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1页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2页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3页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技巧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类: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托物言志散文、写景抒情散文、阐发哲理散文(4单元)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顺序顺叙:按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来写。作用:使文章清晰流畅,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倒叙:先写事件的高潮或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1)制造悬念,吸引读者。(2)避免平铺直叙,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插叙:叙事时插人与之相关的另一件事。(删去不影响情节的完整性)作用:(1)进行补充,使文章更加充实。(2)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3)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补叙:在叙述的过程中,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叫做补叙。(删去会影响情节的完整性)作用:(1)补充内容,丰富文章内容(3)解释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4)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5)介绍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6)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某种纵深感。段落结构作用: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2.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3.卒彰显志,深化中心,升华主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首尾照应,总结全文。段落作用首段:(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埋下伏笔(3)引起下文,为后文做铺。中间段:(1)承上启下(2)引起下文(3)做铺垫(4)照应前文尾段:(1)深化中心(2)篇末点题(3)总结全文(4)卒彰显志(5)呼应开头(标题)(6)升华主旨位置在开头:结构: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3、开篇点题4、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内容:叙述了……的内容点明主旨+主题思想奠定全文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写作铺垫6、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或突出强调的特点)位置在中间:结构:1.过渡段,承上启下2.照应上文3.引起下文。

内容:1.叙述了……的内容。2.承接上文写内容。3.引出下文,为下文写作铺垫。位置在结尾:

结构:1、总结全文2、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3、篇末点题4、卒章显志内容:叙述了……的内容揭示(深化)主旨+主题思想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增加诗情画意(引用诗句)5、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①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亲切自然,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称(你、你们):①直接对话,亲切自然。②拉近距离,便于情感交流便于抒情。第三人称(他、他们):①自由客观、不受时空限制。②便于叙事和议论。记叙线索: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一篇文章线索可能不止一条,有的文章会采用明、暗线交织。(《一颗小桃树》《藤野先生》《背影》)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渲染、衬托(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对比、用典、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多感官描写、起兴、类比、……举例:欲扬先抑:《阿长与山海经》阿长的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以小见大:《散步》尊老爱幼/《赤壁》起兴(比兴):《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白描:枯藤老树昏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动衬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虚实结合:昔人已乘黄鹤去晴川历历汉阳树以乐景写哀情:小桥流水人家/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对比: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用典:徙倚欲何依/长歌怀采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报君黄金台上意/九万里风鹏正举/半卷红旗临易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口诀:背气人情主)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或形象;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点明和突出中心。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③推动情节的发展;④揭示文章的主题。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偶、顶真、互文、借代、双关、通感……举例:顶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林寒涧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代:沉鳞竞跃/烽火连三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臣本布衣/簪缨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巾帼不让须眉/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美丽的颜色》通感:你笑的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对偶:律诗二三联理解标题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和深层):①从一语双关的角度分析标题含义;②从修辞角度分析标题含义;③从文章的文眼角度分析标题含义;④从线索、悬念设置角度分析标题含义;⑤从象征意义角度分析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口诀:吸读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