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从“海报”(下图)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B.“华约”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C.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D.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2、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偷袭珍珠港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C.德军侵入布拉格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等级制度造成各等级对立十分严重C.启蒙思想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4、假如你是共青团员要到法国感受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必须要参观下列哪一景点?()A.

凯旋门B.

埃菲尔铁塔C.

巴黎圣母院D.

巴黎公社墙5、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A.亚历山大B.马可·波罗C.麦哲伦D.利玛窦6、如图是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发动的一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B.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二战场D.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7、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政,法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8、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A.慕尼黑会议B.德国突袭波兰C.日本偷袭珍珠港D.德国突袭苏联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句话深刻批判的殖民主义的罪恶行为是()A.建立殖民机构B.贩卖黑奴C.发动殖民战争D.侵吞土地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著名的思想家是____。11、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______相会,共同创立了______理论。12、漳州华侨在海外分布人数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错误:____,改正:____.13、美国南北战争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错误:____

理由:____。14、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孔子:____商鞅:____孟子: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主战场在江西。____(判断对错)16、黄河中游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人最早种植了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____(判断对错)17、1984年在第26届奥运会上我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____。(判断对错)18、在探索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湖南志士,如“为宪法流血第一人”宋教仁、“再造民国第一人”蔡锷。______(判断对错)19、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____(判断对错)2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____(判断对错)21、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____(判断对错)22、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5题,共15分)23、【题文】(9分)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2分)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有何企图?(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请简述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2分)24、【题文】请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计6分。

⑴写出以上图片中图B;图C各自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以及共同作用。(3分)

⑵简要叙述图A中为解放农奴采取的措施。(任写一点即可)(1分)

⑶图B中日本使团访问欧美国家的目的是什么?(1分)

⑷图C中审阅的文件在当时有什么影响?(1分)25、【题文】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材料五:这部法令是法国的;第一编是人法,第二编是物法,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这部法令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是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是作参考。

请回答:

⑴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2分)

⑵材料二文献出自哪国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2分)

⑶材料三中“这些殖民地”指什么?(1分)

⑷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材料五谁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2分)

⑸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五则法令有何共同之处?(1分)26、【题文】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播,使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2分)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2分〕

(2)17一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2分)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4分)27、【题文】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1分)

(2)图2中“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2分)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8、(8分)请用直线连接时间人名作品或风格北宋关汉卿风格委婉,情感真挚两宋之交司马光《资治通鉴》南宋李清照《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元辛弃疾《窦娥冤》29、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通过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件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B.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C.美国独立战争——《人权宣言》D.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30、【题文】请把下列历史事物与文明古国连线搭配。(4分)

金字塔古代中国。

种姓制度古代印度。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

分封制古巴比伦王国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31、【判断分析】

。史实结论A明太祖即位后,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B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C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一五”期间各项经济建设指标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D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1)上表A~D四项中,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______.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恶;其善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作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整理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软实力”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知识,通过图片中的英文单词,我们可以知道这是讲的因为联合赢得了胜利,也就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C2、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解析】【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先袭击美国的是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故选A.3、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ABCD项都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但只有A项充分表明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矛盾,是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时间、概况、性质和影响。4、D【分析】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发动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在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进攻公社的时候,为保卫公社,巴黎公社的战士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许多战士牺牲与巴黎公社社员墙前.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巴黎公社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答案】D5、B【分析】略。

【解析】B6、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解析】【解答】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故选C.7、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美各国的政体,注意识记德国的政体这一知识点.【解析】【解答】A项内容表明议会在国家居于中心地位;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际情况不符合.B项内容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责任内阁形成前的特点.C项与法国相似.D项中“上议院主用世爵”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所以只有D项符合.

故选D.8、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应把握二战爆发的标志.【解析】【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故选B.9、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殖民主义罪恶行为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从16-19世纪,殖民者进行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力,造成非洲长期贫穷落后.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伏尔泰【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性的追求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第二子目理性的追求中的内容:“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和最著名的的思想家之一。他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他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的势力是建立在‘成见和无知’基础上的。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针对天主教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提出了‘打倒卑鄙无耻的东西’‘消灭败类’的战斗口号。”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性的追求史实的识记。11、略

【分析】1844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识.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故答案为:

巴黎;马克思主义.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知识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巴黎;马克思主义1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漳州地方历史知识.【解析】【解答】据了解;漳州华侨在海外分布涉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但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而不是在马来西亚.

故答案为:

错误:马来西亚;改正:印度尼西亚.13、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废除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北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但南北战争最重要的成果是维护了国家统一【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解析】【解答】废除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北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但南北战争最重要的成果是维护了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错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理由:废除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北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但南北战争最重要的成果是维护了国家统一.14、BCA【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商鞅和孟子.【解析】【解答】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意思是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这是战国时期孟子的名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这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这是战国时期商鞅的名言.

故答案为:

孔子:B.

商鞅:C.

孟子:A.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解析】【解答】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冠军,这是中国首次获得的奥运金牌,我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故答案为:

×.18、√【分析】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孙中山先生为他亲撰挽词:“做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1915年蔡锷领导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为宪法流血第一人”;“再造民国第一人”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本题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解析】【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将“八国联军”改为“英法联军”.

故答案为:

×.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对我国的侵略.【解析】【解答】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司马迁与《史记》相关知识内容.【解析】【解答】《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

故答案为:

×.22、√【分析】【分析】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点.【解析】【解答】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故答案为:

√.四、其他(共5题,共15分)23、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国际格局的演变。材料一中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中拿破仑被称为“伟大的领袖”的原因: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树立了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杜鲁门的这段谈话表明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材料三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中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处于“一超多强中”的“一强”。【解析】【答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2)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任一点2分);称霸世界(2分)

(3)多极化趋势(1分);“一超多强中”的“一强”(2分)24、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分析可以知道B是日本明治维新,C是美国南北战争,二者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本题写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即可,难度不大。(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出使外国的目的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4)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黑人参军的积极性,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北方。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解析】【答案】计6分。

⑴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分)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

⑵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1分,答对一项即可得分。)

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1分)

⑷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1分)25、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世界民主法制建设的史实。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权利法案》,该法令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如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材料二文献出自法国的《人权宣言》,之所以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是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三出自《独立宣言》,“这些殖民地”指北美13个殖民地。材料四“宪法”是指美国1787年宪法,该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总统制。材料五是指《民法典》,它是拿破仑统治法国时期制定的。以上五则法令的共同之处: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解析】【答案】计8分。

⑴君主立宪制(1分)日本;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答对其中一个即可得1分)

⑵法国(1分)因为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1分)

⑶北美13个殖民地(1分)

⑷美国1787年宪法(1分)拿破仑(1分)

⑸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令或者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据所学,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14世纪的文艺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2)第二次是启蒙运动,在此指导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的是1775年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此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l)文艺复兴运动。(2分)意大利。(2分)

(2)启蒙运动。(2分)____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4分)27、略

【分析】【解析】(1)根据图片1可以知道是瓦特,他的发明是改良蒸汽机;(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汽车的是卡尔·本茨,其动力发明是内燃机。(3)和网络有关的发明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本题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瓦特(1分)改良蒸汽机(1分)(2)卡尔·本茨内燃机(2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2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6分)28、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常悲叹山河分裂,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解析】2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故选A。考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解析】【答案】A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标志。古代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统治时期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封制是古代中国西周时期完善确立的。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解析】【答案】

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31、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即位后,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一五”期间各项经济建设指标,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故答案为:

(1)A.

(2)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是近代中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