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的基石,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促进我国的发展。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将劳动教育教学逐渐地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其中语文学科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科目,这样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丰富,并且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对劳动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效地将劳动教育合理地融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引言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劳动教育当中,其教学目标多是在体力劳动方面,让小学生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家务活,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中的劳动等,而新课改的劳动教育目标则倾向于,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意识方面的培养,其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从心中喜欢上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因此本文将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展开分析说明,并给出部分有效的策略,促进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一、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劳动对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人们如果缺乏劳动意识,社会上所有美的事物将不会产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未来社会的创建者之一,如果始终没有接受正确的劳动观念,那么在未来进入社会中,就会缺乏一定的劳动意识,也没有相应的劳动能力,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同时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不能得到良好的提高效果。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下,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并产生一定的劳动态度,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本素质的教学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为了能够让学生从心理上更了解劳动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劳动,以此让学生产生劳动的兴趣,学生通过劳动教育,使自身的意志力更加的强大,同时能够产生相应的创造力,学生在这样综合形式的教学环境下,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劳动素养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一)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背景之下,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渗透教育工作落实在语文教学当中,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够正确的认识劳动,并能深刻地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光荣感,从而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1]。在小学语文思想教育的角度出发渗透劳动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增加学生的劳动观念,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人文性教学的特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案例一: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池塘》这一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以问题形式进行课程的引入,青蛙的池塘是什么样的?青蛙喜欢这个池塘吗?而后教师再提问,青蛙为什么要卖池塘呢?学生们便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最终给出青蛙卖池塘的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发问,那么这么不完美的池塘青蛙最后为什么又不卖了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知道,青蛙通过自己的劳动,将池塘打造成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样子,因此就没有继续卖池塘。由此让学生产生劳动带来的价值[2]。通过语文教育教学中,问题性的引导,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劳动所带来的教师,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面对这些不完美的事物,要想办法去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想着丢弃,通过劳动创造,打造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充分发挥出劳动的价值。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劳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解了劳动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改变[3]。(二)围绕语文教学主体开展劳动实践语文教材内容的设计,大部分源于生活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很多都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根据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可以开展合理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但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还能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快乐[4]。以此让学生对于劳动的学习更加地感兴趣。教学案例二: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状态,然后导入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乡下人家与我们城市人家的不同之处。接着让学生想一想,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由此渗透乡下人们的朴实勤劳的状态,通过自己耕种养殖,来创造自己的美丽生活[5]。通过这样劳动实践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劳动的意义,与此同时,为了更深程度地提高劳动的质量,还可以围绕语文主题,展开植物活动和养殖活动,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将整个的劳动过程记录下来,以此让学生了解动物以及植物的生长特点。学生通过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其劳动的技能,并从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使教学目标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地多元化,强化教师劳动教育的意识,深入了解劳动能够给人们带来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完美的劳动教育切入点,在学生潜移默化增加劳动观念,有效促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纪海龙,刘知晓.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语文建设,2021.[2]赵燕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探究[J].学周刊A版,2022,006(006):27-28.[3]何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温管生产线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缫口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女式内短裤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其他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江苏某新建标准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涂装滤芯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轨道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钢压延加工品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年三相电动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计算机辅助类工具软件项目建议书
- 职业学院学生晚出、晚归、不归管理办法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安利蛋白质粉》课件
- 2025年蒙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椎间孔镜的手术配合
- 2025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电气领域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 focus-pdca改善案例-提高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正确轮换执行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