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少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300千米以上的大气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2、在我们一天的生活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A.日出前后B.正午12时C.午后2点左右D.上午10时3、对气温的观测,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各观测一次,这四次观测的数值最高的是()A.2时B.8时C.14时D.20时4、家用电吹风主要由带扇叶的电动机和电热丝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5、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A.S,N,S,SB.N,N,S,NC.S,S,N,ND.N,S,N,N6、“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段天气预报表明()A.天气是稳定的B.气候是多变的C.天气的变化有规律可循D.气候的变化不可预测7、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黑色的是()

A.只有A,BB.只有A,CC.只有B,CD.A,B,C都是碘液颜色8、下列天气符号的判读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搭配均正确的是()A.﹣﹣台风﹣出海捕渔B.﹣﹣晴天﹣学校举办运动会C.﹣﹣霜冻﹣播种水稻D.﹣﹣暴雨﹣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9、当手碰到烫的物体时会迅速缩回,该反射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分别是()A.条件反射,脊髓B.条件反射,反射弧C.非条件反射,脊髓D.非条件反射,反射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11、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将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填“A”或“B”).

(2)30℃时,将20g物质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

12、历史悠久的龙岩沉缸酒,因其在酿造过程中,酒醅经“三浮三沉”,最后酒渣沉落缸底而得此名.若把酒醅看成一个物体,酒醅在酒液中漂浮不动时,所受的浮力____其重力;当酒渣沉于缸底时,其密度____酒液密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小王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0根据实验数据可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14、如图,三个球的体积相等,这三个球受到浮力最大的是____球,三个球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球,三个球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球.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6、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7、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8、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9、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0、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12分)2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

22、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3、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24、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10分)25、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面上的小球的受力示意图,并标注力的符号.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8分)26、人的排尿反射是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反射?胸部脊髓断裂的病人为什么大脑不能控制排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300km以上为高层大气;即为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

【解答】A;卫星相对静止但是仍在不停的运动;故不是人造卫星不会烧毁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B;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而非散热好的原因,故不符合题意;

C;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故与人造卫星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故人造卫星未烧毁,故正确;

D;高层大气密度较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2、C【分析】【分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此题考查知识点较简单,要牢记.

【解答】解: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也就是14点左右.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3、C【分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结合题意.

故选:C.4、D【分析】【解答】A;电热丝和电动机串联;电动机不能够独立工作.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电路中只有一个总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电动机无法独立工作.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动机;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热丝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热丝;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工作;S1闭合,S2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S1断开;电动机和电热丝都不工作.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同时工作,因此电动机和电热丝为并联电路;又因为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因此电路中有总开关控制,电热也有相应的开关控制.5、A【分析】【解答】先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极性;乙为N,丙为S,再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出甲与乙为异名磁极,则甲为S极,丙与丁为同名磁极,则丁为N极。

【分析】考查右手螺旋定则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6、C【分析】【解答】题中”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说明天气是多变的,而且是可以预测,有规律可循的。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天气特征的理解。注意关键字眼“未来两天寒潮影响本市”“将”等,就可以得出选项。7、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要准确找出实验的变量。

【解答】选B。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遮光部分(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和未遮光部分的变量是光,可以得出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8、B【分析】【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本题考查常用天气符号的判读,认识天气符号是解题的关键,要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解答】解:﹣台风﹣不适合出海捕鱼,故A错误;﹣晴天﹣适合学校举办运动会,故B正确;﹣雾﹣不影响播种水稻,故C错误;﹣霜冻﹣不适合公路上高速行驶汽车;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9、D【分析】【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也属于非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小明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61【分析】【解答】根据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得出电子数=114,根据原子相等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得出中子数=175,最后求出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175-114=61.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结构.11、A27%【分析】【解答】(1)A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比B物质大;但是降到20℃,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从30℃降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

(2)30℃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37g,所以将20g物质A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7%.

故答案为:(1)A;(2)27%.

【分析】(1)根据A;B两种物质在30℃、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2)根据30℃时,物质A的溶解度进行分析.12、等于大于【分析】【解答】解:当酒醅在酒液中漂浮不动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由于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会下沉,所以,当酒渣沉于缸底时,酒醅密度大于酒液密度.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分析】浸没水中的物体若浮力大于重力;则物体会上浮;若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会下沉;漂浮;悬浮时,则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下沉;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上浮;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悬浮13、晶体【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从第4分钟到第8分钟,物质的温度保持48℃不变,是物质的熔点.此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解答】解:从表可以看出,该物体在程中温度持,有一定熔点,所以物质为晶体.

故答案为:晶体.14、A|A|C【分析】【分析】(1)根据公式F浮=ρgV排来判断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情况,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2)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漂浮);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解答】解:(1)排开水的体积V排A>V排B>V排C,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

三个球中受到浮力关系F浮A>F浮B>F浮C,则这三个球受到浮力最大的是A球;(2)A沉底,则ρA>ρ液;

B、C都漂浮,则ρB<ρ液,ρC<ρ液;则三个球中密度最大的是A球;

浮力与重力的关系F浮B=GB,F浮C=GC;

由F浮=G=mg=ρVg,F浮=G排=ρ液gV排;

由F浮B>F浮C;可知;

ρBVg>ρCVg;

已知三个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ρB>ρC.

由ρ=可得,mA>mB>mC;

则三个球中质量最小的是C球.

故答案为:A;A;C.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6、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7、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8、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9、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0、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12分)21、【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22、【分析】【分析】先判断小车在B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相等的力,线段的长度必须相等.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了力的大小.【解答】解: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说明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

故答图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