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2/wKhkGWegQH-AUiy2AAHppTxc3jU621.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2/wKhkGWegQH-AUiy2AAHppTxc3jU6212.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2/wKhkGWegQH-AUiy2AAHppTxc3jU6213.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2/wKhkGWegQH-AUiy2AAHppTxc3jU6214.jpg)
![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22/02/wKhkGWegQH-AUiy2AAHppTxc3jU62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人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的基态能级为-13.6eV,当用光子能量为11.05eV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可以吸收光子而跃迁至n=2(E2=-3.4eV)的激发态B.比结合能越小,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绝热汽缸中密封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过程中,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减小C.在恒温水池中,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理想气体内能变大,对外做功,放出热量D.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相等3、两端开口;粗细相同的洁净玻璃管A和塑料管B竖直插入水中;管中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则()
A.A中是毛细现象,B中不是毛细现象B.A中是不浸润现象,B中是浸润现象C.B壁附近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只减小两管的直径,管中的液面均上升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B.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叫做物体的内能C.相邻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D.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5、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空调2min内教室内的气体处于平衡态B.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6、在气体放电管中,用大量的高能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通过光栅分光计可观测到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实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是原来的三倍。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氢原子所处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则在n≤6的范围∆n的值为()A.1B.2C.3D.47、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若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要向低能级跃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氢原子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氢原子能量减小,电子动能减小C.用能量为0.70eV和0.80eV的两种光子同时照射大量氢原子,有可能使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D.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5eV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0.30eV8、“物理”是“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物理学家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的过程,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9、下列关于核反应方程及描述正确的是A.是衰变方程B.是核聚变方程C.是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D.是衰变方程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多年前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曾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为B.若生成的处于激发态,它会放出穿透能力最强的射线C.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碘原子核,经8天后就只剩下碘原子核了D.中有53个质子和78个核子11、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两个相距较远(r1)的分子仅在分子间作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r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B.r=r0时,分子势能最大C.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D.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12、如图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关于氢原子能级的跃迁,已知普朗克常数光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的光子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B.用波长为的光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C.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后要发出6种频率的光至少需要的能量D.用能量的外来电子碰撞,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13、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的空气柱,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保持温度不变,则()
A.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B.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小C.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D.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14、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单位为mol-1),铜的摩尔质量为M(单位为kg/mol),铜的密度为ρ(单位为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3铜所含的原子数目是B.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C.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D.1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ρNA15、两个分子力的合力为F、分子势能为Ep,当它们的距离等于r0时,F=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且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时,分子势能Ep先减小后增大B.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且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时,合力F先增大后减小C.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Ep一定为0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且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小时,分子势能E一直增大16、分子间有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两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设分子a固定不动,分子b以某一初速度从无穷远处向a运动,直至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a、b之间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C.a、b间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分子b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17、用r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表示两分子间的势能,当时两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时,随r的增大而增大B.当时,随r的增大而增大C.当时,随r的减小而增大D.当时,随r的增大而减小18、已知氮核的质量为14.00735u,氧核的质量为17.00454u,氦核的质量为4.00387u,质子的质量为1.00815u,则关于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质量守恒B.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C.反应过程释放能量D.该反应方程是人类首次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9、阅读文字;回答下述问题。
(1)向容积为50ml的注射器内注入少量酒精,并在注射器小孔内放一小段牙签,用橡皮帽堵住小孔使注射器内封闭一段气体,如图a、推动活塞压缩这段气体,拔掉橡皮帽,看到牙签飞出,同时注射器内出现大量“白气”,如图b、“白气”是酒精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填入“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说明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小刚觉得牙签飞出是因为气体被压缩后压强增大了,由此他猜想气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他又想起自行车轮胎在夏季烈日暴晒下会爆胎,他猜想气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还与___________有关。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用图乙的实验装置去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保持环境温度不变且注射器管壁导热性能良好,缓慢推动活塞到某一位置,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体积值,待压强传感器示数稳定后读出压强值。继续缓慢推动活塞,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气体的体积V(mL)
50
40
34
30
26
气体的压强P(105Pa)
1.01
1.26
1.49
1.68
1.94
压强与体积的乘积PV(105Pa·mL)
50.5
50.4
50.66
50.4
50.44
①实验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20、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说明了热传递的______.2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温度和下,保持温度不变,图是在图上画出这两条等温线.作垂直于纵轴和横轴的线,在两条等温线上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已知d、c点到横轴的距离之比则_________;a、b两状态的体积之比,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从状态A到状态B,再到状态C,最后由状态C回到状态A,AB、BC分别与p轴、T轴平行,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的是_____(选填“AB”“BC”或“CA”)过程,气体吸热是_____(选填“AB”“BC”或“CA”)过程,气体完成这个循环,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在一间隔热很好的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24、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_______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_______(填“能”或“不”)发生光电效应.
(2)存在_______电流:在光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_______。
(3)存在_______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_______的反向电压Uc,且满足mevc2=eUc
(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效应几乎是_______发生的。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2分)25、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6、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15分)2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1)用以上字母表示油酸分子的大小d=__________;
(2)从图中数得X=_________。28、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已知实验室中使用的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A,N滴溶液的总体积为V。在浅盘中的水面上均匀撒上痱子粉,将一滴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膜稳定后,在带有边长为a的正方形小格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测得油膜占有的正方形小格个数为X。
①用以上字母表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中的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
②油酸分子直径约为______.29、带铁夹的铁架台、_______、柱塞(与压力表密封连接)、压力表、_______、刻度尺。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24分)30、图所示,一开口向上的气缸放在水平面上,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活塞与气缸底部的距离为L,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厚度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没有摩擦,气缸导热良好。当把气缸缓慢倒置过来,稳定后要想使活塞刚好到达气缸口而不掉下来,则气缸的高度应该是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重力加速度为g)
31、如图所示,高为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内有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将气体分成上下两部分,活塞位于气缸正中间,上部分气体压强为下部分气体压强为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活塞与气缸之间摩擦不计,求:
(1)活塞的质量;
(2)对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上升此时气体的温度
32、(1)如图甲所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图乙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非晶体,请在图片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①晶体与非晶体在外观上有什么不同?
②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吗?
(2)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分别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玻璃片及云母片的另一面,石蜡熔化,如图所示,那么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3、钚的放射性同位素静止时衰变为铀核激发态和粒子,而铀核激发态立即衰变为铀核并放出能量为0.097MeV的光子。已知:和粒子的质量分别为和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
(1)写出衰变方程;
(2)将衰变产生的和粒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同一匀强磁场,求和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3)求粒子的动能(结论保留4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A.根据能级跃迁条件可得hv=E2﹣E1=﹣3.4eV﹣(﹣13.6eV)=10.2eV,即只有用能量为10.02eV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氢原子才可以吸收光子而跃迁至n=2的激发态;故A错误;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B错误;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和电子而放出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故C错误;
D.根据电荷数守恒;X的质量数为14+4﹣7=1,根据电荷数守恒,X的电荷数也为7+2﹣8=1,故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D正确。
故选D。2、A【分析】【详解】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A正确;
B.绝热汽缸中密封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增大,B错误;
C.在恒温水池中;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吸收热量,C错误;
D.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100℃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也要吸收热量,所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不相等,D错误。
故选A。3、C【分析】【详解】
AB.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都是毛细现象,AB错误;
C.B壁附近水分子间距大,表现为引力,C正确;
D.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只减小两管的直径,A管液面上升,B管液面下降,D错误。
故选C。4、A【分析】【详解】
A.热力学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选项A正确;
B.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叫做物体的内能;选项B错误;
C.相邻两个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当分子距离r>r0时表现为引力,r<r0时表现为斥力;选项C错误;
D.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选项D错误。
故选A。5、B【分析】【详解】
A.开空调2min教室内的气体温度要变化;故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
B.两物体温度不同;接触后高温物体会向低温物体传热,是非平衡态,B正确;
C.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周围环境会向冰水混合物传热,不是平衡态,C错误;
D.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要对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是平衡态,D错误。
故选B。6、A【分析】【详解】
最高激发态量子数之差和最高能级量子数之差相同,因此设氢原子原来的最高能级为n,则调高后的能级为则有
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7、D【分析】【详解】
A.大量的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可能发出光子频率的种数种
故A错误;
B.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时;放出能量,故氢原子能量减小,同时电子向原子核靠近,库仑力做正功,故电子动能增加,故B错误;
C.由于能级的氢原子的能量为-0.85eV,要出现电离,则光子的能量至少为0.85eV,因此0.70eV和0.8eV不可能使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出现电离现象;故C错误;
D.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最大为
所以根据可得光电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为
故D正确;
故选D。8、B【分析】【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值;故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但他没有提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理论,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
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正比关系,故D错误。
故选B。9、C【分析】【详解】
A.核反应方程
是轻核聚变方程;A错误;
B.核反应方程
是重核的裂变方程;B错误;
C.核反应方程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的核反应方程,C正确;
D.核反应方程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B:C【分析】【详解】
A.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粒子为粒子;故A错误;
B.若生成的处于激发态,还会放出射线,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B正确;
C.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指的是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只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数原子核是不适用的,所以若取碘原子核,经8天后就只剩下碘原子核了;故C正确;
D.中有53个质子;131表示质量数(核子数),故D错误。
故选BC。11、A:D【分析】【分析】
【详解】
r>r0阶段,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在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在r<r0阶段,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在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大;故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12、A:D【分析】【详解】
A.氢原子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能量为
因此用能量为10.2eV的光子可以激发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故A正确;
B.氢原子在基态时所具有的能量为-13.6eV,将其电离就是使电子跃迁到无穷远,根据玻尔理论所需的能量为13.6eV。根据公式
解得
根据公式
代入解得
所以波长为600mm的光照射时;不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故B错误;
C.根据氢原子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可得
解得
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后要发出6种频率的光,说明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4能级,能级差为
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后要发出6种频率的光,可得
解得
至少需要大于的能量;故C错误;
D.从基态氢原子发生跃迁到n=2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最小,吸收的能量为
所以用动能为11.0eV的电子碰撞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能使其跃迁到n=2能级;故D正确。
故选AD。13、C:D【分析】【详解】
设右管被封闭气体上方的水银柱的高度为h′,气体的压强解得:h′=h
AB.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研究被封闭的气体,气体上方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气体的压强不变,仍然有h′=h;故AB错误;
C.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因被封闭气体上方的水银柱变长,被封闭的气体压强增大,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大,h会变大;选项C正确。
D.由AB的分析可知,向左管中注入水银,对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无影响,由C的解答可知,向右管中注入水银,会使a、b两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大,所以同时向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变大,选项D正确.14、A:B:C【分析】【分析】
【详解】
A.1m3铜含有的原子数为根据。
ρ=得。
=A正确;
B.根据公式;可得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m=B正确;
C.根据公式,可得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因为。
ρ=所以。
=C正确;
D.根据公式,可得1kg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ρNA;D错误。
故选ABC。15、B:D【分析】【详解】
AB.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且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时,合力F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逐渐变大,选项B正确,A错误;
C.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Ep最小;但不是一定为0,选项C错误;
D.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Ep一直增大;选项D正确。
故选BD。16、C:D【分析】【详解】
分子a固定不动,分子b从无穷远处逐渐向分子a靠近的过程中:
①时,F分表现为引力,且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加速度也先增大后减小。即分子b向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F分向左,位移方向向左,F分做正功;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②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加速度为0,即分子b向左达到最大速度,此时分子b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
③时,F分表现为斥力,且逐渐增大,所以加速度也增大,即分子b向左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F分向右,位移方向向左,F分做负功;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大。
综上分析,a、b间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分子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分子b运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故选CD。17、A:D【分析】【详解】
AC.当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A项正确,C项错误;
BD.当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B项错误,D项正确。18、B:D【分析】【详解】
B.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B正确;
AC.由于
根据质能方程;反应后出现了质量增加,吸收能量,BC错误;
D.该反应方程是人类首次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注射器内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酒精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
[2]试管内的酒精加热一定程度时;酒精蒸汽会对牙签做功,将酒精蒸汽的内能会转化为牙签的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是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2)[3]自行车轮胎在夏季烈日暴晒下会爆胎;爆破的原因也是内部压强变大造成的,即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所以气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
(3)①[4]气体的实验规律的使用条件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气体的温度一定不能变化,因此实验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主要目的是使注射器内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②[5]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解析】液化减小温度是注射器内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方向性21、略
【分析】【详解】
[1]C和D两状态其体积相等,由图可得:
由得
[2]A和B两状态压强相等,则得:【解析】①.1∶3②.1∶322、略
【分析】【详解】
[1]A到B的过程为等温过程,压强增大,由
可知,气体体积V应当减小;同理B到C的过程为等压过程,温度升高,则气体体积V增大;AC过原点,则可知AC过程为等容过程。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故AB外界对气体做功。
[2]A到B的过程为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外界挤压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放热。同理B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可知气体吸热。CA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可知是等容放热。所以,吸热的是BC;
[3]由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相同的状态便有相同的内能,气体最终回到状态A,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解析】ABBC不变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打开后,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即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温度升高。【解析】升高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灵活多变的现代农村办公空间设计
- 生产设备从传统到智能的转型与配置策略
-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 《Unit Four This Is Me》(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3《皮肤与汗液分泌》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Unit 8 At the fruit shop》(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三年级上册
-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技术与材料
- 环保科技创新在能源节约中的应用
- 生产部门中的能源管理与节能策略
- 养殖场兽医服务合同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HR六大板块+三支柱体系
- 慢性病患者门诊身份管理方案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第2部分语法第23讲状语从句(练习)(学生版+解析)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爆花(2023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自主签到培训课件-早安!幼儿园
- 2024-2030年中国大宗商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