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34/wKhkGWeixDyAa0_DAAIpFDaWekk896.jpg)
![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34/wKhkGWeixDyAa0_DAAIpFDaWekk8962.jpg)
![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34/wKhkGWeixDyAa0_DAAIpFDaWekk8963.jpg)
![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34/wKhkGWeixDyAa0_DAAIpFDaWekk8964.jpg)
![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B/34/wKhkGWeixDyAa0_DAAIpFDaWekk8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与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称chèn相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B.角jiǎo号角角落角色勾心斗角C.累lěi累计连累累赘危如累卵D.泊bó停泊漂泊湖泊淡泊明志2、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A.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B.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C.海鸥的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D.海鸥们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3、判断下列各句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③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A.比喻对比排比引用B.明喻比喻拟人引用C.比喻比喻排比引用D.暗喻对比排比比喻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B.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C.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5、珍珠鸟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就像一幅画。用一个词语作为这幅画的标题,最恰当的是()A.依赖B.信赖C.诚信6、出现在《搭石》一文中的场景有(______)。A.摆搭石B.买搭石C.送搭石7、作者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介绍松鼠,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A.松鼠的外形特征是漂亮。从松鼠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上翘等来描述的。B.松鼠的性格特征是驯良。松鼠的活动范围是树上而不是住宅区,说明它们不侵犯人类;它们的活动时间是晚上而不是白天,说明它们不骚扰人类C.松鼠一胎生一个,过了冬就换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D.松鼠的行为特征是乖巧。8、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连续______广播______铁路______辞退B.挣钱______压仰______潮湿______忙碌C.缝纫______阴暗______酷署______炎夏D.蒸笼______燥声______瘦弱______脊背9、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精彩B.仿问C.质朴D.统而言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给加横线字注音。
____给________立____________然____11、写出反义词。
特殊—____牺牲—____容易—____1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月光如____恩重如____委婉________
静影沉____动人心____享有________13、选词填空。(不要重复)
葬身去世丧生毙命夭折牺牲捐躯。
______人都有一死,但死的具体情形又不同。有的年至高龄而安然_____;有的未成年就猝然_____;有的_____于车祸;有的_____于大海;有的为谋私而_____;有的为救助他人而_____;还有的_____沙场。死则死矣,但有泰山鸿毛之分。14、古诗阅读,完成问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____。评卷人得分三、问答题(共7题,共14分)15、阅读诗文《暮江吟》;回答问题。
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阅读课文《月光启蒙》选段;回答问题。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问:母亲唱歌谣使孩子受到情感熏陶,那么她给孩子讲故事又使孩子受到什么启蒙呢?17、阅读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选段;回答问题。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六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六头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六头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要间怒吼道。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问:选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彭德怀怎样的思想感情?1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对他冷嘲热讽。19、阅读课文《精读与略读》;回答问题。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课文分几部分,每段的段意是什么?20、读课文《香玉剧社号》,说说:常香玉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过程?21、阅读课文《早》中句子;回答问题。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6分)22、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花:A.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
B.看不清楚;模糊。
C.像花朵一样形状的。
D.作战受的外伤。(1)、无数的浪____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____(2)、满园的鲜____使人眼花缭乱。____(3)、王叔叔挂了两次____。____(4)、我们不要听他的____言巧语。____23、把下列词语分成三类;分别填在横线上。
愉快凝神慈祥愤怒羞愧朗诵报告(1)、表示动作的:________(2)、表示心情的:____________(3)、表示神情的:________24、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1);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____(2);她是一位好老师。
____(3);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4);我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____评卷人得分五、默写(共4题,共28分)25、默写《山行》
____,____。____,____。26、根据插图配古诗。
27、填一填。
①刘备访贤——____②关公放曹操——____28、读诗《所见》;根据内容填空。
牧童骑黄牛,____。意欲捕鸣蝉,____。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8分)29、生说与表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
学校;老师、同学或自己的真实姓名;如需可用昵称或“XXX”代替。
(一)请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主题写一篇作文;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出自己。
的真实情感。题目自拟。
(二)细心观察,用心思考,钓鱼、吃花生这样的小事也会给我们启示。在你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事情,也使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呢?请选择这样的一件事写一篇作文,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看到的或听到的。注意要把事情和得到的启示写清楚。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读“chèn”;表示:(适合;相当)~心,~职,相~,匀~,对~;古代计算衣服的量词。通“趁”。角,两个读音:jiǎo和jué。读作jiǎo指角兽角也。象形,角与刀;鱼相似。凡角之属皆从角。读作jué时,意为竞争,争胜。演员角色。累,读“lěi”,表示:连续,重叠,堆积:~计。~日。~积。~~。日积月~。连篇~牍。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进税。连及,连带:~及。牵~。拖~。泊,表示:停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停留:飘~。见“落”。安静:淡~(亦作“澹泊”)。
【点评】考查学生对多音字词的掌握,学生要掌握多音字的各个读音,就很快就能写出答案了。2、C【分析】【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点评】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3、C【分析】【分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还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
【点评】掌握修辞和引用的用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还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4、C【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5、B【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对中心思想的感悟。【解析】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珍珠鸟》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的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后部分,生动地记叙了小珍珠鸟与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头,对作者真诚信赖的变化过程。6、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解析】《搭石》课文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出现在《搭石》一文中的场景有摆搭石。7、C【分析】本题考查课文阅读理解;【解析】本题考查课文阅读理解;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到四个,而不是一胎生一个。故答案选C。8、A【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解析】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项,正确。B项,压抑:意为情绪、感情低落、精神压抑的精神状态。“仰”改为“抑”;C项,酷暑:指夏季的天气到了非常炎热的盛暑阶段(三伏节气)。即极热的天气。“署”改为“暑”;D项,噪声:使人厌烦的嘈杂声音。“燥”改为“噪”;9、B【分析】此题考查汉字字形。【解析】此题考查汉字字形。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B:仿——访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cìyìjié【分析】【分析】赐给;将某物给你或你的朋友,后代。屹立,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孑然,是指孤立,孤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认读能力。注意拼写时不要拼错。11、一般保全困难【分析】【分析】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牺牲:为坚持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容易: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12、银山动听璧弦盛誉【分析】【分析】月光如银:就是月光跟银子反光的颜色一样。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委婉动听:形容很委婉,声音动听。静影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享有盛誉:盛:茂盛,多,在这里是极高的,众多的意思。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13、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解析】葬身:指埋葬尸体。多指死亡。去世:指(成年人)死去。丧生:指丧命。夭折:指早死。捐躯:指(为崇高的事业)牺牲生命,结合本题句子语境。故答案为:去世______夭折______丧生______牺牲______14、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作家作品的识记。【解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三、问答题(共7题,共14分)15、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分析】【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6、为我们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色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分析】【分析】母亲唱歌谣使孩子收到情感熏陶;给我的启迪是为我们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色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再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7、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它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分析】【分析】这篇短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它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点评】这道题考查的是这个短文的内容,以及表达了彭德怀怎样的感情。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8、不仅就连也【分析】【分析】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独立的分句联接起来,构成复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们用来标明分句间的抽象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特定形式的标志。
【点评】本题考査句式衔接。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语段所表达的中心意思。这几句话主要是说失败的结果的。前面一句说失败的下一站是岔道口,接着交代岔道口有两条路,这两条路其中一条是什么,走这条路的后果是什么;另一条路是什么,走这条路后果是什么。根据这样的逻辑关系,即可选出正确答案。19、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段(1)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段(2—7)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段(8)说明只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分析】【分析】第一段(1)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第二段(2—7)介绍“略读”的常识和方法。第三段(8)说明只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点评】这道题主要是侧四学生对每段段意的掌握。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20、为什么要捐献飞机——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分析】【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常香玉捐献飞机”这一部分;让学生运用已学会的读书方法,结合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从描写常香玉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中,了解她的爱国行动,体会她的爱国之情。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1、“清晨”、“春天”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分析】【分析】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四、综合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分析】花:A.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B.看不清楚,模糊。C.像花朵一样形状的。D.作战受的外伤。
①“无数的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句中“花”是像花朵一样形状的。故选C。②“满园的鲜花使人眼花缭乱。”句中“花”是看不清楚;模糊。故选B。③“王叔叔挂了两次花。”句中“花”是.作战受的外伤。故选D。④“我们不要听他的花言巧语。”句中“花”是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故选A。⑤“王阿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句中“善”是容易。故选E。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解析】1、①C
2、①B
3、①D
4、①A
23、略
【分析】【分析】①表示动作的:朗诵;报告。②表示心情的:愉快、愤怒、羞愧。③表示神情的:凝神、慈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解析】1、①朗诵
②报告
2、①愉快
②愤怒
③羞愧
3、①凝神
②慈祥
24、略
【分析】【分析】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改变标点符号,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1)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改为: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吗?(2)她是一位好老师。改为:她难道不是一位好老师吗?(3)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改为:这件事怎么不使我深受感动呢?(4)我忘不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改为:我难道会忘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吗?
【点评】考查学生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掌握情况,平时注意多练和运用。【解析】1、①这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吗?
2、①她难道不是一位好老师吗?
3、①这件事怎么不使我深受感动呢?
4、①我难道会忘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吗?
五、默写(共4题,共28分)2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分析】【分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背诵、默写能力。要达到默写熟练,首先要背会全诗。26、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分析】【分析】根据插图可想象出: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根据插图配古诗: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配古诗的能力,首先要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理解古诗的内容。27、三顾茅庐顾旧情【分析】【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刘备访贤,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关公放曹操,曹操对关羽暗慕以久。但是关羽已经有了刘备。所以关羽只能挥剑斩情丝。关羽认为曹操的失败是因为关羽拒绝了他内心有愧所以放了曹操一马。算是两不相欠。
【点评】学生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谚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28、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分析】【分析】牧童骑黄牛,歌声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牧童骑在黄牛的背上悠然自在的唱着歌,歌声飘荡在森林里.他听见有蝉在叫就想去捉住这只会叫的蝉可他想去捉的时候蝉却不叫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背诵情况,认真背诵并注意不要书写错别字,特别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按揭手房买卖协议书
- 灰土挤密桩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试题答案大全
- 2025年青海货运从业资格试题题库
- 2025年鹤岗b2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
- 电工承包简单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天安门广场教案1苏教版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有理数的加法》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8 Choosing presents Unit 3 Language in use说课稿 (新版)外研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2库仑定律含解析教科版选修3-1
- 项目负责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 光伏发电项目屋面作业安全检查表
- GB/T 7251.5-201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GB/T 13088-2006饲料中铬的测定
- 经颅磁刺激的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参考教学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神话故事之人物形象”PPT
- 乡村振兴汇报课件
- 红色记忆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