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E/08/wKhkGWeeCXiAWmKqAAHThwYTk_o596.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E/08/wKhkGWeeCXiAWmKqAAHThwYTk_o5962.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E/08/wKhkGWeeCXiAWmKqAAHThwYTk_o5963.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E/08/wKhkGWeeCXiAWmKqAAHThwYTk_o5964.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E/08/wKhkGWeeCXiAWmKqAAHThwYTk_o5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B.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图中①〜⑤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D.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2、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晶体的衍射图像等资料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有力证据B.每条单链上游离磷酸基团有两个,位于链的两端C.单链上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两个核糖、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磷酸二酯键连接D.某基因片段共有20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有420种3、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B.此精原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一定为AAb、aabD.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b、b4、某生物有8对染色体,如1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A.1﹕1B.1﹕2C.1﹕3D.0﹕45、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相关物质(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Ⅲ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6、真核细胞中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真核细胞中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7、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及其适用范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真核细胞中所有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________),因此,这种方式被称作半保留复制。9、DNA的复制概念: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的过程。10、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11、RNA有三种:_____,_____,_____。12、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4、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15、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A.正确B.错误16、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17、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18、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19、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20、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21、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2、水稻(2n=24)以自花授粉为主;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水稻的育性,当基因型为隐性纯合时,个体表现不育。研究人员对水稻突变体Q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回答问题:
(1)统计Q自交后代得到可育株为111株,不育株QM为308株。随着Q自交多代,类似分离情况再次出现。这一结果表明,该突变类型的遗传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进一步研究Q的减数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在__________期,能够观察到正常的____对染色体和一条额外的染色体,或者11组两两配对和一组3条染色体配对(三价体),推断Q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像这样的个体被称为三体。由Q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该育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
(3)研究人员对Q的遗传模式推断如下图所示,并从Q的可育后代中,挑选自交后代可育:不育为__________的植株,进而选出了QM的非三体可育株。进一步设计__________杂交实验;发现均不能得到种子,推断该不育突变体QM为雌雄不育突变体。
(4)杂合基因型(Aa)自交一代可以分离25%的隐性纯合个体(aa),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隐性基因在后代中的比率将__________。若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增加了一条,使基因型变为Aaa,自交n代后,不育隐性基因(a)可以稳定的存在于_____的群体中。
(5)请你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三体水稻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_____。23、学习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揭开北方粳稻耐低温之谜。
亚洲栽培稻有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籼稻主要种植在我国南方、南亚及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粳稻经过近万年的人工驯化和选择,具备了耐低温特性。种植地域逐渐北移,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和东北亚温带地区。研究表明,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耐受胁迫中起着关键作用。结合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方法对相关位点进行驯化选择分析,发现了一个与粳稻低温耐受性关联叉在进化中受到强烈选择的耐低温基因——bZ1P73。
群体分析表明,bZIP73基因在粳稻与籼稻间仅有一个脱氧核苷酸差别(粳稻G;籼稻A),相应地造成籼粳间一个氨基酸的差异(图1)。
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bZIP73JaP受低温和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诱导表达上调,说明bZIP73参与ABA依赖的低温信号途径。bZIP73中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差别改变了籼粳亚群间对低温的敏感性(图2)。
图2粳稻;粒稻在低温环境下的成活率。
遗传及生物化学研究都表明,粳稻型bZIP73JaP蛋白通过与bZIP71互作;提高了水稻对低温的耐受性(图3)。
进一步对野生稻群体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bZIP73可能早在水稻祖先中就受到了人工选择,并且耐冷型基因(bZIP73JaP)频率在粳稻中迅速提高,说明耐冷型基因在粳稻驯化中受到青睐(图3)。研究发现中国南方野生稻资源中仅存在粳稻型bZIP73JaP,而在印度、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以西地带的野生稻中却同时存在粳稻型和籼稻型bZIP73,结合1960~1990年30年间平均地表温度数据分析发现,野生稻群体中含籼稻型bZIP73JaP个体主要分布区明显与地表温度相关,粳稻型bZIP73JaP与梗稻的北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成果对南方籼稻品种低温耐受性的提高以及水稻种植区北移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发现粳稻的bZI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梗稻对低温的耐受性。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
A.bZI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B.bZIP73蛋白质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
C.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D.粳稻的耐低温性状只与bZIP73JaP基因有关。
(2)根据文中内容可知,野生稻群体中含籼稻型bZIP73lnd个体主要分布在地表温度_____的区域;______和_________对南方籼稻品种低温耐受性的提高以及水稻种植区北移具有重要意义。
(3)野生稻的祖先中含有bZIP73lnd和bZIP73JaP两种基因,由于人工选择使_______频率迅速提高,导致野生稻进化为粳稻,从而更加________低温环境。
(4)粳稻耐低温的分子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包含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分子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称为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转移包括核酸分子间的转移;核酸和蛋白质分子间的转移。图中①表示转录,②表示逆转录,③表示DNA复制,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翻译。
【详解】
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选项正确;在中心法则中的每一步骤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B选项正确;图中①表示转录,②表示逆转录,③表示DNA复制,④表示RNA复制,⑤表示翻译,以上过程均发生在细胞中,C选项正确;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没有揭示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选项错误。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D。2、A【分析】【分析】
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详解】
A;沃森和克里克正是受威尔金斯DNA晶体的衍射图像的启发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A正确;
B;每条单链上游离磷酸基团有一个;位于链的一端,B错误;
C;单链上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两个脱氧核糖、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
D、该基因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D错误。
故选A。
【点睛】
关于DNA的结构要弄清平面结构中各种组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直观的影像是关键。基因具有特异性,一种基因只有一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3、D【分析】【分析】
题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一个细胞示意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断裂,且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
【详解】
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A错误;题图中,等位基因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是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在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若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则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是AB、Ab、aB、ab;若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此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形成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是AB、aB、ab或者AB、aB、Ab,C错误;此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可能是A、a、b、b或a、a、b、b;移向细胞另一极的基因是A;a、B、B,D正确。故选D。
【点睛】
掌握动物细胞中精子的形成过程,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分析】题意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又各产生两个精细胞,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中发生异常,但不影响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所以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
【详解】
原始生殖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别形成两个精细胞。若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两条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产生了两个异常的精细胞,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形成两个正常的精细胞,因此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即A正确。
故选A。
【点睛】5、A【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染色体;②表示染色单体,③表示核DNA分子。Ⅰ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是有丝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Ⅲ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Ⅳ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是精细胞。
【详解】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以上分析可知,Ⅱ所处阶段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正确;
B.Ⅱ可代表初级精母细胞;Ⅲ可代表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
C.①代表染色体;C错误;
D.由图可知;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2∶1,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C【分析】【分析】
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
(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的场所:细胞核。
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
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
与转录有关的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2;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详解】
A、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A正确;
B、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错误;
D、rRNA能催化肽键的连接;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
RNA作为酶时候起催化作用,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7、A【分析】【分析】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只有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才满足孟德尔遗传规律。
【详解】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离后独立遗传给后代,A正确;
B;真核细胞中只有细胞核内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基因不遵循,B错误;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发生在受精作用时,D错误。
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详解】
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方式被称作半保留复制。【解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9、略
【解析】①.亲代DNA②.子代DNA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替换、增添、缺失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mRNAtRNArRNA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广阔的舞台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4、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15、A【分析】【详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故正确。16、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17、B【分析】略18、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19、B【分析】略20、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实验1:果蝇S(腹部有长刚毛)×野生型个体(腹部有短刚毛)→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1:1;属于测交类型.分析实验2: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均为杂合子.
【详解】
(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实验属于测交类型,则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
(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AA;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中胸部无刚毛,则图中③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是1/4.
(3)根据题干信息“果蝇③和果蝇S的基因型差异”可推知:③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mRNA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说明基因的模板链变短,那么相关基因发生的改变很可能是DNA中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
【点睛】【解析】相对显Aa;aa2AA1/4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
)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22、略
【分析】【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和数目变异(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减)。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
(1)由题目信息可知;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水稻的育性,若该突变类型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时,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可育:不可育=3:1,而Q的自交后代可育:不可育=1:3,说明该突变类型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会出现两两配对的联会现象;故要进一步研究Q的减数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若观察到11组两两配对和一组3条染色体配对(三价体),说明其含25条染色体,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也可能观察到12对染色体和一条额外的染色体。由Q自交后代可育:不可育=1:3可知,该育性基因不是位于正常配对的染色体上,而是位于三条配对的染色体上。
(3)由Q的遗传模式可知;非三体可育株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中可育:不育为3:1。要证明不育突变体QM即aa为雌雄不育突变体,可以让其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与非三体可育株Aa进行正反交,预期后代均不能得到种子,即可推断该该不育突变体QM为雌雄不育突变体。
(4)杂合基因型(Aa)自交一代可以分离25%的隐性纯合个体(aa);由于aa不育不能自交得到后代,故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隐性基因在后代中的比率将逐渐下降并趋近于零。若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增加了一条,使基因型变为Aaa,其自交后代中仍可保留Aaa,自交n代后,不育隐性基因(a)可以稳定的存在于三体的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C Project大单元整体说课稿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What can you do part A 第三课时说课稿 人教PEP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13.1 轴对称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兼职开店合同范例
- 公司水利水电施工合同范例
- 农村集体租地合同范例
- 别墅建筑工程合同范例
- 代理饮料咋样写合同范例
- 包装案版权合同范例
- 二手车购买合同范本
- 法医病理学课件
- 职代会提案征集表
- 介绍uppc技术特点
- 物业工程工作分配及人员调配方案
-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最详细
- 《黑骏马》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2023年物理会考真题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盘扣式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劳动防护用品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高中教师业务知识考试 数学试题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剂工业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