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象表示,在如图所示的各个图象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为使杠杆平衡,可使F1、F2、F3三个力分别沿如图所示方向作用在A点;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无法确定。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室温是23℃,医生将体温计从体温是38.5℃的病人身上取出后,放在桌上较长时间,则体温计的读数是()A.38.5℃B.37℃C.23℃D.无法比较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6、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7、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A
与木板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录脳隆垄f脪脪隆垄f卤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录脳=f脪脪=f卤没
B.f录脳=f卤没>f脪脪
C.f录脳=f卤没<f脪脪
D.f录脳<f脪脪<f卤没
8、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
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不计轮重及摩擦)
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A.500N
B.1000N
C.1500N
D.250N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10、雨过天晴的天空中人们会看见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现象,色光的三基色分别是红光、____、蓝光,这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色光,用绿光照在红花上,红花呈现____色.11、两个定值电阻上分别标有“20Ω,1A”和“10Ω,0.6A”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干路中的最大电流为____.12、质量是3×10-4kg的雨滴,当它在空中匀速下落时,它受到的空气阻力是____N.13、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性质制成的.把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
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
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_____PB
若AB
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录脳
_____P脪脪(
两空选填“>
”、“=
”或“<
”)
15、600
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从南京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使用的名为“宝船”的大帆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时,若船上载重不变,则船所受的浮力______(
变大/
不变/
变小)
船的吃水深度______(
变大/
不变/
变小)
这是因为海水的密度比河水的密度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____.(判断对错)17、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总是成正比的.____.(判断对错)18、从水龙头里渗出的水一滴一滴落下,这个现象说明水分子间是有吸引力的______(判断对错)19、只要有振动物体和传播振动的物质就可以使人听到声音.____.(判断对错)20、小明在荡秋千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在不断地发生转化.____.(判断对错)21、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听起来声音就越高.____.22、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____.23、液体皂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战斗机在飞行途中也能加油,你觉得这种事情可信吗?请你说说是通过什么措施来实现空中加油的?25、某同学在学习浮力的知识后,认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相同”.
请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26、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绵”一一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
“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
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_____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
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_____形变(
选填“弹性”或“塑性”)
.
27、物质的结构和尺度宇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懈地追寻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粒子正是这种探索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科技馆“物质之妙”展区,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展品能够使我们了解一些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图甲的展品中,当同学按动启动按钮,然后旋转磁铁转盘,我们会发现管中的射线(
绿色的光)
并观察到射线(
绿色的光)
的路径随着磁铁转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
早在1897
年,汤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图乙的展品中,圆形展台的正前方是一个接收屏,后面是一个玻璃罩,玻璃罩里边放置了一个金箔片,再往后是一个模拟产生娄脕
粒子射线的装置.
按动按钮,模拟装置会发出射线,沿着圆形轨道移动接收屏,同学们可以看到接收屏在射线的正前方时屏中的光点较多,逐步移动接收屏发现屏中的光点变少,也就是接收的娄脕
粒子的数量变少.
这个实验模拟了卢瑟福的金箔实验,又称娄脕
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卢瑟福做过的娄脕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鈭�15隆芦10鈭�14m
原子直径大约是10鈭�10m
所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尺度,都需要占据一定的____________.(2)
转动图甲中操作台上的磁铁,射线的方向____(
选填“会”或“不会”)
跟随磁铁的转动而改变.(3)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_____.
A.电子B.
原子C.
原子核D.
质子(4)
卢瑟福娄脕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内部_
_____.
A.电子绕原子核运动B.
平均分布正电荷C.大部分是空的D.
原子核是有质子构成的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20分)28、(1)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____,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来吸收巨大的热量.
(2)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____的方法使气态氢;氧液化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3)火箭的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的物质,它能对火箭飞行时防止过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则该物质在高温时发生____并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要____.
(4)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它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超声波.29、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图乙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cm.
图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逐渐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铃声将____(选填“逐渐变小”或“不变”或“逐渐变大”).
图丁所示,密封的锥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对玻璃泡微微加热发现有紫色的____生成,这是____现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解答图象问题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解析】【解答】解:
①;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路程时间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①正确,③错误;
②;④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因此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B.2、B【分析】
在A点施力F,当F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大,此时最省力,即F2最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是求杠杆最小力的问题;已知点A是动力作用点,那么只需找出最长动力臂即可,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求解.
3、B【分析】解:镜子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几乎还是向上的,人眼在侧面看,几乎接收不到镜子的反射光线;
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各个方向都有,人眼在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线.
两种情况相对比;白纸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较多,人感觉更亮.
故选:B
.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方向集中,眼睛只有在某些位置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方向散乱,眼睛在各个位置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人眼感觉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的少,感觉暗.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感觉要比漫反射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没有进入人眼,人感觉它是很暗的,不如漫反射亮.【解析】B
4、A【分析】【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析】【解答】解: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室温如果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现在室温是23℃,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故选A.5、B【分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
(3)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解析】【解答】解: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6、B【分析】【分析】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需要放热.液化的方法有两个: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析】【解答】解:发动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使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白色雾气,此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B.7、A【分析】【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等无关,据此结合图中实验做出判断。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运动状态可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解答】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而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图甲中;拉木块A
在长木板B
上匀速运动;图乙中,拉A
在B
上加速运动;图丙中,固定A
拉B
运动;都是物体A
与物体B
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三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f录脳=f脪脪=f卤没
故选A。【解析】A
8、C【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需要搞清滑轮组的省力特点,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绳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根据题目要求首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然后根据滑轮组的特点进行计算。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和对滑轮组的组装.
要熟记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并且能灵活运用,会组装滑轮组,知道从动滑轮绕起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解答】一定一动组成的滑轮组;最多由3
段绳子承担物重,双手的最大拉力是500N
根据滑轮组的省力特点,G=3F=3隆脕500N=1500N
故选C。【解析】C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析】【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末端刻度值为7.10cm;物体长度为7.10cm-4.00cm=3.10cm.
故答案为:3.10.10、略
【分析】【分析】①彩虹的出现是由于光的色散.
②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所有色光全反射则物体为白色,全不反射(即全吸收)则物体为黑色.【解析】【解答】解:①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
②光的三原色是红色;绿色、蓝色;等比例混合为白色;
③红花只反射红光;会把绿光吸收,所以红花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光;白;黑.11、略
【分析】【分析】(1)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为了不损坏电阻,比较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选其中较小的电流,然后根据串联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允许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
(2)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两电阻并联时两端的电压相等,为了不损坏电阻,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最大电压中较小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两支路的电流,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求出干路上允许的最大电流.【解析】【解答】解:(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若将两只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0.6A;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由I=可知;允许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
U=I(R1+R2)=0.6A×(20Ω+10Ω)=18V;
(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分别为:
U1=I1R1=1A×20Ω=20V,U2=I2R2=0.6A×10Ω=6V;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若将两只电阻并联时;电路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U′=6V;
此时R2支路的电流I2=0.6A,通过R1支路的电流:
I1′===0.3A;
电路电流最大;最大电流为:
I′=I1′+I2=0.3A+0.6A=0.9A.
故答案为:18V;0.9A.12、略
【分析】【分析】知道水滴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水滴的重力.
水滴在匀速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水滴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解析】【解答】解:一滴水的重力为:G=mg=3×10-4kg×9.8N/kg=2.94×10-3N.
水滴在匀速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水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G=2.94×10-3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滴受到空气阻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2.94×10-3.13、略
【分析】【分析】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解析】【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冰水混和物,水沸腾.14、<>【分析】【分析】(1)
已知液体内AB
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根据m=娄脩VV=Sh
可知AB
两点以下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根据液体的质量相等可知AB
两点上液体的质量关系,因液体对AB
所在液面的压力和液体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即可得出这两处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2)
若AB
两点的压强相等,可判断出AB
两点上液体的质量关系,进一步确定AB
两点以下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最后得出容器中液体质量关系,根据压强公式即可得出容器底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本题考查了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固体压强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压强的计算。【解答】(1)隆脽AB
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隆脿
根据m=娄脩V=娄脩Sh
可知,AB
两点以下m录脳>m脪脪
又隆脽
因为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乙;
隆脿AB
两点上液体的质量:mB>mA
即GB>GA
隆脿
根据p=FS
可知,pB>pA
(2)
若AB
两点的压强相等,则AB
两点上液体的质量:mB=mA
因为AB
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则有mB隆盲<mA隆盲
故有m录脳>m脪脪G录脳>G脪脪
根据p=FS
可知,p录脳>p脪脪
故答案为:<<>
【解析】<>
15、略
【分析】解:隆脽
船漂浮;
隆脿F赂隆=G
隆脿
船受到长江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
故船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隆脽娄脩陆脣庐<娄脩潞拢脣庐
.
隆脿
根据F赂隆=娄脩gV脜脜
可知;船排开江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则船的吃水深度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大.
轮船无论位于江水和海水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知道江水和海水的密度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解决此题型的关键是能够找到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比如本题的轮船一定是处于漂浮状态,还有从长江驶入海,所以液体的密度变化,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也改变.【解析】不变;变小;大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分析】【分析】惯性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根据惯性定律的内容进行分析.且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量度.【解析】【解答】解: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位置无关;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才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解析】【解答】解: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必须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才成立;如果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就不再与外力成正比,因此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8、√【分析】解:
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水龙头里渗出的水,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压力呈球形,所以从水龙头里渗出的水一滴一滴落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析】√19、×【分析】【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解析】【解答】解: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要有正在振动的物体;即发声体;②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介质;③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一定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即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④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0dB;故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解析】【解答】解:在荡秋千过程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速度越来越小,动能减小,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相反,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说明动能和势能在不断地发生转化.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析】【解答】解:因为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听起来声音越大,故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听起来声音就越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我们说的静止实质上是相对静止;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解析】【解答】解: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23、√【分析】【解答】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汽化和熔化,故题干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物体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汽化和熔化.四、简答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要实现空中加油,受油机和加油机必须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解析】【解答】解:可信;
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水平飞行,其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即它们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实现空中加油.25、略
【分析】
将相同体积的木块;铁块放入水中;根据现象和浮沉条件分析,从而判断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设计实验步骤,有难度.【解析】答: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铁块下沉,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比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小,木块受的浮力小,铁块受的浮力大.
所以该同学的认识是不对的.26、密度弹性【分析】【分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公式m=娄脩V
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其质量越小;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撤去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作弹性形变。本题考查密度的应用及弹性形变,属于较简单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容易解答。【解答】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根据公式m=娄脩V
可知“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将“碳海绵”压缩80%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答案为:密度;弹性。【解析】密度弹性27、(1)空间
(2)会
(3)A
(4)C【分析】【分析】带着问题阅读短文,找出关键句子,抓住根据字词,确定需要的答案。阅读材料题是常见的中考题型,考查的是我们提取有价值信息、归纳科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1)(1)由“宇宙万物,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知,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尺度,都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2)(2)由“旋转磁铁转盘,我们会发现管中的射线((绿色的光))并观察到射线((绿色的光))的路径随着磁铁转盘而发生变化”知,转动操作台上的磁铁,射线的方向会跟随磁铁的转动方向而改变;
(3)(3)由“汤姆生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知,汤姆生最早发现了电子,故选A;
(4)(4)由“根据娄脕娄脕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0鈭�15m隆芦10m隆芦10鈭�14mm原子直径大约是1010鈭�10mm所以原子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众筹露营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独家供货协议合同样本
- 仪器代理合同样本
- 公司战略合同样本
- 健康企业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pvc订购合同标准文本
- 中沙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标准合同范例作用
- 个人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xianxia推广合同范例
-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政府作用课件
- 施工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DL-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免责完整协议书(2024版)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
- 2024版年度经济法基础完整全套课件
-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需复检项目清单
- MOOC 心理学与生活-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