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中某物质的合成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为转录B.需要DNA聚合酶C.该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D.原料是脱氧核苷酸2、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代表的物质中贮存了遗传信息B.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⑥C.DNA连接酶可催化⑤处化学键的形成D.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3、金鱼的臀鳍和尾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以双臀鳍双尾鱼和单臀鳍单尾鱼为亲本进行实验,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中单臀鳍单尾鱼的基因型有3种B.F1测交后代中单臀鳍双尾鱼的比例为1/4C.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D.F2中双臀鳍双尾鱼与F1杂交,后代中单尾鱼的概率为1/64、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以基因型如右图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A.上升B.不变C.下降D.先升后降5、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F2中黑毛:白毛=3:1.不考虑基因位于X与Y的同源区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题干中的实验数据,无法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对F2中黑毛个体的性别进行补充调查,发现性别比例为♀:♂=2:1,则可判断M/m是位于X染色体上C.若对F2中白毛个体的性别进行补充调查,发现性别比例为♀:♂=1:1,则可判断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D.将F1母羊与白毛公羊杂交,若后代出现黑毛:白毛=1:1,则可判断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____,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和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_____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_____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7、DNA是_____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______载体,每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DNA分子。8、实验材料:摩尔根研究生物遗传与染色体关系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其适合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9、了解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_____,最早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距今_____年前的_____。在此之后的大约20亿年中,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_____,它们都是_____生物。真核生物出现大约在_____年前,出现了_____这种新的繁殖方式。无脊椎动物大爆发发生在距今____年前的_____纪。陆生植物出现发生在_____年前。10、指基因通过_____,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包括遗传信息的_____和_____两个过程。1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如______,又叫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是由于___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而形成。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3、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14、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A.正确B.错误15、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1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1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错误18、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19、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20、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5分)21、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mol/L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______。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______。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22、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基因A;B分别控制酶A、酶B的合成。与眼色有关的白色前体物质在酶A的作用下转化为红色素,红色素在酶B的作用下转化为紫色素。现用纯合的红眼和白眼果蝇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杂交后代及比例。

实验一。

红眼♀×白眼♂

紫眼♀:红眼♂=1:1

实验二。

来自实验一的紫眼♀×白眼♂

紫眼(♂;♀)):红眼(♂)):白眼(♂、♀)=3:1:4

实验三。

来自实验一的紫眼♀×白眼♂

紫眼(♂;♀)):红眼(♂、♀)):白眼(♂、♀)=1:1:2

请回答:

(l)基因A/a、B/b分别位于_____(填染色体类型:“X染色体”;“Y染色体”、“常染色体”)。

(2)实验一杂交后代中紫眼♀的基因型为_____;实验二杂交后代中红眼♂的基因型为_____。

(3)导致实验二、三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

(4)设计一杂交实验进行验证(3)的解释,写出杂交方案______(各种颜色的纯合果蝇可选)。23、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由基因A、a控制茎的高度(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d控制花的颜色(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其中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让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杂交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作出后一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F2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最好采用____________法,即让F2中高茎红花植株与_________植株杂交;请预测结果并指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可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请补充以下推论: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4分)24、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二倍体野生型青蒿;通过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可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不同性状的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差别,假设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狭裂片型叶(B)对宽裂片型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青蒿最多有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狭裂片型叶;白青秆宽裂片型叶、紫红秆狭裂片型叶、紫红秆宽裂片型叶植株的比例为3∶1∶3∶1;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

(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可育/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__。25、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科学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如图表示一些育种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途径称为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________提高产量。

(2)最常用的试剂M是________,该试剂能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①途径,②途径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

(3)可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是___途径。经③途径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方式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27、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粒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l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依颜色深浅共有表现型有_____种;各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

(2)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AaBbCc重165克,两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杂交;子代果实的重量有_____种,其中果实的重量为165克的比例为_______。

(3)接(2),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与另一株果树杂交,子代的果实重量范围在135-195克之间,则另一株果树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种?28、长翅与残翅,红眼与白眼是果蝇的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相关基因可用A、a与B、b表示)。下面图示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为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雌蝇00雄蝇

(1)果蝇是遗传学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与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表分析可知A基因控制________(填“长翅”;“残翅”、“红眼”、“白眼”)这一表现型。

(3)分析图可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_条染色体。该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若该果蝇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配子的基因型为AY,则同时产生的另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表可知“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29、番茄的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a、B/b、D/d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欲利用甲(AABBdd)、乙(AAbbDD);丙(aaBBDD)三个纯合品系培育不同的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培育基因型为AABBDD的新品种,可采用杂交育种法,基本思路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有_____(答2点);若要快速获得AABBDD的新品种,还可采用_____法,其原理是_____。

(2)与培育基因型为AABBDD的新品种相比,培育aabbdd的新品种所需时间更短,原因是_____,请写出培育基因型为aabbdd新品种的过程: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详解】

A;图中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所以是转录过程,A正确;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

C;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C错误;

D;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点睛】2、D【分析】【分析】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分析图示可知,①为胞嘧啶,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④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⑤为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⑥为氢键。

【详解】

遗传信息蕴含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而④仅是组成DNA的一个基本单位,A错误;限制酶的作用是将特定位置连接相邻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而⑥是碱基之间的氢键,B错误;DNA连接酶是将两个特定的DNA片段进行连接,构建的是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⑤是属于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C错误;由图可知,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D正确。

故选D。3、C【分析】【分析】

根据F2中单臀鳍双尾:双臀鳍双尾:单臀鳍双尾=9:3:4,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单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_B_,双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aB_,单臀鳍单尾鱼的基因型为__bb。(或双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_bb;单臀鳍单尾鱼的基因型为aa__)。

【详解】

A、由分析可知,F2中单臀鳍单尾鱼的基因型为__bb(或aa__),即AAbb、Aabb、aabb(或aaBB、aaBb、aabb);一共三种,A正确;

B、F1测交,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单臀鳍双尾的基因型为A_B_,故F1测交后代中单臀鳍双尾鱼的比例为1/4;B正确;

C、根据F1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亲本的性状可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与aaBB;C错误;

D、F1的基因型为AaBb,F2双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假设双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aB_,故F2中双臀鳍双尾鱼(2/3aaBb、1/3aaBB)与F1杂交,后代中单尾鱼(--bb)的概率为2/3×1/4=1/6;D正确。

故选C。4、B【分析】【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

【详解】

由题意知;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两种:AD;ad,且比例是1:1,因此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DD(胚胎死亡):AaDd:aadd(胚胎死亡)=1:2:1,因此该生物自由交配后,后代成活的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是AaDd,不论交配多少代,基因频率始终是A=a=50%,D=d=50%。

故选B。5、D【分析】【分析】

基因位置的判断: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没有差异;一般是常染色体遗传,如果出现差异,一般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详解】

A、根据题干中的实验数据,无论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都能得到F2中黑毛:白毛=3:1的结果;A正确;

B、若对F2中黑毛个体的性别进行补充调查;发现性别比例为♀:♂=2:1,则可判断M/m是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性别比例为♀:♂=1:1,则可判断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若对F2中白毛个体的性别进行补充调查;发现性别比例为♀:♂=1:1,则可判断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只有雄性出现白毛,则可判断M/m是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将F1母羊与白毛公羊杂交;不管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均出现黑毛:白毛=1:1,无法据此判断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分离组合同一性状的成对不同性状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主要主要1个或2个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果蝇易饲养,繁殖快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化石35亿古细菌化石蓝藻和细菌原核15亿有性生殖约5.7亿~5.0亿寒武距今4亿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转录翻译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1三体综合症减数分裂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3、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14、A【分析】【详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16、A【分析】略17、A【分析】略18、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19、B【分析】略20、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四、实验题(共3题,共15分)21、略

【分析】【详解】

(1)从表格可以看出;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材料和温度。所以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为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提取的DNA较多。

(2)第二步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获取DNA絮状物;所以若速度快,易造成DNA断裂。

(3)本实验的结论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①相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结论。;②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的结论。

(4)氯仿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对DNA影响极小,所以可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氯仿混合,又氯仿密度大于水,所以蛋白质沉淀位于溶液下部,DNA位于上清液中。

【点睛】

本题考查了DNA粗提取和鉴定以及相关探究实验,首先要求考生识记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等知识;其次要求考生能根据表格,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及课题名称,同时根据表中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完善。【解析】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DNA断裂①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②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和,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22、略

【分析】【分析】

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基因A、B分别控制酶A、酶B的合成。与眼色有关的白色前体物质在酶A的作用下转化为红色素,红色素在酶B的作用下转化为紫色素,所以红眼的基因型为A-bb,紫眼的基因型为A-B-。aa—为白眼。纯合的红眼和白眼果蝇进行杂交,后代紫眼♀:红眼♂=1:1,即子代都有眼色,但雌雄表现型不同,可判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如果是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XaXa×bbXAY,子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表现型和比例为紫眼雌:白眼雄=1:1,与题意不符。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故实验一杂交后代中紫眼♀的基因型为AaXBXb,实验一的紫眼♀×白眼(aaX-Y)♂杂交的后代中紫眼占3/8=1/2×3/4,可知白眼雄的基因型为aaXBY,故实验二杂交后代中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Y。

(3)实验三中:实验一的紫眼♀(AaXBXb)×白眼♂(aaX-Y)杂交后代为紫眼(♂、♀):红眼(♂、♀):白眼(♂、♀)=1:1:2,即紫眼占1/4=1/2×1/2,可知白眼♂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导致实验二、三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前者为aaXBY,后者为aaXbY。

(4)若通过实验验证(3)的解释,可将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的白眼雄果蝇分别与纯合红眼雌(AAXbXb)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实验二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紫眼:红眼=1:1;实验三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的子代全为红眼,则说明(3)的解释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能根据子代表现型在雌雄中的差异判断相应基因的位置是解题关键。【解析】常染色体,X染色体(顺序不可颠倒)AaXBXbAaXbY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前者为aaXBY,后者为aaXbY杂交方案:将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的白眼雄果蝇分别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23、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植株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F1均为高茎粉红花;说明两对等位基因是细胞核遗传,且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共有16种组合,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Dd。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结合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植株进行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与性别决定无关,说明在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基因型为AaDd,则子二代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DD或AADD,可以让其与aadd进行测交,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判断其基因型。若子代均为高茎粉红花,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若子代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与矮茎粉红花植株的数量比为1:1(或子代出现矮茎粉红花植株),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

(3)根据题意分析;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株具备抗虫性,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则说明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雄株具备抗虫性;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且只发生在雄性中,则说明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表现为与性别无关,则说明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亲本正反交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确定两对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变形确定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解析】能能亲本植株进行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与性别决定无关测交矮茎白花若子代均为高茎粉红花,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若子代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与矮茎粉红花植株的数量比为1:1(或子代出现矮茎粉红花植株),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DD仅雌株具备抗虫性仅雄株具备抗虫性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4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F1代中白青秆狭裂片型叶、白青秆宽裂片型叶、紫红秆狭裂片型叶、紫红秆宽裂片型叶植株的比例为3∶1∶3∶1,分别考虑两对性状,白青秆:紫红秆=1:1,为测交实验类型,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aa;狭裂片型叶:宽裂片型叶=3:1,为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种;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染色体是在纺锤体的牵引下运动和分离的,说明低温的作用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

(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杂交,后代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染色体组之间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可育。【解析】9AaBb×aaBb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不可育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25、略

【分析】【详解】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物育种;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和生物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①途径是杂交育种、②途径是单倍体育种、③途径是多倍体育种、④途径是基因工程育种,知道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即杂合子F1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

(2)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最常用的试剂M是秋水仙素,该试剂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相对于①途径杂交育种,②途径单倍体育种的优势在于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途径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由于F1的基因型是AaBb,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AAaaBBbb。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则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20%x1+30%x1/2=35%。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即AA:Aa=2:3),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中AA占2/5x1+3/5x1/4=11/20=55%,Aa占3/5x1/2=3/10=30%,aa占3/5x1/4=3/2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x1+30%x1/2=70%;可见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由35%变为70%,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点睛】

1)易错知识点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但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幼苗,而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解题方法指导:已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A或a基因频率,其公式为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因此本题中可利用此公式计算出人工选择前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35%,而人工选择后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70%;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据此可判定该种群人工选择前后发生了进化。【解析】①.基因重组②.杂种优势③.秋水仙素④.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⑤.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⑥.④⑦.AAaaBBbb⑧.55%⑨.70%⑩.是六、综合题(共4题,共20分)26、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一:由于子二代出现9:3:4的比例(类似9:3:3:1),说明花色遗传由两对独立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图二: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_。

【详解】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

(2)控制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判断理由是子二代出现9:3:4的比例,符合9:3:3:1的特殊分离比,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2种,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可将待测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蓝花个体杂交,若后代全为紫花,说明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全为蓝花,说明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解答问题。【解析】母本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图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如果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7、略

【分析】【分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时常常出现异常分离比,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运用拆分法计算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比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详解】

(1)F1是R1r1R2r2R3R4r4;自交后含4个显性的基因型有1个,含3个显性基因的有4个,含2个显性基因的有6个,含1个显性基因的有4个,不含显性基因的有1个,故是5种表现型;比例为1:4:6:4:1;

(2)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AaBbCc重165克,说明每个显性基因会增加15克,故两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杂交;子代果实因含有显性基因的不同,其的重量有7种;重量为165克的即含有3个显性基因的应占1/2×1/2×1/2+1/4×1/2×1/4×2×3=5/16;

(3)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树与另一株果树杂交,子代的果实重量范围在135-195克之间,说明子代中至少有1个显性基因,最多有5个显性基因,故该植株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种。

【点睛】

本题重点考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仅限于两对基因,而是多对基因共同控制一种性状考查学生运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能力。【解析】51∶4∶6∶4∶175/16628、略

【分析】【分析】

1、分析题图:图中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分别是Ⅱ、Ⅲ、Ⅳ;1对是性染色体,分别是X和Y,因此该果蝇是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2、分析表格: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与残翅的比均为3:1,说明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因此,“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

(1)

果蝇作为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