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将重为5N的物块缓慢放入一盛水的容器里,静止后从容器中溢出了3N的水.则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A.一定是5NB.可能是2NC.一定是3ND.可能是4N2、如图;甲是铜片,乙是小磁铁,当开关s闭合后()
A.甲将受到向左的排斥力。
B.甲将受到向右的吸引力。
C.乙将受到向右的排斥力。
D.乙将受到向左的吸引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墨水滴入水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B.氧气能被压缩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4、【题文】如图;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发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5、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
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
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
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隆忙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6、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体重约200N
B.你手中物理书重约3N
C.一枚鸡蛋重约1N
D.一个苹果重约10N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后____,小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____.8、小汉用“拃”做单位记录门框的长度,当他给门框量长度时,一共数了10拃还多,门框长度记录为____.若门框的实际长度为2m,那么1拃=____cm.(保留一位小数)9、透镜分两类:中间____、边缘____的是凸透镜,而中间____、边缘____的为凹透镜.如题图所示的玻璃元件被分成五部分.其中为凸透镜的是____部分,____部分是凹透镜.10、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____(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____,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____形成的.
11、小朵从家中出发到达京华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的______段,小朵家到京华城广场的路程是______m
她骑车的速度是______m/s
12、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发生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1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大小是____,如果这束光垂直入射平面镜时入射角是____.14、(2013•北海)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叫____,它是根据液体____的原理制成的.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cm.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大量事实证明,水可以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____(判断对错)16、压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积有关____.(判断对错)17、“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____(判断对错)18、0分贝的声音人听不到.____.19、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____.(判断对错)20、光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8×105km/s.____(判断对错)21、严寒的冬天,在玻璃窗的玻璃外侧上常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____(判断对错)22、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____.2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4、(2015秋•陕西校级月考)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白色光屏,光屏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光屏能显示____,也能方便的测量____.
(2)如图,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光线逆着从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线沿E纸板照射后____(“会”或“不会”)在F板上出现反射光线.25、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质量m/漏K0.000.1000.2000.3000.4000.500重力G/N0.00.93.04.04.9(1)
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钩码静止时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这是利用______的原理;
(2)
某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请你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入上表空格中.
(3)
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
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6、(1)如图是小红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状态.
27、【题文】小明将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明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明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螺母的质量m有关;
猜想C: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1)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两个质量不同的。
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天平和砝码、量角器和____。
(2)小明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序号。
细线长。
度L/㎝
螺母质。
量m/g
螺母摆动的。
角度θ/°
螺母来回摆动。
一次的时间t/s
1
100
20
3
2.0
2
140
20
3
2.4
3
140
20
5
2.4
4
140
30
5
2.4
(3)由3、4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无关。
(4)由____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____无关。
(5)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____。摆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选填“长”或“短”)。
(6)实验中发现,螺母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9分)28、写出下列能量的转化:①地热将地下水加热升压,经地壳缝隙狂喷而出,是____能转化为____能;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9、如图为四缸发动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连杆把四个汽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汽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汽缸在做功,其他三个汽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
(1)
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同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
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
既冲程长).
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排量2.0L
输出功率120kW
转速6000r/min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发动机在1s
内做功______J
单缸排量v=
______L.
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
______J
.
(3)
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
式中p
表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p=
______Pa(1L=10鈭�3m3).
(4)
如图为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的示意图.
下面给出了公式W=pV
的证明,请将推导过程补充完整(
要求各表达式均用Sl
或p
表示)
设活塞的面积为S
冲程长为l
燃气对活塞的压强为p
则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
______,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W=
______。30、小明参观科技馆时;看到下面的资料: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蛟龙号”;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蛟龙号”深海通讯靠“声”不靠“电磁”,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与海面母船保持联系呢?
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讯技术;采用声呐通讯。
根据以上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力逐渐______;
(2)下潜到海面下7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Pa;(海水密度按1.0×103kg/m3计算)
(3)潜入深水的“蛟龙号”工作室内的科学家是靠______与海面上的母船进行信号联系的。
(4)声在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母船上的人向7000m深度的蛟龙号发出信号,大约经______s收到返回的信号。31、(2013春•玉山县校级期中)如图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个凹面.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小明同学便用它来检验“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这一结论:
(1)除图所示仪器外,实验室还提供有以下几种器材或药品:天平、刻度尺、水、盐水、酒精.请你根据需要,帮小明从中选取一种或多种器材或物品____.
(2)说明如何判断橡皮膜左右两侧压强大小关糸?
(3)帮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并说明看到的现象.32、(2012秋•太仓市期中)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A.光能否发生反射?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
(3)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___.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只需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____;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光的这一性质,叫做光路的____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知道溢出水的重力(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容器是否装满水)予以判断.【解析】【解答】解:容器装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
F浮=G排=G溢=3N.
但题目中没有给出装满水这个条件;所以,假如没有装满水,则物体所受浮力一定大于3N,但不是3N,可能是4N,也可能是5N,但不一定是5N,综上分析,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2、D【分析】
由于铜片不是磁性材料;所以其不会被磁化,因此其与通电螺线管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故排除了A;B两个选项.
根据电源的正负极;可以确定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结合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条形磁体乙的左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条形磁体受到向左的吸引力.
综上分析;故选D.
【解析】【答案】利用螺线管的绕向和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确定螺线管的NS极,从而确定螺线管的右端与条形磁体乙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由于甲是铜片,利用铜能否被磁化来确定铜片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3、C【分析】【解答】解:A;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A错误;
B;氧气能被压缩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但固体分子也是不停的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分子的运动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
(2)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还存在间隙;
(3)某种物质的分子通过不规则运动;逐渐进入到其它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4)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C【分析】【解析】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光垂直照射在镜面上,入射角等于零度,反射角也等于零度。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逆向射出。因此必然经过丙点。【解析】【答案】C5、C【分析】【分析】同样的装置;得出不同的图象,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此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并且考查了水的沸点和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知道水的沸点与水的多少无关。【解答】观察图丙可知,a
升温快、b
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甲组水的质量小于乙组水的质量。
A.图线a
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故A错误;
B.图线b
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故B错误;
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C正确;
D.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
故选C。【解析】C
6、B【分析】【分析】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的重力大小,例如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物理课本约为3N
两枚鸡蛋约1N
一个苹果约为3N
此题考查了重力的估测,多分析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力。【解答】A.中学生体重约500N500N不符合实际;B.物理书重约0.3kg=300g0.3kg=300g约为G=mg=0.3kgG=mg=0.3kg隆脕10N/kg=3N3NBB符合实际;C.两枚鸡蛋重约1N1N不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重约3N3N不符合实际。隆庐隆庐故选B。【解析】B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析】【解答】解:寒冷的冬天;人通过呼吸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不久“白气”又看不见了,是因为小水珠又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
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用舌头去添了一下,舌头被“粘住”了,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凝固.8、略
【分析】【分析】估测或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到“拃”作为长度单位,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1拃所代表的长度有清楚的了解.【解析】【解答】解:长度单位很多,这里要求用拃作单位,所以10拃还=10拃+拃=10.6拃;
2m=200cm,1拃==18.9cm;
故答案为:10.6拃;18.9.9、略
【分析】【分析】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解析】【解答】解:(1)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图中1、3、4、5部分符合这个特点,因此它们是凸透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为凹透镜,图中2部分符合这个特点,因此是凹透镜.故答案为:厚;薄;薄;厚;1、3、4、5;2.10、cm沸点水蒸气遇冷液化【分析】【解答】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家用高压锅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0cm左右;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
高压锅限压阀中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
故答案为:cm;沸点;水蒸气遇冷液化.
【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
(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11、略
【分析】解:由图知:
从家中出发到达京华城广场和沿原路返回家中,共行驶了3600m
小朵家到京华城广场的路程为3600m隆脕12=1800m
其中,第一个1800m
用了5min
速度为v1=s1t1=1800m300s=6m/s
第二个1800m
用了25min鈭�5min=20min
速度为v2=s2t2=1800m1200s=1.5m/s
v2<v1
因此小朵在OA
段骑车,AB
段步行;
故答案为:AB18006
解答图象题;首先要弄清图象表达的涵义,该图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看出:
小朵家到京华城广场的路程为3600m
整个过程可分作两个阶段:垄脵0隆芦5min
行驶的1800m垄脷5隆芦30min
行驶的1800m
然后结合速度公式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对于此类图象题,一定要明确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关键线段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析】AB18006
12、略
【分析】【分析】液氨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汽化,汽化要吸热,“白雾”都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湿棉纱很快结冰是因为液氨在汽化时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凝固形成的.【解析】【解答】解:液氨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泄露的液氨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液化;汽化吸热使水凝固.13、略
【分析】【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析】【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30°;
(2)如果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入射角为0°.
故答案为:30°;0°.14、略
【分析】【分析】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常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②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析】【解答】解:
①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②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3cm和1.4cm中间,估读为1.3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35cm.
故答案为:温度计;热胀冷缩;1;1.35.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分析】首先明确六种状态变化的名称: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可以在三态之间相互转化.【解析】【解答】解: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
像冰变为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像水变为冰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像水变为水蒸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像水蒸气变为水那样,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像冰变为水蒸气那样,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像水蒸气变为冰那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因此说水可以在三态中相互转化.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压力的定义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解析】【解答】解: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解析】【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解析】【解答】解: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从20Hz到20000Hz;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对于凹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发散,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解析】【解答】解: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当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更发散了.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和光速相同,即c=3×108m/s.【解析】【解答】解:因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0×105km/s.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析】【解答】解:寒冷的冬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而不是在玻璃的外表面.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物体做功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解析】【解答】解:
由公式W=Pt可以看出;物体做功的多少等于功率与做功时间的乘积,功率大,做功时间不确定,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解析】【解答】解: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16分)24、略
【分析】【分析】(1)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线分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入射角、反射角).
(3)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4)实验过程中法线要与平面镜垂直,且“三线”共面.【解析】【解答】解:(1)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2)因漫反射指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说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光屏的作用除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外;还起到显示光路的作用,这样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3)若沿BO射出一束光反射光沿OA射出;说明反射时,光路时可逆的.
(4)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2)漫;不能;不在;(3)反射时,光路时可逆的;(4)不会.25、二力平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分析】解:(1)
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钩码受到重力和弹簧对它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
(2)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其示数为2.0N
。质量m/漏K0.000.1000.2000.3000.4000.500重力G/N0.00.92.03.04.04.9(3)
根据提供数据描点画出图象如下所示:
(4)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
二力平衡;(2)2.0(3)
见上图;(4)
物体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1)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可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
先根据表中数据描出各点法;然后用直线将各点相连;
(4)
根据正比例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
此题是重力鈭�
质量关系的探究实验,涉及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还考查了学生收集数据,和对实验结论进行总结的能力【解析】二力平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26、略
【分析】【分析】(1)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浴法进行加热,若固态物质的熔点较低,低于常温,也可用空气浴法;
(2)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这也是我们应该从图象中重点观察的内容.【解析】【解答】解:(1)由于实验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可以使冰吸收到热量,这样熔化更慢,更容易观察和记录数据,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的.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
(2)读图可知;甲物质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并且在4到8分钟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在第6min时,甲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乙图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为非晶体.
故答案为:(1)可行;使加热物体受热均匀;(2)甲;80;固液共存.27、略
【分析】【解析】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钟表;对比1、2两次实验可知,螺母摆动角度相同,但细线长度不同,所以时间不同;对比2、3两次实验,细线长度相同,螺母摆动角度不同,但时间相同,说明与摆动角度无关;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地点的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t只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且绳子越长,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越长;有一次小明发现家里的摆钟变慢了,要把它调准,小明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测多次摆动的时间,然后求平均值。【解析】【答案】(1)计时器(或钟表、秒表)(3)B质量(4)2与3摆动角度(5)长短(6)测出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t/n。五、其他(共1题,共9分)28、略
【分析】【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解析】【解答】解:①地热将地下水加热升压;经地壳缝隙狂喷而出,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供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故答案为:①内;机械;②光;化学.六、综合题(共4题,共32分)29、(1)
内机械
(2)1.2隆脕1050.5600
(3)1.2隆脕106
(4)pSpSl【分析】【分析】(1)
发动机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
知道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利用功率公式P=Wt
计算发动机在1s
内做功;知道四个缸总排量,可以求单缸排量;已求出发动机1s
内做功多少,因为有四个缸同时工作,所以可以求出每个缸1s
内做功多少,又知道转速(
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
为6000r/min
而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做功一次,可知1min
内做功3000
次,得出1s
内做功50
次,可以求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多少;(3)
上面求出了在每个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的大小,又知道单缸排量v
利用W=pv
求燃气对活塞的压强;(4)
在做功冲程里,求出了燃气对活塞的压强,知道活塞的面积,利用p=FS
求活塞受到的压力,又知道活塞移动的距离(
冲程长)
利用功的公式W=Fs
求每个做功冲程燃气做功。本题综合考查了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压强的计算,计算到每一个冲程,繁杂,需要细心。【解答】
(1)
在做功冲程里;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根据P=Wt
可知;
发动机在1s
内做功:
W=Pt=120隆脕103W隆脕1s=1.2隆脕105J
因为四缸总排量为2.0L
所以单缸排量:V=14隆脕2.0L=0.5L
因为发动机在1s
内做功1.2隆脕105J
发动机有四个缸同时工作;
所以每个缸1s
内做功:
W=14隆脕1.2隆脕105J=3隆脕104J
又因为转速为6000r/min
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周;做功一次;
所以1s
内做功50
次;
每个做功冲程做功:
W隆盲=150隆脕3隆脕104J=600J
(3)
因为W隆盲=pVV=0.5L=0.5隆脕10鈭�3m3
所以燃气对活塞的压强:p=W鈥�v=600J0.5隆脕10鈭�3m3=1.2隆脕106Pa
(4)
根据p=FS
可知;
活塞受到的压力:
F=pS
因为在做功冲程;活塞移动的距离为l
发动机的单缸排量V=Sl
所以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
W=Fl=pSl
故答案为:(1)
内;机械;(2)1.2隆脕1050.5600
(3)1.2隆脕106
(4)pSpSl
【解析】(1)
内机械(2)1.2隆脕1050.5600
(3)1.2隆脕106
(4)pSpSl
30、变大6.86×107超声波9.3【分析】解:(1)潜水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盘水总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供货企业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免烧砖购销合同范例
- 供货燃气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商品房砌墙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资料合同样本
- 公司保安合同标准文本
- 充电站加盟合同样本
- 个人水利合同标准文本
- ic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艺术概论》课件-第三章 艺术创作
- 2022版50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基建停电施工工期管理导则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声光感知LED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火灾调查询问笔录模板范文
- 国开电大《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4答案
- 公立医院提升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研究
- 搅拌车运输施工方案
- 环境保护概论(新)课件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解读
- 防洪防汛主题安全教育
-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Module4-Unit1课件(共31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