编而来的军队,排除CD项。故选B项。41.位于江西南部山区的兴国县,被毛泽东称为“模范兴国”。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兴国县23万人口中,有8.5万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其中5万人为革命出了生命,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当时,兴国县人民跃参加的人民军队主要是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解放军【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兴国县23万人口中,有8.5万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其中5万人为革命出了生命,牺性在长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工农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从江西瑞金开始长征。因而江西兴国人民踊跃参加的人民军队主要是工农红军。选项C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是北伐战争时期;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2.掌握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路军、新四军②人民解放军③中国工农红军④中国人民志愿军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等人在井冈山会师后,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实行全民族抗战,中共与国民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改称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解放战争。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称霸全球的帝国主义利益出发,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因此,革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4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下列军队名称与相应历史时期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国共合作时期B.八路军、新四军全民族抗战时期C.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D.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A.A B.B C.C D.D【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是国共合作失败后建立的,A项正确;BCD项的军队名称对应相应的历史时期,不符题意,排除。故选A项。44.张大勇的回忆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学反思苏教版
- 试用期第一月工作总结
- 合作养殖蚯蚓协议书范本
- 代加工产品合作框架协议书范本
- 房屋买卖居间服务协议书范本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5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课时二次函数与利润问题及几何问题听评课记录
- 二年级语文听评课记录表
- 路面大理石翻新施工方案
- 成人自考历届数学试卷
- 路面多彩喷漆施工方案
- 立春气象与健康
- 河南退役军人专升本计算机真题答案
- 卵圆孔未闭病因介绍
- 室内空气治理技术培训
- 小红书文旅营销CityWalk城市漫游(通案)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2024-2025学年上外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抓住人工智能科学机遇 A new golden age of discovery Seizing the AI for Science opportunity 2024
- 松材线虫调查培训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全文阅读
- DB52T 1167-2017 含笑属栽培技术规程 乐昌含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