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4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人在呼吸时,气体交换由()完成.A.鼻腔B.肺C.气管D.支气管2、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通过人体消化道过程中被消化的情况.根据这个曲线图判断;以下正确的是()

A.在消化道中最早开始被消化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B.器官甲就是胃,成分Y就是淀粉C.成分Z在乙器官减少的原因是胆汁中的酶使它被消化D.乙器官是小肠,小肠是消化成分X、Y、Z的最主要场所3、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生物界就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烙印.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破坏环境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无法修复C.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D.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的增长4、网箱养鱼,经过训练,投饵时伴之以敲击网箱杠架上浮杆的竹筒,则鱼群迅速集聚抢食饵料.下列关于这一事实不正确的说法是()A.鱼的侧线能感受到水波振动的刺激B.鱼的视觉器官很发达,看到了饵料C.这是鱼的后天学习行为D.鱼的上浮、下沉要靠鱼鳔,鱼的身体平衡要靠各种鱼鳍的配合5、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A.人口的急剧增长。

B.环境的污染。

C.自然资源的破坏。

D.大力营造防护林。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某夫妻生有一个女儿;如表为他们一家三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形状特征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类型父亲性状母亲性状女儿性状眼睑特征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舌头特征能卷舌能卷舌能卷舌耳垂特征无耳垂有耳垂无耳垂(1)以上三对性状都有两种不同表现类型,这样的性状称为____.

(2)父母均为双眼皮,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____.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母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女儿的基因组成为____.

(3)已知能卷舌相对于不能卷舌为显性.父母都能卷舌,女儿也能卷舌,此现象称为____.若此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能卷舌的可能性为____.

(4)根据上表能否判断出有耳垂和无耳垂哪个是显性性状?____.若此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仍然是无耳垂的几率是____.7、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铂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他的反应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应液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1)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这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____.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受____控制的,由____决定的: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时一种____行为.8、课外活动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要求大家分组进行探究.某小组讨论后认为可能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说明:所用的花盆和植物相同,+号的数量表示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长短).

。花盆编号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1壤土++++++2壤土+++++++3沙土++++++4____________(1)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1、2号花盆的其它因素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因素是____.

(2)仔细分析1号与3号花盆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为了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参照上表的方法对4号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等情况做出设计(填写在表中).

(4)有同学指出,同一编号的花盆和植物至少应该3盆(株)以上.请评价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9、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____.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____和____两个生理过程.

(3)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10、(2013•湖南模拟)如图甲为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图乙为肺部纵剖的局部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是____;下端左右分支.

(2)④是____,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它的外面缠绕着许多____;利于④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和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11、鹰;狐狸和臭鼬是生长在某一群岛上的3种动物;研究者发现岛上狐狸的数量从1993年到1999年间,由1672只减少到145只,同期臭鼬的数量增加了7倍.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Ⅰ:狐狸和臭鼬这两种该群岛特有的食肉小动物的食物差不多一样,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假设Ⅱ:可能某种疾病造成狐狸的大量死亡.假如你是一位研究者,请再提出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Ⅲ:____.

假设Ⅳ: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子宫.____.(判断对错)13、一般情况下,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____(判断对错)14、在遗传的过程中,父母直接传给子女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____.(判断对错)15、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目镜脏了可立即用手将其擦干净.____(判断对错)16、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____.(判断对错)17、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18、某兴趣小组发现,放学以后,我市大多中小学校园附近商店内人头攒动,原来是学生们在购买零食,据多位店主介绍其中又以辣条销售最好。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某组员不禁要问:难道辣条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10只、仓鼠的主食——鼠粮、水、可关仓鼠的笼子等)(1)提出问题: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2)作出假设: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3)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组别实验材料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4个月以后结果甲组各5只大小、生长情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普通鼠粮5只活动能力正常乙组普通鼠粮加水与辣条一起磨碎,再用微波炉烘干,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原鼠粮一致)2只已经死亡3只活动能力弱

2只已经死亡3只活动能力弱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组(填“甲”或“乙”)。②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实验结论;请给我市中小学生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19、19世纪中叶;法国学者路易斯•巴斯德做了下面的实验。巴斯德把澄清的肉汤倒入两个鹅颈烧瓶中,把其中的一瓶肉汤A煮沸,而另一瓶肉汤B则不加热煮沸。几天后,未煮沸的肉汤B变得浑浊,而煮沸的肉汤A仍保持澄清。接着,巴斯德打破了盛有澄清肉汤A的鹅颈烧瓶的瓶颈。数日后,澄清的肉汤A变得浑浊。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将肉汤A煮沸是为了______。

(2)肉汤B变浑浊;说明肉汤B中有______。

(3)将A的瓶颈打破后;肉汤变浑浊,说明细菌来自______。

(4)巴斯德实验得出的结论称为______。这一观点否定了关于生命起源的______。20、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具体操作①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置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②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③结果记录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21、(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12分)22、将生物节日与时间正确配对(5分)23、将下列结构与其所属组织功能用线连起来1.表皮()A.输导水和无机盐2.叶肉()B.营养作用3.根尖分生区()C.分裂能力4.导管()D.保护作用24、(4分)牵线搭桥,请将下列微生物及其产品相搭配酵母菌酸奶乳酸菌甲烷甲烷菌酒精黄色短杆菌味精。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5分)25、图为家蚕发育的几个典型阶段;请据图作答:

(1)小红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联想起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觉得不太确切.通过翻阅资料,最后他大胆地向同学宣布:李商隐的诗虽然文学价值很高,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结果引起同学哄堂大笑.你赞同小红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______.

(2)正常情况下;成虫不同部位的体细胞中,基因是否都相同?______

(3)已知蚕的体色黑色与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黑色的基因B为显性基因,决定灰色的基因b为隐性基因.那么,灰色蚕的基因组成为______b,这两个基因将通过______传递给它的后代.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能对进入体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使之温暖、湿润、清洁.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2、D【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道内在各种酶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解析】【解答】解:A;在消化道中最早开始被消化的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里开始消化,A错误;

B;X在口腔开始消化;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Y在胃里开始消化,器官甲就是胃,成分Y就是蛋白质.B错误;

C;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脂肪在乙器官小肠里开始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C错误;

D;乙器官是小肠;小肠里含有多种消化液,小肠是消化食物各种成分的最主要场所.D正确.

故选D.3、D【分析】【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解析】【解答】解:A;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A错误;

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可以进行修复的,B错误;

C;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C错误;

D;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D正确;

故选:D4、B【分析】【分析】是本题考查投饵时伴之以敲击网箱杠架上浮杆的竹筒,则鱼群迅速集聚抢食饵料的行为.可以从鱼类的感觉器官侧线和眼的特点、学习行为的特点、鱼鳔的作用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A;侧线从鱼体的外面可以看到.这就是在鱼体两侧的由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鱼类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因此投饵时伴之以敲击网箱杠架上浮杆的竹筒,鱼是靠侧线感知水流震动的.故不符合题意;

B;鱼的视力并不好;它的晶状体不能调节,是靠侧线感知水流震动的,发现食物的.故符合题意;

C;这是出生后才有的;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后天学习行为.故不符合题意;

D;鱼鳔主要是调节身体密度;和各种鱼鳍的配合,使鱼可以停留在不同的水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5、D【分析】

A;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食物需求,进行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掠夺性开发,从而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的下降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环境污染是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它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致使资源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增长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大力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解题从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大力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切入.

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解析】【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类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2)已知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用b表示,则单眼皮女儿的基因组成是bb,她的这一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其父母的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

(3)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组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则该夫妇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及性状表现如图所示:

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能卷舌的几率为75%.另一种是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都为AA,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出现能卷舌的几率为100%

(5)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填不能.假如有耳垂是显性性状;由表中数据可知:母亲有耳垂;父亲无耳垂、女儿无耳垂;如果控制有耳垂的基因用A表示,则父亲和女儿的基因组成都是aa,女儿的这一对基因aa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因此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而不能是AA.这样出现无耳垂的几率是50%;如图所示:

假如有耳垂是隐性性状;由表中数据可知:母亲有耳垂;父亲无耳垂、女儿无耳垂;如果控制有耳垂的基因用A表示,则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无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女儿的这一对基因Aa,这样出现无耳垂的几率是100%;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变异;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

(3)遗传;100%或75%;

(4)50%或100%;7、略

【分析】【分析】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解析】【解答】解:(1)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故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一端M用铅箔套遮住,因此不透光;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有光;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数量明显多,而且呆的时间久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进行,可看出涡虫总喜欢暗环境.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经过101次的重复,结果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分析实验现象由此看出,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得出结论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后天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1)阴暗。

(2)先天性;神经系统;遗传物质;学习8、略

【分析】【分析】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题从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长短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实验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时对变量的控制,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解析】【解答】解:(1)分析1号2号花盆;土壤种类和浇水量相同,光照时间不同;

(2)分析1号和3号花盆;浇水量和光照时间相同,不同的是1号时壤土,3号时沙土,所以想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通过与1号盆的比较来确定浇水量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所以设计实验时只要浇水量不同,其他变量相同均可;

(4)同一编号的花盆和植物若是一盆时;会存在偶然性,因此,至少应该3盆(株)以上.

故答案为:(1)光照时间不同;

(2)土壤种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壤土;++++;+++;

(4)同一编号的花盆和植物若是一盆时,会存在偶然性,因此,至少应该3盆(株)以上.9、略

【分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表示消化系统,B表示循环系统,C表示呼吸系统,D表示皮肤,E表示泌尿系统,F表示组织细胞;过程①表示肺的通气,②表示汗液的形成与排出;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营养物质,d是尿液,e是汗液,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过程①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其交换的场所是肺.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是尿液,尿的形成经过了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物质a是二氧化碳;它产生于人体组织细胞F处,因此在F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故答案为:(1)a、b;肺(肺泡);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组织细胞(或F)10、略

【分析】【分析】图中①鼻腔,②喉,③气管,④肺泡.【解析】【解答】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气管下端左右分支,形成支气管.

(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它的外面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利于④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3)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故答案为:(1)气管;

(2)肺泡;毛细血管;

(3)CO2.11、略

【分析】【分析】假设在逻辑学上即假说.根据一定的事实材料和理论知识,对于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性的说明.【解析】【解答】解:鹰;狐狸和臭鼬是生长在某一群岛上的3种动物;研究者发现岛上狐狸的数量从1993年到1999年间,由1672只减少到145只,同期臭鼬的数量增加了7倍.有材料的数据可做一下假设Ⅰ:狐狸可能是某种捕食性动物的牺牲品;假设Ⅱ:狐狸可能缺乏食物来源.假设Ⅲ:外来物种引入可能造成狐狸的大量死亡.假设Ⅳ:有利狐狸生长和繁殖的环境被破坏等.

故答案为:Ⅲ外来物种引入可能造成狐狸的大量死亡;Ⅳ:有利狐狸生长和繁殖的环境被破坏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分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中的各种血细胞.【解析】【解答】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数量最多的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是红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但数量较少的是白细胞;个体最小,几乎看不见的是血小板.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解析】【解答】解: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显微镜是生物试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一定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解析】【解答】解: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通过分析知道当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有力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和生物的进化相一致即平行关系.据此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但是不能太绝对,因为由于地质作用可能把地质年代较老的地层粉碎后变质成较新的地层,常见的是沉积岩,因此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有可能有低等生物化石.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吸烟、酗酒、吸毒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大,被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结合吸烟、酗酒、吸毒的危害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因为吸烟;酗酒、吸毒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大;特别是人们对吸烟、酗酒的危害认识不足,吸烟、酗酒的人数逐年怎多,年龄呈下降趋势.在公共场合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吸毒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4分)18、(3)①辣条(辣条的有无)甲

②1只仓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4)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5)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辣条是否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的实验。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明确实验原理。【解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2)作出假设: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3)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①该探究实验探究的是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因此需要设置以辣条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甲组喂普通鼠粮,是对照组,乙组喂掺入辣条的鼠粮,是实验组。②每组用5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1只仓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不具有说服力。(4)甲组喂普通鼠粮,4个月以后,5只仓鼠活动能力正常,乙组喂掺入辣条的鼠粮,4个月以后,2只仓鼠死亡,3只仓鼠活动能力变弱,得出的结论是: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5)通过以上实验知道,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因此对我市中小学生提出建议是: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解析】(3)①辣条(辣条的有无)甲②1只仓鼠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4)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5)平时应该少吃或者不吃辣条。

19、杀灭细菌等微生物细菌等微生物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生生论自然发生论【分析】解: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如图:

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1)将肉汤A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2)肉汤B变浑浊;说明肉汤B中有细菌等微生物,肉汤A保持澄清,说明肉汤A中没有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不会自然发生。

(3)将A的瓶颈打破后;肉汤变浑浊,说明细菌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4)通过比较巴斯德得出结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二是来自于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称之为“生生论”。否定了关于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

故答案为:(1)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2)细菌等微生物;没有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不会自然发生;

(3)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4)生生论;自然发生论。

此题考查的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相关内容;据此作答。

巴斯德实验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好好掌握,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巴斯德实验的内容以及结论等知识。【解析】杀灭细菌等微生物细菌等微生物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生生论自然发生论20、略

【分析】试题分析:(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植酸酶)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植酸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步骤②应该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3)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本实验中投喂普通饲料的是对照组、投喂加酶饲料的是实验组,由实验结果“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可知:植酸酶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答案】加酶饲料(1)酶失去活性(2)加酶饲料(3)植酸酶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21、略

【分析】试题分析:(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甲、乙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罩内壁上。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解析】【答案】(1)乙二氧化碳(2)黑暗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气孔五、连线题(共3题,共12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2)吸毒的危害:引起人的免疫力下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还可能感染乙肝、艾滋病等疾病,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3)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据此,1990年7月11日遂成为第一个“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4)自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