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选择性必修三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1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数十年,竞为秦所灭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夫天者,人之始也2、下列对文中有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史称东西二周。B.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C.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D.连衡:泰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B.“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以后,唯天子得乘辇。因此,“辇”常为天子、天子车驾的代称。C.“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会论虞常论:判罪B.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责备子为父死,亡所恨恨:怨恨C.自分已死久矣分:职责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5、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委命下吏命:命令。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6、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委命下吏C.铸以为金人十二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公司日前宣布;将在亚洲市场推出一款能够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电池,该电池目前已正式在新加坡___________。

②您在努力让个人资产增值的同时;是否注意到家庭财产会在自己的___________选择中不知不觉地流失?

③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就市场内活禽交易的相关制度;日常管理、消毒检疫、自身保护、活禽屠宰等情况询问了市场商户;并对现场进行了___________。

④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___________礼尚往来,他仍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他家致谢。A.面市草率考查因为B.面世草率考察因为C.面市轻率考察出于D.面世轻率考查出于9、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梁,吾仇也B.请其矢,盛以锦囊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8题,共16分)10、《玩偶之家》中对于娜拉出走的结局,鲁迅在“五四”时期写过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对于鲁迅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试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简要说说理由。11、宾语前置句。

⑬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12、解释下列加点字。

幸。

幸蒙其赏赐_______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_______13、定语后置句。

⑨匈奴使留在汉者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标志14、通假释义。

(1)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

(2)非及乡时之士也__________15、一词多义。

告。

(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__________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16、指出下列句子中多义词“其”字的含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___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_______

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17、根据拼音写汉字。

⑦(lù)贿______(luò)_______绎不绝(luò)______阳纸贵。

⑧(sòu)干______(shù)______口(sù)____________落下。

⑨(péng)______荜生辉(péng)______车。

⑩(rú)______动(rú)耳______目染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9、古诗文默写。

(1)四围山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2)世人皆浊,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_?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20、下面这首小诗在网络上被许多人转发、推荐。请品读该诗,说明其被推荐的理由。要求:写3点理由,字数60字左右。一碗油盐饭佚名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22、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请运用这种写法,从下列“物语”中任选一则,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4~8行。

物语示例:(1)竹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2)浮萍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3)蝉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4)牛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23、某中学开展辩论赛,假如你是反方参赛队员,请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写两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正方: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难道出身卑微,行事多有违德之处,但最终一统天下的刘邦不是英雄吗?难道为夺皇位,不惜杀死同胞兄弟,却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不是英雄吗?反方: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请问:24、根据下列句子的语境选词填空。

①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保税展示、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通关服务于一体,__________10月份已吸引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个品牌;2500多种单品入驻。(截止/截至)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上为了崇高事业共同合作的__________。(典范/典型)

③她从不刻意__________自己;有一种纯朴自然之美。(装饰/妆饰)

④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__________的奇妙!(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D项;为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

A;B、C三项均为被动句;分别以“为”“为所”“见”为标志。

故选D。2、A【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化知识的能力。

A项;“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错误,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洛邑,东周都巩。

故选A。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子、男”,没有“王”。

故选D。4、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B项;恨:遗憾。

C项;分:动词,料想;断定。

D项;当:判处。

故选A。5、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文言实词。B项“命”是“性命”,本句的意思是“性命听凭秦的下级官吏处理”。6、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代指百越之地。即“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委命(于)下吏”。

C.省略句;省略动词“铸”和介词“以”的宾语“之”,即“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十二”为数量词,作“金人”的后置定语,即“铸以(之)为十二金人”。

D.判断句;“也”表判断。

故选D。7、C【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斗;使动用法,使斗。

B.弱;使动用法,使弱。

C.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D.愚;使动用法,使愚笨。

故选C。8、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①面市:(产品)开始供应市场。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此处的语境是该电池在新加坡供应市场;故应选“面市”。

②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此处的语境是自己不慎重的选择导致财产流失,故应选“轻率”。

③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此处的语境是进行了实地观察调查;故应选“考察”。

④因为: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出于:(事物)从某处出现;产生;(言行)从某一角度、方面出发。此处的语境是从礼尚往来的角度出发,故应选“出于”。

故选C。9、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结合“;也”分析,为判断句。

B.正常语序为“请其矢;以锦囊盛”,“以锦囊”为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C.正常语序为“还矢先王;而以成功告”,“以成功”为状语,为状语后置句。

D.“为”表被动;为被动句。

故选D。二、其他(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如果认同此观点;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如果不认同此观点,首先社会为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次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最后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解析】观点一:认同。

①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1879年,工业革命还在发展中;挪威的女权运动虽然处于高涨阶段,但妇女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因此,社会还不能为妇女提供充足的劳动就业机会,娜拉出走之后很可能难以及时得到足以养活自己的正常工作。戏剧中的林丹太太就是一个例子,她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不得不求助于并没有什么地位的娜拉,让娜拉央求海尔茂为她找工作。

②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

从剧情来看;娜拉除了长得漂亮;跳舞跳得好之外,并没有什么特长,甚至操持家务的工作也是由佣人来做的。从人物性格来看,娜拉出走时不带走海尔茂的任何东西,即便在“手头不方便的时候”也不愿接受海尔茂的任何帮助,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性;从她对爱情的态度来看,她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她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

③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

爱她的阮克大夫即将离世;林丹太太虽然帮助娜拉解除了借款风波带来的危机;但她本身就是向娜拉求助的人;平时没有经济地位的娜拉,花钱都是跟海尔茂要,省下来的钱都用于还债。因此,从人脉关系和经济基础来看,出走后的娜拉甚至难以在社会上暂时立足。

④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意思是说中国的每一次变革和进步,都会有人付出血的代价。中国是这样,挪威也如此。我们丝毫不怀疑社会进步的必然性,然而,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娜拉为追求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经济独立的出走,要么以失败告终后重新回到海尔茂的身边,要么沦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

观点二:不认同。

①社会为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此,既然社会需要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公共的劳动”,就说明社会能够为女性提供正当;适合的工作机会。当时的挪威有一些女权运动活动家,应当也有一些女权运动的组织机构,这些人和机构能够为出走的娜拉提供必要的生存和工作方面的帮助。

②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

从剧情来看;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她聪明而有头脑,有办法解决出走后面临的生存、工作等问题。同时,娜拉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她不会再回到海尔茂身边做一个“玩偶”,更不可能堕落而走向肮脏的泥潭。

③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

娜拉的同学林丹太太,就是一位典型的独立女性,她不受男性的庇护,愿意承担家庭经济来源:她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借款危机而大胆劝说柯洛克斯泰,并表示柯洛克斯泰失去工作后,她也愿意和他重建家庭。这表明,女性完全可以成为经济独立、有人格尊严的人。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意思是“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其中“自为”“自佐”语序应为“为自”“佐自”,属于宾语前置句。【解析】⑬莫不欲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结合“赏赐”分析;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幸”应该为动词,希望。

结合“蒙大恩”分析,应该是幸而,幸运。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解析】①.动词,希望②.副词,幸而,幸运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留在汉者”做“匈奴使”的定语,按现代汉语定语应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调整后的语序为“留在汉者匈奴使”。原句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了,叫定语后置,其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整句翻译成“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解析】①.⑨留在汉者匈奴使②.者14、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通假字的能力。

(1)赢粮而景从;意思是“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2)非及乡时之士也,意思是“比不上先前的那些谋士”。“乡”同“向”,先。【解析】①.“景”同“影”,像影子一样②.“乡”同“向”,先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

(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句意为:(他)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其中的“告”;动词,译为“告诉”。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句意为:他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其中的“告”,动词,译为“祭告”。【解析】①.告诉②.祭告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①其;副词,表祈使语气。句子译为: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②其;副词,表程度。句子译为: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是多么衰颓啊。

③其;代词,他。句子译为:他意气骄盛,可以说非常雄壮啊。

④其,副词,大概,表揣测语气。句子译为:大概都出于这吧?【解析】①.副词,表祈使语气②.副词,表程度③.代词,他④.副词,大概,表揣测语气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

赂:形声,读作lù,贿赂,用财物买通别人。络:形声,读作luò,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洛:形声,读作luò,洛阳纸贵,来称誉某种著作流传很广。嗽:形声,读作sòu,嗽干,干咳嗽。漱:形声,读作shù,漱口,利用液体含漱从而清洁口腔的方法。簌:形声,读作sù,簌簌落下,形容流泪时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蓬:形声,读作péng,蓬荜生辉,某事物或人使寒门增添光辉。篷:形声,读作péng,蓬车,有顶的货车。蠕:形声,读作rú,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濡:形声,读作rú,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解析】①.赂②.络③.洛④.嗽⑤.漱⑥.簌⑦.簌⑧.蓬⑨.篷⑩.蠕⑪.濡三、古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2分)18、略

【分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象及作用。立足文本前两联;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解析】(1)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

(2)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四、句子默写(共1题,共3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这是一道直接对应的默写题,学生只需在背诵的基础上一一对应即可。但是要注意难写字如“臆、淈、啜、醨、坳、蠡”等的写法;要注意音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6中的“舒”误写为“抒”,不可将答题空7中的“覆”误写为“复”,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衡”误写为“横”;还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不可将答题空4中的“哺”误写为“浦”,不可将答题空10中的“浦”误写为“哺”。【解析】①.一鞭残照里②.遍人间烦恼填胸臆③.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④.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⑤.退而论书策⑥.以舒其愤⑦.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⑧.水浅而舟大也⑨.响穷彭蠡之滨⑩.声断衡阳之浦五、现代诗歌阅读(共1题,共7分)20、略

【分析】【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共有3个诗节,10行,却能被许多人转发;推荐。从内容上,诗歌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母亲在世时,每天为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去世后,就没有了这碗“油盐饭”,我懂事后,想念母亲,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母亲的坟前。时间前后相承,“前天”“昨天”“今天”,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从表现手法上,这首小诗,语言朴素,都是日常口语;意象单纯,“一碗油盐饭”;但意蕴丰富,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爱,表现得生动可感。同时,这首诗,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

【点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解析】①简单的叙事,再现日常生活的细节,真挚感人。②时间前后相承,内容层层铺垫,感情逐层深入。③语言朴素,意象单纯,内涵丰富。④诗行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视觉美感。六、语言表达(共4题,共24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处,“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而这里是强调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关系紧密,不存在祸福,应改为“息息相关”;“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第③处,“增加疆域”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拓展”。第④处,“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不符合时间顺序,应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第⑥处,“是因为的因素”结构混乱,应删去“的因素”。【解析】①“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③“增加”改为“拓展”;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⑥删去“的因素”。22、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诗歌常运用即事感怀、小中见大的写法来抒情言志”“用问句的形式写一首思索人生的小诗”,分析材料内容,主要是“竹”“浮萍”“蝉”“牛”等的“物语”。结合“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分析,可以写竹的善于总结、扎实和竹子的空心等。结合“紧密地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具有团结精神。每移动一步,都是随波逐流”分析,可以抓住浮萍的团结、随波逐流来写。结合“每一次演唱,都充满了激情。过分地追求声势,终究不能登上舞台”分析,可以抓住蝉的激情、有活力和过分追求形式等来写。结合“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分析,可以抓住牛的踏实和缺少反抗精神来写。【解析】竹绿绿的一生,始终迈着向上的脚步。空空的竹心,留下了多少永远的遗憾?23、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写辩词时要注意紧扣论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议论,要求思路明晰,逻辑严密,所选材料典型,论证有力。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时还可根据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答时,需要根据正方的观点进行回击。如对方辩友只将以成败论英雄看做是一种衡量英雄的标准,可是没有看到他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英雄总是具有以下品质:才能勇武过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