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D/23/wKhkGWeivHyAbXhQAAHc0nW44Ak413.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D/23/wKhkGWeivHyAbXhQAAHc0nW44Ak4132.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D/23/wKhkGWeivHyAbXhQAAHc0nW44Ak4133.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D/23/wKhkGWeivHyAbXhQAAHc0nW44Ak4134.jpg)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D/23/wKhkGWeivHyAbXhQAAHc0nW44Ak4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57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题文】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A.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B.美国不再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中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题文】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下列说法与之意思最为相近的是()A.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彭德怀: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侵占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D.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3、某班围绕我国发生在年尾数为“2”的事件举行学习报告会,下列题目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4、世界历史上,曾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并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光荣革命D.巴黎公社5、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废除二十一条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6、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科举制度的废除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九一八历史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等时刻提醒着我们()A.曲折前进,民族复兴B.百年屈辱,民族抗争C.牢记历史,勿忘国耻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8、有人总结了一个“政权三部曲”即:“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建设”。下列事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政权巩固”性质的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②土地改革③抗美援朝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1912年8月,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宋教仁。______。(判断对错)10、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赎买政策。______(判断对错)1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开端。12、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________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本国____的排挤,难以生存和发展。____13、23、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_______的高潮。(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4)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________。14、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______(判断对错)15、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7、判断题,对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1分)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武器是否先进。1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为争夺权力,发生了内部斗争,被称为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了衰败。20、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争取国内和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参加谈判。______(判断对错)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______(判断对错)22、“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23、1958年8月,办人民公社之风很快吹遍徐州大地,8月26曰,徐州地区第一批人民公社诞生。9月3日,邳县、睢宁两县完成人民公社化。9日,徐州地区历时l5天,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成203个人民公社,入社总农户1248980户,占全地区总农户的99.11%。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A.AB.B24、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
。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5、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与中国近代历史上那一事件有关?请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曾在抗击日军入侵的海战中壮烈牺牲,请问他是谁?他牺牲在哪一战役中?
(3)图三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的英雄事迹是什么?
(4)近代中国人民还有哪些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请列举一例(1)26、图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户农民按手印图二大包干纪念馆(1)图一与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两幅图片所示建筑应该建在何处?
(2)1985年,我国开始对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什么?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什么体制?有何意义?27、时间轴非常直观的表达历史的时序性。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重大事件而具有特殊意义。(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⑩____。
(2)根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8、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的材料是清政府同外国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
(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3)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4)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维钧是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有人曾问过晚年的顾维钧;搞了一辈子外交,最得意之举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巴黎和会。其女儿顾菊珍说:“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外交案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维钧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是怎么回事?导致顾维钧对列强说“不”的国内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材料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中共成立于哪一年?她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30、建国六十年多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的立场、战略、政策和策略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表。1949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2003年)823166248
(1)“我们的朋友遍及五大洲”,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说明了什么?材料二
(2)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重大事件,请根据材料二写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共和国外交史上的两件大事。材料三请回答:(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那么我国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31、图二是长征途中当时哪一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怎样理解长征精神?评卷人得分六、列举题(共1题,共10分)32、Ⅰ.请根据下列信息列举出相对应的____名称。(1)筹备新中国的成立________(2)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3)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__________Ⅱ.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____。(1)他严守潜伏纪律,不幸被大火吞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2)他改变了我国“贫油”的面貌,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3)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4)他身为国家主席,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含冤病逝。()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一贯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和认可,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赞誉。另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这是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中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因素最终促成了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C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本题考查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五大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解析】【答案】C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内容。材料中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这体现了民心相背是战争胜败关键的理论,陈毅同志关于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说法,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解析】【答案】D3、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解答】
A.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故排除A。
B.紧扣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1952年底,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综上,故B正确。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故排除C。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6年底;故排除D。
故选B。
【解析】B4、B【分析】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对抗蒙昧的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故选:B。
本题以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为切入点;考查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解析】B5、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和口号的认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5月4日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彻底地反帝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和口号的认识。6、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废除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深有感触的写道:废止科举“乃吾国数千年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意思是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重要的举动,说到它的重要性,与废除古代的封建陋习制度;开拓土地一般无二。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7、C【分析】“九一八历史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它记录着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时刻警醒着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故选:C。
本题考查日本法西斯暴行。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日本法西斯暴行的相关史实。【解析】C8、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①属于政权建立的内容,④属于政权建设的内容,②土地改革;和③抗美援朝都起了政权巩固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
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意义.【解析】A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为了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故本题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人物.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解析】√10、略
【分析】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故答案为:√.
本题以实行赎买政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解析】√11、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史【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史。
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重点掌握鸦片战争以后社会性质的改变。
要熟练掌握四次战争的影响,重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史12、萌芽封建制度外国资本【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本国封建制度的阻碍和外国资本的排挤,难以生存和发展。故答案依次是萌芽;封建制度、外国资本。
【点评】知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内外因。1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本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土地改革完成后,一家一户的农业很难抵御自然灾害,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潮。故填农业合作化。(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实行分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本题考查的是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的相关知识点。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培育,经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故填籼型杂交水稻。【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农业合作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籼型杂交水稻14、略
【分析】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者,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玻利瓦尔。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到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社会各阶层纷纷行动起来,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解析】√15、略
【分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197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重点识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与影响.【解析】√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答案】错17、×【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相比较,主要是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考点: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析】【答案】错误18、√【分析】【分析】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1978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始了全面认真地拨乱反正,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之天京事变。1856年;就在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天京城内发生了内部相残的“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题干观点符合史实,故正确。故选T。
【解析】T20、×【分析】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解析】×21、√【分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为切入点;主要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查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解析】√2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原因、经过和影响。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认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实质是幻想共产主义轻易能实现。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材料体现出了人民公社“一打二公”的典型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恰恰相反,由于其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民生活受到很大的影。据此,本题观点错误,故选B。【解析】B24、√【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本题正确。故选A。【解析】A四、识图题(共3题,共27分)25、略
【分析】(1)本题林则徐的相关知识。图一人物是林则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月6日至3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25(2)本题考查邓世昌的相关知识。图二人物是邓世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最后壮烈牺牲。(3)本题考查关天培的相关知识。图三人物是关天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关天培亲自指挥,尽管守军低于对方数倍,面对英军猛攻,仍死守虎门炮台,顽强抵抗。最终因援军未至,被枪弹击中,壮烈殉国。(4)本题考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在太仓地区活捉了洋枪队的副领队,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0年,在太仓地区活捉了洋枪队的副领队,不久,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租界。8
1862【解析】(1)虎门销烟;意义: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2)邓世昌;黄海海战。(3)关天培誓死保卫虎门炮台,抗击英军,最后壮烈牺牲。(4)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26、略
【分析】(1)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2)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3)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实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析】(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址:安徽。(2)重点:国有企业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大史实。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所以,①处填写:邓小平。②处填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处填写:改革开放。④处填写:民主与法制。⑤处填写:国有企业。⑥处填写:中共十三大。⑦处填写:南方谈话。⑧处填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⑨处填写:1997年。⑩处填写:中共十五大。(2)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认识。根据上述题目的解答可知,我们认识到我们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制度,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表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解析】(1)①邓小平。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③改革开放。④民主与法制。⑤国有企业。⑥中共十三大。⑦南方谈话。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⑨1997年。⑩中共十五大。(2)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8、略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1)由材料“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可知材料一出自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由材料“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可知材料二出自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2)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生存,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弱国无外交).
(3)材料二出自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材料二中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需要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根本原因是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闭关锁国.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生存;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弱国无外交).
(3)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制度落后).29、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巴黎和会.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据材料“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维钧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是由于英法美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提出的正义要求,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导致顾维钧对列强说“不”的国内因素是五四运动的爆发.
(2)据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据材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成立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1)由于英法美操纵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人民提出的正义要求,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由图表可知,20世纪60年代23个国家与中国建交,20世纪80年代62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可见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建国初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不强,国际地位不高,许多国家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因为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后来由于新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中国交往符合它们的利益,因此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建交说明了新中国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长,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本题主要考查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大事。解答本题一定要依据材料二中图片回答,依据第一幅图的注释文字“周恩来与尼赫鲁”,可知反映了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教材可知,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总理访问印度,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据第二幅图的注释文字“周恩来和尼克松”,可知反映了尼克松访华的情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会谈,并与周恩来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依据第三幅图的注释文字“邓小平在联大发言”,说明了中国已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结合教材可知,1971年,在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的新变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随着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外交由建交热潮转为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成功举办了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增进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更加自信、更加开放,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治孤立,我国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倒向社会会主义一边,积极发展与苏联的关系,得到苏联的援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发展经济和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积极发展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巩固发展同发展国家的关系,在多边领域,也取得了巨大地进展。可见我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的依据是:维护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利益。【解析】(1)①情况: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②说明:我国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①图一:周总理访问印度,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图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图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更加自信、更加开放,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维护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利益。31、(1)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一中“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诞生的这个“先进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材料二图一是遵义会议召开地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材料二图二描述的是长征途中红军飞夺泸定桥史实。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学习的长征精神有: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故答案为:
(1)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3)飞夺泸定桥;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分析】
本题以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有关内容。【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车位出租合同样本(2篇)
- 服装公司办公室装修合同
- 商业地产租赁居间协议样本
- 保健食品配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合作开发合同
- 人工智能监理居间合同
- 服装批发市场物流合同
- 橡胶行业融资居间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安防产品区域代理及市场推广合同
- 2025年度信息安全保密合作协议
- 《媒介社会学》课件
- 项目设计报告范文高中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zemax-优化函数说明书
- 2021年《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适用解读之担保解释的历程
- 第02讲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学生版)-2025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专题解读
- 成立商会的可行性报告5则范文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模板
- 2022年中考英语语法-专题练习-名词(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