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专题五名句名篇默写考情概览课标要求考点考向考法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古代诗文考向一经典古诗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考法4开放型默写考向二经典古文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现当代诗文考向三现当代诗歌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向四现当代散文考法记忆型默写►考向一经典古诗考法1记忆型默写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考法2理解型默写3.(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考法3情境型默写4.(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小文:“_____,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小美:“岸芷汀兰,______”,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小欣:“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小智:“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________”的人间奇景。小慧:用心体验“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5.(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荇菜,①______”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______”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③______,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考法4开放型默写6.(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完成下面小题。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的志趣,你会选用“,”。(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7.(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总是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情思,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月”的连续两句:,。8.(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特别提醒(1)认真读题,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是大忌。(2)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提示、限制了答案。(3)做到“三看”,即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考向二经典古文考法1记忆型默写9.(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考法2理解型默写10.(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名篇名句默写(1)《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____”,他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考法3情境型默写1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12.(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①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柳宗元的“②______,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③______,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特别提醒识记古诗文的方法(1)进行圈点强记对名句中易混易错字要用笔圈点出来,以加深印象,重点记忆。(2)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句子中的关键字。(3)规范书写在书写时,一定要做到认真书写,不写错字、别字、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4)认真检查►考向三现当代诗歌考法1记忆型默写13.(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经典诗文默写。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14.(2023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填空。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手把手儿教会了我,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考法2理解型默写15.(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赤胆忠心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青海红色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研学活动中,为了加深对“家国情怀”内涵的深刻理解,小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家国情怀古诗文积累卡“家国情怀”的内涵诗句梳理流露至死不渝的爱国深情家国情怀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无限深情。►考向四现当代散文考法记忆型默写1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经典诗文默写。(1)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读书使人充实,__________________,作文使人准确。(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17.(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山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朱自清《春》特别提醒①传统名篇名句是重点,教材新增篇目和课标推荐篇目中的名句是考查热点②记忆型、理解型默写仍占主要地位,情境型默写越来越注重结合时事或传统经典设计主题情境,新颖灵活③名句大多是考查那些意蕴深刻、富含哲理、令人深思、警策励志等方面的句子,以及主旨句、中心句、极富生命力的千古名句中考新考法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1.(新设问)(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古典之“音”百鸟在鸣“①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二首》),鸟鸣引发了爱情的希冀,回响千年;“②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鸟鸣寄托着友人的牵扯,直抵人心:“感时花溅泪,③_______”(杜甫《春望》),鸟鸣承载着诗人的忧悲,感人至深。流水汤汤“④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沧海的水波见证了曹操的雄心:“不闻爷娘唤女声,⑤________”(《木兰诗》),大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峰峦如聚,⑥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黄河的浊浪激荡着作者的悲愤。沙场之声“⑦_______,⑧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激战又起,号角催征,响彻云霄:“⑨_______,⑩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箭矢如雨,震天动地。2.(新设问)(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填写诗句,完成“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宋韵·情趣】迷途遇惊喜:“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徘徊见旧识:“无可奈何花落去,(1)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韵·情怀】出猎抒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2)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君怀壮志:“(3)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韵·哲理】下岭得理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登高有哲思:“(4)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新情境)(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诵经典”活动,作为开幕式主持人,请你用积累的古诗文补全活动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开场白: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诗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大漠孤烟直,①______”的雄浑;有“佳木秀而繁阴”的夏日,“忽如一夜春风来,②______”的冬雪。离别时以“③______,天涯若比邻”共勉友人;思念时以“④______”慰籍自己。让我们走进诵读活动,含英咀华,领略语言的魅力。结束语:漫步古诗苑,让我们在“⑤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知事物兴替;在“出淤泥而不染,⑥______”中亮高尚节操;用“不义而富且贵,⑦______”养浩然正气;用“⑧______”树远大志向。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4.(新情境)(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为天下寒士挡风遮雨。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诗豪,身居陋室,天地灵秀,自在人心。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跨学科)(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漫步在悬挂着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赏读戏文,浮想联翩。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日光弹指过”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的感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人月双清”使人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这一意象,让人想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新题特训1.默写古诗文。(1)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下联:,人奚足算哉(2)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3.根据上下文补全内容。春到紫蒙胡,湖边“青树翠蔓,①”(唐·柳宗元《小石谭记》),“有桃花红,②,③”(宋·秦观《行香子》),你会真切感受到“④,浅草才能没马蹄”(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绝妙。夏天游览大青山。你不由得吟咏“⑥,阴阳割昏晓”(唐·杜甫《望岳》),见“树木丛生,⑦”(东汉末年·⑧《观沧海》),不禁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的感叹。初冬走进玉龙沙湖,让你联想起“⑨,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见此情景,作为赤峰人的你,“乐亦在其中矣”(《⑩》)。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孔子说:“,。”(《论语·子路》)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②从白帝到江陵,一千二百里,朝发暮至,船行之快,郦道元以“,”作比,确实恰当。③北固山下,王湾吟出的“,”两句诗,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④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找到新出路,发现新天地的时候,我们心中往往会浮现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5.亲爱的同学们:扬州是一座因水而兴的美丽古城。为了让扬州走向更远的世界,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绿杨城郭,生态宜居。“草树知春不久归,①”(韩愈《晚春》),是烟花三月园林巷陌的流韵;“起舞弄清影,②”(苏轼《水调歌头》),是八月中秋五亭桥上的浪漫。【甲】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文化遗产,享誉世界。漆器玉器,刺绣剪纸,名匠倍出。“③,④”(诸葛亮《诫子书》),先人们安清贫、守寂寞,传统工艺才得以延续至今,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做先贤精神的践行者。苏中古城,人杰地灵。五次东渡空折返,鉴真坚信“⑤,⑥”(李白《行路难》),宏旨精义终得远播;梅花岭上花似雪,“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可法精神流芳百世。扬州城的命运与长江、大运河息息相关,“⑧。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今天,长江、大运河上百舸争流,“潮平两岸阔。⑨”(王湾《次北固山下》),幸福扬州正成为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6.诗言志,文载道。请你根据积累,补全名句,感受高尚情操。许多古代文人也都有自己的风骨。周敦颐借莲花“(1)__________,(2)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苏轼任密州太守,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3)__________,(4)_______”,不忘报国初心;陆游以夜雨梦境入诗,“夜阑卧听风吹雨,(5)__________”,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和古今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诠释了“富贵不能淫,(6)__________,(7)__________”的风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精神力量。我们青少年,也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主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专题五名句名篇默写考情概览课标要求考点考向考法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古代诗文考向一经典古诗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考法4开放型默写考向二经典古文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现当代诗文考向三现当代诗歌考法1记忆型默写考法2理解型默写考向四现当代散文考法记忆型默写►考向一经典古诗考法1记忆型默写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3)_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水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我言秋日胜春朝浊酒一杯家万里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暗、朝、浊、怜、舟。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答案】独怆然而涕下征蓬出汉塞心忧炭贱愿天寒何处望神州【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怆、蓬、贱、”等字容易写错。考法2理解型默写3.(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意境雄浑,被誉为“独绝千古”。【答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潮、悬、漠”等字词的书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4.(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小文:“_____,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小美:“岸芷汀兰,______”,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小欣:“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小智:“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________”的人间奇景。小慧:用心体验“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答案】浅草才能没马蹄为篱下黄花开遍郁郁青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英缤纷山重水复疑无路【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篱、落、缤、疑。5.(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参差荇菜,①______”看到欢快的劳动场景,从“唧唧复唧唧,②______”感受到劳动者的美好形象,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陶渊明的“③______,悠然见南山”,表现归隐田园的恬淡。【答案】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木兰当户织采菊东篱下【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菊、篱。考法4开放型默写6.(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完成下面小题。如果引用两句古诗文来表达你的志趣,你会选用“,”。(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答案】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写出两句能表达你的志趣的古诗文即可,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等。7.(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总是寄托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情思,请写出古诗中含有“月”的连续两句:,。【答案】示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详解】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8.(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答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结合题干信息“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写出爱国诗句即可。示例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例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特别提醒(1)认真读题,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是大忌。(2)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提示、限制了答案。(3)做到“三看”,即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考向二经典古文考法1记忆型默写9.(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答案】在乎山水之间也【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乎也。考法2理解型默写10.(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名篇名句默写(1)《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牍、晖”等字容易写错。(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____”,他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己、悲”等字词的书写。考法3情境型默写11.(2023·山西·统考中考真题)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答案】濯清涟而不妖落红不是无情物【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濯、涟。12.(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从“①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体会到劳动表现的幸福安宁。中华古诗文,佳作如林,我们还会发现许多与“劳动”相关的诗文,如柳宗元的“②______,下见小潭”,寄寓发现美景的欣喜;《岳阳楼记》中的“③______,此乐何极”,抒发了劳动者的畅快之情。【答案】其中往来种作伐竹取道渔歌互答【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特别提醒识记古诗文的方法(1)进行圈点强记对名句中易混易错字要用笔圈点出来,以加深印象,重点记忆。(2)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句子中的关键字。(3)规范书写在书写时,一定要做到认真书写,不写错字、别字、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4)认真检查►考向三现当代诗歌考法1记忆型默写13.(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经典诗文默写。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答案】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14.(2023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默写填空。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手把手儿教会了我,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答案】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考法2理解型默写15.(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赤胆忠心凝聚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青海红色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研学活动中,为了加深对“家国情怀”内涵的深刻理解,小华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一张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家国情怀古诗文积累卡“家国情怀”的内涵诗句梳理流露至死不渝的爱国深情家国情怀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的无限深情。【答案】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默写。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考向四现当代散文考法记忆型默写1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经典诗文默写。(1)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读书使人充实,__________________,作文使人准确。(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答案】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讨论使人机智【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蟋蟀。17.(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山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朱自清《春》【答案】朗润【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朗润”等字词容易写错。特别提醒①传统名篇名句是重点,教材新增篇目和课标推荐篇目中的名句是考查热点②记忆型、理解型默写仍占主要地位,情境型默写越来越注重结合时事或传统经典设计主题情境,新颖灵活③名句大多是考查那些意蕴深刻、富含哲理、令人深思、警策励志等方面的句子,以及主旨句、中心句、极富生命力的千古名句中考新考法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1.(新设问)(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古典之“音”百鸟在鸣“①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二首》),鸟鸣引发了爱情的希冀,回响千年;“②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鸟鸣寄托着友人的牵扯,直抵人心:“感时花溅泪,③_______”(杜甫《春望》),鸟鸣承载着诗人的忧悲,感人至深。流水汤汤“④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沧海的水波见证了曹操的雄心:“不闻爷娘唤女声,⑤________”(《木兰诗》),大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峰峦如聚,⑥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黄河的浊浪激荡着作者的悲愤。沙场之声“⑦_______,⑧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激战又起,号角催征,响彻云霄:“⑨_______,⑩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箭矢如雨,震天动地。【答案】关关雎鸠杨花落尽子规啼恨别鸟惊心水何澹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波涛如怒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填空。作答此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根据情境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注意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雎鸠、澹澹、溅溅、燕脂、霹雳”等字容易写错。2.(新设问)(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填写诗句,完成“宋韵在古诗”分类梳理。【宋韵·情趣】迷途遇惊喜:“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徘徊见旧识:“无可奈何花落去,(1)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韵·情怀】出猎抒豪情:“会挽雕弓如满月,(2)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君怀壮志:“(3)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韵·哲理】下岭得理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登高有哲思:“(4)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似曾相识燕归来西北望射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燕、生前、身后、畏、自缘”这几个字词的书写。3.(新情境)(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诵经典”活动,作为开幕式主持人,请你用积累的古诗文补全活动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开场白: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诗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大漠孤烟直,①______”的雄浑;有“佳木秀而繁阴”的夏日,“忽如一夜春风来,②______”的冬雪。离别时以“③______,天涯若比邻”共勉友人;思念时以“④______”慰籍自己。让我们走进诵读活动,含英咀华,领略语言的魅力。结束语:漫步古诗苑,让我们在“⑤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知事物兴替;在“出淤泥而不染,⑥______”中亮高尚节操;用“不义而富且贵,⑦______”养浩然正气;用“⑧______”树远大志向。以书为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拥有的将会是强健的精神筋骨,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丰盈的精神生命。【答案】长河落日圆千树万树梨花开海内存知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沉舟侧畔千帆过濯清涟而不妖于我如浮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畔、濯、涟”等字容易写错。第④和第⑧空没有固定答案,所默写的诗句只要与“思念”“远大志向”有关即可。④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新情境)(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在自己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依然惦念着为天下寒士挡风遮雨。诗词从来就不只局限在诗人小小的书斋里,它更包含着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闲居山野的典雅风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纵横笔墨的浩荡神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扬帆天地的雄阔气韵。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诗豪,身居陋室,天地灵秀,自在人心。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刘禹锡的《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示例:自古沙场征战,英雄豪情万丈,从“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的霍去病,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辛弃疾,策马扬鞭,锋芒所向,锐不可当。下面,有请4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以及拟写串词。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俱、悬、惟、馨”等字词容易写错。串词的特点:内容的切题性;衔接的灵动性;语言的口语化;用词的典雅性;修辞的多样性。本题要求所写的串词要参照前面所写的串词,前面的串词特点都是以即将朗诵的诗词中的几句作为开头,然后再结合诗词内容拓展,最后引出选手即将朗诵的诗词。示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位曾“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的将领如今只能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独自吃酒挑灯端详宝剑,在梦中才能听到久不曾听到的号角声,他感叹自己的沙场生活何时才能重续。下面,有请4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跨学科)(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漫步在悬挂着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赏读戏文,浮想联翩。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坐间移。“日光弹指过”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的感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清。“人月双清”使人想起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这一意象,让人想起“(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①.逝者如斯夫②.不舍昼夜③.但愿人长久④.千里共婵娟⑤.示例1:(雁)⑥.乡书何处达⑦.归雁洛阳边示例2:(书)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解析】本题考查名篇默写。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需要注意“逝、昼、婵娟”这几个字词的书写。第(3)题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意象填写不同的诗句。示例:雁——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新题特训1.默写古诗文。(1)请将杜甫《望岳》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上联: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下联:,人奚足算哉(2)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文,如“致远堂”出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人境庐”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答案】一览众山小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览、庐。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并且对于古诗的名称和作者也要烂熟于心。本题中的易错字有“济、沧、涯、邻、雁”。3.根据上下文补全内容。春到紫蒙胡,湖边“青树翠蔓,①”(唐·柳宗元《小石谭记》),“有桃花红,②,③”(宋·秦观《行香子》),你会真切感受到“④,浅草才能没马蹄”(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绝妙。夏天游览大青山。你不由得吟咏“⑥,阴阳割昏晓”(唐·杜甫《望岳》),见“树木丛生,⑦”(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建筑工程合同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研究
- 西宁eps线条施工方案
- 成就分享的年度绩效评估计划
- 高科技行业年度工作目标设定计划
- emba培训课程合同样本
- 教师课堂评价体系计划
- epc项目监理合同样本
- 农机撒粪机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工程咨询合同 标准版 模板
- 2023年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考试参考题库(400题)
- 二年级数学欧利和他的懒弟弟优秀课件
- 2023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红色文化》过程性考核作业一二和综合大作业+参考答案
- 材料物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开大学
- 花城版音乐课时2-第2课 两首风格不同的台湾民谣-《放纸鹞》-课件
- 马原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 压电陶瓷完整版课件
- 获奖QC小组活动-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下册14.《有趣的碰碰球》教学课件
- GB/T 36876-2018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
- GB/T 14273-199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