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高二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③亚马孙丛林。

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色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B.C.D.3、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的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4、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5、科学家们用小鼠骨髓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细胞融合的是()A.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B.未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C.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D.未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6、蓝藻与埃博拉病毒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都有细胞骨架C.都有细胞膜D.都有遗传物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如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①表示____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及抗体)和____细胞.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细胞产生的____

(3)当人吃饭食物过咸时,内分泌系统产生的起调节作用的信息分子是____;作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

(4)正常机体一次大量摄入糖类,血糖会发生变化,机体可通过____(填“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神经调节”)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5)由上图可知,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8、下面甲图中DA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放后如乙图所示,结所学知识回列问:

甲图中,A和B均是DN分复制过程中所需的酶其B能将单个氧核苷酸连接成氧苷链,从而形成链;则A是______酶B是______酶.

图甲程在绿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有______.

乙图,7是______.N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替连而成;DNA子两条链上的碱基过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循______原则.9、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能力。

(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kJ。10、下图所示为当前流行的农村庭院生态工程模式图;其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发展沼气工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3)鸡鸭等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1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____,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的用途是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图: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的原因可能是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13、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判断对错)1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判断对错)15、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16、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9分)17、下图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两者均是与甲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相应的_________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金银花开花颜色先白后黄,所以叫金银花。茎不能直立生长,需要缠绕支柱上升(如图所示),缠绕现象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1)茎缠绕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刺激,生长素浓度____(>、<、=)外侧浓度,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相对较____(高、低),所以外侧生长速率____(快、慢)。(2)茎的生长除与生长素有关外,还与赤霉素和____相关,在此过程中,后两种激素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_。(3)白色金银花两三天后才变黄色,为证明是否是乙烯的作用,特设计实验如下:①取____色金银花若干,随机均分两组,编号为a、b;②a组施加适量蒸馏水,b组施加____,其他条件适宜;③24h后统计两组花色变化情况。结果分析:④____,则花变色与乙烯的相关性不大;⑤____,则白色变黄色与乙烯相关。19、胡萝卜素分为α、β、γ三类,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组织器官中,请结合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示意图回答问题: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1)对提取胡萝卜素的溶剂的要求有三点:一要具有较____(选填“高”或“低”)的沸点,二要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三要____。整个过程不用明火加热是为了__________,蒸馏瓶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_________。(2)流程中对胡萝卜粉碎的意义是____。干燥的意义是____。(3)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粗品的实验装置图,图2是胡萝卜素层析结果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回答:①图1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在实验时,一位同学把样品原点浸入到了溶剂内,结果他没有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原因是____。②在滤纸上点样时要求用最细的注射器点样,并要在每次点样后用吹风机吹干,其目的是____。③点样时标准样品应点在图2中的____处。(4)就实验目的而言,图2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法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层析法不同点是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0、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

。项目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在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2)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3)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生长素除了极性运输,还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__运输。(4)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植株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某一浓度NA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第二步:甲组喷洒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将两组番茄放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_______。(5)上述实验设计遵循了______________原则(至少答出两点)。21、图1曲线表示某种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数量的变化.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⑤阶段细胞核DNA数为______.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

(3)细胞a、b;c、d、e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

(4)与正常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2、【题文】Ⅰ.下图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此时Na+____(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___。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受很多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的结合。

Ⅱ.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____,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____。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战,这是机体通过____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和____增加散热。23、孟德尔最早发现发生物遗传规律。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设计了实验程序,他以纯种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自交、测交等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分析以下问题并在空格上填写相关内容:(1)亲本DD×dd所产生的F1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F1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2)针对F2呈现出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提出了假设。请从下列序号中选出假说的全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成功地难了假说的正确性。下面是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关内容。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高茎矮茎测交Dd×dd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Dddd测交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题文】下图表示某个人体中的部分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不同的B淋巴细胞,如图中的Ⅰ、Ⅱ、Ⅲ、Ⅳ中,细胞表面的受体____。(填“相同”或“不同”)

(2)a、b、c、d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

(3)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那么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还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呢?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

(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杀死全部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①给小白鼠注射____;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②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____;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③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____;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先天存在的。

若____,则说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是由抗原的“教导”产生的。25、【题文】图甲表示乙烯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的过程;酶X能够水解离层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图乙表示叶柄离层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请回答。

(1)图甲中a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b过程需要的工具是__________.

(2)酶X是_________酶(填名称);参与酶X合成和分泌过程,但不含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

(3)与乙烯上述作用类似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

(4)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_______近基瑞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极性运输,通过对上图分析,该运输过程对乙烯的合成有__________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2、C【分析】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紫色豌豆Aa和白花豌豆aa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Aa:aa=1:1,表现型为紫花(Aa):白花(aa)=1:1.

故选: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种子一代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假设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杂合紫色豌豆的基因型为Aa,白花豌豆的基因型为aa,它们杂交的结果是AA:Aa:aa=1:2:1.AA和Aa均表现为紫花,aa表现为白花.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能准确判断后代的表现型情况,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解析】C3、C【分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在获取信息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大山雀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0~2年内λ保持不变,但大于1,说明这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从第4年开始至第8年λ小于1,说明这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逐年下降,因此,第4年的种群数量应多于第8年。【解析】C4、B【分析】试题分析:下丘脑是枢纽但都受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故A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是促激素释放激素,故B错误。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活动,故C正确。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液量,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抑制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解析】【答案】B5、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融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故选C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考点:动物细胞工程【解析】【答案】C6、D【分析】【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A错误;

B;病毒无细胞骨架;B错误;

C;病毒无细胞膜;C错误;

D;蓝藻与埃博拉病毒都含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2、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免疫记忆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分析】【解答】(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关,故图中①为免疫系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从图中可以看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故丙是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

(3)当人吃饭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导致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该激素作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强.

(4)正常机体一次大量摄入糖类;血糖会发生变化,机体可通过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血糖动态平衡.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的调节机制.

【分析】据图分析:

图中①代表免疫系统;甲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图中乙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产生的,垂体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的调节;

丙属于传出神经,产生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8、略

【分析】解:分析题图知;NA分子的制方式是半留复.

题图;A酶的作用是使DN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因此是解酶,B酶的作用是催化形成DN子链进而行NA分子的复,是D聚酶.

细胞核;粒体、叶体。

解旋/空//空空格//空/DNA聚合。

故答为:

保留复制。

胸嘧啶脱核糖核/空/空/空格/磷酸与脱氧核糖格氢键/空格空/碱基补配对。

1;析甲图可知;该图是分子复制过程,的作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成单NA,因此A是DNA解酶,B是催化以DA单链d模形成DNA子的子链c,此BDNA聚合酶由图可看出形成新DNA分中都含有一板条子链此DN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分析图乙可知;图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1碱基,2是碱基,3是碱基G,4碱基5是核糖,是磷,脱氧糖核酸,8是碱基对,9是氢键,10是脱核核苷酸链.

对DNA分子的面构和DNA分子复制过程特点的理解和综合用是题考重点.【解析】半保留复制;解旋;DNA聚合;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磷酸与脱氧核糖;氢键;碱基互补配对9、(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DB(BD)(2)(负)反馈自我调节(3)2.46×10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1)根据甲图分析可知,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A是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故甲图中的①可以表示生产者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即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乙图表示食物网,其中只有生产者(D)和消费者(B)。(2)蛇和蟾蜍属于捕食关系,当蛇数量减少时,蟾蜍天敌的数量减少,则其数量会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从而可以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3)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kJ,当能量传递效率为20%时,人可以获得最多的能量。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为:(6.8×109-1.3×108÷20%)×20%×20%=2.46×108×109-1.3÷108×20%)×20%=20%×2.46108kJ()。【解析】(1)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DB(BD)(2)(负)反馈自我调节(3)2.46×10810、(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整体性

(3)一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为生态系统及生态工程,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推理能力。【解答】(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2)在生态工程的原理中,强调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是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3)鸡鸭等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看,该生态系统比简单的农田生态系统不易发生虫害的原因是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解析】(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整体性

(3)一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生产力11、取样器取样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杀死和保存小动物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分解者植被4【分析】【解答】(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

(2)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可以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7月份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土壤小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因此数量较多.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分解者.由曲线图可知;植被4类型中土壤小动物数量最少,因此其有机物含量最低.

【分析】分析图1: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因此在漏斗上方还需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分析图2:图2表示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期.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A【分析】【解答】由于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脊蛙是将青蛙的脑切除,无大脑皮层,因此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梳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13、B【分析】【解答】解:真核生物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14、B【分析】【解答】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包括: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15、A【分析】【解答】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水解后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所以蛋白质水解后最终产物是氨基酸.16、A【分析】【解答】解: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分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据此答题.四、实验题(共3题,共9分)17、(1)神经递质激素受体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电信号→化学信号。

(3)减少反馈。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分析】【分析】

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等相关内容,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1)由图可知;甲细胞是受体细胞,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还可由甲状腺细胞分泌有关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2)突触小体是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膨大部分;当神经兴奋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至该部分时,即电信号的形式,使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运动到突触前膜,并将其中的化学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转换成化学信号,即电信号→化学信号。

(3)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理。

(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理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1)神经递质激素受体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电信号→化学信号。

(3)减少反馈。

(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8、(1)<低快。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

(3)白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若两组都为白色若a组不变黄,b组变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1)缠绕茎内侧由于支柱接触刺激;生长素浓度横向运输到外侧,外侧浓度较高,而茎对生长素敏感度较低,故外侧生长速率快,表现为缠绕生长。

(2)茎的生长除与生长素有关外;还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相关;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3)实验目的是证明是否是乙烯导致白色金银花变黄色;所以自变量为乙烯,因变量为是否变色。对照组加蒸馏水,实验组加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因变量为是否变色,要观察记录两组花色变化情况。如果两组结果相似,即都为白色或都变黄色,则与乙烯的相关性不大;如果实验组变黄色,对照组不变黄色,则白色变黄色与乙烯相关。

【解析】(1)<低快。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3)白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若两组都为白色若a组不变黄,b组变黄19、(1)高不与水混溶防止引起燃烧或爆炸防止有机溶剂挥发(2)使原料颗粒变小,促进胡萝卜素的充分溶解减少含水量,使萃取快速、完全(3)①没有盖玻璃盖将导致溶剂大量挥发胡萝卜素溶解于溶剂内而不发生层析②防止样品中的胡萝卜素扩散③A、D(4)前者是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后者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属选修部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1)对提取胡萝卜素的溶剂的要求有三点:一要具有较高的沸点,二要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三要不与水混溶。整个过程不用明火加热是为了防止引起燃烧或爆炸,蒸馏瓶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2)流程中对胡萝卜粉碎的意义是使原料颗粒变小,促进胡萝卜素的充分溶解。干燥的意义是减少含水量,使萃取快速、完全。

(3)根据提图分析,①图1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没有盖玻璃盖____;在实验时,一位同学把样品原点浸入到了溶剂内,结果他没有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原因是____将导致溶剂大量挥发胡萝卜素溶解于溶剂内而不发生层析____。②在滤纸上点样时要求用最细的注射器点样,并要在每次点样后用吹风机吹干,其目的是____防止样品中的胡萝卜素扩散____。③点样时标准样品应点在图2中的AD处。(4)就实验目的而言,图2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法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层析法不同点是前者是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后者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解析】(1)高不与水混溶防止引起燃烧或爆炸防止有机溶剂挥发(2)使原料颗粒变小,促进胡萝卜素的充分溶解减少含水量,使萃取快速、完全(3)①没有盖玻璃盖将导致溶剂大量挥发胡萝卜素溶解于溶剂内而不发生层析②防止样品中的胡萝卜素扩散③A、D(4)前者是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后者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五、探究题(共2题,共18分)20、(1)吲哚乙酸

(2)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3)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

(4)适量的某一(适宜)浓度的NAA溶液平均株高

(5)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主要考查阅读表格获取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理解能力。【解答】(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在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生长;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

(3)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生长素除了极性运输,还存在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如在根尖;茎尖等部位,在单侧光照或重力作用下可以横向运输)。

(4)探究某一浓度NA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某一浓度NAA,因变量是株高。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适量的某一(适宜)浓度的NAA溶液;乙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作对照。

第三步:将两组番茄放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平均株高。

(5)上述实验设计遵循了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解析】(1)吲哚乙酸(2)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3)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4)适量的某一(适宜)浓度的NAA溶液平均株高(5)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21、有丝;4;e、b;b、c;a、d、e;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染色体数量变化.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阶段细胞核DNA数为4.

(2)曲线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e;曲线⑤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b.

(3)图2中a、d、e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