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A.糖类和蛋白质。

B.糖类和DNA

C.DNA和基因。

D.DNA和蛋白质。

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C.病毒对人类来讲都是有害的D.病毒能够独立生活3、如图是鸟卵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中,鸟的受精卵中能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

A.卵膜B.⑧卵黄C.⑥胚盘D.⑦系带4、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能够大量吸水的结构是根尖的()A.分生区B.根冠C.伸长区D.成熟区5、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是()A.腔肠动物B.环节动物C.软体动物D.节肢动物6、家鸽的受精卵需亲鸽孵化后才能使小鸽子出壳,家鸽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开始于()A.在雌鸽体内产出前B.产出后C.雌鸽开始孵卵前D.亲鸽开始孵卵时7、动物界种类最多和第二多的类群分别是()A.腔肠动物和软体动物B.哺乳动物和节肢动物C.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D.哺乳动物和鱼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实际上是运用了无性生殖中的____的繁殖方式。9、薄荷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芳香植物;嫩茎叶可事,又可用于日化产品;医药、食品等方面,农民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是____;

(2)做出的假设是____;

(3)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薄荷枝条;将它们剪成18厘米长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

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____;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

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5)预测结果并下结论:____(只需要写一种).10、依据引起变异的原因来分,变异可分为______和______.1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12、动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也包括、和。13、凯妮在探究鸡卵的结构时;绘出了一幅图,你来试一试填出图中的几个空吧!

(1)图中1是____;是发育成雏鸡的部位.

(2)图中2是____,内贮存供____的需要.

(3)图中3是____,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____,利于卵在发育过程中进行____.

(4)图中4是____,具有____作用.

(5)图中5是____,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____和____.

(6)图中6鸡卵的受精发生在输卵管上端,鸡类的胚胎在____(体外/体内)发育.

14、有性生殖是由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发育成的新个体.____.15、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食物网。(2)此图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____,兔的数量会。(4)人们为了保护牧草而大量捕杀老鼠,这项举措给这个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____。1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甲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

材料二:疾控中心说;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特效药,通常使用的有4种抗流感药物,但临床显示,这种变异病毒对其中2种具有抗药性。人类在甲型H1N1流感之前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甲型H1N1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由材料可知,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该传染病的____根据其主要传播途径来看,它是一种____传染病。

(2)人类在甲型H1N1流感之前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甲型H1N1流感都无效,是因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功能具有特异性;前几天,医生给同学们注射了甲流感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一般措施中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______(判断对错)18、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19、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20、只要是形态像“X”形的染色体都可以叫做X染色体。()21、判断题:骨骼肌不仅可以收缩牵拉骨,而且可以推开骨。()22、判断题: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23、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通常是雌雄同株,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如图所示,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植株A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植株B玉米穗上的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已知玉米的紫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所示;玉米的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I),也可以落在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II),玉米的这种传粉方式属于______。自然状态下,玉米的这种传粉需要______作为媒介。收获时,玉米果穗上往往有缺粒,这是______造成的。

(2)分析可知;植株B上所结紫色籽粒;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为探究植株A所结紫色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某同学随机选取了植株上2粒紫色种子单独隔离种植,所结玉米籽粒全为紫色。该同学即判断植株A上所有紫色籽粒的基因组成都是YY.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______。

(4)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高茎(基因组成为TT)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矮茎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矮茎玉米性状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矮茎玉米与高茎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中杂交Ⅰ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③若子二代只出现了高茎一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______引起的。

④若子二代出现高、矮两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______引起的。24、【题文】小明为研究酵母菌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个瓶子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然后按图示进行操作,最后密封A.B.C的瓶口,几天后观察比较现象。试分析回答:

(1)小明的上述实验中,实际设计了几组对照实验?____;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对照装置是_____。

(2)若想尽快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最好将上述各装置放在什么地方(或环境中)?____。

(3)正常情况下,会发现装置____和____(填装置代码)内的液体中有气泡冒出,原因是其中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了____气体;装置____中最有可能产生酒精。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25、如下图为鸟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3]和图(二)中[7]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2)图(二)中[6]是由图(一)中的[5]________发育而来的,该结构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构成卵细胞。(3)图(一)中[2]_________内布满空气,[5]_______内有控制鸟类性状的基因。(4)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___]_______。(5)人工孵化小鸡时,为保证能孵化出体格健壮的雏鸡,所选用的卵应该是________所提供的外界环境条件应该是_______。26、识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字母b表示细胞______的过程.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所需能量是由______作用提供的.

(2)右图中番茄果实的果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______组织,图中的3;4、5所示的结构属于______器官.

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2分)27、【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8、【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9、【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

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因此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故选:D

【解析】【答案】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B【分析】解:A;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A错误,B正确。

C;病毒对人类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如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绿脓杆菌对人类是有益,故C错误。

D;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寄生;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故D错误。

故选:B。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是形体最微小的一类微生物。【解析】B3、C【分析】解:图中①气室;②外层卵壳膜,③内层卵壳膜,④卵壳,⑤卵黄膜,⑥胚盘,⑦系带,⑧卵黄,⑨卵白.

据分析可见: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C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鸟卵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掌握.【解析】C4、D【分析】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D.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结构特点.【解析】D5、D【分析】【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是昆虫纲,而昆虫纲属于节肢动物。【解答】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6、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家鸽的生殖发育的有关知识。明确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家鸽属于鸟类;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开始发育。

A.胚盘是鸟卵的主要结构;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鸟类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的,雌鸟产生的卵细胞假如受精,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胚胎发育了,故A符合题意;

B.鸟卵在排出体外经过输卵管;泄殖腔的过程中;卵细胞的外面被卵白、卵壳等所包裹,等从体内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较低,胚胎发育停止,坆B不符合题意;

CD.等温度适宜(如亲鸟的孵卵)时;又开始发育,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解析】A7、C【分析】解: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即占2/3),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而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故选:C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分为甲壳纲动物;蛛形纲动物、多足纲动物、昆虫纲动物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各种动物的数量.【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扦插【分析】【解答】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

【分析】此题是基础题,关键是了解扦插的知识,掌握常见的适合用扦插技术繁殖的植物的例子,分析诗句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9、茎段下方切口方向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或水平)的更容易成活斜向切口如果A组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分析】【解答】(1)在探究实验中;探究哪个条件,哪个条件就是变量,题中想探究茎段下方是水平切口还是斜向切口容易使茎段成活,因此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就是本实验的变量.

(2)假设要紧扣实验的问题;可以两方面假设,即: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或茎段下方的切口水平的更容易成活.

(3)这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也可反过来,即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②如果水平切口组先于斜向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水平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③如果水平切口组和斜向切口组同时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的切口不管是水平的还是斜向的均不影响扦插的成活.

故答案为:(1)茎段下方切口方向;

(2)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或水平)的更容易成活;

(3)斜向切口;

(5)如果A组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的成活率高.10、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分析】解: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答案为: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的原因.【解析】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11、略

【分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种生物,即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解析】【答案】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12、略

【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解析】【答案】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3、略

【分析】

由鸟卵的结构图可知各部分名称为:1是胚盘,2是卵黄,3是气室,4是卵壳,5是卵白,6是卵黄系带;

(1)在鸡蛋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是1胚盘,胚盘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盘、卵黄、卵黄膜共同构成了卵细胞.

(2)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卵黄贮存营养物质,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3)图中3是气室,贮存空气,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⑤是卵黄系带能够固定卵细胞,还能减轻震动.卵壳上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利于卵在发育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

(4)4是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5)5是卵白;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和营养物质;

(6)鸡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胚胎在体内发育;

故答案为:

(1)胚盘;

(2)卵黄;胚胎发育(3)气室,气孔,气体交换;

(4)卵壳;保护;

(5)卵白;水,营养物质;

(6)体内。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

14、略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由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发育成的新个体的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有性生殖;由两性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

15、略

【分析】食物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位于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如果大量捕猎狐,鹰与狐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所以一定时间内鹰的数量不变,兔会因为天敌减少数量增加。【解析】【答案】(1)被吃与吃(2)5、草――鼠――蛇――鹰(3)不变、增多(4)破坏生态平衡16、病原体呼吸道保护易感人群【分析】【解答】⑴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蠕虫以及螨类等,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⑵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科学家将研制疫苗,使易感人群通过预防接种后获得相应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当人体注射疫苗后,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消灭特定的病原体,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分析】本题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考查了传染病的流行、预防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解:由分析可知;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故答案为:√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审题时要注意有无“最终”二字.【解析】√18、×【分析】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故本题说法错误。【解析】F19、×【分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社群中,各个组成成员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是最占优势者。它指挥着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如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制度”,包括一个最占优势的雄狒狒和它们的后代,还有属于下级的雄狒狒。注意:狒狒群体生活的特点是有其等级次序,社群内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首领”,由它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考点:本题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社会特征是首领的特点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20、×【分析】【解析】试题分析:22对常染色体,形状也像X,但不是X染色体,只有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中,形态像“X”形的染色体才可以叫做X染色体。考点:此题考查的是X染色体。【解析】【答案】错21、×【分析】【解答】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据上分析,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块骨的两端是错误的。

【分析】此题是道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骨骼肌的结构特点。22、A【分析】【解答】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熟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即可解答。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23、异花传粉风力传粉不足Yyyy选择的样本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环境遗传物质【分析】解:(1)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异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自花传粉;异花传粉靠昆虫或风力作为传粉的媒介;观察图示可知:玉米的这种传粉方式属于异花传,自然状态下,玉米的这种传粉需要风力作为媒介。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传粉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玉米的果穗常常有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因此人们通常采取的弥补措施是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或辅助授粉)。

(2)由“A植株玉米穗上的子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子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可知:黄色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yy控制;植株B上所结紫色子粒的基因不是纯合的,基因组成是Yy。

(3)该同学只用2粒紫色种子做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据此得出的实验结论不可信。

(4)高茎(基因组成为TT)玉米田里发现矮茎玉米;这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①如果矮茎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其基因组成仍然是TT,与高茎玉米杂交后子一代;子二代仍然都是高茎。

②如果矮茎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改变引起的;则矮茎个体的基因组成是tt,与高茎玉米(TT)杂交后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二代中会出现1/4的矮茎个体。

故答案为:(1)异花传粉;风;传粉不足;(2)Yy;yy;(3)选择的样本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4)环境;遗传物质。

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该题考查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注意结合遗传图解进行解答。【解析】异花传粉风力传粉不足Yyyy选择的样本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环境遗传物质2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该实验可形成A和B.A和C.A和D三组对照实验;A和C对照,变量是葡萄糖。

(2)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应放在温暖的地方。

(3)A和D装置中既有葡萄糖又有水;满足了酵母菌的生活条件,酵母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释放二氧化碳,A装置是密封的,在无氧的环境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的发酵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具备科学探究能力,会设置对照实验,能找出实验变量,并掌握酵母菌的生活特点,能分析现象,做出推理,明白其中的原理。能根据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具备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

(1)三组;A.C

(2)温暖处。

(3)A;D;二氧化碳;A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25、(1)卵黄

(2)胚盘3卵黄卵黄膜

(3)气室胚盘

(4)4卵白

(5)个体受精的卵适宜的温度【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和功能及鸟类的发育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鸟卵的结构和功能、鸟类的发育过程。【解答】图中的1是卵壳,2是气室,3是卵黄,4是卵白,5是胚盘,6是胚胎,7是卵黄。鸟卵的结构如下:

(1)据图可知,图(一)中[3]和图(二)中[7]的结构名称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2)胚盘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膜主要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因此,图(二)中[6]胚胎是由图(一)中的[5]胚盘发育来的,该结构与[3]卵黄和卵黄膜共同构成卵细胞。

(3)图(一)中[2]气室中有氧气,能够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5]胚盘内有控制鸟类性状的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4]卵白。

(5)人工孵化小鸡时,为保证能孵化出体格健壮的雏鸡,所选用的卵应该是个体受精的卵,因为只有受过精的卵才能发育成雏鸡;雏鸡发育所提供的外界环境条件应该是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解析】(1)卵黄(2)胚盘3卵黄卵黄膜(3)气室胚盘(4)4卵白(5)个体受精的卵适宜的温度26、略

【分析】

图中a细胞的分裂和b细胞的分化;1是花,2是果实,3是叶,4是茎,5是根.

(1)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的分裂,图中a由一个的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变成了四个细胞,因此,a代表的是细胞分裂;图b中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b表示细胞的分化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因此,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所需能量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植物的组织有①保护组织;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软组织的作用.②营养组织,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如果肉.③分生组织的细胞有强的分裂能力.④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能运输物质属于输导组织.因此,番茄果实的果皮起着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后代有关系,它们属于繁殖器官.因此,图中的3叶、4茎、5根所示的结构属于营养器官.

故答案为:

(1)分化;呼吸。

(2)保护;营养。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所需能量,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据此解答.

六、其他(共3题,共12分)27、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