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A/27/wKhkGWegQUiAUXUaAAIs5_E23sI920.jpg)
![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A/27/wKhkGWegQUiAUXUaAAIs5_E23sI9202.jpg)
![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A/27/wKhkGWegQUiAUXUaAAIs5_E23sI9203.jpg)
![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A/27/wKhkGWegQUiAUXUaAAIs5_E23sI9204.jpg)
![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A/27/wKhkGWegQUiAUXUaAAIs5_E23sI9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据此可知该法A.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C.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D.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2、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A.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B.限制了雅典人的生活自由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3、“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的这次演说A.确立了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B.揭开了美国及其盟友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的序幕C.宣示了力主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出台D.标志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4、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退步B.计算机的使用淡化了文字的作用C.回归毛笔字时代是历史的进步D.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5、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据材料可看出,美国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B.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C.最高法院正常行使自身的权力D.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6、下表是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这说明此时的中国。
。类别。
共产党员。
非共产党员。
百分比。
44%
56%
民主党派。
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
民主党派。
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
30%
26%
30%
26%
A.新生政权具有广泛的民主性B.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C.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D.资产阶级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7、英国学者柏克却认为:“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人:一个是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其中“邪门得多的卢梭”主要是指他A.提出“人民主权说”B.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C.倡导“社会契约论”D.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8、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孟德斯鸠————法国————三权分立B.卢梭————德国————人非工具C.洛克————英国————《社会契约论》D.伏尔泰————法国————君主专制9、美国独立之初,英国商船可以选择与税收征管较宽松的州开展贸易。甚至各州间竞相提供优惠条件与英国商人开展贸易往来,上演了一场场商业“内战”。这表明此时的美国迫切需要A.建立分权制衡体制B.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与英国展开贸易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科学发展观。
(1)中共______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______;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______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1、新时期时代表性的人类有:
(1)新时期时代早期。
①距今约________我国进入新时期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________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________。以________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②同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________,长江下游出现________
③河姆渡居民种植________并且掌握了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2)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新时代晚期的________代表器物是________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北方辽河上游有________,长江下游有________。他们出土了精美的________。12、影响。
(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________,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13、春秋。
(1)时间:公元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标志:周平王东迁。
(3)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这些诸侯国的君主统称为“________”。(一般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4、农业。
①冶铁技术的出现,________开始使用,________得到推广。
②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农业生产率提高。
15、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16、南宋与金军多次战争,最终在________年与金订立________和议。以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一线划界,________对________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________”17、________年,元军击败________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18、宋朝是中国古代________发展的一个高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A.正确B.错误20、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A.正确B.错误21、西夏统治者创立了一套社会管理体系,叫作“猛安谋克”。A.正确B.错误22、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A.正确B.错误23、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A.正确B.错误24、克里斯提尼将地区部落改为血缘部落,并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实施陶片放逐法,进一步铲除了贵族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36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材料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27、尊崇伦常。
前据南京留守黄兴电陈: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纲纪隳丧,流弊无穷。本大总统深惟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无改。盖共和国体,惟不以国家为一姓之私产,而公诸全体之国民。至于人伦道德之原,初无歧异。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抑知立国各有本末,岂能举吾国数千年之嘉言懿行,一扫而空。若任其自然,则五季之荡无法纪,复见于今,必为人类所不容,环球所共弃。言念及此,忧心如焚。为此申明告诫,须知家庭伦理、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凡属文明之国,靡不殊途同归。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人群秩序之常,非帝王专制之规也。当此存亡绝续之际,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袁世凯《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文》节选(民国元年九月二十日)问题:
(1)联系所学知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哪些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
(2)概括《通令》中所指民国以来“纲纪隳丧;流弊无穷”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通令》的颁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特征的概述表。
。特征。
解读。
古典遗产。
西方从古典文明中得到包括希腊哲学和理性主义;罗马法、拉丁语和基督教等遗产。
天主教和新教。
宗教改革与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
欧洲语言。
西方继承了拉丁语;但是出现了各种民族和与之相伴随的民族语言。
精神权威与世俗。
在整个西方的历史上;先是唯一的教会然后是许多教会与国家并存权威分离。
法治。
君主应当根据自然法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而普通法的传统则在英国得到了发展。
社会多元主义。
存在着相对强大和自主的贵族;大量农民和虽然为数不多但很重要的商贾阶级;有力限制绝对君主制。
代议机构。
议会和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团的利益的机构提供了现代民主体制的代议制形式。
个人主义。
文明社会中所独有的个人主义意识及个人权利传统和自由传统出现。
——据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整理阅读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特征”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体系叫做什么?30、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又是谁?查阅资料,谈一下你的看法。31、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并谈谈你的看法。3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过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外事裁判官法是对市民法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非取代了市民法,排除A项。该法出现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外事裁判官法属于罗马法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说法绝对,D排除。2、D【分析】【详解】
根据“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可知,材料强调了雅典法律规定公民的一些政治行为,体现了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轮番而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雅典规范公民的参政行为,并非限制生活自由,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人平等”,排除C。3、B【分析】【详解】
材料内容是铁幕演说的内容,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B正确;铁幕演说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无关,A排除;材料与杜鲁门主义无关,C排除;D是1955年华约建立的结果,排除。故选B。4、D【分析】【详解】
据漫画《进步与退步》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写字从用毛笔发展到用钢笔再到计算机,这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减少了人们手写的机会,严重的冲击了“传统文化”“写字”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问题的实质,而书写工具的变化是现象,排除A项;计算机的使用,仍然要发挥文字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回归毛笔时代”,而是强调漫画反映的实质,排除C项。故选D项。5、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实行联邦制,但各州并不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故排除A项;美国总统形式行政权,有权签署行政命令,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司法权并不高于行政权,故排除D项。美国总统虽然有权签署行政命令,但该命令必须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以违宪裁决该行政命令无效,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衡,是最高法院正常行使权力的表现,故选C。6、A【分析】【详解】
材料反映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参会代表分配比例,其中共产党44%、民主党派30%、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26%,说明新生政权具有广泛的民主性,而不是只有一党,故选A;刚成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非社会主义国家,故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故排除C;资产阶级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对图表的错误解读,故排除D。7、B【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邪门得多的卢梭”明显是与“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相对的,所以“邪门的多的卢梭”是不主张理性,而是强调感性的,因此主要是指他凸显人的情感和个性,B项正确;ACD项都明显是理性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项。8、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A项符合题意;提出“人非工具”的是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B项错误;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著作是《政府论》,《社会契约论》的作者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C项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D项错误。9、C【分析】【详解】
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邦联制,地方州有和外国直接签订贸易的权力,材料中商业“内战”急需要美国中央政府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正确;A属于中央政府运作机制特点;B不是材料中体现问题所在;美国当时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权力后与英国展开贸易战,故D错误。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解析】十六大以人为本世界观11、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进入新时期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同期,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新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同时,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长江下游有良渚。他们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解析】1万年前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黑陶红山良渚玉器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使得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因此,空白处应填写为行政效率。【解析】行政效率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1)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2)开始标志:周平王东迁(3)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这些诸侯国的君主统称为“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解析】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五霸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解析】铁制农具牛耕15、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解析】丞相16、略
【分析】【详解】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之后,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机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名义杀害了岳飞。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向金称臣,并南宋每年给金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之后,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解析】1141绍兴淮水大散关南宋金岁贡1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所以①是1279,②是南宋,③是文天祥。【解析】1279南宋文天祥18、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解析】商品经济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9、B【分析】【详解】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判断为错误。20、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这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故正确。21、B【分析】【详解】
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题干描述错误。22、B【分析】【详解】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故错误。2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本题表述正确。24、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克里斯提尼将血缘部落改为地区部落,进一步铲除了贵族特权,故答案为错误。四、论述题(共4题,共36分)25、略
【分析】【详解】
开放题,任选两幅图片,围绕其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进行论述即可,如选“西周形势图”“秦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郡县制,对地方从分层管理到中央集权管理。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受封者可再行分封,诸侯在自己封地内拥有政治、经济等相对独立的权力,封地世代传袭。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权力有限且不能世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对统治不利。秦朝实行郡县制,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更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疆土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为以后封建王朝所沿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解析】选择图1;图2。
变化: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朝郡县制;对地方从分层管理到中央集权管理。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代,受封者可再行分封,诸侯在自己封地内拥有政治、经济等相对独立的权力,封地世代传袭。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权力有限且不能世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秩序;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对统治不利。秦朝实行郡县制,国家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更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疆土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管理方式为以后封建王朝所沿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26、略
【分析】【详解】
结合题目“就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可知论题的拟定要贴合材料和题目问法,可将论题设置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推动选官制度的变化”。
在进行论述时;要结合材料考虑,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两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实现,迫切需要一种使中央集权正常运作的选官制度,两汉时察举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两汉时期尚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阶段,察举制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很不完备的。在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以后,隋唐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推行科举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选拔人才,并为以后历朝所沿袭。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时各种弊端日益显露。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举制度推动了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性占主导地位;但明朝之后的科举制度消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一项愚民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写总结上,要使用唯物史观来来看待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选官制度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随时代需要而变化。【解析】论题:中国古代的社会变迁推动选官制度的变化。
论述:西周到春秋时期为奴隶社会;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采用世官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争霸战争的需要,形成了举荐;军功爵制的选官制度;汉朝大一统王朝建立并巩固后,举荐及军功爵制这种官员选拔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于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应运而生。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魏晋时期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等级。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力量壮大,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宋元明清随着国家治理的需要对科举制不断完善。
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选官制度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随时代需要而变化。
其他观点,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即可。例如: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中国历代极为重视官员的选拔,选官制度的变化既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又深刻地影响着时代。27、略
【分析】【详解】
(1)结合所学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包括发辫;服饰、称谓、废跪拜、禁缠足等传统恶习及提倡女权等。
(2)根据材料“民国肇造以来;年少轻躁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为幸福。纲纪隳丧,流弊无穷.自顷以来,人心浮动,于东西各国科学之精微,未能通晓,而醉心于物质文明,以破个人道德”从时人风气意识;传统文化缺失、对西学了解肤浅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3)首先从《通令》背景进行分析,结合所学从辛亥革命、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传统伦理道理对社会稳定的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对《通令》折射的新旧观念冲突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并根据材料“当惟愿全国人民,恪循礼法,共济时艰。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弛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从袁世凯发布《通令》内存意图进行剖析即可。【解析】(1)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2)年少轻燥之士;误认共和真理,以放恣为自由,以蔑伦我幸福;醉心于物质文明,未能通晓东西各国科学之精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吾国数千年嘉言懿行,一扫而空。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既能从民国初年社会转型的视角;分析透视辛亥革命以来,民主共和思想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影响,又能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观念交流碰撞这一主题,审视通令出台的历史必然性(背景:辛亥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对于社会秩序具有安定作用)。通令反映了帝制推翻、中国道统遭到严重冲击、人心浮动时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势力的保守一面,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通令》对社会现状的指斥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也不乏夸大虚妄之词,显然袁世凯企图借通令国民尊崇伦常,拯救文化道统,否定、打压南方资产阶级革命派,彰显北洋政府的合法性、正统性,其隐含的政治意涵不言自明。
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传统文化于社会变革的作用提出观点。传统文化和儒教伦理有助于确立秩序井然的社会。
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指出传统文化和伦理纲常是君主专制的理论工具。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
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袁世凯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2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首先明确题目类型和要求,接下来通过阅读材料,提取“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特征的概述表”中诸如“古典遗产”,“宗教改革与反改革和西方基督教世界之分裂为北方的新教和南方的天主教”,“继承了拉丁语,但是出现了各种民族和与之相伴随的民族语言”,“议会和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集团的利益的机构提供了现代民主体制的代议制形式”等信息,对西方文明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重大影响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个具体的论题,比如“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的特征是西方率先进入现代化重要原因”等,将其明确表述出来,接着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典型史实,对个人的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西方文明的特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论证充分。【解析】示例:观点:近代前期西方文明的特征是西方率先进入现代化重要原因。
阐述:近代前期的古典遗产;代议机构、个人主义、法治等特征是实现工业化必备的条件。英、法等西欧国家出现的代议机构;有效制约着绝对君主制,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政治形式,助推专制统治走向民主政治。近代西方复兴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弘扬了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撼动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随着民族语言的兴起,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兴起,利于摆脱罗马教廷的专制统治,为西方国家现代化赢得了制度保障。由此可知,近代前期西方文明中已孕含着现代化的某些因子,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最终实现现代化。
(注:针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小区火灾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化训练探讨
- 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与实践
- 班级环境卫生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 4《机械摆钟》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 等积变形和行程问题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Part A Let's learn(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3 The world meets China预习 新知早知道1(教用文档)说课稿 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 2025日本食品业A公司特许合同样本
- 2025年银行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1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 课件四露天矿山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卷(一)含答案及解析
- 大单元教学理念及其定义、特点与实施策略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要求
- 职业技术学院《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与管理》课程标准
- 2023光伏并网柜技术规范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