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宋璟为相2、在学习政治时,我们会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强调法律在国家运行过程中的规范作用。如果要追溯“依法治国”思想在中国的历史,我们必定会提到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他是()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3、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目的在于()A.铲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B.确保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C.保证中央的财政收入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4、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5、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个“大帝国”“安于现状”的表现有()

①帝王们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毫无认识。

②对外紧闭国门。

③对内坚持“重商主义”

④鄙薄科学技术。

⑤热衷于文字狱。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____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___________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7、【题文】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很多入关注,10月11日的附加赛和18日的总决赛中都有一道题目与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有关:一题是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____,另一题是宋太祖的名字____。

8、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

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______

(2)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______

(3)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______

(4)《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______

(5)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______。9、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______(判断对错)10、东周分为____和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1、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______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______最为著名。12、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秦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14、秦始皇统一后,规定以隶书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15、清朝前期,京剧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京剧的传世之作。。A.正确B.错误16、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______(判断对错)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时期的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______(判断对错)18、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______(判断对错)1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20、中原和西域大规模交往的开拓者是张骞。()2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16分)2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主张,请你用直线把相关内容连起来:墨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庄子“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老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孟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韩非“兼爱”“非攻”23、请将左右两边直接相关的两项用直线连起来。杜甫《窦娥冤》苏轼“诗圣”关汉卿《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时珍《天工开物》宋应星《农政全书》徐光启《本草纲目》24、连线题(每个2分,共16分)25、将下面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连线。①管鲍之交A.齐桓公②退避三舍B.楚庄王③卧薪尝胆C.晋文公④一鸣惊人D.勾践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2题,共10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半坡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3)春秋时期;晋文公积极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4)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

(5)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灵渠。______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7、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8、【题文】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运河开凿的时间;人物是?

(2)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3)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29、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其含义是地方将领大臣的权利太大,皇帝弱,臣子强。只有拿走他们的权利,将钱币统一标准,拿去他们的士兵,国家自然就安宁了。)

(1)请回答:宋太祖赵匡胤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

①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______。

②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______。

③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______。

④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唐太宗李世民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统治期间,注意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唐太宗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注意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并规定可以用缴纳实物的办法代替服役,使百姓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沿袭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和整顿;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派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等。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所以ABC选项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D选项任用姚崇为相是唐玄宗,与唐太宗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没有关系。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形成。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即可。【解析】D2、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体现了他的思想.

故选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考查韩非子的思想.需要掌握法家思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韩非的思想.【解析】D3、A【分析】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故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A。【解析】A4、B【分析】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B图片是司母戊鼎.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的青铜制造业.【解析】【答案】B5、C【分析】材料中提出的清朝“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表现在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文字狱,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清朝前期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这样由于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大兴文字狱等等,中国很快走向衰败和落后,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故选:C。

本题考查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大兴文字狱.重点考查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瓷器。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也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解析】【答案】宋哥窑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人和宋太祖的名字。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国与内地的联系;宋太祖的名字叫赵匡胤,他于960年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考点: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解析】【答案】张骞;(1分)赵匡胤。(1分)8、略

【分析】(1)由材料“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可知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中外航海事业的发展,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2)由材料“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可以看出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故题干的说法违背了材料的意思.

(3)由材料“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故题干的说法是从材料中得出的.

(4)材料中无关于《金刚经》的任何表述;故《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材料无涉及.

(5)由材料“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之际,中国古代科技却因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扼制而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经历了从宋代的极盛到逐渐落后于西方的过程,故题干的说法从材料中得出的.

故答案为:

(1)A;

(2)B;

(3)A;

(4)C;

(5)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解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思路是,把题干说法与材料相对照,有且正确涂A,有而错误涂B,无涂C.【解析】A;B;A;C;A9、略

【分析】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10、春秋战国【分析】【分析】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灭掉战国时期最后一个诸侯国燕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周的分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11、略

【分析】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故答案为:

越窑;唐三彩.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宋陶瓷业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唐朝与南宋陶瓷业发展的突出代表.【解析】越;唐三彩12、安史之乱【分析】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开始于安史之乱。

故答案为:

安史之乱。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解析】安史之乱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长城的有关内容。14、×【分析】【分析】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故答案为:错误,改正:把隶书改为小篆。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始皇统一文字。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长生殿》和《牡丹亭》的相关知识点。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果实,有力的批评了吃人的封建礼教。不是京剧。故题目错误,故选B。【解析】B16、√【分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7、√【分析】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

本题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为依托;考查《齐民要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解析】√18、√【分析】都江堰修筑前;岷江水患不断,成都平原旱涝无常。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19、×【分析】【分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不是南宋前期出现的。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宋交子。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故本题说法正确,故选T。

【解析】T21、√【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提出“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齐桓公称霸.

本题考查齐桓公争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管仲改革为齐桓公争霸奠定了基础.【解析】√四、连线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各自主张。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战国中期的孟子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动一切战争。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观点。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人对人的压迫,反对不义战争。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提倡法治,主张“以法为本”,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加强中央集权。因而答案为:墨子—“兼爱”“非攻”;庄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孟子—“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解析】23、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和科技成就。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后人称为“史诗”。他的诗有的气魄浑厚,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词作家,苏轼是豪放派的词人,其代表作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是元曲的成就最高的戏曲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也享有盛誉,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是《窦娥冤》。《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故连线为:杜甫——“诗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关汉卿——《窦娥冤》;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解析】24、略

【分析】试题分析: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立西周;赵括纸上谈兵,以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齐恒公通过葵丘会盟确立其霸主地位;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甚至草木皆兵;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主力;周平王在西周灭亡后,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商鞅变法,通过立木赏金,树立政府变法的威信。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解析】【答案】25、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这些成语的来历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一子目齐桓公称霸中的内容:“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可知,管鲍之交与齐桓公有关,故①——A。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晋文公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一旦晋楚开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可知,退避三舍与晋文公有关,故②——C。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当吴三夫差耗尽国力争霸之时,以屈辱条件求和才得以保存下国家的越王勾践,乘虚攻克吴国都城姑苏。”可知,卧薪尝胆与勾践有关,故③——D。依据第二子目问鼎中原中的内容:“后来楚军再一次北上,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可知,一鸣惊人与楚庄王有关,故④——B。考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解析】【答案】①A②C③D④B五、改错题(共2题,共10分)26、略

【分析】(1)北京人遗址出土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共十多万件以上.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并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

(4)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5)秦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

故答案为:

(1)判断:×.错误:半坡人;改正:北京人.

(2)判断:√.

(3)判断:×.错误:晋文公;改正:齐桓公.

(4)判断:×.错误:战国;改正:春秋.

(5)判断:×.灵渠;改正:长城.

(1)本题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依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

(2)本题以老子为依托;考查的是老子成就的知识.

(3)本题以齐桓公称霸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

(4)本题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

(5)本题以秦长城的修建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

本题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老子、齐桓公称霸、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秦长城的修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北京人、老子、春秋争霸、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半坡人;北京人;√;√;√;×;晋文公;齐桓公;×;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灵渠;长城27、北京人元谋人【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不是北京人.

故答案为:

错误:北京人;改正:元谋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解析】北京人元谋人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简答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此题从三个角度进行考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