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95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科学家们利用一些细菌来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露的土壤,以便净化环境。这些能净化环境的细菌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2、周围环境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但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A.祁蛇。

B.沙蚕。

C.青蛙。

D.燕子。

3、某同学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屡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甲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甲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发现草履虫从甲培养液转移到乙培养液中.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4、下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①B.②C.③D.④5、雏蓝山雀属于晚成雏,那么它们刚孵出时应该具有的特点是()A.不需要亲鸟喂养B.后肢强健有力C.体表光滑无毛D.眼睛已经睁开6、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儿童发烧时打退烧针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C.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换麻疹7、观察子房里的胚珠,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A.用解剖刀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B.用手将子房掰开,再观察里面的胚珠C.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D.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8、【题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A.受精卵→幼虫→蛹→成虫B.受精卵→幼虫→成虫C.受精卵→蛹→幼虫→成虫D.受精卵→蛹→成虫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我国美丽的南海;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利用概念图将将其中六种动物海鸥;海马、海蜇、海蟹、海螺、鲸鱼进行分类.请补充完整:

A____B____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10、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___.11、蝌蚪和成蛙的运动器官相同____.(判断对错)12、自然保护区是“____”,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____”,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然保护区还是“____”,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13、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____→全身各级动脉→____→静脉→____→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为: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房.1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____,由____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的作用,由____和____而获得的行为.15、在研究人类起源时,用的方法是____;在研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时,用的是____法。16、【题文】____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了或少了都会导致严重的遗传病,如人的体细胞中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条,就会患____。17、右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

他使用了两种瓶来作实验;宽口瓶和鹅颈瓶。两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汤,并敞口放入同样的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完全相同),而且瓶内和外界空气都是相通的,放置一周后,宽口瓶中的肉汤腐败了,而鹅颈瓶中的肉汤没有腐败。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细菌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瓶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的实验叫____实验。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

(3)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实验组是____。(填宽口瓶或鹅颈瓶)

(4)本实验说明了细菌的产生是____。

A.自然发生的B.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19、西药是化学合成制剂,有副作用;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______(判断对错)20、细菌或真菌从食物中获取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食物腐败。()21、有的真菌和细菌会使人生病,如足癣就是细菌引起的病。()22、接种卡介苗可用以预防肺结核()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3、博才八年级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某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研。在活动中共记录鸟类158种。从迁徙来看,留鸟(不迁徙的鸟)有104种,占65.82%;旅鸟(有迁徙习性,但只是路过此处的鸟)有24种,占15.19%;冬候鸟与夏候鸟(有迁徙习性的鸟)共30种,占18.99%。(1)该小组走访了解鸟类资源,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调查法、实验法)。(2)在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时,可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望远镜、显微镜)。(3)从行为获得途径上来看,旅鸟迁徙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4)通过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的措施。(5)请将活动中记录的鸟类种数情况,按有迁徙习性和无迁徙习性两类,画出柱状图。

24、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是先天性行为.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1)实验用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的变量: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是否是桑叶?

(3)每一组蚕的数量为______(填序号).①用1只蚕②用10只蚕,你的理由是________.

25、有人说:《盖盖冲马桶比开盖冲马桶更卫生,这是真的吗?)对此,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探究实验提出问题:盖盖冲马桶比开盖冲马桶更卫生吗?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计划:①实验选在普通住宅内进行,先将含有大肠杆菌的溶液倒入马桶中。②然后在马桶上方,每隔25厘米处,设置一个空气采集点,并将实验分为两组进行。③A组为盖上马桶盖冲水时,环境微生物的分布情况,采样时间3分钟。④B组则是______盖冲水时,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情况,采样时间同样是3分钟。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的菌落数观察发现,临近马桶0.5-1米的这个区域的细菌含量,比0.5米以下底层区域、1.5米以上的高层区域的都要多,而且这种情况在两组实验中都是成立的。在仔细对比菌落数据的分布情况后,结果显示,开盖冲马桶的细菌数比盖盖冲马桶的细菌数少。(1)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体内______________。(2)实验分为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应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4)在该实验过程中,实验结论与实验假设是不一致的,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26、三刺鱼因背鳍有三根突起的鳍棘而得名;科学家发现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为了探究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种三刺鱼模型各3个;其中A和B腹部为灰褐色,C和D腹部为红色;A和C体形相同,B和D体形相同。将四种模型分别投入到A、B、C、D四个相同的大鱼缸中,鱼缸中还放置有发育状况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0条,观察雄性三刺鱼的反应情况。

(1)雄三刺鱼的攻击性是由它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如果利用模型A和C;B和D进行对照买验;交量是______,如果在C,D鱼缸中观察到三刺鱼有攻击行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如果利用模型A和B;C和D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4)如果去掉B和C,只用A和D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7、____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28、填写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29、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里描述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2)“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______阶段。

(3)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其中青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幼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而青蛙的呼吸器官主要是______。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4)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杈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因此,喜鹊的幼雏属于______,而家鸡的幼雏出壳后不久,便能随亲鸟觅食,属于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2题,共4分)30、如图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A表示植物细胞_________状态,图B表示植物细胞__________状态_。(2)糖拌番茄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番茄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发生了如图______的变化。(3)菜农卖菜时,经常会遇到青菜萎蔫的问题,请你利用图________的原理帮他想个保持青菜新鲜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已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决定肤色正常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请问。

(1)这个儿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这个儿子的白化病基因的来源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解析】【答案】C2、D【分析】

恒温动物指体温不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在动物界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表被毛或羽毛,有保温作用,体内具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为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昆虫类、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祁蛇属于爬行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都是变温动物;燕子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

故选:D

【解析】【答案】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

3、D【分析】解: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在甲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会使培养液的浓度增大,草履虫失水,甚至会把草履虫杀死,因此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从甲向乙运动。

故选:D。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草履虫的应激性.【解析】D4、D【分析】略。

【解析】D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生殖发育的特点。【解答】刚从卵壳中孵化出来的雏鸡;眼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鸡自行觅食,像雏鸡这样的鸟叫做早成鸟,鸭;鹅等属于早成鸟。另外一些鸟的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绒羽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像这样的鸟叫做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等属于晚成鸟。所以,属于晚成雏的蓝山雀,它们刚孵出时应该具有的特点是体表光滑无毛。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C6、C【分析】解: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选项A、B、D都不属于计划免疫;给婴幼儿有计划的服脊髓灰质炎糖丸属于计划免疫.

故选:C

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据此答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解析】C7、C【分析】解:雌蕊子房里有胚珠;一般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在放大镜下观察子房里面的胚珠(可对照下图观察).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观察子房里胚珠的方法.从胚珠在子房的部位和胚珠结构等方面入手.

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胚珠在子房的部位和胚珠结构.【解析】C8、B【分析】【解析】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从受精卵,经历幼虫、成虫共三个阶段,它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海马海蟹脊柱恒定气囊刺外套膜【分析】【解答】解: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可见图中的①是脊柱.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可见图中的②是恒定.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题干中的海鸥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可见③是气囊.题干中的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有刺细胞,帮助捕食和防御敌害,可见④是刺细胞.

题干中的海螺的体表有外套膜;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可见⑤是外套膜.题干中的海马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可见A是海马.题干中的海蟹体表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可见B是海蟹.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10、略

【分析】

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因此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11、略

【分析】

如图: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1受精卵;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成的先后顺序为尾→前肢→后肢.蝌蚪靠尾巴的摆动运动,而成蛙靠四肢运动,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青蛙在生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也产出精子,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后发育成成蛙,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12、略

【分析】

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还保护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可以向人们进行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保护区还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解析】【答案】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挽救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四条: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制定法律和政策.

13、略

【分析】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结构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

【解析】【答案】根据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进行分析回答.体循环是血液自左心室出发流经全身毛细血管网流回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血液由右心室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14、略

【分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小狗就会把他的拖鞋叼给他,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母鸡“哺育”小鸡,是生。

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生来就有的;体内的遗传物质;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15、略

【分析】研究人类起源,是根据一些化石进行推断和论证的,研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用纸蝴蝶做的模拟实验。【解析】【答案】推断和论证模拟实验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每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正常人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23对).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如果人的体细胞中多了或少了一条染色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的发生.

考点:染色体的组成。【解析】【答案】染色体;遗传病17、对照细菌宽口瓶鹅颈瓶B【分析】【解答】(1)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2)一个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细菌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另一个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细菌就不能进入变量是有无细菌。

(3)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该对照实验中宽口瓶是对照组,鹅颈瓶是实验组。

(4)该实验说明了细菌的产生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

【分析】此题较新颖,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此题的关键点: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不是瓶颈的曲直。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A【分析】【解答】有些科学家认为;近年来发现的某些畸形蛙是由于受到了寄生虫感染,而向河流和池塘排放生活污水则可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故题目说法正确。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19、×【分析】解: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在医生嘱咐下使用,“是药三分毒”,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有副作用的,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解析】×20、√【分析】试题分析: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食品的腐败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解析】【答案】对21、×【分析】试题分析:细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足癣、臂癣、甲癣等。故题干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22、√【分析】试题分析:计划免疫是依据国家对消灭传染病的要求,在易感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人接种卡介苗可以在体内产生抗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的发生。故本题说法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计划免疫的作用。【解析】【答案】正确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3、(1)调查法。

(2)望远镜。

(3)先天性行为。

(4)建立自然保护区

(5)(柱状图上面标出正确数据才给分)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分类、科学探究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掌握生物的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单位、科学探究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等是解答的关键。【解答】(1)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该小组走访了解鸟类资源,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调查法。(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观察鸟类的生活状态时,可使用的仪器是望远镜。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途径上来看,旅鸟迁徙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把动植物迁出原地进行异地保护,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以保护生物的栖息地。通过调查发现,该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数在逐年增加,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5)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从而按有迁徙习性和无迁徙习性两类,画出柱状图如下:【解析】(1)调查法。

(2)望远镜。

(3)先天性行为。

(4)建立自然保护区(5)(柱状图上面标出正确数据才给分)

​24、(1)②

(2)桑叶

(3)②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分析】【分析】本题以探究蚕只吃桑叶是先天性行为实验为知识背景,考查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掌握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提出问题: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蚕总是只吃桑叶,而不吃其它植物的叶子,是先天性行为。

制定计划: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1)实验用蚕的来源:应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而不能是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理由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只有选择刚出生的小蚕观察它的取食爱好,才能说明蚕只吃桑叶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如果选用已生长多日的大蚕,无法确定其取食爱好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饲养的结果,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故选②。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据实验设计可知,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桑叶。(3)每一组蚕的数量用10只蚕而不用用1只蚕,原因是:用10只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故选②用10只蚕,理由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解析】(1)②(2)桑叶(3)②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25、盖盖冲马桶比开盖冲马桶更卫生(写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不得分)

打开马桶

(1)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形成对照(或组成对照实验)

(3)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

(4)检查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实验(答对一条即可)【分析】【分析】考查实验探究能力;需要明确实验探究的过程步骤与方法,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验结果分析等;还考查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假设:盖盖冲马桶比开盖冲马桶更卫生,不可以写: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打开马桶(1)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形成对照(3)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4)检查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实验【解析】盖盖冲马桶比开盖冲马桶更卫生(写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不得分)打开马桶(1)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形成对照(或组成对照实验)(3)开盖冲马桶比盖盖冲马桶更卫生(4)检查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实验(答对一条即可)26、遗传物质先天性腹部颜色腹部红色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鱼的体形鱼的体形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吗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分析】解:(1)雄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

(2)实验中A和B腹部为灰褐色;C和D腹部为红色;A和C体形相同,B和D体形相同。如果利用模型A和C;B和D进行对照买验,交量是腹部颜色,如果在C,D鱼缸中观察到三刺鱼有攻击行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腹部红色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A和C体形相同;B和D体形相同,如果利用模型A和B;C和D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鱼的体形,探究的问题是鱼的体形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吗?

(4)如果去掉B和C;只用A和D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理由是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即有两个变量颜色和体型,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先天性。

(2)腹部颜色;腹部红色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3)鱼的体形;鱼的体形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吗。

(4)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或没有构成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称为先天性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原则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解析】遗传物质先天性腹部颜色腹部红色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鱼的体形鱼的体形是引发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吗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五、简答题(共3题,共6分)27、两足直立行走【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正确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是解答的关键。【解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解析】两足直立行走28、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分析】解:由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故答案为: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

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运动中,关节起着支点的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解析】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29、鸟类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成虫受精卵鳃肺晚成雏早成雏【分析】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