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A/wKhkGWegRK-AAPlqAAH8twIblJs308.jpg)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A/wKhkGWegRK-AAPlqAAH8twIblJs3082.jpg)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A/wKhkGWegRK-AAPlqAAH8twIblJs3083.jpg)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A/wKhkGWegRK-AAPlqAAH8twIblJs3084.jpg)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5/1A/wKhkGWegRK-AAPlqAAH8twIblJs3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若某家庭电路的熔丝断了,则该家庭电路一定是短路了B.若某物质在室温中逐渐冷却,则该物质原来温度一定高于室温C.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D.若某物质易溶于无机溶剂水,则该物质一定是无机物2、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两次载人航天飞行.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当航天员被固定在飞船座椅上休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D.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3、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u<fB.u=2fC.f<u<2fD.u>2f4、“低碳生活”目前已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时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的是()
A.避免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纤材质的服装。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文印。
C.使用手绢代替餐巾纸。
D.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B.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档案材料要用碳素笔填写,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活泼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总数一定不变,而分子总数一定发生变化6、下列做法中,能减小摩擦的是(
)
A.骑自行车急刹车时,要用很大的力捏刹车把B.汽车在积雪的路面上行驶时,后轮装上铁链C.搬运笨重的机床时,在机床下垫几根圆木棍D.体操运动员在单杠比赛前,双手要抹些镁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水的比热容为4.2×103____(填写单位),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3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焦.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热量后,末温比较高的是____块(选填“铝”或“铜”).(c铝>c铜)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L1和L2是____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判断A2表的读数是____;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是____.
9、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10、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隆忙
把它放在1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隆忙
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为22隆忙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11、能源是人类文明跃进的重要物质基础,可燃冰、水能、风能、石油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____;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只要是你愿意听到的声音,一定不是噪音”.____.(判断对错)13、物理学中的质量是指物体的好坏.____.14、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____.15、判断题
(1)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____)
(2)小明看到妈妈将湿衣服晒在阳光下,他认为水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____)
(3)给水加热,水分子的运动加快(____)16、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____(判断对错)17、物体静止一定是不受到力的作用.____(判断对错)18、质量和密度都是物质的特性.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27分)19、深海潜水时,从指挥船上将潜水箱逐步放下,箱中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按下开关使船上的绿灯亮,告诉指挥员“情况正常”,可继续下潜,船上的指挥员也以潜水箱中的电灯亮作为答复.当潜水员遇到异常情况或已不能忍受时使船上的红灯亮电铃响,通知指挥员收绳上浮.按上述要求设计出电路图.(电源放在指挥船上)20、如图所示;光从水里射向空气.
21、如图所示,F1
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
处的动力,O
为支点.
请画出动力F1
的力臂L1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2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中的器材;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
(1)在图(b)甲、丙、丁操作中,设小桌对支持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丙、p丁,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
(2)小明进行了甲、乙所示的操作,得出了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他得出结论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
(3)小华把小桌挪到一块木板上,通过对甲、丁操作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错误结论.小华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原因是____.
(4)要想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选取的被压物体应____.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
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
“近视”或“远视”)
眼镜.
(4)
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移动.
(5)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
刻度线处不动,把蜡烛向右移至37cm
刻度线处,此时应向______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烛焰的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题,共16分)24、在图中展示了一些所常见的物理现象;请分别在横线上填写它们的实验目的.
25、2013年5月22日上午11时;湖北省首个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并网发电.这套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由18块太阳能电池板;一个逆变器、一个汇流箱和一块电表组成.这18块太阳能电池板,总面积近30平方米.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转化是太阳能转化为____.
(2)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处1m2上获得的太阳能辐射功率p0=1.0×103W/m2,光电转换效率约为15%.这18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时总功率约为____W;预计最高年发电时间约为1200小时,最高年发电量约为____度.26、(2010秋•绥中县校级月考)如图是中国海军潜艇今年4月参加海上大阅兵的情景.在“长征6号”潜艇的带领下,“长征3号”等潜艇排成一字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观礼台接受检阅.若以“长征6号”为参照物,“长征3号”是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不采用“并排”行驶,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_小,潜艇高速并排行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此时“长征6号”排开水的重力为6×107N,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N.潜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当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Pa.在潜艇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_,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27、(1)小梅家新买的一把菜刀;如图所示.刀上①②③④处的特殊作用她不了解,请你帮她解释.(任选三处即可)
(2)近年来凯里市有很多上班族又骑上了存封已久的自行车出行,这是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一种具体体现.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并践行.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再列举三个低碳生活的事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1)家庭电路中熔丝熔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根据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物质进行判断;
(4)从蔗糖等易溶于水可做出分析.【解析】【解答】解:A;若某家庭电路的熔丝断了;则该家庭电路可能是短路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故A错误;
B;若某物质在室温中逐渐冷却;则该物质原来温度一定高于室温,这样才能发生热传递,向外放热而降温,故B正确;
C;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故C错误;
D;蔗糖等易溶于水;但属于有机物,故若某物质易溶于无机溶剂水,则该物质不一定是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B.2、A【分析】【分析】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析】【解答】解:AD;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所以航天员和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航天员相对于飞船是静止的.故A正确,D错误.
B;航天员随飞船一起运动;航天员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太阳和飞船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
故选A.3、D【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大于2倍焦距.
故选D.4、D【分析】
A;生产物品;尤其是化纤材料的物品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自然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造纸厂的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严重;所以选项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不符合题意;
C;手绢可以重复使用;而纸巾不可以,并且制造纸巾会有很大的污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夏天将空调开的很低会造成对电的浪费;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精神,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5、A【分析】【分析】(1)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
(2)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3)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解析】【解答】解:
A;树枝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正确;
B;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白气”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档案都用碳素笔来填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C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分子个数就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A.6、C【分析】解:A
骑自行车急刹车时;要用很大的力捏刹车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积雪的路面上行驶时;后轮装上铁链,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搬运笨重的机床时;在机床下垫几根圆木棍,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故C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在单杠比赛前;双手要抹些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解析】C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分析】(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降低值,利用放热公式Q放=cm△t求水放出的热量;
(3)根据Q吸=cm△t比较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量,进一步判断两者的末温高低.【解析】【解答】解:(1)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水吸出的热量:Q吸=cm△t=4.2×103J/(kg•℃)×5kg×(30℃-20℃)=2.1×105;
(3)铝的比热容比铜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时,吸收相等的热量,铜的温度升得高;铝的温度升高的低;
因为Q吸=cm△t,且c铝>c铜;
所以由△t=可知;铜升高的温度高,又因为初温相同,所以铜的末温比较高。
故答案为:J/(kg•℃);2.1×105;铜.8、略
【分析】【分析】并联电路是指各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灯泡的关系;由于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L1中的电流,然后根据电流表中指针的位置以及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计算出电流的大小即可.【解析】【解答】解:因为两个灯泡并列连接;因此两灯泡并联;
已知电流表A2的量程和指针位置,因此电流表A2的读数为0.5A,又因为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因此电流表的量程为0~3A,故示数为1A,则流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1A-0.5A=0.5A.
故答案为并联,0.5A,0.5A.9、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析】【解答】解: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花气袭人”是因为花朵的芳香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很快扩散到了空气中,说明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了.故答案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10、20℃【分析】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隆忙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隆忙
所以温度计示数由4隆忙
到94隆忙
实际温度变化了90隆忙
故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100隆忙94鈭�4=109隆忙
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22鈭�4)隆脕109隆忙=20隆忙
.
故答案为:20隆忙
.
先求出温度计上的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再看温度计上的22隆忙
相对于温度计上的4隆忙(
实际温度是0隆忙)
上升的实际温度,就是这杯水的实际温度.
这是一道温度计读数修正问题,难度较大.
要解答此题,应理解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及读数方法.【解析】20隆忙
11、略
【分析】【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析】【解答】解:
“可燃冰”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燃料;也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水能、风能;可燃冰、石油.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2、×【分析】【分析】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区别,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它们的定义,也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发声体的振动特点,二是根据人的主观感受.【解析】【解答】解: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振动无规则的都属于噪声,如,我们愿意听春节的鞭炮声,但那却是无规则振动的噪声,故该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析】【解答】解: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不变的,温度为0℃.【解析】【解答】解: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只要是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一定是0℃.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1)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来判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蒸发;沸腾两种方式.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地越快.【解析】【解答】解:(1)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故答案为:×
(2)将湿衣服晒在阳光下;衣服上的水分慢慢蒸发,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
故答案为:√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给水加热,水分子运动加快.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答】解: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解: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会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解析】【解答】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差别,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有关.
故答案为:×.四、作图题(共3题,共27分)19、略
【分析】【分析】箱中潜水员在下潜过程中按下箱中开关使船上的绿灯亮说明一个开关与绿灯串联,船上的指挥员也以潜水箱中的电灯亮作为答复说明指挥船内一个开关与灯泡串联,潜水员遇到异常情况或已不能忍受时使船上的红灯亮电铃响说明船内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红灯和电铃,为了安全起见电铃与红灯并联,由以上可知,三个灯泡和电铃均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解析】【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三只灯泡与电铃均并联,指挥船内的开关与潜水箱内开关灯泡串联,箱内一开关与指挥船内绿灯串联,指挥船内红灯和电铃并联后与箱内另一开关串联,如下图所示:
20、略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表面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析】【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故答案为:21、略
【分析】
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支点O
然后延长动力的作用线(
用虚线)
再由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做垂线;标出L1
.
掌握杠杆的五要素,会画力臂,会根据力臂画出力.
延长力的作用线要用虚线.【解析】解:延长动力的作用线(
用虚线)
由支点向动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用虚线)
标出L1.
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22、p甲<p丙=p丁没有保持压力不变木板不容易发生形变,无法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且容易发生形变【分析】【分析】(1)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在比较时,可每次选择两组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三次实验的压强大小关系;
(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的大小不变;
(3)木板不容易发生形变;无法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据此判断;
(4)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通过容易形变的材料体现出来.【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丙相比,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丙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压强大,即p甲<p丙;
丙和丁相比,压力和受力面积均相同,因此对支持面的压强相同,即p丙=p丁;
故三者的关系是:p甲<p丙=p丁;
(2)甲;乙所示的实验中;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同,因此不能得出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它得出结论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保持压力不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3)在实验中;把小桌挪到一块木板上,通过对甲;丁操作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木板不容易发生形变,无法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4)要想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选取的被压物体应相同,且容易发生形变,这样通过受压面的形变程度才能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1)p甲<p丙=p丁;
(2)没有保持压力不变;
(3)木板不容易发生形变;无法准确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4)相同且容易发生形变.23、略
【分析】解:(1)
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
如下图所示;蜡烛上的某一点发出无数条光线(
只画出了四条)
经过凸透镜后成像在光屏上,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蜡烛发出的光线12
给挡住了,但仍有光线34
通过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而照在光屏上成像.
只不过是通过的光线减少,图象的亮度变暗.
故选D.
(3)
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4)
蜡烛不断燃烧;烛焰不断降低,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5)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
刻度线处不动;把蜡烛向右移至37cm
刻度线处,即物体处于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另一侧的2
倍焦距以外,即此时应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烛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
照相机;(2)D(3)
近视;(4)
上;(5)
右;倒立;放大;实.
(1)
当物距大于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
和2f
之间,像距小于物距.
(2)
蜡烛的每个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各个部位而成像在另一侧的光屏上;
(3)
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分析;
(4)
据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可知;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5)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解析】照相机;D
近视;上;右;倒立;放大;实六、其他(共4题,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大气压强是由于空气具有重力和流动性而产生的;1标准大气压支持10.34m高的水柱,能支持76cm的水银柱.
(3)玻璃板在实验中充当平面镜,透明的玻璃板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便于比较.通过像能否成在光屏上,可知所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火柴是必备的,点燃蜡烛才能进行实验.【解析】【解答】解:
A;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由图可知;此实验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
B;1标准大气压支持10.34m高的水柱;当然能支持一茶杯水,此实验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的实验.
C;此实验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说明此实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桥梁灌注桩施工及防腐蚀合同
- 出口床垫采购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搅拌车混凝土运输项目进度管理合同范本
- 写作书籍聘用合同范本
- 保险代理人合同范本
- 侵权免责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递增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消防系统远程监控平台建设与维护合同
- 内销房购房合同范本
- 企业培训课程合同范例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汇编
- 2024年4月自考00608日本国概况试题
- 医院食堂计划方案
- 保卫管理员三级培训
- 2024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试题题库
- 《初三毕业班开学第一课:收心及中考冲刺》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生儿转运护理安全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