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5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英美法于1936年9月达成“三国货币协定”,同意尽力维持协定成立时各自货币的外汇率水平,尽可能不再实行货币贬值,但却不提金本位和协调各国政策的正式机制。1939年三国为主导又各自建立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当时A.各国逐渐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B.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处于混乱状态C.合作推动了世界货币关系稳定D.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2、中国古代科技中,的特点是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在研究任何具体事务时,总是居高临下,俯视鸟瞰,把它放到一个包容着它的更大的环境系统之中A.农学B.中医学C.数学D.地理学3、春秋时期,齐桓公集中全国力量煮海制盐并大量储存,同时严禁民众向其他诸侯国贩卖。不久楚国、燕国、宋国、卫国等国的盐价上涨十多倍。这说明A.齐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C.关税政策阻碍商品流通D.齐国控制着大部分战略资源4、战国时期,曾任魏国国相的白圭辞官从商。他总结出根据丰收、歉收具体情况"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要略,并提出"智、勇、仁、强"的经营之道。这反映出当时()A."工商食官"格局固化B.商业经营有伦理化趋势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D.社会阶层流动相当频繁5、自2020年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定位“大流行”至今,欧美国家在疫苗低接种率下率先快速放开;越南、新加坡选择在疫苗高接种率时有序放开;日韩国家选择稳步开放模式;中国在病毒致死率下降,本着生命至上,佑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原则于2022年12月放开。据此可知()A.全球抗疫各自为政互不借鉴B.政治制度决定放开模式的差异C.放开模式不同但已成为共识D.世卫组织并未能发挥协调作用6、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农业发展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C.魏晋时期代田法得到普及推广D.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7、张謇自述创业过程:“因纱厂必需棉花,棉花必待农业,于是设垦牧公司;又因棉子制油为副业而设油厂;又为畅销途,利交通计,而设轮船公司”大生纱厂开工一年后,就获得2.6万两白银的净利润,此后,大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张謇A.重视农工商业的互动发展B.注重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强调政府要关注国计民生D.已经找到救国的正确途径8、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他当时是由()

A.上海飞往武汉B.上海飞往南京C.天津飞往北京D.广州飞往上海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___________者。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20世纪末,芯片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趋势。有些高风险、高成本的尖端科技实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全球性课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欧洲、东盟等都制订科技发展计划,以推进地区性科技合作。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在资金投入人才储备、技术基础、科技创新体制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了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90%以上的高科技设施,掌握着80%以上的世界研究与开发项目。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以增强自身科技实力。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概括20世纪末以来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末以来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出现的原因。12、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3、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北京城的营建是依据我国古代理想的帝王之都的设计方案。从明朝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看;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位于城市中央部位前方的重要位置。沿城市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显示皇权威严的外朝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和内廷乾清、交泰、坤宁三大殿,再以六大殿为中心,两侧对称地排列着多组宫殿建筑群。外城是非旗人居住区:同时这里也是城市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区域。外城以行业为特点划分城市区域。正阳门外大街是全市最繁华的集商业、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商业街区;前门大街以东是“商贾匠作之地”,大街以西是“市廛旅店,商贩优伶丛集之所”。前门的南面还依次排列有花市、米市、珠宝市、骡马市等街市。

宣武门外则居住着大批汉族文人仕宦;并在此形成一条琉璃厂文化街区。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北京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式工业、新式教育的开办,使北京的传统格局和结构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突破旧有城市格局已成为北京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1905年后京汉铁路、京奉铁路、京张铁路、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北京成为连接东西南北交通的铁路交通枢纽,大大加强了京师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提高了北京首都的中心作用。此外,北京的商业发展形成内外城商业新格局,特别是整个王府井成了寸金之地,从南到北,店铺、商号、洋行一家挨着一家,王府井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北京的文化教育发展逐渐打破内外城界限,使馆区的建立形成近代城市对外交往格局。

——以上材料均据袁熹《试论近代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北京城市布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至1914年上海租界的发展——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材料二

1880至1900年间上海租界内华人的人口发展——陈万雄《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材料三。1850

《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创刊。

1871

大北电报公司铺设香港至上海的海底电缆;电线接入租界。

1872

4月,英国人美查(FrederickMajor)创办《申报》。

1879

9月;美国传教士创办圣约翰书院,后改称圣约翰大学。

1881

上海自来水公司开始营业。

1882

英国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发电。

1893

工部局收购电光公司;成立电气处。该年,英国人丹福士创办《新闻报》。

1902

上海首次引进两辆汽车。

1903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东方杂志》。

1908

3月;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通车。第一家电影院虹口电影院建成。

1909

沪宁铁路通车。

1911

上海出现第一座钢筋水泥建筑一上海总会。陆费逵在福州路创立中华书局。

——刘惠吾《上海近代史》以上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近代上海发展历史时,搜集到的史料。请你帮助他们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是荷兰画家梵高创作于1885年的油画《吃马铃薯的人》,描绘了底层农民的日常生活:一家人、一盘土豆、一壶咖啡、一盏煤油灯、一面挂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19世纪八十年代荷兰社会生活有哪些史料价值。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

分析三幅图片;以“建国以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8、下图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入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根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结合所学,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4分)19、算一算,1911、1924年的铁路总长(1924年全国铁路总长1。2万千米,其中大部分为外国人修建)分别占今天全国铁路总长的百分之几分析导致这种数据变化的原因。20、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材料“1939年三国为主导又各自建立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体现的是当时世界货币金融关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处于混乱的状态,大国都想取得国际货币的主导权,B正确;国际货币混乱正是贸易保护政策的表现,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货币关系并不稳定,C排除;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D排除。故选B。2、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医学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能体现“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的特点,B正确;农学在于积累经验,数学重在总结,地理学侧重实地查看,都不具备题干所列特征,排除A、C、D。3、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齐国储存海盐行为引发了其它诸侯国盐价上涨;说明的是诸侯国间存在较强经济联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与关税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说的是海盐,不能代表大部分战略资源,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4、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智、勇、仁、强”可知,战国时期经商要略和经营之道与个人品性相联系,具有伦理化趋势,B项正确;战国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政府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白圭一人弃官从商,无法说明社会阶层流动频繁,排除D项。故选B项。5、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自2020年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定位“大流行”以来,欧美国家、越南、新加坡、日韩国家、中国等国,虽然选择放开的时机和模式不同,但都实行了放开的举措,说明放开模式不同但已成为共识,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疫情放开已成为共识,所以“全球抗疫各自为政互不借鉴”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排除A项;“政治制度决定放开模式的差异”的说法过于绝对,放开模式的差异是多种因素所致,即便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放开模式也有差异,排除B项;在疫情防控上,世卫组织发挥了积极协调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6、B【分析】【详解】

根据壁画可以看出,魏晋时期西北地区出现了铁犁牛耕技术,B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得出这是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排除A;代田法在壁画中无法体现,排除C;农业生产动力依然是畜力,排除D。7、A【分析】【详解】

建立大生纱厂的同时,开设垦牧公司、油厂和轮船公司,保障纱厂的原料生产、棉子加工、产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反映出张謇重视农工商业的互动发展,A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张謇注重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排除B项;政府要关注国计民生的说法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张謇发展实业的做法并非解救近代中国的正确途径,排除D项。故选A项。8、C【分析】【详解】

1920年,国民政府的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当时英国飞行员驾驶客机由天津飞往北京,完成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故C正确;上海飞往武汉并不是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的航线,故A错误;上海飞往南京,也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广州飞往上海的航线也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农业革命的最重要意义是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演变为食物生产者。故填空生产。【解析】生产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0、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题说法错误,一战改为二战。四、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20分)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趋势:根据“芯片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趋势”得出科技成果在全球扩散、全球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根据“欧洲、东盟等都制订科技发展计划;以推进地区性科技合作”得出区域内技术的合作;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得出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根据“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90%以上的高科技设施,掌握着80%以上的世界研究与开发项目”得出发达国家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2)原因:根据“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得出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根据“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趋势”得出经济全球化的需求;根据“欧洲;东盟等都制订科技发展计划”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根据“世界各国在资金投入人才储备、技术基础、科技创新体制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得出国家间综合国力的差距;根据“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90%以上的高科技设施;掌握着80%以上的世界研究与开发项目”得出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科技创新体制完善;根据“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以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得出发展中国家的努力追赶。

【点睛】【解析】(1)趋势:科技成果在全球扩散;全球科技一体化的趋势:区域丙技术的合作:世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2)原因: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需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家间综合国力的差距: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科技创新体制完善;发展中国家的努力追赶。12、略

【分析】【详解】

本问的趋势,结合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史实可以得出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解析】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需要抓住时间和商业革命现象的关键信息,联系新航路开辟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回答。【解析】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4、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明初北京城的营建是依据我国古代理想的帝王之都的设计方案”可知;突出封建都城的建筑风格;根据材料“从明朝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看,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位于城市中央部位前方的重要位置”可知,紫禁城成为皇权统治的中心;根据材料“沿城市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显示皇权威严的外朝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和内廷乾清、交泰、坤宁三大殿,再以六大殿为中心,两侧对称地排列着多组宫殿建筑群”可知,显示了皇帝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威严;从城市内外城分离可知,皇帝办公区和百姓的活动区域分离。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从经济角度分析,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

(2)变化:根据材料“1905年后京汉铁路、京奉铁路、京张铁路、津浦铁路相继通车”可知,铁路的兴建打破了城市的封闭状况;根据材料“北京的商业发展形成内外城商业新格局,特别是整个王府井成了寸金之地,从南到北,店铺、商号、洋行一家挨着一家,王府井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可知,商业的发展形成内外城商业新格局;根据材料“北京的文化教育发展逐渐打破内外城界限,使馆区的建立形成近代城市对外交往格局”可知,文化教育发展打破内外城界限,同时形成了外国使节进驻的使馆区。影响:根据材料“北京成为连接东西南北交通的铁路交通枢纽,大大加强了京师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提高了北京首都的中心作用”可知,加强了京师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提高了北京作为首都的中心作用;北京商业区的繁盛,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解析】(1)特点:突出封建都城的建筑风格;紫禁城成为皇权统治的中心;显示了皇帝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威严;皇帝办公区和百姓的活动区域分离。

原因: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农耕文明发展。

(2)变化:铁路的兴建打破了城市的封闭状况;商业的发展形成内外城商业新格局;文化教育发展打破内外城界限;形成了外国使节进驻的使馆区。

影响:加强了京师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提高了北京作为首都的中心作用;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五、论述题(共4题,共40分)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信息总结论点,再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上海逐渐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上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上海近代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展开论述即可,如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被迫成为与西方接触的前沿阵地,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理念;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在上海获取租借地,列强在上海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为部分流亡者提供庇护;上海以外其他地区的人纷纷避难或移居上海,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自强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上海近代教育、科技、文化等近代化。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论述亦可,如近代上海的历史是一部列强侵华殖民史等等。【解析】示例1:

主题:近代上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解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被迫成为与西方接触的前沿阵地,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理念;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在上海获取租借地,列强在上海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为部分流亡者提供庇护;上海以外其他地区的人纷纷避难或移居上海,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自强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上海近代教育、科技、文化等近代化。

总上所述;上海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示例2:

主题:近代上海的历史是一部列强侵华殖民史。

解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列强侵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列强上海获取租借地,列强在上海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无法直接管理和干涉,租界俨然是一个“自由王国”;上海租界人口不断增加,成为“国中之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上海近代教育;科技、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深深地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

总上所述,近代上海历史的发展一部列强侵华殖民史。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一家人、一盘土豆、一壶咖啡、一盏煤油灯、一面挂钟”并结合所学可知,农民食用土豆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情况,土豆被欧洲探险家从美洲带到欧洲,逐渐在荷兰农家的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材料“一壶咖啡”并结合所学可知咖啡的出现说明世界市场建立后,美洲的咖啡大量进入欧洲市场,进入荷兰底层农民的日常生活。根据材料“一面挂钟”并结合所学可知“一面挂钟”进入底层农民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成为荷兰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材料“一盏煤油灯”并结合所学可知煤油灯的使用,说明电力尚未在荷兰广泛应用。【解析】(1)农民食用土豆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情况;土豆被欧洲探险家从美洲带到欧洲,逐渐在荷兰农家的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咖啡的出现说明世界市场建立后;美洲的咖啡大量进入欧洲市场,进入荷兰底层农民的日常生活。

(3)“一面挂钟”进入底层农民家;说明随着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成为荷兰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煤油灯的使用,说明电力尚未在荷兰广泛应用。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图示内容可从我国城镇化率的阶段性、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城区面积与城市人口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阐述。【解析】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来明显的阶段化特征,其中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阶段;1961-1965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6年时期出现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77年至今改革开放之后的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建设方面,城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城区面积的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18、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