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71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1985年,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人21世纪”的口号的印度总理是()A.尼赫鲁B.拉吉夫·甘地C.瓦杰帕伊D.辛格2、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女真族建立的B.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D.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3、下列人物,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阿骨打4、《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事依据应该是()A.《封神榜》B.《山海经》C.《大唐西域记》D.《石头记》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的是()A.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用于航海C.火药用于军事D.《资治通鉴》6、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位于今天()A.北京B.宝鸡C.杭州D.开封7、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不正确的是()A.宋代航海技术进步,海上贸易频繁B.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C.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D.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8、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能告诉我,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址中最为著名的人类叫什么吗?()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9、唐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这里的“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下列国王中,导致国家灭亡的有()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11、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关于这一壮举表述正确的是()A.从1405年至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D.加强了明朝与亚欧国家往来13、春秋时期的霸主有()A.晋文公B.楚庄王C.秦穆公D.齐桓公14、下列思想家,属于春秋时期的有()A.老子B.孟子C.庄子D.孔子15、下列国家中属于战国七雄的有()A.齐B.晋C.楚D.赵16、“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唐代的两个治世,这两个治世出现时在位的皇帝是()A.武则天B.唐太宗C.唐高祖D.唐玄宗1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C.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D.有利经济发展18、某影星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门人,以下符合他的观点()A.主张民贵君轻B.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C.主张顺其自然D.提倡节俭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列举秦朝疆域四至的地域名称。

东到:____;

西到:____;

南到:____;

北到:____。20、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1、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种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这种制度是______。22、填出图中A.B.C分别是战国七雄中的哪几个诸侯国.

A______;B______;C______.23、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早了半个多世纪,他在1405年从______出发,最远到达______沿岸和______东海岸。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公元2070年。错误:订正:25、北方人以____为主粮,南方人以____为主粮。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较全面的反映了临安繁华的都市生活。______(判断对错)2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开元盛世”。______(判断对错)2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和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A.​AB.B29、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秦朝开始。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2题,共10分)30、(1)这部史书的作者是谁?它的编写体例是什么?

(2)与该书作者齐名的中国古代另一位史学家叫什么名字?其史学著作是什么?该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1、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问题:

AB请回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什么居民居住的房子?活动在什么流域?主要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2)图B是什么居民居住的房子?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3)你认为促使原始居民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4题,共12分)32、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战国时期修建的灵渠这一水利工程。上述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33、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王滋事问题;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分封制”。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34、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或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任何价值。

判断上述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35、夏商西周社会以能力高低区分尊卑等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度班加罗尔的相关知识。根据七上教材《IT新城:班加罗尔》一课的描叙,可知1985年,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人21世纪”的口号的印度总理是拉吉夫·甘地。故选B。

【点评】了解班加罗尔科技业发展的相关情况2、B【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与阿骨打建立的金无关,B项表述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清朝的建立;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即可。

本题考查清朝的建立。识记皇太极建立清朝。【解析】B3、A【分析】本题考查了统一契丹的领导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提倡农业,逐步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依照汉族的法律制定法律条文,命人依据汉字形状来制定契丹文字。在阿保机的儿子耶律德光的统治时期,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元昊建立了西夏,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所以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4、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相关史实的掌握。《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即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难险阻到天竺求取佛经。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与《西游记》无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5、C【分析】【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察宋元的科技成就。是否定选择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属于北宋”,对选项进行逐一排除。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符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宋元文化【解析】【答案】C6、B【分析】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故选B.

本题考查宋金对峙;知道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

本题考查宋金对峙,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B7、D【分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综上,ABC正确,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解析】D8、A【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址中最为著名的人类.

故选A.

本题考查元谋人.

本题考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A9、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以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至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遂达臻全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用姚崇、宋璟的皇帝是唐玄宗。唐玄宗在位时励精图治,社会经济发展,史称”开元之治。也叫开元盛世。由此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ABD【分析】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都是历史上的暴君,但周厉王的残暴没有导致亡国.

故选ABD.

本题考查夏朝;商朝和西周的灭亡.

本题考查夏朝、商朝和西周的灭亡,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知道夏桀、商纣、周幽王导致国家灭亡.【解析】【答案】ABD11、BC【分析】略。【解析】BC12、ABC【分析】略【解析】ABC13、ABCD【分析】略【解析】ABCD14、AD【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包括“仁”和“礼”两部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春秋晚期的老子,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故AD符合题意;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15、ACD【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战国时期不会有晋国.

故选ACD.

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七雄的相关政权.【解析】ACD16、B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的认识,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本题选BD。考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解析】【答案】BD17、ABC【分析】略【解析】ABC18、BD【分析】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故选BD.

本题主要考查墨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解析】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9、大海陇西南海长城【分析】【分析】秦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故答案为: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疆域的知识点。20、略

【分析】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故答案为: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本题以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加强对西域管辖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以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为背景,考查的是唐朝加强对西域管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21、略

【分析】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故答案为:

郡县制.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郡县制22、略

【分析】战国位置按口诀记: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对应图示可知A秦;B魏、C齐.

故答案为:

A秦;B魏、C齐.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地理位置.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结合课本战国七雄形势图便可做出正确判断.【解析】秦;魏;齐23、略

【分析】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出长江口南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故答案为:

刘家港;红海;非洲.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是刘家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解析】刘家港;红海;非洲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另:公元纪年以传说中耶酥诞生之年算起,之前的记作公元前某年,之后的记作公元某年,公元2070年还没有到来。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解析】【答案】错误:公元2070年订正:公元前2070年25、粟麦稻米【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宋代,北方人以粟麦为主粮,南方人以稻米为主粮。

【点评】考查宋代的主粮食。四、判断题(共4题,共16分)26、×【分析】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较全面的反映了临安繁华的都市生活。”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27、×【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执政时期,厉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宋之间曾开战,但之后签订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宋与西夏曾连年征战,后双方议和,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金灭辽,灭北宋,又与南宋开战,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后宋金议和。据此分析可知:宋与辽、西夏和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故选A。【解析】A29、×【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解析】×五、识图题(共2题,共10分)3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三百万字,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史学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史记》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纪”“表”“书”“世家”“列传”,成为后世史书编写的典范。《史记》内容完整,结构严谨,文字优美,“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具有极高的史学成就和文学价值,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解析】【小题1】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小题2】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评分细则:有错别字不得分,《史记》不带书名号不得分)

3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生活。由图A可知,是半地穴式房子,这是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子。由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子,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2)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由图B可知是干栏式房子,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子。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住干栏式房子,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3)本题考查原始居民定居的最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远古时代,人们靠采摘果实和捕猎为生,居住在洞穴里,没有固定的居所。到河姆渡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