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14/wKhkGWekSXWABfx-AAFQ4JsrMEA447.jpg)
![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14/wKhkGWekSXWABfx-AAFQ4JsrMEA4472.jpg)
![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14/wKhkGWekSXWABfx-AAFQ4JsrMEA4473.jpg)
![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14/wKhkGWekSXWABfx-AAFQ4JsrMEA4474.jpg)
![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6/14/wKhkGWekSXWABfx-AAFQ4JsrMEA4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它出自于下列哪一文明古国吗()A.古中国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2、10、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下列章节目录出自小说《红楼梦》的是A.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B.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C.第二十一回:“虔婆酔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D.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苏联的建立D.新中国的成立4、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A.楔形文字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金字塔5、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曾经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这个预言在50年前得以基本实现--欧洲联盟建立.欧盟还力求“用同一种声音说话”,这是指()A.统一使用语言B.外交步调一致C.使用统一的货币D.统一经济市场6、美国内战初北方节节失利,扭转战争形势的关键是A.林肯当选总统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葛底斯堡战役D.攻克里士满7、【题文】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A.法国殖民者B.英国殖民者C.德国殖民者D.西班牙殖民者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奴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9、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祖国统一】材料一:请回答:(1)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香港于年月日回归祖国;(1分)澳门于年月日回归祖国。(1分)(2)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1分)【民族团结】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灿烂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早在古代我国就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请回答:(3)朝时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分)(4)清朝时确立制度和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2分)10、《大唐西域记》描述了13世纪的东方文明,对后来欧洲开辟新航路有所启示.____.11、成语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我国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下面是邵阳县某中学为深入了解中国成语典故而准备的强化训练试题,请你参与。
(1)请你为成语按产生时期归位。(请将备选成语的序号填写到相应成语栏中;每栏要选填2个)
。历史时期相应成语备选成语①战国时期A.问鼎中原B.飘若浮云。
C.知己知彼D.妙手回春。
E.三分天下F.焚书坑儒②秦汉时朝③魏晋时期(2)下列3个成语用错了;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用正确的成语替换。
神州大地;地杰人灵,从古至今,人才辈出。晋文公巧用①问鼎中原,大败楚国,称霸中原;刘备苦心②卧薪尝胆,请出诸葛亮,建立蜀汉;陈胜吴广③徙木立信,起义反秦。
①____,②____,③____。12、___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9世纪70年代,____收复新疆,粉碎了阿古柏分裂势力,维护了我国领土主权。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____(判断对错).1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____(判断对错)15、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削夺王国的封地。____(判断对错)16、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来技术.____(判断对错)17、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主席。____(判断对错)18、宪章运动是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____(判断对错)19、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德国的梵高就是颇具代表的一位,代表作有《向日葵》。______(判断对错)20、“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最初起源于意大利。______(判断对错)2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折射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南宋时期.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5题,共45分)22、【题文】(9分)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2分)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2分)23、【题文】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24、【题文】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材料五:这部法令是法国的;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部法令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请回答:
⑴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献出自哪国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2分)
⑶材料三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谁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2分)
⑸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五则法令有何共同之处?(1分)25、【题文】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2分〕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26、【题文】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1分)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2分)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7、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说,中国领导人能够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使中美关系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品味习副主席的讲话,探究下列问题:(1)我国古代对外交流频繁。请问:汉朝对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是什么?(1分)列举一位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往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1分)(2)明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相比,目的有何不同?(2分)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外国势力侵入的新形势,试举一例说明。(1分)(3)请列举一个20世纪40年代中美合作的事例。(1分)依据材料回答,建立良好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1分)28、中日一衣带水,交往源远流长。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两国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开始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但结局迥异。近代日本两次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今的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已成为维系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中之重。请回答:(1)“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具体是指什么?(2)“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指中日两国历史上的什么自救运动?(3)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是指哪两场战争?(4)近年来,日本政府的哪些做法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又极有可能威胁到“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举两例)(5)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两国关系?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摘自哥伦布日记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1分)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1分)(2)列举一文艺复兴在艺术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2分)(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1分)(4)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认识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1分)(5)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1分)(6)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1分)30、【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l)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析】【解答】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小说。ABCD的语录皆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A.第二十一回:“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可以判断出自《西游记》,B.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可以判断出自《三国演义》,C.第二十一回:“虔婆酔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可以判断出自《水浒传》,D.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可以判断出自《红楼梦》,故选D。【解析】【答案】D3、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知识点.
解答本题要熟记巴黎公社建立的有关内容.【解析】A4、D【分析】略【解析】D5、B【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盟还力求“用同一种声音说话”力争外交步调一致.
故选B.
本题考查欧洲联合.
重点识记欧洲联合的历程及影响.【解析】B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美国的南北战争。林肯为了扭转南北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后战争向有利于北方方向发展,最终于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结束。故选B。【解析】B7、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857——1859年印度反英大起义不仅在印度近代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爭史上也具有巨大的意义。这次起义虽然只有两年的时間,但这两年炽热的斗爭,却充分暴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印度一百年来(1757——1857年)社会经济各方面的矛盾,尤其表现了一百年来在印度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这次起义也反映了亚洲各国人民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普遍仇恨」。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题目表述正确,所以选T。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解析】【答案】T9、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1982年,我国政府作出收回香港的决策,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正式举行政权交接仪式;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两国政府举行了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2)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后来实际应用到香港和澳门问题上。(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就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此后,汉藏两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到元朝时,对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加强了控制,并设置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地区,标志着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4)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清朝时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顺治时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乾隆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有效的维护了清朝对边疆的管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故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解析】【答案】(1)1997年7月1日(1分)1999年12月20日(1分)(年、月、日错一不得分)(2)邓小平(1分)(3)元朝(1分)(4)册封(或金瓶掣签制)(1分);驻藏大臣(1分)10、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相关知识的内容.【解析】【解答】马可•波罗是1275年元朝时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商人;回国后,他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东方见闻录》)把当时繁荣富庶的东方向西方人作了生动详细的介绍,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答案为:错误:《大唐西域记》;改正:《马可•波罗行纪》或《东方见闻录》.11、退避三舍三顾茅庐揭竿而起【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的出处.
(2)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析】【解答】(1)“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飘若浮云”指的是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赞誉.“知己知彼”,亦作“知彼知己”.意思是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短长均能透彻了解.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妙手回春”指的是对东汉的名医华佗医术的赞誉;“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焚书坑儒”出自是秦朝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2)“问鼎中原”与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有关;晋文公巧用“退避三舍”的计谋,打败楚国,称霸中原;“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刘备三请诸葛亮,涉及的成语是“三顾茅庐”;“徒木立信”指的是商鞅,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涉及的成语是“揭竿而起”.
故答案为:
(1)①:AC②:DF③:BE.
(2)①:退避三舍②:三顾茅庐③:揭竿而起.12、1840左宗棠。【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知识;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收复新疆,故答案是:1840;左宗棠。
【点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解答】文革结束之后;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为:
×.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解析】【解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推恩令的实施,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了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故答案为:
×.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解析】【解答】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可以说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报纸的印刷要使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刷,而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北宋毕昇发明的.
故答案为:
×.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解析】【解答】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地位.【解析】【解答】巴黎公社是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不是宪章运动.
故答案为:×.19、×【分析】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荷兰的,不是德国的梵高就是颇具代表的一位,代表作有《向日葵》。
故答案为:×。
本题以近代的绘画艺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为依托,考查梵高。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近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20、√【分析】据题干“(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描述。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思想。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思想。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解析】√21、√【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宋代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故答案为:
√.四、其他(共5题,共45分)22、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一中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的原因: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处于“一超多强中”的“一强”。【解析】【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2)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任一点2分);称霸世界(2分)
(3)多极化趋势(1分);“一超多强中”的“一强”(2分)23、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可以知道B是日本明治维新,C是美国南北战争,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本题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即可,难度不大。(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出使外国的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4)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参军的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北方。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析】【答案】计6分。
⑴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分)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
⑵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分,答对一项即可得分。)
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1分)
⑷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分)24、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世界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权利法案》,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如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材料二文献出自法国的《人权宣言》,之所以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是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三出自《独立宣言》,“这些殖民地”指北美13个殖民地。材料四“宪法”是指美国1787年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总统制。材料五是指《民法典》,它是拿破仑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以上五则法令的共同之处: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解析】【答案】计8分。
⑴君主立宪制(1分)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
⑵法国(1分)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分)
⑶北美13个殖民地(1分)
⑷美国1787年宪法(1分)拿破仑(1分)
⑸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5、略
【分析】【解析】(1)根据所学,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14世纪的文艺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2)第二次是启蒙运动,在此指导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的是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此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l)文艺复兴运动。(2分)意大利。(2分)
(2)启蒙运动。(2分)____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4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1可以知道是瓦特,他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汽车的是卡尔·本茨,其动力发明是内燃机。(3)和网络有关的发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本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瓦特(1分)改良蒸汽机(1分)(2)卡尔·本茨内燃机(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汉朝的对外交往通道当属历史上著名东西贸易要道——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往人物有玄奘、鉴真等人(2)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明成祖力图广加招徕,制造出“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况,以示炫耀;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根据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史实可知,明朝中后期台湾被荷兰侵占。(3)中美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中美两关系可以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才能维护好两国的关系。考点: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解析】【答案】(7分)(1)丝绸之路(1分);玄奘(1分)。(2)加强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1分);获取财富(1分);荷兰侵占台湾(1分,符合题意即可)。(3)中美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分,符合题意即可);“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需要”(或国家利益)(1分)。28、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相关史实,材料中“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同样的困境”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与中国都面临外国的侵略的困境,都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开始探索民族自强的道路”可以得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两个进行的改革探索,中国开始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第(3)问,主要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犯下的滔天罪行,题干中“日本政府的哪些做法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又极有可能威胁到东亚、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等等;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处理好两国关系必须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各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等。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答案】(1)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洋务运动;日:明治维新。(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4)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制造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任意两点即可,2分)(5)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各则两利,争则两伤;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日本的发展也需要睦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谊需要倍加珍惜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9、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内容。材料中的“中世纪”给出了时间,“人类意识”是指精神,在中世纪时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教会,因此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专横的宗教统治(天主教统治),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为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兴起的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2)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文艺复兴的经过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但丁和达芬奇,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有名的诗人。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故写上其中一部作品就可以。(3)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文艺复兴的实质。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上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2《提多项式公因式》听评课记录
- 生活保障信托协议书(2篇)
- 环保工程承包协议书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实数课题实数的运算和大小比较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6.2《师生交往》听课评课记录1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2 平移》听评课记录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阅读材料 杨辉三角与两数和的乘方》听评课记录2
-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室》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听评课记录(共17课时;定稿)
- tpu颗粒生产工艺
- 《体检中心培训》课件
- 肿瘤患者全程管理
-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探讨
- 特殊教育导论 课件 第1-6章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智力异常儿童的教育
- 辞职申请表-中英文模板
- DB13(J)T145-201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上册)
- 07J501-1钢雨篷玻璃面板图集
- 企业职务犯罪法制讲座课件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家乡的方言
- 母亲健康快车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