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某区域地形分布分为甲、乙、丙、丁4种(如图a),依次为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海拔逐渐降低,人口密度的分布如图b所示,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如图c分布,目前该区域大力发展高铁,其关系如下表。关于在甲,乙,丙和丁四个地区修建高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区域人口相对分散,需要修建高铁,便于联系B.乙地矿产资源丰富,需要修建高铁C.丙地高铁修建需要建高架桥,工程量大D.丁区高铁可直接修建在地面,工程量小2、图是某大陆沿某纬线植被类型示意图,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完成题。1.①地的洋流是A.寒流,自南向北流B.寒流,自北向南流C.暖流,自南向北流D.暖流,自北向南流2.关于图示植被类型相关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B.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C.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D.山地植被中可以发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读下图,造成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工业化和城市化B.气候变化C.市场需求D.自然灾害4、【题文】美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于。

A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

B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

C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

D中部大平原5、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下题。

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B.②C.③D.④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7、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有关梯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梯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B.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C.梯田边缘多围有石墙或边墙采用了长满草的土埂;以防止土壤的流失。

D.南方地区的梯田因为地势高,水热条件不足,所以夏季多种植小麦8、.下表是“四个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比较表”,甲-丁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性最大的是()。甲乙丙丁年降水量(mm)6221658280720人口密度(人/km²)2662010170机械化水平(相对值)97428387农产品商品率(%)95358682家庭(或农场)经营土地(公顷)00.760020单位面积收益(元/公顷)3500600015008000A.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9、假如国庆节这天全球天气晴朗,则北京时间9点正时,地球上可观察到北极星的范围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为A.小于四分之一B.大于四分之一C.正好一半D.不能确定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10、2012年5月15日,某气象信息公司“天气新闻”宣布将发射卫星,以观测北冰洋海冰状况,并根据卫星观测数据预测“北极航路”。据此回答问题。1.观测北冰洋海冰状况并预测“北极航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Internet2.“北极航路”的开辟对我国的意义有()A.缩短我国与西欧各国的海上航程B.加快北冰洋沿岸的资源开发C.促进我国与北冰洋沿岸国家商贸往来D.带动北冰洋沿岸各国经济发展1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黄梅时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D.清风细雨湿梅花12、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有()A.依靠科技积极开发新能源B.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D.大量植树造林,积极进行国际合作13、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的数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径流系数是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A.径流系数大小主要受地形影响B.径流系数干旱地区较小,湿润地区较大C.径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呈负相关D.径流量大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14、图为“某区域地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该区域各岩层的地质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有A.a>b>cB.b>c>aC.c>d>eD.d>e>c2.关于该区域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有A.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前B.b岩层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C.d岩层曾遭受强烈的外力侵蚀D.褶皱使e岩层分布不完整15、【题文】图18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第46题.

【小题1】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有。A.从Ⅰ到Ⅲ阶段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从Ⅰ到Ⅲ阶段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C.从Ⅰ到Ⅲ阶段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D.从Ⅲ到Ⅳ阶段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16、【题文】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地区。读图完成26题。

若甲、乙分别表示美国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则关于图中箭头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畜产品运输方向B.煤铁资源运输方向C.二战后工业扩散方向D.20世纪60~70年代人口流动的方向17、【题文】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A.开采成本低B.燃烧效率高C.使用方便D.对大气污染严重18、【题文】下列自然带中在南半球没有的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2013秋•陕县校级期中)如图为地球某日日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____(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线上,乙地日出时刻大约是地方时____.

(3)此日,我国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的黑夜长大约为____小时;乙在甲的____方向。

(4)图示日期再过六个月;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可能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伦敦B.悉尼C.香港D.北京。

(5)此时,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是否可信____(答可信或不可信)20、读6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为中心的半球图;在图中用斜线补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

(3)此日菏泽市最有可能的日落时间是____.

A;16时B、17时C、18时D、19时。

(4)此日A点夜长____小时,B点昼长____小时,C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度,C点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

(5)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应为____.

(6)此日D点为____时.21、有些旅游资源既是旅游资源,又是旅游资源。22、(2014•仁和区校级一模)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2010年11月2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原因是____.

(2)推测图示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具有什么样的季节变化?

(3)A处与B处相比,其水循环有何特点.23、读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1)和台湾主要工业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田中a、b、c、d四处,钓鱼岛(25.44°N,123.28°E)位于____处.

(2)钓鱼岛距台湾基隆大约?____(填字母).

A.340千米B.50千米C.190千米。

(3)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

(4)台湾工业分布的特点是____;原因是____.24、据中新网2012年3月12日电: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了加快国家发展;计划把全国使用的三个时区整编成一个时区.届时印尼时间将与北京时间相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主要岛屿基本情况。

(1)如果印尼统一采用新时区后,9月23日,当雅加达(107°E)正好日出时,印尼时间为____,这天,图中首都城市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是____.

(2)雅加达降水最多的季节为____,此季节的降水主要是受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是因为____(自然资源)分布广泛而得名.

(3)材料一右图中,①处气温在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

(4)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是____,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它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其它岛屿____和____.

(5)爪哇岛是印尼重要的农业生产区,该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试解释这一现象.25、读酒泉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距今2100年前的西汉中期;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酒泉“城下有泉”的原因.

(2)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依据酒泉自然地理环境,你认为酒泉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农业,阐明原因.

赞同原因:____

反对原因: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____(判断对错)27、晨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上的地方时为18点____.(判断对错)28、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判断对错)29、地转偏向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30、(30分)民生问题直接关乎百姓生活幸福与尊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是解决好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构成与城镇化率统计图。(1)依据材料一,概述西藏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31、【题文】海洋地理;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福建省沿海海岸特点是;可开发的新能源有。(4分)

(2)①②③海域中盐度较高的是;其原因是。③海域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4分)

(3)解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措施:(2分)32、【题文】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整个非洲人爱食糖;而苏丹尤甚,一日不可无糖,2008年人均食糖量达17—22千克。苏丹盛产甘蔗,有大片的甘蔗园,在收获的甘蔗田里,几个大型收割机并排收割,重型卡车则紧跟其后装载,装满后立即沿着田野宽敞的马路驶向不远处高大的制糖厂房。

材料二:“苏丹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苏丹发展甘蔗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2012年7月;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开张,苏丹将成为阿拉伯和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糖出口国之一。简述苏丹非洲最大的糖加工企业布局的区位优势。(3分)

(3)苏丹石油输出的主要方式是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5分)

(4)有人预测说红海的面积将扩大,是否可信?说明理由。(2分)33、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乙市是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工业以采矿、有色冶金及电力为主。简析其工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甲地区类似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人口稀少,修建高铁难度太大,故A错;乙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高铁的主要修建目的是促进人的流动,价格相对高,故B错;丙地区类似我国南方地区,丘陵为主,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高铁需要修建,工程量大,故C选项对;丁地区类似我国北方地区,地势平坦,但高铁修建利用高架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故D错,应选C。考点:高铁建设的考查。【解析】【答案】C2、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该纬线附近西风漂流几乎环绕全球,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地区。则图示位于南半球,则①位于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大洋东侧,结合洋流模式图判断为自南向北流的寒流。故选A项。2.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山地植被中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和世界区域地理。【解析】【答案】1.A2.C3、A【分析】试题分析:读图,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说明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提高,A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下降,说明自给自足的生产减少,产业工人增加,B错。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略有增长,体现了经济水平的提高,财富的增长。收入结构变化与气候、市场需求、自然灾害无关,A、C、D错。考点: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解析】【答案】A4、C【分析】【解析】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而广大的中部大平原和西部山区人口稀少。【解析】【答案】C5、B【分析】【分析】根据材料,飞越晨昏线上空时是8日19时,所以飞越的是昏线。读图可以判断,①、③是晨线,所以A、C错。飞机在北半球飞行,日落时间在18点后,说明北半球此时是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图中②符合条件,B对。④图显示的北半球是冬季,D错。6、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读。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可推知,该区域地层(沉积岩Ⅱ)最先沉积,因内力作用而褶皱变形,形成背斜构造,在外力作用下其表层遭受侵蚀,之后地层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Ⅰ,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所以该区域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D对,ABC错。故选D。【解析】【答案】D7、D【分析】本题考查梯田的相关内容。梯田是沿等高线建造;而且边缘多围有石墙或边墙采用了长满草的土埂,可以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梯田在不同地段等高线高度不同,所以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光合作用强,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南方地区的梯田水热条件好,多种植水稻,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答案】D8、D【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图表分析能力。表中乙地人口密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家庭经营土地,农业商品率最低,说明位于发展中国家,选项中只有季风水田农业符合;丁地人口密度较大,家庭经营土地较少,只能分布在人口稠密区,机械化水平相对值高,商品率高,只能是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方,丙地年降水量最少,应是草原分布区,所以甲是商品谷物农业,丙是大牧场放牧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解析】【答案】D9、B【分析】本题考查昼夜分布的判断。能观测到北极星的范围为北半球的夜半球部分,国庆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北半球的夜半球应大于昼半球,故范围应大于全球的四分之一。【解析】【答案】B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交通线的发展。1.观测海冰状况需要利于遥感技术,但预测天气需要与地图相结合,故需要结合GIS技术。2.交通线的发展主要的意义体现在缩短距离,方便交通,且促进经济发展,但注意题目要求对我国的影响,故B、D错误。【解析】【答案】1.AC2.AC11、略

【分析】【解析】【答案】1.BD2.BC12、略

【分析】试题分析:1.图中①为云层反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C、D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与①②无关。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植被破坏、大量废弃的排放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所以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结合选项A、D正确。考点: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措施【解析】【答案】1.CD2.AD13、B,D【分析】【分析】径流系数大小受地形;植被覆盖率、蒸发量等多重因素影响;A错。读图可知,径流系数干旱地区较小,湿润地区较大,B对。径流量大小与流域面积相关性不确定,C错。径流量大,经济活动有利,径流量小,地表水缺乏,限制经济活动的规模,D对。故选BD。

【点评】我国的主要河流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14、B|C【分析】试题分析:1.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越在下层的年龄越老,即由下往上岩石的年龄由老到轻,正确排序是:bcdfghi,d岩层的年龄比c岩层新;a岩层岩石属于喷出岩,其火山锥形成在c、d岩层之中,由此可以判断a岩层的年龄比c、d岩层新;e岩层是由a岩形成的,侵入到df之间,比d新。选BC正确。2.图示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岩浆活动之后形成ae岩层,而e岩层发生在断层形成之前,断层使e岩层不完整;a在褶皱形成之后出现,所以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后,A错、D错;a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到b岩层之,高温高压作用可能形成变质岩,B正确;d岩层厚度分布不均,可能是外力侵蚀形成,C正确。选B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解析】【答案】1.BC2.BC15、A|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分析。图示从Ⅰ到Ⅲ阶段,由于森林面积减少,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故A项正确。从Ⅰ到Ⅲ阶段聚落的规模从村庄到小城镇到中等城市,反映城市化的过程。故C项正确。【解析】【答案】AC16、C|D【分析】【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美国东北部位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其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发达,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美国西部沿海为新兴工业区,环境优美。所以由甲往乙反映了二战后的产业扩散方向,还有就是美国的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迁移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解析】【答案】CD17、B|C【分析】【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储存、运输,等等方面相对于煤炭困难。天然气燃烧后,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等,燃烧效率高,所以是清洁能源。因此选B、C。【解析】【答案】BC18、C|D【分析】【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带的分布。由于南半球中高纬度缺少陆地,故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冬至日(23°26′S、0°)昏3时0东南可信【分析】【分析】(1)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难找;关键是找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度,因为太阳直射的地方地方时一定为12点.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不难判断晨线和昏线.日出时间=12-昼长/2.

(3)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判断方位先判断南北;再判断东西.

(4)再过6个月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5)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为12月22日前后,因为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利于科考工作.【解析】【解答】解:(1)根据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可判断此时为冬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S;太阳直射的经度为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在俯视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据图分析太阳直射的经线为0°(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的经度越来越小).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甲;乙都位于昏线上.画出乙地的纬线圈,根据昼弧的长度可算出乙地昼长为18小时,而日出时间=12-昼长/2,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为3点.

(3)根据昆仑站的纬度可知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此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所以昆仑站的黑夜长为0时.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乙在甲的东边,同时乙又在甲的南边,所以乙在甲的东南.

(4)再过6个月为夏至日;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故选:AD

(5)此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利于科考工作,故可信.

故答案为:

(1)冬至日23°26′S0

(2)昏3时。

(3)0东南。

(4)AD

(5)可信20、北极(23°26′N,90°W)D122490°昼最长夜最短CAB3【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照图的判读,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0°经线判断太阳直射经线;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日落时间在18时后;A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夜长为12小时;B点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求算D点地方时.【解析】【解答】解:(1)6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0°经线可以得到太阳直射经线90°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W).

(3)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日落时间在18时后,符合的是D.

(4)A点位于赤道;昼夜平分,夜长为12小时;B点位于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5)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应为CAB.

(6)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D点地方时为3点.

故答案为:

(1)北极;

(2)(23°26′N;90°W);

(3)D;

(4)12;24;90°;昼最长夜最短;

(5)CAB;

(6)3.21、略

【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点。有些旅游资源既是自然旅游资源,又是人文旅游资源。【解析】【答案】自然人文22、①受上升补偿流影响【分析】【分析】(1)渔场的形成原因是受寒暖流交汇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形成.

(2)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属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从两地的气候类型分析水循环的特点.【解析】【解答】解:(1)受上升补偿流影响;可能形成渔场的是①.

(2)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是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

(3)A为热带沙漠气候;B为热带季风气候;A处与B处相比,A处主要为水体的内陆循环,水循环不旺盛,循环水量较小.

故答案为:

(1)①受上升补偿流影响。

(2)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是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

(3)A处主要为水体的内陆循环,水循环不旺盛,循环水量较小.23、b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西南部处于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受削弱少,日照时间长主要集中于西部(平原)西部地势平坦;人口、城市集中;海运(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分析】【分析】(1)根据钓鱼岛的经纬度可做判断.

(2)在经线或赤道上;1°约为110千米,从赤道向两极同样的度数对应的长度递减.

(3)读图可以得出太阳辐射等值线的数据变化特点;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天气状况、昼夜长短、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地表面分布不均匀.

(4)根据岛屿东西两岸工业区分布的密度可以得出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地形、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开发历史等.【解析】【解答】解:(1)根据钓鱼岛的经纬度,北纬25°到北纬26°之间,东经123°到东经124°之间,故选b.

(2)基隆到钓鱼岛经度差约为2°;在这里要比赤道处的2°(220千米)短,比1°(110千米)要长,故选:C.

(3)读图可以得出太阳辐射等值线的数据变化特点: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台湾山脉的东侧为迎风坡,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而西侧为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岛屿的西南部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

(4)读图可知;岛屿西部工业区较多,东部较少;原因:西部平原广阔,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社会协作条件优越等.

故答案为:

(1)b(2)C

(3)由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西南部处于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受削弱少,日照时间长(或东北部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处于迎风坡,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受削弱多,日照时间短)

(4)主要集中于西部(平原)西部地势平坦;人口、城市集中;海运(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24、6时52分新加坡夏季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森林)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爪哇岛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分析】【分析】结合印度尼西亚及周边区域图和雅加达气候资料图和材料二图中信息判断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气候特点、爪哇岛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解析】【解答】解:

(1)9月23日;当雅加达(107°E)正好日出时,东七区区时(105°E地方时)为5时52分,印尼时间(东八区区时)为6时52分;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日影最短的是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雅加达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偏南,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丰富,称为太平洋的一叶“肺”.

(3)读图;图中①处温度最低,降水量最大.温度低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4)读图;爪哇岛占全国人口比重最大,占全国面积比重小.政府曾鼓励人口从该岛迁向其它岛屿,但效果一直不明显,根据爪哇岛GDP所占比重和公路;铁路里程可以判断,其主要原因是其它岛屿交通不便和经济发展滞后.

(5)爪哇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近年来该岛城市化发展迅速,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量大增,使周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故答案为:

(1)6时52分;新加坡。

(2)夏季;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森林)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4)爪哇岛;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

(5)水稻种植业(或热带种植园农业);

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用水量大增,使周边地区缺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25、满足当地对农产品的需求;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单产高,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收入等本区水资源有限,酒泉地区大量用水,会导致下游无水,生态环境恶化。

本区蒸发旺盛,大规模饮水灌溉,可能引起次生盐碱化,土地质量下降,温带大陆性气候,气象灾害多等【分析】【分析】(1)“城下有泉”:从水源来源;埋藏条件和渗出原因等方面分析.

(2)是不是应该大力发展农业,从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等方面)分析.【解析】【解答】解:

(1)从图中观察分析;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雨水是本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图中酒泉附近有戈壁;砂质戈壁,河流流经这些地区,河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从祁连山山麓冲击山前的地下水渗出带渗出.

(2)赞成原因:从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酒泉在我国西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特色农业是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反对原因:酒泉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发展农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会导致河流下游断流;酒泉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引起土地盐碱化,土地质量下降.

故答案为:

(1)祁连山山地降水和冰川融水为本区河流提供水源河流流经石质戈壁;砂质戈壁下渗形成地下水;酒泉位于祁连山山麓冲积扇前部地下水渗出带。

(2)赞同原因:满足当地对农产品的需求;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单产高,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收入等。

反对原因:本区水资源有限;酒泉地区大量用水,会导致下游无水,生态环境恶化。

本区蒸发旺盛,大规模饮水灌溉,可能引起次生盐碱化,土地质量下降,温带大陆性气候,气象灾害多等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6、√【分析】【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从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加以分析;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有生命存在.【解析】【解答】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从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加以分析;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有生命存在.

故选:A.27、×【分析】【分析】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即每一条经线都对应着自己的地方时,不同的经线上地方时不同.【解析】【解答】解:只有在二分日,经线圈才与晨昏线重合,才会出现晨线上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上的地方时为18点,而在其他时间,晨、昏线上的经度不同,不会有同样的地方时.故原结论错误.28、√【分析】【分析】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理解即可。29、×【分析】【分析】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解析】【解答】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只有当大气开始运动时才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其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故地转偏向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是错误的.五、综合题(共4题,共20分)30、略

【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2008——2012年,西藏自治区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因为该阶段西藏城市化推动力不足,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所以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考点:城市化发展阶段及特征。【解析】【答案】(1)(10分)2008——2012年,西藏自治区城市化水平低(2分)、速度慢(2分),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2分)。因该阶段西藏工业(1分)和第三产业(1分)发展缓慢,城市化推动力不足(2分)。3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右侧放大图分析;福建省海岸特点是海岸曲折;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