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电视剧描述了1956年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在这一年,剧中的主人公最有可能经历的是A.从广播里听到“东方红人造卫星”上天的新闻B.从报纸上看到全国正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报道C.在电视上看到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大炼钢铁运动”的画面D.在乡下听到村民加入了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消息2、《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A.国民大革命期间B.九一八事变后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3、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下列对日记中所述“大事”,表述不正确的是()A.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B.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C.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苏联的领袖们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及时发现和纠正包括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在内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积重难返,丧失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苏联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政策弊端”不包括()A.经济计划统得过死B.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C.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D.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5、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中共七大③井冈山会师④百团大战。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6、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起源于()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帝国的扩张D.东罗马帝国7、历史课上,同学们进行“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A.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B.

明朝锦衣卫印C.

清朝文字狱D.

清朝军机处8、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此宣言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文献()A.《人权宣言》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独立宣言》D.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和宣言”9、“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南京条约》的这一条款说明()A.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该条约B.侵略者常以合理借口隐藏极其险恶用意C.大英商船的合理要求得到皇帝的诚意恩准D.大清皇帝立法赐予英国君主主掌国家权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21世纪的世界舞台。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1)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古印度的是11、公元前209年____和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84年____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12、《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

错误:____;改正____。13、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存亡时间与两宋的关系辽契丹916-1125先交战不断,签定澶渊之盟后相对安定,交流频繁西夏党项1038-1227先交战不断,后维持长期和平金女真1115-1234战和不休,长期对峙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填)“C”。

(1)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____

(2)辽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____

(3)辽、西夏、金三个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辽____

(4)辽、西夏、金都和两宋发生过战争____

(5)辽、西夏、金和两宋的关系以和为主____。14、人物篇(1)“罄南山之竹书罪无趣,决东海之波流而难尽”痛斥的是____(2)西安大慈恩寺的楹联:胜地自西来,竹杖回春,特开千载梵境;妙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广被万劫众生。这介绍的是____(3)清代书画家秦文锦为抗金英雄____题墓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15、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将与成语相关的选项字母编号填写在括号内。

(1)退避三舍____(2)纸上谈兵____(3)阵前倒戈____(4)卧薪尝胆____

A.牧野之战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C.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D.越王勾践磨练自己的方法。1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是史无前例的动乱.____(判断对错)18、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____(判断对错)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疯狂展开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____(判断对错)20、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没有实现和平,反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___.(判断对错)21、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

史实: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它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剑桥明史》

推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以加强中外贸易为目的远洋航行,扩大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32分)22、材料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与爱国性,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他们主张用资产阶级新文化改造封建旧文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矛头直指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但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材料三: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经胡耀邦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了思想大解放,也促进了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场会议的召开。材料四:斯大林说:是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一个半多世纪以来,在它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分)(2)材料二所说的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局限性。(2分)(3)材料三所说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分)(4)材料四中斯大林所说的“圣经”和“福音书”指的是什么?它发表后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2分)(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分)23、船,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交通工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友谊之船】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侵略之船】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2分)(3)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2分)【革命之船】材料四1921年,中国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也开始启航,宣告了一个“伟大的巨人”呱呱坠地,中国从此走向光明!(4)嘉兴游船上诞生的“伟大巨人”指什么事件?她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材料五如图是苏联第一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水下排水量5500吨,水下航速22节,自给力60昼夜,潜深300米。(5)核动力所代表的是一场和平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发源地在哪里?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⑴如图,从“1908年”到“1912年”,老百姓在中国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1分)材料二毛泽东在某次党的代表大会(1945年5月31日)上指出:在这条方针里面:“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就是说的组织队伍;就是说的敌人;“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就是说的目标。⑵这是毛泽东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材料中省略部分所提的“敌人”主要指谁?(2分)材料三刘少奇同志向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作了若干说明,对宪法草案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就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⑶材料中的“大会”是指哪一次会议?在此会议之前颁布的《共同纲领》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材料四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摘自《十二五规划》⑷我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开始?(1分)⑸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1分)25、中共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的浴血奋战和63年的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1)材料中所指“三十年以来”历程中,请列举两例在中共领导下大规模浴血奋战的典型事例。(2分)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一阶段?(1分)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由于党在农村推行了什么经济改革?(1分)材料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二大报告(4)材料四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发展壮大中国的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请说出这条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是谁?开创这条建设道路的依据是什么?(2分)(5)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历程,你有何感悟?(1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发生在1956年的国家大事。东方红人造卫星”上天的新闻,时间应该是1970年;全国正在进行土地改革的报道,时间是1950-1952年;“大炼钢铁运动”时间应该是1958年;在乡下听到村民加入了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消息,1953-1956年。故本题答案为D.考点:冀人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迈向社会主义;冀人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冀人版八年级下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和国的科技丰碑;冀人版八年级下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之路的探索;【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聂耳的掌握情况.【解析】【解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中华民族危亡,为了激励人民抗战,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奋勇抗战,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故选B.3、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解析】【解答】题干中的关键词为“1921年6月29日”“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共产主义者”是谢觉哉追忆了毛泽东和何叔衡离开长沙时的情景.这个大事是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中心任务和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共的成立,是党的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项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后的意义.

故选D.4、C【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形成,在这经济体制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造成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故ABD三项正确,C项的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中政治方面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5、B【分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1928年井冈山会师;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所以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

故选B.

本题以“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中共七大、井冈山会师、百团大战的知识点.

本题以“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为线索,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中共七大、井冈山会师、百团大战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这些事件的时间或先后顺序.【解析】B6、A【分析】略【解析】A7、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注意理解宋代南方商业发展的表现.【解析】【解答】本题是识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题目B,C,D三项是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符合题目研究的主题,而A项是北宋纸币的流通问题,体现宋代南方经济特别是商业的发展,与题目研究主题不符.

故选A.8、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有关文献的识记.【解析】【解答】1861-1865年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永远获得自由,”.A.《人权宣言》出自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C.《独立宣言》出自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D.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和宣言”出自1861年;其内容都与题干不符.

故选B.9、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解析】【解答】据题干“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南京条约》的这一条款说明侵略者常以合理借口隐藏极其险恶用意,英国的根本目的是割占香港岛,便利英国对华侵略.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印度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雅利安人实行种姓制度,形成严格的等级。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解析】【答案】(1)种姓制度(2)佛教11、陈胜张角【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和张角起义.【解析】【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东汉末年的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故答案为:

陈胜;张角.12、杭州宁波【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答案为:

错误:杭州;改正:宁波.13、ACBAA【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辽;西夏、金的建立民族.

(2)本题考查辽东建立者.

(3)本题考查辽;西夏、金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

(4)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

(5)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解析】【解答】(1)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以直接获取到: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故答案是A.

(2)表格中没有涉及: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故答案是C.

(3)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以获取到:辽存在时间是1125-916=209年,西夏存在时间是1227-1038=189年,金存在时间是1234-1115=119年,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是金.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答案是B.

(4)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以获取到:辽;西夏、金都和两宋发生过战争.故答案是A.

(5)依据题干表格内容;可以获取到:两宋时期,宋与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互有战争,但双方之间的和平交往是主流.故答案是A.

故答案为:

(1)A.

(2)C.

(3)B.

(4)A.

(5)A.14、略

【分析】(1)本题考查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统治时期,三征辽东,劳民伤财;奢侈浪费,纵情享乐;滥用民力,徭役繁重。隋炀帝的暴政引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痛斥的就是隋炀帝。故填:隋炀帝。(2)本题考查玄奘的贡献。大慈恩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玄奘法师在此译经,并创立了法相宗。山门处的一副楹联,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该寺的历史与玄奘的功业:“胜地自西来,竹杖回春,特开千载梵境;妙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广被万劫众生。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研习佛法。后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并从事着繁重的翻译经文的工作,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故填:玄奘。(3)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一度收复大量失地,最后却被秦桧等人害死。千百年年,中国百姓对岳飞一直充满着无限的尊崇,对秦桧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憎恶,“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正说明了这点,人们还在岳飞墓前,塑造了秦桧的跪像。故填:岳飞。【解析】(1)隋炀帝。(2)玄奘。(3)岳飞。15、CBA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成语.【解析】【解答】(1)晋楚争霸时候;晋楚两军城濮之战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2)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习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纸上谈兵,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3)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中商军在阵前纷纷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4)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

(1)退避三舍--C.

(2)纸上谈兵--B.

(3)阵前倒戈--A.

(4)卧薪尝胆--D.16、诺曼底登陆战【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诺曼底登陆的影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诺曼底登陆的影响。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八大后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解析】【解答】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是1956年到1966年;1958年我国先后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严重失误;而史无前例的动乱是指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1976年.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齐桓公称霸.【解析】【解答】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故答案为:

√.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伴随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加剧,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而不是奥地利)、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绥靖政策.【解析】【解答】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了维持所谓的和平,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法西斯国家因此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不久便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根据材料中“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它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外贸易。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四、论述题(共4题,共32分)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材料二所说的这场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这场运动的局限性是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材料三所说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材料四中斯大林所说的“圣经”和“福音书”指的是《共产党宣言》,它发表后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为变革或革命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等。【解析】【答案】(1)维新变法思潮或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分)(2)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1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1分)(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分)(4)《共产党宣言》;(1分)巴黎公社。(1分)(5)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思想解放为变革或革命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等。(任答一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23、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船有关的历史史实。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是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