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C/09/wKhkGWeeBMqAca6qAAGFGr30_nw460.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C/09/wKhkGWeeBMqAca6qAAGFGr30_nw4602.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C/09/wKhkGWeeBMqAca6qAAGFGr30_nw4603.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C/09/wKhkGWeeBMqAca6qAAGFGr30_nw4604.jpg)
![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C/09/wKhkGWeeBMqAca6qAAGFGr30_nw46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76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化学基本用语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CH4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B.CO2的电子式:C.S2-的结构示意图: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解于盐酸:B.Cl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D.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亚铁的用途广泛;可以制备下图所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4(OH)2(SO4)5属于碱式盐,可用作净水剂B.与足量NH4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FeCO3↓+CO2↑+H2OC.可用稀硫酸和K3[Fe(CN)6]溶液检验铁红中是否含有FeCO3D.“冷却结晶”后的操作是过滤,“锻烧”操作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4、下列对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实验台上的酒精灯被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B.用嘴吹灭酒精灯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将含硫酸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有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C.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既无沉淀生成也无气体生成,再加AgNO3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一定有Cl-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6、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气体和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7、已知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B.碳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C.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D.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58、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是固体B.金属单质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C.W、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中国传统的农具;兵器曾大量使用铁;铁器的修复是文物保护的重要课题。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1)潮湿环境中,铁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
(2)铁器表面氧化层的成分有多种;性质如下:
。成分。
Fe3O4
FeO(OH)
FeOCl
性质。
致密。
疏松。
疏松。
①Fe(OH)2被空气氧化为Fe3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在有氧条件下,Fe3O4在含Cl–溶液中会转化为FeOCl;将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4Fe3O4+O2+_________+____H2O===___FeOCl+__________
(3)化学修复可以使FeOCl转化为Fe3O4致密保护层:用Na2SO3和NaOH混合溶液浸泡锈蚀的铁器;一段时间后取出,再用NaOH溶液反复洗涤。
①FeOCl在NaOH的作用下转变为FeO(OH),推测溶解度FeOCl_____FeO(OH)(填“>”或“<”)。
②Na2SO3的作用是_______。
③检验FeOCl转化完全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11、古人以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木炭为原料冶炼金属锌。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ZnO+COZn+CO2。
(1)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Zn,消耗ZnO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12、I、①H2SO4②BaCO3③CH3COOH④金刚石⑤C60⑥NH4HCO3⑦Fe(OH)2⑧H2SiO3⑨盐酸⑩KOH。
(1)无氧酸有__________。
(2)二元弱酸有_____。
(3)弱碱有______。
(4)酸式盐有_____。
(5)只由分子构成,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物质是_____。
II;写出下列分离的实验操作方法。
(l)水中溶解的碘单质_____________;
(2)水中溶解的氯化钠_____________;
(3)CCl4中的酒精_______________。1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检验物质Y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能被氧化为则24mL的溶液与20mL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14、Cu2S和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试解答下列各题。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产生0.1molNO时,转移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被还原的物质为_____mol,共耗HNO3________mol。
(3)被1molCu2S中+1价亚铜离子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15、盐酸在不同的反应中;可以分别表现出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现有如下四个反应,请写出盐酸在三个反应中,分别表现什么性质:
①Zn+2HCl=ZnCl2+H2↑________;
②NaOH+HCl=NaCl+H2O________;
③2HClH2↑+Cl2↑________;
④KClO3+6HCl(浓)=3Cl2↑+KCl+3H2O________。方程式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若有5mol还原剂被氧化,则生成的Cl2为________mol。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了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⑤
⑥
⑦
⑧
3
①
③
④
⑨
4
②
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⑧与⑩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________。
(2)①~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
(3)⑤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温室气体,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元素①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X,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_____,该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X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0.1molX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⑥和⑧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量为66的共价化合物Y,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Y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现有下列物质:①钠(Na)②氯气(Cl2)③葡萄糖(C6H12O6)④硫酸(H2SO4)⑤氧化钙(CaO)⑥氢氧化钠(NaOH),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属于碱的是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实验操作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A.正确B.错误19、C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0、HClO电子式:(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1、化学合成的物质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必须先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但可以不进行干燥。(_____)A.正确B.错误23、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_____)A.正确B.错误24、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20分)25、天青石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锶(SrCO3)以及生产电视机显像管玻璃等,其主要成分是SrSO4,还含有少量BaSO4。测定天青石中钡元素的含量可采用以下方法。
已知:①EDTA可与Sr2+、Cu2+形成配合物;
②BaCrO4在盐酸中溶解,产生Cr2O72-;
③2Na2S2O3+I2=Na2S4O6+2NaI;
④Ksp(CuS)=3.4×10-36。
(1)高温焙烧时SrSO4和BaSO4被过量的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的SrS和BaS,写出SrSO4与焦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BaS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加入EDT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若过程①和过程②未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会导致测定Ba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滴定时以________为指示剂,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6)加入CuCl2,目的是将溶液中的S2-沉淀完全,当溶液中c(Cu2+)为0.1mol/L时,溶液中c(S2-)的浓度为________。
(7)该天青石中钡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德伊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一种制备的方法为:图是以废铁屑和为原料制备的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过程中,废铁屑要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
(2)操作Ⅰ为趁热过滤,操作Ⅱ的步骤是_______;过滤。
(3)制备时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4)取产品经灼烧、稀硫酸溶解、还原、后续处理后配成100mL溶液,再取出20.00mL溶液至锥形瓶中,用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经3次滴定,每次消耗溶液的体积如表:。实验序号123消耗溶液体积21.38mL19.98mL20.02mL
①写出用还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造成第一次测定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条)。
③到达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根据滴定结果,可计算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27、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和较多的Cu2+。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注意用量)①_______⑦_______
(2)若取2mL溶液④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此过程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3)回收得到的FeSO4纯度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28、铁黄是一种重要的颜料,化学式为Fe2O3·xH2O,广泛用于涂料、橡胶、塑料、文教用品等工业。实验室模拟工业利用硫酸渣(含Fe2O3及少量的CaO、MgO等)和黄铁矿粉(主要成分为FeS2)制备铁黄的流程如下:
(1)操作Ⅰ与操作Ⅱ中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两种操作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供选择使用的有:铝粉、空气、浓HNO3);
(3)上述步骤中需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_____(填序号)。
(4)查阅资料知,在不同温度下Fe2O3被CO还原,产物可能为Fe3O4;FeO或Fe;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像推断670℃时Fe2O3还原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该还原产物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自选。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H2O2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10分)29、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30、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构型,碳原子比氢原子半径大,故是CH4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故A正确;
B.CO2中的碳原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氧原子形成了4个共用电子对,则其电子式可表示为故B正确;
C.S元素为16号元素,最外层为6个电子,则其离子是最外层为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氯化钠电子式写错了,正确的是故D错误;
本题答案D。2、C【分析】【详解】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
C.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故D错误;
故选C。3、D【分析】【详解】
A.Fe4(OH)2(SO4)5电离后的阴离子为OH-和SO42-,阳离子为Fe3+,属于碱式盐,其中Fe3+可水解产生Fe(OH)3的胶体;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作净水剂,故A正确;
B.FeSO4与足量NH4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FeCO3↓+CO2↑+H2O;故B正确;
C.Fe2+能使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用稀硫酸和K3[Fe(CN)6]溶液检验铁红中是否含有FeCO3;若含有,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若不含有,则无明显现象,故C正确;
D.“冷却结晶”后的操作是过滤;“煅烧”操作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坩埚、泥三角、玻璃棒,故D错误;
答案选D。4、A【分析】【详解】
A;酒精灯碰翻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A正确;
B;用嘴吹灭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B错误;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不能用NaOH,故C错误;
D、硫酸为酸,直接充入下水道,对环境有影响,故D错误。5、C【分析】【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既无沉淀也无气体生成排除了硫酸根的干扰;再加硝酸银,生成了白色沉淀,该沉淀是氯化银,则原溶液中一定有氯离子,故C符合题意;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沉淀可能为碳酸钙,原溶液不一定含有钡离子,也可能含钙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6、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即Mr(X)【详解】
A.根据m=nM=M;分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NA质量最大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Z,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无法判断,A错误;
B.根据密度p=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则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正确;
C.气体的物质的量n=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C错误;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1gZ气体,Mr(Y)=0.5Mr(Z);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D错误;
答案选B。7、B【分析】【分析】
【详解】
A.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氩原子含有18个质子,故(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A项正确;
B.该溶液中含0.1molNa3PO4,故溶液中Na+的数目为0.3NA;B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分子数为C项正确;
D.16gCH4为1mol,含有的原子总数为5NA;D项正确;
故选B。8、C【分析】【分析】
【详解】
A.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为固态;个别金属如汞为液体,故A错误;
B.部分金属单质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稀硫酸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后的金属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故B错误;
C.金属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四个;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C正确;
D.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如金,故D错误;
答案选C。9、B【分析】【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Y为第IA族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是关系,W、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则W为O元素、X为F元素、Y为Na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A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故A正确;
B.W为O元素;X为F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F,则水的热稳定性比HF弱,故B错误;
C.W、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结构;故C正确;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略
【分析】【详解】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2)①Fe(OH)2被空气氧化为Fe3O4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H)2+O2=2Fe3O4+6H2O;
②Fe3O4在含Cl–溶液中会转化为FeOCl,Fe元素化合价升高,O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配平方程式为:4Fe3O4+O2+12Cl-+6H2O=12FeOCl+12OH-;
(3)①FeOCl在NaOH的作用下转变为FeO(OH);根据沉淀转化的规律:溶解度小的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可知溶解度FeOCl>FeO(OH);
②FeOCl转化为Fe3O4的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上升作氧化剂,则Na2SO3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将FeOCl还原为Fe3O4;
③FeOCl转化完全则溶液中存在大量氯离子,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FeOCl转化完全。【解析】Fe–2e-=Fe2+6Fe(OH)2+O2=2Fe3O4+6H2O12Cl-61212OH->作还原剂,将FeOCl还原为Fe3O4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FeOCl转化完全11、略
【分析】【详解】
(1)在反应ZnO+COZn+CO2中,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年前CO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CO作还原剂;
(2)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1molZn生成,反应会消耗1molZnO;Zn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ZnO中的+2价变为反应后Zn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2价,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等于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总数,所以每反应产生1molZn,转移2mol电子。【解析】(1)CO升高。
(2)1212、略
【分析】【详解】
I;(1)含有氧元素的酸是含氧酸;不含氧元素的酸是无氧酸,则盐酸是无氧酸,答案选⑨。
(2)硫酸是二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盐酸是一元强酸,硅酸是二元弱酸,答案选⑧。
(3)不能完全电离的碱是弱碱;KOH是强碱,氢氧化亚铁是弱碱,答案选⑦。
(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铵根)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属于酸式盐。碳酸钡是正盐,NH4HCO3是酸式盐;答案选⑥。
(5)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均是相对于化合物而言,金刚石和C60是单质,均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中金刚石由原子构成,C60只由分子构成;答案选⑤。
II;(l)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则水中溶解的碘单质可以利用萃取分离;
(2)氯化钠能溶于水;则水中溶解的氯化钠需要利用蒸发分离;
(3)酒精和四氯化碳互溶,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则CCl4中的酒精可以用蒸馏法分离。【解析】⑨⑧⑦⑥⑤萃取分液蒸发蒸馏13、略
【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X为H2S,Y为SO2,Z为H2SO4;结合物质的性质和问题分析解答。
【详解】
(1)X为H2S,Y为SO2,二者混合反应2H2S+SO2=3S+2H2O;其中二氧化硫是氧化剂,硫化氢是还原剂,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检验物质SO2的一种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溶液出现褪色,给溶液加热,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
(3)铜与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假设Cr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为+a,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有24×10-3L×0.05mol•L-1×(6-4)=20×10-3L×0.02mol•L-1×2×(6-a),解得a=+3,故答案为:+3。【解析】(1)1:2
(2)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溶液出现褪色,给溶液加热,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314、略
【分析】【分析】
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失电子的元素是铜和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3×8=30mol,当生成10molNO转移30mol电子,消耗22mol硝酸,被还原的硝酸为10mol,据此分析。
【详解】
(1)在反应Cu2S+HNO3→Cu(NO3)2+H2SO4+NO↑+H2O中Cu元素从+1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2价升高为+6价,N元素从+5价降为+2价,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失电子的元素是铜和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得电子的元素是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3×8=30mol,电子转移情况为:
(2)根据(1)的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生成10molNO转移30mol电子,消耗22mol硝酸,被还原的硝酸为10mol,所以当产生0.1molNO时,转移电子总数为0.3×6.02×1023,被还原的物质为0.1mol,共耗HNO30.22mol;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被1molCu2S中+1价亚铜离子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mol=mol。【解析】0.3×6.02×10230.10.2215、略
【分析】【分析】
①Zn+2HCl=ZnCl2+H2↑,盐酸中氢化合价降低;②NaOH+HCl=NaCl+H2O,盐酸化合价未变;③2HClH2↑+Cl2↑,盐酸中氢化合价降低,Cl化合价升高;④KClO3+6HCl(浓)=3Cl2↑+KCl+3H2O;盐酸化合价一部分未变,一部分Cl化合价升高。
【详解】
①Zn+2HCl=ZnCl2+H2↑;盐酸中氢化合价降低,因此表现酸性;氧化性,故答案为:酸性、氧化性;
②NaOH+HCl=NaCl+H2O;盐酸化合价未变,表现酸性,故答案为:酸性;
③2HClH2↑+Cl2↑;盐酸中氢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Cl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因此表现氧化性;还原性,故答案为氧化性、还原性;
④KClO3+6HCl(浓)=3Cl2↑+KCl+3H2O,盐酸化合价一部分未变,一部分Cl化合价升高,因此表现酸性、还原性;方程式中氧化剂为KClO3,且为1mol,还原剂为HCl,且为5mol,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根据反应方程式得知有5mol还原剂被氧化,则生成3mol氯气,故答案为:还原性、酸性;1∶5;3。【解析】①.酸性、氧化性②.酸性③.氧化性、还原性④.还原性、酸性⑤.1∶5⑥.316、略
【分析】【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Na、②为K、③为Mg、④为Al、⑤为C、⑥为N、⑦为O、⑧为F、⑨为Cl、⑩为Br。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原子半径最大的是K;⑧为F,⑩为Br,两者同族,相差两个周期,F的原子序数为9,Br的原子序数为35;则两者核电荷数相差35-9=26;
故答案为氟;K;26;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中F与O元素因无最高价,所以无对应的含氧酸,则①~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ClO4;
故答案为HClO4;
(3)⑤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温室气体为CO2,是分子内含2个碳氧双键的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4)表中元素①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X为过氧化钠,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其电子式为:过氧化钠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该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根据关系式2Na2O22e-可知,0.1mol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NA个;
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2Na2O2+2H2O=4Na++4OH-+O2↑;0.1NA;
(5)元素⑥为N,⑧为F,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量为66的共价化合物Y,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化合物Y为N2F2;根据“8电子稳定结构”特点,其结构式应为:F—N=N—F;
故答案为F—N=N—F。【解析】氟K26HClO4离子键和共价键2Na2O2+2H2O=4Na++4OH-+O2↑0.1NAF—N=N—F17、略
【分析】【分析】
依据概念实质分析物质组成和分类进行判断。
单质是仅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有机物是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①钠(Na)属于金属单质;
②氯气(Cl2)属于非金属单质;
③葡萄糖(C6H12O6)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④硫酸(H2SO4)电离产生H+、SO42-,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属于酸;
⑤氧化钙(CaO)是由O和Ca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⑥氢氧化钠(NaOH)电离产生Na+和OH-,由于阴离子全部是OH-;因此该物质属于碱;
可见:物质中属于单质的为①②;属于氧化物的为⑤;属于酸的为④;属于碱的是⑥;属于有机物的是③。
【点睛】
本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掌握有关物质的基本概念,通过对具体物质的名称、组成、分类及化学式有较明确的认识即可顺利解答。【解析】①②⑤④⑥③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8、B【分析】【详解】
Cu和CuO均能与稀硝酸反应,错误。19、B【分析】【分析】
【详解】
CO2的电子式:错误;20、B【分析】【分析】
根据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判断。
【详解】
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只需要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HClO电子式为故错误。21、A【分析】【详解】
合成化学在无机、有机、催化、高分子和超分子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产物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医药、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说法正确。22、A【分析】【详解】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必须先用蒸馏水洗净容量瓶,但可以不进行干燥,正确。23、B【分析】略24、A【分析】【详解】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否则试管会受热不均而炸裂。四、工业流程题(共4题,共20分)25、略
【分析】【分析】
天青石与焦炭在高温焙烧的条件下,生成SrS、BaS;加入CuCl2溶液时,Cu2+与溶液中的S2-生成CuS沉淀;EDTA可与Sr2+、Cu2+形成配合物,可防止加入K2Cr2O7形成沉淀引起误差;溶液中的Ba2+与Cr2O72-发生反应生成BaCrO4;加入盐酸溶解并产生Cr2O72-;再与碘离子反应生成单质碘;再用硫酸硫酸钠滴定碘单质;测定含量。
【详解】
(1)已知高温焙烧时SrSO4被过量的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的SrS,则反应的方程式为SrSO4+4CSrS+4CO↑,BaS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2)已知EDTA可与Sr2+、Cu2+形成配合物,加入EDTA的目的是EDTA与Sr2+、Cu2+形成配合物,避免加入K2Cr2O7形成沉淀引起误差。
(3)过程③中加入K2Cr2O7后产生BaCrO4,K2Cr2O7和BaCrO4中Cr的化合价均为价,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写出反应方程式:Cr2O72-+2Ba2++H2O=2BaCrO4↓+2H+。
(4)若过程①和过程②未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会使Ba2+损失而造成测定结果偏小。
(5)根据BaCrO4加盐酸产生了Cr2O72-加入Na2S2O3发生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可知Cr2O72-氧化碘离子变为碘单质,再用Na2S2O3滴定I2,故指示剂可选用淀粉指示溶液中I2的量来判断终点;终点变色即为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6)根据Ksp(CuS)=3.4×10-36,将c(Cu2+)为0.1mol/L带入式子即可求得c(S2-)的浓度为3.4×10-35。
(7)Cr2O72-+2Ba2++H2O=2BaCrO4↓+2H+,Cr2O72-+6I-+14H+=2Cr3++7H2O+3I2,2Na2S2O3+I2=Na2S4O6+2NaI,可知n(Na2S2O3)=n(I2)=n(Cr2O72-)=n(Ba2+),m(Ba)=cV×M(Ba),代数可得0.5%。
【点睛】
利用方程式中n(Na2S2O3)=n(I2)=n(Cr2O72-)=n(Ba2+)的关系及溶液的稀释的量进行计算。【解析】①.SrSO4+4CSrS+4CO↑②.③.EDTA与Sr2+、Cu2+形成配合物,避免加入K2Cr2O7形成沉淀引起误差④.Cr2O72-+2Ba2++H2O=2BaCrO4↓+2H+⑤.偏小⑥.淀粉溶液⑦.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⑧.3.4×10-35⑨.0.5%26、略
【分析】(1)
纯碱溶液溶液显碱性;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2)
操作Ⅱ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故步骤是冷却结晶;过滤;
(3)
二价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三价铁,制备时必须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原因是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4)
①还原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②第一次测定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是盛装酸性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或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等。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半)滴标准液时,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根据测定结果舍去第一次测定的体积,平均消耗酸性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滴定反应的对应关系为20mL溶液中含有的的物质的量为样品中的质量为质量分数为81%。【解析】(1)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2)冷却结晶。
(3)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4)①.②.盛酸性标准溶液滴定管未润洗③.滴入最后一(半)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④.81%27、略
【分析】【分析】
向废水中加入足量的Fe粉,Fe与溶液中的Cu2+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2+、Cu单质,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2+;向得到的滤渣中加入适当过量的H2SO4,发生置换反应:Fe+2H+=Fe2++H2↑,再过滤,滤渣为Cu,滤液中含有Fe2+,将两次的滤液合并,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得到FeSO4·7H2O。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为Fe、Cu混合物,②是FeSO4、Na2SO4混合物;③是Cu;④是FeSO4和稀H2SO4混合溶液;⑤是足量Fe粉;⑦是足量稀H2SO4。
(1)①表示的物质是足量Fe粉;⑦是足量稀H2SO4;
(2)④是FeSO4溶液,向盛有2mL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不稳定,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O2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看到沉淀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在上述涉及的两个反应中,4Fe(OH)2+O2+2H2O=4Fe(OH)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FeSO4具有还原性,会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Fe2(SO4)3,KMnO4被还原产生MnSO4,同时有水生成,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8H++=5Fe3++Mn2++4H2O。【解析】Fe、Cu足量稀H2SO4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5Fe2++8H++=5Fe3++Mn2++4H2O28、略
【分析】【分析】
硫酸渣含Fe2O3及少量的CaO、MgO等,加稀硫酸后过滤,得到Fe2+、Fe3+、Ca2+、Mg2+等离子,加热黄铁矿粉主要成分为Fe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离子被还原为Fe2+,在通入氧化剂(空气)后,Fe2+被氧化成Fe3+,因为Fe3+溶液通入氨气后,Fe3+生成Fe(OH)3,在进行过滤得Fe(OH)3,在进行加热烘干即得铁黄Fe2O3·xH2O。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操作Ⅰ与操作Ⅱ中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两种操作中的作用分别是,操作Ⅰ是利用玻璃棒加速硫酸渣的溶解,操作Ⅱ是过滤实验操作,玻璃棒是起到引流作用,故答案:搅拌加速溶解(或搅拌加速反应);引流。
(2)依据流程分析;试剂a是用来氧化亚铁离子的,但选择氧化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铝粉引入新的杂质,浓硝酸做氧化剂会产生污染气体,最好选择空气做氧化剂氧化亚铁离子,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不污染环境,故答案:空气。
(3)a.加热氯化铵分解后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会在试管口重新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故a错误;
b.氨水滴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故b正确;
c.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加热时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装置中加热会使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c错误;
d.加热浓氨水会分解生成氨气;可以制取氨气,故d正确;
答案为选bd。
(4)开始时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是=0.3mol,当恰好转化为四氧化三铁时质量=0.3mol×232g/mol=46.4g,当恰好转化为氧化亚铁时质量=0.3mol×2×72g/mol=43.2g,即加热温度达到500℃~600℃时还原产物为Fe3O4,当670℃时还原产物为FeO;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则验证还原产物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还原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固体完全溶解且无气泡产生;再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最后滴加H2O2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还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卷)
- 2024-2025学年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共同发展协议书细目
- 2025年全球化学品物流协议
- 2025年仓储物流租赁合同文件
- 2025年四人股东策划经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自行车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策划管理协议书
- 2025年肥料级磷酸氢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公共环卫设施:环卫垃圾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光伏十林业可行性报告
- 小学综合实践《我做环保宣传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钢煤斗内衬不锈钢板施工工法
- 公司人事招聘面试技巧培训完整版课件两篇
- 出国劳务派遣合同(专业版)电子版正规范本(通用版)
- 公路工程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
- 供应商评估报告范本
- 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价值观
- 建筑集团公司商务管理手册(投标、合同、采购)分册
- 威海刘公岛PPT介绍课件
- 2022年广西高考英语真题及答案(全国甲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