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2D/wKhkGWeeDHCAJQFSAAIPn96y1Us239.jpg)
![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2D/wKhkGWeeDHCAJQFSAAIPn96y1Us2392.jpg)
![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2D/wKhkGWeeDHCAJQFSAAIPn96y1Us2393.jpg)
![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2D/wKhkGWeeDHCAJQFSAAIPn96y1Us2394.jpg)
![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17/2D/wKhkGWeeDHCAJQFSAAIPn96y1Us2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98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等文官考试法案。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文官任职令》《文官考试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据此可知()A.立法规范近代政府行政B.近代公务员制度已经建立C.民国实现了政治近代化D.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经验2、1953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各科教材的编写原则和体系安排,设立了编审制度。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于1956年编写完成新中国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些举措A.使国民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B.使“双百”方针得到贯彻C.有利于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3、“国”字在甲骨文中为“(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西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A.商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一D.商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4、秦汉时期职权最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初年的太尉、司徒和司空等“三公”,在魏晋南北朝时已丧失实权,成为虚衔,取而代之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行政事务的增多B.中央集权的要求C.皇权加强的需要D.世家大族的兴盛5、雅典城"绝大部分的公共空间是面向全体男性公民而开放的,人们自由地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据此可知,在雅典A.政治制度影响公共生活B.公民法保护自由民权益C.共和制体现了自由精神D.人人平等享有政治权利6、雅典民众法庭陪审员选出后需进行集体宣誓:“我将根据法律法令进行投票,如果无法可依,我将根据良知不偏不倚地投票。我将公正地听取控辩双方的辩论如违背誓言将遭报应”。这一活动()A.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B.强化陪审员的责任意识C.提高雅典官员的素质D.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7、在各州批准美国联邦宪法过程中,面对反联邦派的非议,汉密尔顿等人发表了85篇论文并结集出版,系统阐述了将要建立的联邦制既不是单一联邦制而是联邦共和制,美利坚合众国也不是单一共和国而是复合共和国,对人们所说的“民主”提供了双重的保障的思想。汉密尔顿等人此举()A.利于推动宪法批准过程B.意在破解内忧外患困境C.反映邦联制完全被摈弃D.折射出南北州矛盾焦点8、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7次,只设进士一科,后16次仅登科进士1135人,而且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基数相差极端悬殊,但名额却一样。据此可推知,元代的科举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A.戏曲艺术的发展B.民族凝聚力增强C.科举制度的完善D.中央集权的强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1、(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2、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A.正确B.错误15、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6、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A.正确B.错误17、《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8、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19、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20、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同时,文官机构又是支撑皇帝专制主义统治的重要支柱。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唐六典的出现,则是文官法成熟的标志。经过宋元至明清,以会典的形式为主,形成了文官法的独立体系。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13世纪末以来,马可·波罗、利玛窦等人也介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其中便包括文官制度。——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1853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提出《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同时提出了改革的原则性建议,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内容。1855年,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1870年,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至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也标志着西方第一个公务员法规的诞生。——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特征。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皇权与相权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1)根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各举两例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的具体表现。
问题二中央与地方自周代以后;我国开始确立了一套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按示例完成周;秦、汉初、元四朝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填写。
(3)从上述材料中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历程,对于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借鉴。
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8分)23、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历代一级政区设置的演变。
。
一级政区设置。
一级政区所辖政区。
秦。
郡。
县;道。
两汉前期。
郡;封国。
县;道、邑、侯国。
两汉后期。
州。
郡;封国。
魏晋南北朝。
州。
郡;封国。
隋;唐前期。
州(郡)
县。
唐后期;五代。
道(方镇)
州;府。
宋。
路(分为“四监司”;各有分工,相互牵制监督)
府;州、军、监。
元。
行省。
路;府、州。
明。
布政使司(省)
府;州。
清。
省。
府。
——摘编自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根据材料中古代中国一级政区设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其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实践和探索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探索出不同的民主政治实践形式,实现不同性质和内容的民主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再到联合政府的提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摘编自侯彬、彭生智《试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惟其如此,“考试”与“铨选”,遂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所不能摇,宰相所不能动者。若于此等政治后面推寻其意义,此即礼运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钱穆《国史大纲》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撰写历史文章需要参考历史书目;某同学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具体如下表:
根据所列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文章名称,并写出文章概要。(要求:写出所拟文章名称,概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均通过一系列立法来规范近代政府的行政工作,A正确;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排除B;民国时期中国始终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实现政治的近代化,排除C;材料体现不出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排除D。2、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党中央确定方向、方针,教育部制定教学计划,人教社编写中小学教材等举措,有利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C项正确;指导中小学教学的方针政策等不能使全部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A项错误;“双百”方针直到1956年4月才提出,B项错误;普及义务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展的,D项错误。3、D【分析】【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商朝时期“国”的含义是部落,西周时期“国”的含义是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说明的是国王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D项正确;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文字得到统一是在秦朝推行官方字体小篆后,排除C项。故选D项。4、C【分析】【详解】
思路点拨材料显示,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职官体系不断变动,由丞相制到三公制再到三省制,这与皇权不断加强密切相关,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5、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人们自由地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可知,雅典城公共空间占比更大,突出公共服务功能,说明政治制度影响公共生活,A项正确;公民法保护公民权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城邦的公共生活,并未涉及共和制和自由精神,排除C项;雅典外邦人和妇女、奴隶不享有政治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6、B【分析】【详解】
民众法庭陪审员的这一宣誓是为了避免审判员在审判过程中徇私舞弊,从而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B项正确;这一宣誓活动有利于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并不一定能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排除A项;仅根据一个宣誓活动并不一定能提高雅典官员的素质,排除C项;宣誓活动仅面向陪审法庭的审判员,和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7、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汉密尔顿等人的论文,利于宣传联邦制、美利坚合众国及其民主政治,化解反对派的误解,从而加快批准宪法的进程,A项正确;汉密尔顿等人此举意在破解宪法批准的困境,这一困境来自内部的矛盾,而非外来的,排除B项;材料显示,在宪法批准过程中,因为反联邦派(其中有坚持邦联制的)的阻挠,宪法批准进程曲折,说明邦联制并没有被完全摈弃,排除C项;材料显示,在宪法批准上,矛盾的焦点是实行联邦制还是邦联制,而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农奴制的存废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8、A【分析】【详解】
据题意可知,元代科举制的进士名额根据民族分配,其中汉人人口基数大,进士名额却并没有增多,导致许多汉族士人无法进入仕途,转而醉心文艺,客观上推动了当时戏曲艺术的发展,故选A;这一做法不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并不是对科举制的完善,排除BC;这一做法加剧了汉族士人的离心,实际上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10、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1、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2、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A【分析】【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6、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规定输庸代役,保障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国家赋税收入。故题干表述正确。17、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8、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19、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很少受到外来的影响”可归纳出独立性强;根据材料“中国文官制度的主宰和灵魂是皇帝”可归纳出服务于专制王权;根据材料“中国自秦汉时起,便开始制订文官律”可归纳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唐代文官制度中的制授;敕授、旨授和判补等影响了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可归纳出影响深远。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意义需要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规范官吏的选用和管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及为他国提供借鉴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正式拉开了革新吏制的帷幕”可归纳出工业革命的完成;根据材料“痛陈了当时政府官吏制度的痼疾”可归纳出旧官吏制度的弊端;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也在不断完善、发展。特征:根据材料“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提拔优秀文官等内容”可归纳出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渐进改革,日益完善;根据材料“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也标志着西方第一个公务员法规的诞生”可归纳出趋于法制化,专业化。【解析】(1)特点:独立性强;历史悠久;服务于专制王权;影响深远。
意义:提高官员文化素质;规范官吏的选用和管理;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等。
(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完成);旧官吏制度的弊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渐进改革,日益完善;趋于法制化,专业化。21、略
【分析】【详解】
(1)据材料一信息“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联系所学知识;举两例符合集体宰相制度的分权辅政的模式即可,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分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使分宰相的财政权。据材料一信息“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联系所学知识,举两例符合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的分权辅政模式即可,如:汉武帝设立中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即可。据所学知识;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
(3)材料二“秦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汉代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在继承秦代地方制度的同时也部分恢复了周朝旧制。到了元代,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控制,开始设立行中书省,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联系所学知识,从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征的角度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解析】(1)模式一是集体宰相制度。比如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宋朝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分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使分宰相的财政权。模式二是在正式体制之外设非正式机构。如汉武帝设立中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秦朝:郡县制;汉除: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
(3)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22、略
【分析】【详解】
(1)举措:据材料一“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根据所学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回答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举措即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革命道路的探索、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角度简要评价。
(2)创新:据材料二“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概括得出实行“三三制”政权制度,建立抗日的各阶级专政。意义:主要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解析】(1)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创新:实行“三三制”政权制度,建立抗日的各阶级专政。意义:巩固各抗日阶层团结合作;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五、论述题(共4题,共8分)23、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等;说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解析】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宋代“路”、“三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还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4、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再到联合政府的提出,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可以拟定论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然后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制度与政权建设加以阐述,如建党初期,中共一大通过的政治纲领确定了实现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的目标,中共二大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都体现了很强的民主精神。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尤其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抗日战争时期,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边区设置参议院,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原则,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采用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来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设立的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商业空间设计趋势与挑战应对
- 国庆节中秋快乐活动方案
- 16《朱德扁担》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Module4 Unit1 It's red!(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Lesson 6(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1《天地人》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知识点说课稿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站在国际舞台上》说课稿 辽师大版001
- 6 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17版)
- 202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防渗漏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 牛津3000核心词汇表注释加音标1-4 完整版
-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件
- 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冷喷涂技术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