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需制成何种标本()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涂片或装片。

2、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效应器D.感受器3、我国把植树节定在每年的哪一天?()A.2月14日B.4月1日C.3月12日D.11月11日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

A.共生者B.寄生者C.生物因素D.非生物因素5、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会复原失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6、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7、【题文】下列消化液中,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具有消化作用的是()A.唾液和胃液B.胃液和肠液C.胆汁和胰液D.肠液和胰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哪些组织:A.保护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营养组织9、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10、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D.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肺血1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标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缺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植物缺水,影响生长12、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通过()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A.胎盘B.血管C.子宫D.脐带13、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较丰富的是()

A.大豆。

B.牛奶。

C.大米。

D.花生。

14、下列哪组养分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

A.维生素。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15、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A.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B.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做一次实验。

D.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相一致。

16、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视野内有污点,那么可以推测污点可能在?()

A.目镜上。

B.反光镜上。

C.物镜上。

D.玻片上。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此图是某生态系统简图;根据图回答:

(横线上写答案;【】中写标号)

(1)生产者是图中____。

(2)消费者是图中____和____。

(3)分解者是图中____。

(4)图中①→②→③由于捕食关系形成了一条____。

(5)若大量捕杀③,则大量增加的是图中____。18、某人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患有乙型肝炎.医生立即将病人送入传染病区隔离治疗,建议未患病的家人接种乙肝疫苗并对家中进行消毒处理.医生将病人隔离的目的是____;给未患病的家属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____;对家中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____.19、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___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___.20、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____.21、在人体的三种血管中,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22、我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蛋白质、______、水、______和维生素等六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23、【题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不需要营养。24、“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在____北____北和____北建设的一设的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工程,被誉为“____”建设工程.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5、科学探究需要设计对照试验,一组对照试验有两个变量.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6、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你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图中C;D结构处形成尿的两个重要过程:

C处:______.

D处:______.

(3)当血液流经C处时;血液中的______和不能被滤过.

(4)当原尿流经D处时;原尿中______可被D处毛细血管全部吸收,______可被大部分吸收,可______被部分吸收.

(5)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说明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收集管.27、假如你是营养师,对于下面的病人,你建议他们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限制或者需要补充什么?(1)已经切除胆囊的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患牙龈出血的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蛀牙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

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根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蚕豆叶的下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临时装片.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玻片的类型.通过比较将切片;装片和涂片,区分清楚.

2、D【分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同时低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如排尿中枢就受大脑的控制,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因此产生神经冲动的是感受器。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3、C【分析】解: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

故选:C。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一些特殊的节日平时应多加记忆。【解析】C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解答】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都是生物,它们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故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5、B【分析】解: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所以变形虫的分割实验,有核部分会在指令下复原原来割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因此证明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

故选:B.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决定性作用.

理解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解析】B6、C【分析】解: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都属于生物特征;

生物不一定能够运动;如植物不能运动,故C错误.

故选:C.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解析】C7、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二者都不能消化脂肪,故不符合题意.B、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不能消化淀粉和脂肪,故不符合题意.C、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没有消化分解功能,只能够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故不符合题意.D、肠液和胰液的消化液里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和蛋白质、脂肪都能进行化学性消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C【分析】试题分析: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由上可知:(1)皮肤表层是由上皮组织构成的,皮肤不慎被小刀划破时,血液流了出来,而且你感觉到了疼痛,其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2)感觉到疼痛说明有神经组织.故选:B、C考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解析】【答案】B、C9、AD【分析】解:A;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A不正确.

B;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B正确.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C正确.

D;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AD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据此解答.

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解析】【答案】AD10、CD【分析】解:由此可见;A;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A正确;

B;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构,B正确;

C;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C错误;

D;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D错误.

故选:CD

下面是血液循环模式图:

图中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通过血液循环的路程图我们就能一目了然.【解析】【答案】CD11、BC【分析】解: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护小草.

故选:C.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解析】BC12、AD【分析】解: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

故选:AD

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解析】AD13、AB【分析】

A;大豆中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符合题意.

B;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是补充蛋白质的常用食品.符合题意.

C;大米含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D;花生含丰富的脂肪和部分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4、AB【分析】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也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人体需要量很少,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可见AB符合题意.

故选:AB

【解析】【答案】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5、ACD【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主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综上所述,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时,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都是不应该做的.

故选:AC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方面切入.

16、ABC【分析】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小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故选A;B、C

【解析】【答案】此题考察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①树叶(绿色植物)②虫③鸟④真菌、细菌食物链②虫【分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所以图中的1是生产者,2和3是消费者,4是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所以①→②→③是食物链,大量捕杀③,那么②虫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大量增加。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食物链的形成。18、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分析】【解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乙肝属于传染病,医生将病人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给未患病的家属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对家中进行消毒处理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分析作答.19、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析】【解答】解: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绿色植物(起点)→食草动物→肉食动物→最高级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的;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故答案为: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的各种动物.20、略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可见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因而吞咽食物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

21、略

【分析】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的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解析】【答案】动脉、毛细血管22、略

【分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是有机物;水、无机盐等是无机物。【解析】【答案】脂肪无机盐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解析】【答案】错24、西华东绿色长城【分析】【解答】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长城”.目前已累计造林两千多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7%.

故答案为:西;华;东;绿色长城。

【分析】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四、判断题(共1题,共8分)25、×【分析】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故答案为:×.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解析】times五、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6、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A【分析】解:(1)图中A的结构是入球小动脉;B是出球小动脉.C是肾小球,D是肾小管.

(2)尿的形成过程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