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9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北美洲的平原主要分布在()

A.中部。

B.东部。

C.北部。

D.四周。

2、我国有“白山黑水”之称的地区是()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东北三省D.云贵高原3、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分为几个地区()A.3个B.4个C.5个D.6个4、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能源的叙述;正确的()

A.区域①主要是煤炭和石油B.区域②主要是石油和水能C.区域③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D.区域④主要是水能和石油6、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A.0°,0°B.180°,0°C.160°E,0°D.20°W,0°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我国下列现象与地势影响有关的是()

A.河流大多从西向东流。

B.气温南高北低。

C.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D.降水东多西少。

8、与中国有不连续国界的国家是()A.印度B.俄罗斯C.越南D.朝鲜9、从世界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出()A.现代文化的特征B.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C.人们的保护程度D.当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10、下图为“印度孟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知

A.印度各月降水较多B.印度降水量季节变化大C.印度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D.印度河流的汛期出现在6—9月11、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B.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C.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D.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12、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下列国家与旅游资源组合正确的有()A.意大利--威尼斯水城B.英国--埃菲尔铁塔C.西班牙--白金汉宫D.希腊--巴特农神庙1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尼罗河B.乌拉尔河C.苏伊士运河D.红海14、台风是深圳经常遭遇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台风一般给我们带来()A.暴雨B.沙尘暴C.狂风D.地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影响气候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纬度、和。16、北亚的____人,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狗拉雪橇.17、“6371千米;约5.1亿平方千米、约4万千米”

请将以上三个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地球的最大周长为____,平均半径为____,表面积为____.18、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____。19、马六甲海峡位于____半岛与____岛之间.20、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做______(对流雨或锋面雨)。21、南极的纬度是。22、如图是地图中常见的几种图例;写出它们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这叫做地球的______,地球公转方向为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4、去西昌游览,要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宜选择小比例尺地图。()25、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6、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则比较湿润,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判断对错)27、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8、华南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是______.

29、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注五带的名称。

(2)填注南北回归线及赤道。

(3)对五带阳光照射和昼夜长短特点做出正确选择(用划“√”的方式).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30、读全球经纬网图和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一;写出C地的坐标:______;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从低;中、高纬度来看,B地属于______纬度地区。A在C的______方向。

(2)读图一;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和______;A点____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______(相同或相反);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

(4)图二是地球______(自转/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公转到图二所示B位置时,这是一年中的节气:______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纬线名称),这一天泸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2019年1月26日,同学们将正式迎来进入初中后的第一个寒假的第一天,那么当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即: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结合题意.

故选:A.

【解析】【答案】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南美洲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C【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东北地区相关知识。“白山”指的是长白山;“黑水”指的是黑龙江,这些都是属于东北的,故正确答案是C。

【点评】了解东北地区相关知识。3、D【分析】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一大批国家获得独立.1991年苏联解体,位于亚洲部分的加盟共和国独立为哈萨克斯坦等8国.现在亚洲约有50个国家,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其中,北亚即西伯利亚地区,属俄罗斯.

故选:D.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互相衔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各有特色.

考查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D4、A【分析】解:从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看出;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太阳光线直射了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的A地应是冬季,白昼最短夜最长.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解析】A5、A【分析】【分析】解:读图分析可知;①地区是北方地区,主要的能源是煤炭和石油;②地区是西北地区,主要的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气;③地区是青藏地区,主要的能源是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④地区是南方地区,主要的能源是水能;依据题意.故选:A.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6、D【分析】解:分析题干可知: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故该点的地理位置为20°W,0°.

故选:D.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本题考查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难易适中.【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C【分析】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水能资源丰富.

故选:AC.

【解析】【答案】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8、A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四个国家都是我国邻国,但与我国有不连续国界也就是两处与我国接壤的国家只有印度与俄罗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疆域的知识.【解析】【答案】AB9、BD【分析】解: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故选:BD.

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比如,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解析】【答案】BD10、B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印度的气候。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以孟买为代表的印度大部分地区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位于热带地区,降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位于热带地区,降水分为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印度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A错,B对;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6月—9月为雨季,降水多,由于降水多,6月—9月为印度河流出现汛期,C错,D对。故选BD。【解析】BD11、AD【分析】试题分析:世界上的海陆分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北冰洋,南极周围是南极洲,故选A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分布。【解析】【答案】AD12、AD【分析】解: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如: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白金汉宫,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西班牙的斗牛场荷兰的风车等.依据题意.

故选:AD.

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欧洲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东南以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分界线为:直布罗陀海峡).

本题考查欧洲的旅游资源,牢记即可.【解析】【答案】AD13、CD【分析】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陆上分界线;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海上分界线.

故选:CD.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陆上分界线;红海是亚洲与非洲的海上分界线,乌拉尔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本题考查洲界线,结合相关地图记忆即可.【解析】CD14、AC【分析】解:我国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给人民财产造成损失,但是台风带来的暴雨也会缓解旱情,既有功也有过.

故选:AC.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本题考查台风带来的灾害,理解解答即可.【解析】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试题分析: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以及人类活动等,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是影响气候的主要要素有。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解析】【答案】海陆地形地势16、略

【分析】

北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当地的因纽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出门用狗拉雪橇,是为了适应当地纬度高,气候严寒的环境.

故答案为:因纽特.

【解析】【答案】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

17、略

【分析】

地球的大小一般用以下三个数字表示: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故答案为:4万千米;6371千米;5.1亿平方千米.

【解析】【答案】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8、加加林【分析】【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海陆分布的理解。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看到蔚蓝色的星球,惊呼:地球应该叫做水球,世界海陆分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故此判断。

【点评】海陆分布19、马来苏门答腊【分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故答案为:马来;苏门答腊.

【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20、对流雨锋面雨【分析】解: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叫对流雨;当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时,暖湿气流会沿着锋面抬升而产生水汽凝结,形成降雨。锋面雨的雨区范围广,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在大陆中纬度地区较常见。锋面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形式之一。

故答案为:对流雨;锋面雨。

空气上升运动时;温度会下降。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本题考查降水的主要类型,要理解记忆。【解析】对流雨锋面雨21、略

【分析】试题分析: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写作90°S).考点: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划分.【解析】【答案】90°S22、洲界山峰运河沙漠沼泽长城铁路河流【分析】【分析】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读图可;题干中的图例依次表示的是:洲界;山峰、运河、沙漠、沼泽、长城、铁路、河流.

故答案为:洲界;山峰;运河;沙漠;沼泽;长城;铁路;河流.

【点评】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23、略

【分析】解:地球绕着太阳不停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故答案为:公转;自西向东;一年.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要掌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解析】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4、×【分析】去西昌游览,宜选择大比例尺地图,这样内容才会较详细。【解析】【答案】错25、√【分析】试题分析: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故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纬线的特点。【解析】【答案】正确26、√【分析】【分析】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距离海洋较近,夏季能够受到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较湿润.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27、×【分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南方地区地跨我国地势的二、三阶梯,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位于我国的第三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8、略

【分析】

华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多数地方降水量为1400-2000毫米,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亚热带区域.其特征是常年湿润,四季分明.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常年湿润;四季分明.

【解析】【答案】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9、略

【分析】

(1)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2)南回归线即23.5°S纬线;北回归线即23.5°N纬线,赤道的度数是0°;

(3)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

(1)

(2)

(3)

【解析】【答案】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