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地理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0/35/wKhkGWekHhaAJObtAAJxDJIpuyE982.jpg)
![2024中考地理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0/35/wKhkGWekHhaAJObtAAJxDJIpuyE9822.jpg)
![2024中考地理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0/35/wKhkGWekHhaAJObtAAJxDJIpuyE9823.jpg)
![2024中考地理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0/35/wKhkGWekHhaAJObtAAJxDJIpuyE9824.jpg)
![2024中考地理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0/35/wKhkGWekHhaAJObtAAJxDJIpuyE9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中考题型特训(一)读图(基础)题
1.读"区域经纬网图”(甲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回答下面问题。
甲图乙图
(1)A点的经纬度是:―,从南、北半球来看,它位于一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它位于一半球。
(2)B点在A点的方向,C点在A点的方向。
(3)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一点所在的纬线圈,与C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是—(经度),A点所在的经线长度—(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所在的经线长度。
(4)D地位于五带中的,属于(高、中、低)纬地区,(有或无)太阳直射现象。
⑸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所产生的现象为—(任答一点)
⑹当地球位于F位置时,此时北半球处于一(季节),此时昼夜关系是—,此时北极圈内出现的现象
是O
【答案】(1)20°S,1O°E南东
(2)正北东北
(3)B160°W等于
(4)南温带低无
⑸一年四季更替
(6)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极昼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及地球运动为背景,涉及地球运动、经纬网判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
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据此可知,A
点的经纬度为20陷,1O°E,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TW以东、160兆以西为东半球,2O°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它位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它位于东半球。
(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可知,B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低,纬线越长,A、B、C、D四点所在的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纬度最
低的B点所在的纬线圈;C点经度为20任,与C点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是16CTW;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故A点所在的经线长度等于C点所在的经线长度。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纬0。-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
之间称为高纬度。因此可知,D地位于五带中的南温带,属于低纬地区,由于其并非热带地区,所以无太
阳直射现象。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一年,所产生的现象为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
化、季节更替等。
(6)读图可知,F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当地球位于F位置时,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此时昼
夜关系是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北极圈内出现的现象是极昼现象。
⑴图1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甲处的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
(填"顺"或"逆")时针。此时,赤峰是(填"白昼"或"黑夜")A点在B点的方向。
图2
图3
(2)图2是赤峰市某学校教室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其中代表冬至日的是—o
⑶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调
整。图3表示赤峰市四季的最佳安装效果,其中表示夏季的是—。
【答案】⑴逆白昼西南
⑵甲
⑶②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的公转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公转图的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得,由甲所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可得,甲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此时北
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根据甲处的光照图可得,图中靠近极点的虚线圈是北极圈,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
象,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其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中国的经度范围是73正向东到135正之
间,此时中国是白昼。A、B所在的图为北极俯视图,图的正中心为北极点,A离北极较远,所以A在B的
南面;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旋转,A在B的西面,故A在B
的西南。
(2)读图可知,甲图太阳高度小,室内获得的太阳光照面积较大,表示冬至日;乙图太阳高度大,室内
获得的太阳光照面积较小,表示夏至日。
(3)太阳能热水器若想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管面的倾斜度应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进行
调整。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半球较近,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图3中②图
表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①③两图正午太阳高度角一样且其角度介于②图和④图之间,①③两图
应出现在春季和秋季,④表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说明这个季节太阳直射点距离北半球最远,应是在
冬季。
3.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有吃饺子、喝姜汤等风俗,还会举行各种活动和仪式来庆祝这个节
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冬至,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处(填序号),太阳直射—(填纬线名称),大连的夜长—(大于/小
于/等于)昼长。
⑵一些地区有喝姜汤来抵御寒冷的习俗,寒冷的主要原因是冬至日前后,地面获得太阳—少。
⑶ABCD四点,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⑷C点的经纬度是一,位于五带中的—带。
【答案】(1)③南回归线大于
(2)热量
⑶C
(4)(0°,110°E)热
【分析】本题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
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五带的划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当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④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运行
在①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运行在②处时,太阳直射赤道,
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运行在③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位于北半球
的大连昼短夜长(夜长大于昼长)。
(2)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这是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位置,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
小,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
(3)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CH/V和1607组成的经线圈,2CTW以东、16CTE以西为东半球,2(HA/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D四点,C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ABD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4)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纬线,纬线的
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
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指示南北方向的是经线,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
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由此据
图可知,C点的经纬度是(0。,110°E)o23可N-23.5°S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66.5°N-90°N
为北寒带,23.53一66.5节为南温带,66.5%一90%为南寒带,根据五带的划分标准,C点位于热带。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长沙市某中学师生近480人于2023年12月11日前往具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厦门研学,
进行一次关于“名校探访、闽南民俗”的逐梦之旅。
甲图
⑴出发前,研学团队用到甲、乙两幅地图做研学准备。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两图中内容更详细的是.
图。
(2)抵达厦门后,为了更便捷地找到入住酒店“翔鹭大酒店",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操作
(如乙图),放大操作后显示的范围会变(填"大"或"小")。
⑶研学第二天,同学们计划前往“厦门园林植物园”参观,想提前了解出行路线,应当选择—(填"厦门
市交通图"或"厦门市水文图")。
⑷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参观了厦门大学翔安校区(面积约2.43平方千米),如果要在A4纸上绘制厦门大
学翔安校区平面图,采取下列哪种比例尺最合适—。
A.1020000000B.036千米
III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D.1/100000
⑸研学第五天,同学们乘坐动车返回长沙。若乙图中"翔鹭大酒店”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量得4cm,已知乙
图的比例尺是10200000,则酒店到火车站的实际距离为千米。
【答案】⑴乙
(2)小
⑶厦门市交通图
⑷C
(5)8
【分析】本题以湖南省交通图、厦门市地图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涉及比例尺、地图的选择等相关知识
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甲图为湖南省交通图,乙为厦门市地图,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甲图的范围大,
比例尺小,内容简略,乙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
(2)电子地图具有信息量大、更新较快、内容存储量大、图幅较小、比例尺可放大或缩小等优点。抵达
厦门后,为了更便捷地找到入住酒店"翔鹭大酒店",需要在手机屏幕上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操作,显示的
范围变小,比例尺变大,内容更详细。
(3)研学第二天,同学们计划前往“厦门园林植物园"参观,想提前了解出行路线,应当选择厦门市交通
图,厦门市水文图无法获得交通信息,无法选择交通线路。
(4)学校面积约2.43平方千米,范围较小,应选择较大的比例尺。把选项中的比例尺转化成数字形式,
分别为:A的比例尺为1回20000000,B的比例尺为1:300000;C的比例尺为1:10000;D的比例尺为1:
100000o选项中C的比例尺最大,画在A4纸上最适合,C正确。
(5)乙图中的比例尺为1回200000,表示1cm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翔鹭大酒店”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量
得4cm,则酒店到火车站的实际距离为2千米x4=8千米。
5.李可和张凯绘制的学校平面图分别如左图,右图所示(两幅图均长6cm,宽4.7cm),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2)判断李可同学绘制的平面图的方向需要依靠—,花坛位于A教学楼的—方向。
⑶李可和张凯绘制的平面图相比,较容易看懂的是—画的图,说明你的理由。―o
⑷请列举一例你在生活学习中使用过的地图并说明该地图帮你解决的问题。
示例:湖南省交通线路图,可以帮助设计省内旅游路线。
【答案】⑴1:10000
(2)指向标东南
⑶李可因为李可绘制的平面图中既有指向标又有图例,比张凯绘制的内容更完整,更容易读懂
⑷湖南省行政区划图,查找岳阳市的位置(或岳阳市动物园导游图,设计游览路线等,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以两幅平面图为背景,涉及比例尺、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
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由两幅图均长6cm,宽4.7cm可知,图上距离长为6cm,代表实际距离600米,宽4.7cm代
表实际距离47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因此该图的比例尺是6(厘米):60000(厘米)=1:
100000
(2)由图可知,李可同学绘制的平面图有指向标,需要靠指向标,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花坛位于A教
学楼的东南方向。
(3)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和注记,由图可知,李可和张凯绘制的平面图相比,较容易看
懂的是李可绘制的,因为李可绘制的平面图中既有指向标又有图例,比张凯绘制的内容更完整,更容易读
懂。
(4)不同种类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如湖南省行政区划图,查找岳阳市的位置;岳阳市动物园导游图,设计游
览路线等。
6.学生安全,牵动万家,陕西省某中学想通过地理课堂将安全教育渗透进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学校周
边环境的熟悉程度。读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米,学校的海拔范围在米之间。
⑵李村所在的山体部位是,学校位于李村的方向。
⑶①、②两处可能存在河流的是处,学校严禁同学们在③④处活动,是因为③④处
是O
⑷为了解学校附近景区的景点分布,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应选择。(中国政区图/景区导览图),
从学校出发到AB两处山峰游览,坡度较缓的是路线。
【答W(1)100800-900
⑵鞍部东北
⑶②陡崖
(4)景区导游图a/A
【分析】本题以学校周边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内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
的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等高距,据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
图的等高距是100米。学校位于900米和8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因此学校的海拔范围在800—900米之
间。
(2)李村位于A、B两座山峰之间,是鞍部;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学校位于李村的东北方向。
(3)观察①②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图中①处等高线向低值处凸出,为山脊,②处等高线向高值处凸
出,为山谷。而河流发育在山谷出,即②处可能存在河流。
(4)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
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
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为了解学校附近景区的景点分布,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应选择景区导游图,由
图可知,从学校出发到A、B两处山峰,a线路处的等高线稀疏,坡缓,路线较长;而b线路等高线密集,
坡陡,路程较短。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洲①与大洲②的分界线是—运河,大洲④与大洲⑤的分界线是—运河。
(2)任何一条经线都穿过的大洋是—(填字母),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填名称)。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是(填名称)。
⑶大洲②的西海岸与大洲—(填数字)的东海岸轮廓很吻合,对此德国科学家一提出了大陆漂移
说。
⑷从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广阔的是半球,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半球。
⑸①、③两洲的分界线从北到南依次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海、大高加索山、黑海、―海峡。
⑹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洋(填名称),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填名称)
⑺完全位于东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填名称)。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的是洲(填名称),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洲(填名称),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的是——洲1C填名称)。
【答案⑴苏伊士巴拿马
⑵D亚洲南极洲
⑶⑤魏格纳
(4)南北
⑸里土耳其
(6)太平北冰
⑺非洲北美南美大洋
【分析】本题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I、四大洋及洲界线的分布,各大洲及四大洋的特点,
大陆漂移学说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大洲①所示的亚洲与大洲②所示的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分界线;大洲④北美洲
与大洲⑤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2)任何一条经线都穿过的大洋是D所示的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I,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经
过北冰洋和南极洲I;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I,该大洲是世界上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I。
(3)大洲②非洲的西海岸与大洲⑤南美洲的海岸轮廓很吻合,受此启发,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
漂移学说,后来得到人们的证实。
(4)从南北半球看,海洋面积广阔的是南半球,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5)①亚洲、③欧洲的分界线从北到南依次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
海峡。
(6)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的一半,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
(7)七大洲中,完全位于东半球,热带草原分布最广的大洲是非洲;位于北半球且东临大西洋、西临太
平洋的北美洲I;位于西半球且离南极洲最近的是南美洲;位于南半球且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大洋
洲。
8.《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鹦鹉
螺号”航行路线示意图,还剩一部分未完成,请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
比例尺
(1广鹦鹉螺号”经过的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o
(2广鹦鹉螺号”经过了①大洲与②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⑶图中缺失的部分主要是洲,D点所在国家被称为(答一个)。
⑷①大洲西南部与②大洲东北部有一个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它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
⑸简述①大洲的主要地势特征_______o我国与②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⑹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B点所在地区比C点所在地区降水(填"多"或"少")。E点
所在地区主要植被是。
(7)A点的经纬度是,E点位于D点的方向。
⑻若A点到E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假如你是此地理学习小组的一员,请在图例中画出缺少的比例尺
(线段式)。
(9)地理学习小组为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感到自豪。神舟十三号飞船从2021年10月
16日发射,于今年4月16日返回,请试着分析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运动的方向变化。
【答案】⑴印度洋
(2)苏伊士运河
⑶北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或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等)
⑷波斯湾
⑸中部高四周低南南合作
(6)少热带雨林
(7)0°,20°E东北
(9)先向南再向北
【分析】本题以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为材料,共设置九道小题,涉及大洲、大洋的概况、海陆分布、经纬
网定位、定向、中东石油的分布、降水的分布规律、比例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
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结合所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CTW和160乍组成的经线圈,2(HA/以东、160兆以西为
东半球,2(TW以西、160在以东为西半球。"鹦鹉螺号"经过的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
(2)读图可知,①大洲为亚洲,②大洲为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红海和
地中海。
(3)读图可知,图中缺失的部分主要是北美洲I,北美洲南部为南美洲I。D点所在的国家是澳大利亚,被称
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读图可知,①大洲(亚洲)西南部与②大洲(非洲)东北部是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大、生
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它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5)读图可知,①大洲为亚洲I,主要的地势特征是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南南合作”主要指发展中国
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南北对话”则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对话。我国为发展中国家,②
大洲为非洲均为发展中国家。故我国和②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6)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B点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C点位于回归线附近
的大陆东岸,降水多。E点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的植被为热带雨林。
(7)读图可知,A点位于赤道,纬度为0。;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
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A点经度位于7(TW和HCTE
的中间,为2CTE。故A点的经纬度为(0°,20°E)o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A点,ED
两点所跨经度大于180。,故E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
(8)根据所学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A点到E点的图上距离为2.5cm,A点到E点的实地距离
为赤道的1/4,赤道的长度为40000千米。故比例尺=2.5厘米/(40000/4)千米=1:400000000。转化为线段
比例尺如图所示:
鹦鹉螺号航行路线'
比例尺?490°km
(9)10月16日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南回归线)移动;冬至日到
4月16日,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春分日到达赤道,然后经过赤道继续向北移动。因此,航天
员在轨驻留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南,后向北。
9.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
(1)①②③三处均为世界人口稠密区,①处人口稠密区指的是—西部。其人口密集的原因
有、«
(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约有80%的人口分布在纬
度地区。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地区。
⑶⑤⑥⑧处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⑥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答案】(1)欧洲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⑵北中低平原
⑶气候炎热干燥;高温少雨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考查学生的综
合分析能力。
【详解】(1)据甲图分析:①②③三处均为世界人口稠密区,①处人口稠密区指的是欧洲,其人口密集
的原因是温带海洋气候,温和湿润,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2)读图可得,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约有80%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地
区。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3)⑤⑥⑧处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⑥处位于非洲北部,该地人口稀少的原
因是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干燥。
10.据某地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
(2)此时,C地风向是,风力为级。此时,D地区的天气为,这种天气长时间发展会造
____。
⑶此时,E地区出现的特殊性天气是。
⑷读图可知G地气温日较差为—,当天空气质量状况—o
【答案】⑴纬度(气温)
(2)西北风6大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
⑶沙尘暴
(4)110轻度污染
【分析】本题以某地天气预报图为材料,涉及常见的天气符号、气温日较差、空气质量等知识点,考查学
生读图识图能力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根据天气符号,可知,图中A、B两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出现的天气是雨夹雪;D
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出现的天气是大雨,其降水形式不同的原因是纬度差异造成的气温不同。
(2)表示风杆;风杆上标有风尾,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F"
表示北风;风力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二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读图可知,C地
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为6级。读图可知,根据天气符号,D地区的天气为大雨,D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山
区,若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读图可知,地处西北地区的E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沙尘暴,该特殊天气会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
很大影响。
(4)读图可知,该日,G地的最高气温为一4回,最低气温为一15回,气温日较差为11回;空气污染指数是
119,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度污染。
11.图中左图由北半球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降水分布图组成,右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分布图,结合所学知
识,完成下列问题。
气温/℃降水量/mm
⑴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你会发现全球的炎热中心不是在赤道,而是在洲北部。
(2)左图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大于0团"或者"小于0回"),其影响因素是。
⑶观察南半球降水分布图,南回归线附近,大陆岸降水多,岸和内陆降水少;南
极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以下。
⑷右图的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处。这种气候的名称是,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岸。该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
面多有“蜡质层",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⑴非洲
⑵小于00地形(地势)
(3)东西200mm
(4)①地中海气候西减少水分蒸发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气温、南半球降水分布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气温分布规律、世界降水分布
规律、气候类型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北半球的气温大致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但是最炎热的地区却不是赤道附近,而是位于非
洲大陆的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
(2)A地其周围的等温线为0回,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A地气温数值应小于0回,
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3)读图可知,在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主要是因为该纬度盛行东南信
风,东部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故降水较多;南极洲地区的降水通过图例可以判断,大多在200mm以
下。
(4)该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左图中①处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
海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当地夏季炎热干燥,为了减弱叶片对水分的蒸
腾作用,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且具有“蜡质层"。
12.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⑴①②③④气候类型在非洲都有分布,在非洲面积最大的是—(填序号),—(填名称)。
⑵⑤⑦两种气候比较,温差较大的是—(填序号),⑧和⑦比较降水较多的是—(填序号)。
⑶你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其特征为—0
⑷⑥地近年暖季气温越来越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可能是人类大量排放—等温室气体有关,为减缓全
球气候变暖,请你结合平日生活列举一个措施—O
【答案】(1)②热带草原气候
⑵⑦⑧
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二氧化碳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
【分析】本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局部分布简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布、气候特点的比较、气候变化等进行比较,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草原气候,③是热带沙漠气候,④是地中海气
候;在非洲都有分布,在非洲面积最大的是②热带草原气候。
(2)读图可知,⑤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两种气候比较,温差较大的是⑦温带大
陆性气候;⑧为温带季风气候,和⑦温带大陆性气候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⑧温带季风气候。
(3)家乡位于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⑥地近年暖季气温越来越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可能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为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可采取,少开私家车出行,要绿色出行;做到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
13.读"世界人口相关资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密度■>200■10-100
(人/千米M100-2001~10无人定居区
世界人口分布
北纬海拔
⑴据图分析,
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从南、北半球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半球;按纬度
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地区。
(2)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E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
⑶甲、乙两种景观位于③地区的是—,当地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⑷②所在的区域主要是—色人种,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一。
⑸图中①区域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等问题。
【答案】⑴平原北中低
(2)D热点雨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
⑶乙当地气候闷热潮湿,一楼放杂物,二楼楼上住人,利于通风散热
(4)白伊斯兰教
⑸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等(只要答出一条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人口相关资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
素、人种和宗教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从南、北半球
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60。以下的中低纬度地区。
(2)由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没有定居人口的是D南极地区,E亚马孙平原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
大,人口稀少,其原因是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居住。
(3)由图可知,甲为平顶屋,乙为高脚屋,③地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高脚屋能
适应高温多雨的环境,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因此位于③地区的是乙。
(4)图中②中东地区,中东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5)图中①欧洲西部部分国家因人口增长过慢,产生了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人负担加重
等问题。
14.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温/℃降水量/mm
BC
(1)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定B的气候类型是一。C的气候类型是一。
(2)B、C两种气候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o
(3)图中几种气候属于热带气候的有—(填字母),其中全年高温多雨的是(填字母)。
⑷E处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形成—(气候类型),该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
的影响因素是—o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海陆位置
(3)A和FA
⑷高原山地气候地形(地势)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气候类型判
读、热带气候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分析,B地位于亚洲东部,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
候;C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读图分析,B、C两种气候降水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B地距海洋近,降水多,C地深居
内陆,降水少。
(3)读图分析,图中A、F气候属于热带气候;A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F
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4)E处位于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形成了高原山地气
候;该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地形因素影响。
15.读欧洲示意图、中东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湾及其沿岸地区。将中东地区的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最短的海运线路需通
过运河。
(2)欧洲西部和中东人种都以为主,但宗教信仰不同,欧洲西部信仰教为主。
⑶欧洲西部和中东都以畜牧业为主,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气候条件是o
⑷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所以该国水资源极其短缺。请你列举一个解
决该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o
【答案】⑴波斯苏伊士
⑵白色基督
⑶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4)热带沙漠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或推广节水农业)
【分析】本题以欧洲西部、中东地区简图为材料,涉及中东的位置范围,石油分布、人种和宗教、气候类
型,欧洲西部的人种和宗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大、产量
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石油资源,将波斯湾沿岸地区的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最短的海运线路需通过苏伊士运
河,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和中东地区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欧洲西部信仰基督教为主,中
东地区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3)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4)由图可知,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全年高温干燥,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
缺;临海地区可发展海水淡化工程,增加水资源总量;跨流域调水工程;农业方面推广节水农业,使用滴
灌、喷灌等。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蒙牛特仑苏的奶源就是在这个
黄金奶源带。
⑴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洲的西部,该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
的地区之一,大多国家是(发达/发展中)国家。
(2)图中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运河;④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海峡。
⑶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和北美洲都有和(特殊纬线)穿过,均地跨寒、温、热三带,面积
最大的气候类型都是气候。
⑷亚洲山河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势特征为,受地势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_______
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北美洲的大河多发源于西部山地,呈南北流向入海。影响河流不同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两大洲的差异。
【答案】⑴欧发达
(2)苏伊士白令
⑶北回归线北极圈温带大陆性气候
(4)中间高,四周低放射地势
【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地形简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相关
知识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欧洲的西部,该地区属于
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大多国家是发达国家。
(2)图中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④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②是南北美洲
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3)从纬度位置看,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北美洲被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两大洲均
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带;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濒临太平
洋、北冰洋;
(4)亚洲和北美洲的河流均受地势的影响。亚洲山河众多,地势起伏大,地势特征为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奔流入海;北美洲的大河多发源于西部山地
呈南北流向入海。
17.非洲自然环境独特,别称众多。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和非洲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因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与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类型具有以
(纬线)为轴呈对称分布。非洲一气候类型的面积最大。
(2)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的地势特征为东南部―,西北部—o
⑶长期以来,非洲被称为"饥饿的大陆"。由于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严重阻碍了非洲—的发展,大部分人
生活贫困,粮食短缺。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农业合作持续深入,帮助了非洲国家提高—生产
能力。
⑷非洲大陆物产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许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
或几种初级产品(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等)的“单一产品经济"。试指出"单一产品经济"在国际贸
易中的不利方面。
【答案】(1)南北赤道热带草原
(2)高低
⑶经济农业
(4)出口商品价格低廉、严重依赖一两种商品等。
【分析】该题以非洲为材料,考查的内容比较多,包括非洲地形、气候、人口与粮食问题及经济特点,要
求审题要细致,关键要仔细认真阅读题目中的地图,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弄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并进行综合分析。
【详解】(1)赤道穿过其中部非洲大陆中部,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的热
带,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呈对称分布,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
的面积最大。
(2)由非洲地形图可以看出,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由南向北排列分布,整个大陆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3)由于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严重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处于贫困线以下,粮食严重不
足,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粮食产量有所增加,粮食问题有
所缓解。
(4)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如: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
物等,形成了"单一产品经济",由于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许多国际的经济对国际市场
依赖性大,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8.读“东南亚"简图,回答问题。
东南亚
⑴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地形特点)山脉、河流分布呈现、的特点。城市、人口
主要分布在—。
⑵泰国、缅甸等国气候—,有利于—(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东南亚是世界上—(填
代号)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A.天然橡胶、棕楣油、咖啡、甘蔗
B.天然橡胶、棕桐油、蕉麻、椰子
C.天然橡胶、棕桐油、水稻、椰子
D.蕉麻、椰子、咖啡、甘蔗
⑶东南亚旖旎的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多样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请将下面四幅旅
游景点图分别与对应的国家连线。
A;B;C;D
【答案】⑴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⑵湿热水稻B
(3)cabd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简图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人口分布特点、气候与
农业、东南亚的旅游业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处我国南部,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山脉、河流分布呈现山
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交通也较为便利。
(2)地处中南半岛的泰国、缅甸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充足,有利于水稻和热
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桐油、蕉麻、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甘蔗的
最大产地是巴西,水稻不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读图可知,A是缅甸仰光大金塔,B是泰国水上市场,C是新加坡鱼尾狮公园,D是越南下龙湾。所
以,A连c,B连a,C连b,D连d。
19.读中东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其中字母A表示—,B为一;五海中的
里海其实不是海,而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
⑵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沿岸。有人用"水比油贵”来形容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
匮乏,试分析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自然原因:―o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哪些__(任答一
点)。
⑶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战火纷飞,造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
原因是—(填字母)。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以白色人种为主③石油资源丰富④淡水资源贫乏⑤民族宗教矛盾突出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答案】(1)地中海红海咸水
(2)波斯湾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建海水淡化工厂/发展节水农业/
一水多用等(任答一点即可)
⑶伊斯兰教A
【分析】本题以中东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考题,涉及了中东的地理位置,资源和战争的原因的相关知识
点,考核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亚洲I、非洲、欧洲,五海是在阿
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由图可知,图中字母A表示地中海,B为红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
的内陆咸水湖。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地区可以说是“水比油
贵",水资源非常匮乏,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旱,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有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
率;海水淡化等。
(3)中东地区宗教多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
教的圣城。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①正确;以白色人种为主不是战争不断的原
因,②错误;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③正确;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
候干旱,水资源匮乏,④正确;民族宗教矛盾突出,⑤正确;综上,②错误,①③④⑤正确,故选
A«
20.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疫情推迟到2021年的日本东京举行,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将于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读"第32-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
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气候类型_______,202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气候特征_________。
(2)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沿岸,其原因是日本的海岸线(填"平直"或"曲折"),
多优良,海运交通便利。
⑶法国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产地,葡萄主要种植在沿岸,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区盛产葡萄
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⑵激户内海曲折港口
⑶地中海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分析】本题以第32-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日本的气候、法国的气
候、日本的工业、法国的农业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读材料可知,2021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为日本东京,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
候,202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为法国巴黎,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读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漱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海岸线漫
长曲折,多优良的港口,便于货物的进出口,海运交通便利。
(3)读图可知,法国的葡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该地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
水少,光照和热量充足,非常适合葡萄的习性,故该地区盛产葡萄。
21.读"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
(1)甲油田位于(地形区)上,位于(大洲)。
(2)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和公路为主,东欧平原上铁路分布特点是;亚洲部分铁路分布特点
是o
⑶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与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是。
⑷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俄罗斯经济发展逐步向东拓展。某班级围绕俄罗斯开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三IT售前专家认证GB10-125 H3CE考试通关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西职教高考《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
-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练习)
- 质押借款合同格式
- 融资担保服务合同
- 航空货运物流运输合同
- 承包的合同范本
- 年互联网技术服务合同
- 房产销售分销合同模板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粮油厂食品安全培训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借名买车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