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28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禅让制B.投票制C.世袭制D.选举制2、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②制作弓箭、烧制陶器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A.④③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3、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头攒动,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金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子”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A.唐都长安B.北宋东京C.元朝大都D.南宋临安4、读书是人类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如果你有机会阅读《史记》,从中可以了解到的历史人物有()

①黄帝。

②项羽。

③蔡伦。

④华佗。

⑤秦始皇A.①②④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5、盛唐时期,一位商人要把余杭的稻米运到洛阳,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A.坐马车走陆路B.挑夫挑走陆路C.乘船走大运河D.坐轿子走山路6、假如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去哪座城市()A.西安B.咸阳C.上海D.敦煌7、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舜B.舜传禹C.禹传伯益D.禹传子,家天下8、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9、冬奥会圣火传递将于2020年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滇长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______,他的言论收集在______一书。11、《___________________》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2、观察下图,请将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二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辽东B.临洮13、阅读下表内容判断,(提醒注意: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朝代时间建立者最后一位王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夏桀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成汤纣王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1)夏朝建立于大约公元前20世纪。()(2)三个王朝的最后一个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暴君,导致了国家的灭亡。()(3)在三个王朝中商王朝存在的时间是最长的。()(4)商王盘庚于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了殷。()(5)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14、战国时期改革之风盛行,请按要求填写(3分):(1)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变法(2)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3)秦国变法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措施是()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宋朝施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16、1636年,努尔哈赤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A.正确B.错误17、明朝中期倭寇之患严重的原因是武器落后。18、(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19、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20、春秋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出现了民族交融。21、成吉思汗是元朝时期伟大的历史人物。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40分)22、(1)请将下列字母的英文代号填入图中

A.夷州B.赤壁之战的地点

(2)赤壁之战后,从图中看出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局面?23、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人物是谁?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什么突出的成就?如何评价他?(2)图二是谁的代表作?这一代表作的名称是什么?他的字有何特点?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3)图三是谁的代表作?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除此之外,请指出这一画家的另一代表作的名称。(4)我们从图一人物和图二、图三作品的作者身上可学到哪些精神品质?24、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____(朝代)。(2)依据上图,请你指出它的出发点:A____;“两关”:C____,D____。(3)为开通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____25、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朝文物——货币,回答下列问题。(1)图片中的三个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文献资料B.实物资料(2)从上面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点?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根据以上文物能否证明唐朝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国家?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26、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这就是尧舜禹的禅让。A符合题意。投票制和选举制是源于近代,B;D可以排除。C世袭制是指,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也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尧舜禹的禅让是课文基础知识,在学习这个内容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尧舜禹为什么能当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C【分析】【分析】人类的活动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类先使用自然火;然后学会了人工取火,然后学会了制作弓箭;烧制陶器,再后来农耕成为主要活动。所以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③④②①。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3、D【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纸币”“岁币”“金使者”“瓦子”等可知;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南宋临安。南宋临安十分繁华,出现了娱乐性场所“瓦子”此时已经出现了纸币,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南宋每年需向金支付大量“岁币”。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D4、B【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①黄帝;②项羽、⑤秦始皇在记述之内,③蔡伦和④华佗是东汉的人物不在记述之内。

故选B。

本题以读书是人类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为依托,考查《史记》.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B5、C【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盛唐时期,一位商人要把余杭的稻米运到洛阳,最便捷的运输方式是乘船走大运河。故选C。【解析】C6、B【分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秦朝的都城在咸阳.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秦的统一;要把握秦的统一的史实及秦朝的都城.

理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7、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兴亡的相关内容。A选项中尧传舜,B选项中舜传禹都属于是禅让制。首先应该排除。禹死后,王位并没有传给伯益,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取到了禅让制,所以C项错误,答案应该为D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D8、C【分析】青铜农具是在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的;而石器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使用;铁器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相关农具的出现顺序.

解答排序题需要准确识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解析】C9、C【分析】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牧地区连接线上.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明长城.【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略

【分析】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

故答案为:

孔子;论语.

由题干中“儒家学派创始人”可知考查的知识点是孔子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析】孔子;论语11、略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的科技著作。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填《天工开物》。【解析】《天工开物》12、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长城的相关知识,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时期修筑了秦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所以答案是左框:B;右框: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解析】【答案】左框:B右框:A1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知道: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而不是公元前20世纪,所以(1)的叙述是错误的;夏商西周的最后一个王分别是夏桀、商纣和周幽王,这三位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因此(2)的叙述是正确的;通过表格中的时间,我们可判断出夏朝存在的时间是470年,商朝存在的时间是554年,西周存在的时间是275年,所以三个王朝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商朝,因此(3)的叙述是正确的;(4)商王盘庚于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了殷和(5)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虽然叙述是正确的,但是表格中未涉及,所以答案是×√√○○。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1)×(2)√(3)√(4)○(5)○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国时代商鞅变法的理解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最为著名的变法活动,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秦孝公,所以(1)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2)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秦孝公;(3)商鞅变法中最为根本性的举措是“废井田开阡陌”,即废除井田制,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1)商鞅(2)秦孝公(3)承认土地私有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宋代统治阶级的导向和意图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崇尚武力,武将跋扈,政权更迭频繁,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政权和社会的安定,开启“偃武兴文”的风尚,在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本题正确。

【解析】T16、×【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皇太极建立清朝的相关知识点。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故题目错误。故选B

【解析】B17、×【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使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商人经济利益收到严重损害;于是这类人便于倭国流浪武士,商人(也包括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勾结作乱。【点评】考查明朝中期倭寇之患严重的原因。18、√【分析】【分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千古传诵的抒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出自《离骚》。故本题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抒情诗《离骚》。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1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春秋争霸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所以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正确。【解析】T20、√【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造成的社会后果。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故:正确。【解析】T21、×【分析】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铁木真。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木真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40分)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赤壁之战和夷洲。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烈的交战,周瑜用火攻打败曹军。赤壁之战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本题的中间方框为赤壁位置,填写:B。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即今天的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本题的右下方框为夷洲,填写:A。(2)本题考查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烈的交战,周瑜用火攻打败曹军。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解析】(1)中间方框为B;右下方框为A。(2)三国鼎立的局面。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祖冲之的相关内容。图片一的信息是祖冲之。祖冲之是南朝宋、齐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其中尤其是数学,我国自古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近1000年,他的著作是《缀数》。(2)本题主要考查了王羲之的相关内容。图二是《兰亭序》,王羲之的作品,王羲之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著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行书、草书流畅潇洒,楷书缜密端正。他的书法自南朝以来就被朝野所重视,唐太宗李世民尤为酷爱,因而流行愈广,世称“书圣”。《兰亭序》《兰亭序》又称《兰亭帖》,行书字帖,王羲之33岁那年,与一些好友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时所写。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3)本题主要考查了顾恺之的相关内容。图三是《女史箴图》,顾恺之的代表作。东晋的顾恺之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以画人物为著称。他的人物画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4)本题主要考查了祖冲之、王羲之和顾恺之的精神品质。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热爱科学、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善于学习前人的成就、富有创新精神等。

【解析】(1)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2)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书、草书流畅潇洒,楷书缜密端正;他被后人称为“书圣”。

(3)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热爱科学、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善于学习前人的成就、富有创新精神等。

24、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1)西汉时期,汉武帝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和西域个交往日趋密切。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来,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从而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2)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起点的长安,到敦煌后分两路,北边是玉门关,南边是阳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