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7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大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结冰时要放热B.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C.“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水温低于100℃时也可以沸腾3、下列电路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

关于对图中垄脵垄脷垄脹垄脺

的补充正确的是(

)

A.垄脵

做功冲程垄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垄脹

压缩冲程垄脺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垄脵

压缩冲程垄脷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垄脹

做功冲程垄脺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垄脵

压缩冲程垄脷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垄脹

做功冲程垄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垄脵

做功冲程垄脷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垄脹

压缩冲程垄脺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在足球运动中,头球(如图)是进球的有效方式,其动作过程可简化为“助跑、腾空、顶球和进球”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足球做功的过程是()A.助跑B.腾空C.顶球D.进球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凝固成冰后比热容不会变化B.无论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内能C.物体对外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不可能不变D.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7、“娜”样怒放!李娜在6月4日法网女单比赛中,书写亚洲新奇迹,夺得法网冠军.成为亚洲球员夺大满贯第一人!如图所示,网球从打出到落地过程中()A.网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网球一直受到重力的作用C.网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大D.网球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由相同的九股细铜线合成一段导线后,测得其总电阻恰好为1欧姆,若将导线拆开,连接成最长的细导线,则这根细而长的导线电阻是____欧.9、发电机是利用____现象工作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10、“忽听得远处传来铮铮几声,似乎有人弹琴.琴声不断传来,甚是优雅,过得片刻,有几下柔和的箫声夹入琴韵之中.七弦琴的琴音和平中正,夹着清幽的洞箫,更是动人,琴韵箫声似在一问一答,同时渐渐移近.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这是金庸的名作《笑傲江湖》中的一段,描写刘正风与曲洋临死之前,在瀑布旁边奏曲,被养伤避难的令狐冲和仪琳无意中听到的情景.其中“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指的是声音____的变化;令狐冲和仪琳之所以在远处能够辨识出琴音和箫声,主要是它们的____不同.11、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一因为草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反射.12、小明在实验中,把电流表0~0.6A量程接入电路中,读书时却按0~3A量程读成了1.8A,则实际电流的大小是____A.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当铜块的中心嵌入一块铁以后,铜的密度是不变的.____.14、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____)15、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____.16、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力作用.____(判断对错)17、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____(判断对错)18、把物体从中间分开,其中一块的密度要减少一半.____.19、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____.20、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8分)21、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乙是某人在利用杠杆提升重物示意图;O为杠杆的支点,在图中作出拉力的力臂和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3)请将图丙中开关;电灯正确连入电路.

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2、(2015秋•厦门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烧开水时,我们可以看到壶嘴会有大量的“白烟”冒出,请回答:

(1)“白烟”怎样形成?

(2)进一步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这是为什么?2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你也许会看到;在十字路口,一辆卡车;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并排停在白线的后面.绿灯一亮,三辆车同时起动,小汽车冲在最前面,摩托车其次,卡车最慢.

【猜想与假设】小明看到这一现象后;提出了猜想:“机动车起动的快慢可能与质量有关”.

请你提出一个猜想:____.

【设计并进行实验】

如果直接用卡车;小汽车和摩托车做实验;有些物理量难测量.所以,小明和几个同学设计如图116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未完成的部分填写完整.

①选取质量较小的砖块,称出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m1.

②把砖块放到小车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车,并记下当拉力为F1时,2s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为s1.

③保持____不变,按步骤②重做一次,记下当拉力为F2时,2s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2.

④把小车上的砖块换成质量较大的砖块,并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下当拉力为F1时,2s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3;当拉力为F2时,2s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4.

【交流与评估】

①这个实验完成了怎样的转换呢:在静止的小车上放上质量较大的砖块,是用它当作____(填“卡车”“小汽车”或“摩托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测出拉力用以替代____,测出起动后2s内前进的距离,是为了比较____.

②请你对上面的实验作出评估,找出实验中不容易操作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方法.____

25、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电路图,其中R

为定值电阻,R隆炉

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R=5娄赂电压/V1.02.03.0电流/A0.20.40.6R=5娄赂表二。

。U=3V电阻/娄赂51015电流/A0.60.30.2U=3V(1)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______.

由表二可得:______.

(2)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

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再换用10

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3V(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向______(

选填“右”或“左”)

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物体内能增加的方式有两个: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吸收热量.【解析】【解答】解:A;决定内能的因素有多个;有质量、温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因此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大,故A不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升高,故B错误;

C;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直接影响内能,故C正确.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不能确定就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C.2、B【分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由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沸点降低.【解析】【解答】解:A;水结冰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汽化中的沸腾必须在沸点温度下进行;而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气压小于标准气压时;水的沸点会随着降低,因此水温低于100℃时也可以沸腾,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3、B【分析】

A;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能够发光.不符合题意;

B;灯泡虽然串联;但电路缺少电源,灯泡无法工作.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两只灯泡串联,能够发光.不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并联,能够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应该基本的电路;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闭合开关时用电器都能工作.

4、C【分析】解:根据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二个冲程是压缩冲程,在此过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

其中柴油机的气缸中的柴油就是由此点燃的,因此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第三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时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C.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这四个冲程的顺序是一定的,不能改变.

其中的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明确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四个顺序不变的冲程组成的;并且知道每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它的三个冲程都要消耗机械能,这也是能量损失的途径之一.

其中的排气冲程中排出的废气带走的内能是废气能量在所有损失的能量中其占的比例最大.【解析】C

5、C【分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解析】【解答】解:

(1)运动员在助跑;腾空、进球的过程中;和足球没有接触,没有对足球施加力,对足球不做功;

(2)运动员在顶球的过程中;头对足球施加力,并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人对足球做了功.

故选C.6、B【分析】【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内能由于比热容没有关系.【解析】【解答】解:A;水凝固成冰后;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故比热容变化了.故A错误;

B;影响内能的因素是物质的质量;物体的体积,物体的温度,物质的状态,无论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都有内能.故B正确;

C;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质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是一样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B.7、B【分析】【分析】(1)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2)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动能和物体的质量及其运动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有关.【解析】【解答】解:A;由于球离开球拍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在空中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该选项错误;

B;只要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故网球离开网后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故该选项正确;

C;在计空气摩擦的情况下;即网球与空气摩擦,网球的一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其机械能会减小;若在不计空气摩擦时,其机械能是不变的,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D;当网球离开球拍后;其上升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在其下落过程中,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该选项也错误.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在材料一定时,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从而可以判断长度变为原来的多少,就可以判断此时铜线的电阻.【解析】【解答】解:①将导线拆开后,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根据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知;此时电阻变为原来的9倍;

②在截面积变为原来的的同时;长度变为原来的9倍;

根据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可知;电阻又变为9倍.

所以;现在的电阻是原来的9×9=81倍,这根细而长的导线电阻是81Ω.

故答案为:81.9、略

【分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制成发电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可制成电动机.【解析】【解答】解: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用的;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10、略

【分析】【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2)根据音色能分辨发声体.【解析】【解答】解:(1)“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指的是响度的变化,琴响度变大,箫响度变小.

(2)能够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通过音色判断的;令狐冲和仪琳之所以在远处能够辨识出琴音和箫声;主要是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11、略

【分析】【分析】(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平行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光线向各个不同的方向传播,这是漫反射.【解析】【解答】解:绿色的草地;只能反射阳光中的绿光,所以绿草茵茵;

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白云;是因为太阳光射到白云上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反射,漫.12、略

【分析】【分析】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两个量程和分度值都是1:5的关系,当使用0~3A,同组的另一位同学却按0~O.6A的量程读数,电流表读数变为到原来.【解析】【解答】解:电流表有两个量程,两个量程和分度值都是1:5的关系,当使用0~3A,同组的另一位同学却按0~O.6A的量程读数,电流表读数变为到原来,即I=×1.8A=0.36A.

故答案为:0.36;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分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会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解析】【解答】解:因密度是一个常量;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随体积;质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铜块的中心嵌入一块铁,铜的密度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这里是指“斜射”,而在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解析】【解答】解:光只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才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因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据此判断对错.【解析】【解答】解: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不是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之间的距离,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解答】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场强反映电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与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场强的方向与正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相同.【解析】【解答】解:电场强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场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正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与放在该点的负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解析】【解答】解:把物体从中间分开;其中一块的质量减半;体积减半,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析】【解答】解: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出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解析】【解答】解: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故答案为:√.四、作图题(共1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1)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①要画重力的示意图首先要找力的作用点;即重心,从力的作用点起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上力的大小.

②力臂的画法是: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3)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时,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零线和灯泡的螺旋套相连.【解析】【解答】解:(1)先过折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物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作用点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O点是杠杆的支点;从支点向力F作用线做垂线,OA即是拉力的力臂.如图:

(3)火线过开关进入灯泡;零线连接灯泡的螺旋套,如图:

五、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2、略

【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白气”、“白烟”往往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低温环境中液化现象明显.【解析】【解答】答:

(1)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

(2)“白烟”离壶嘴一段距离,因为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放热液化.23、右水平力臂不合理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分析】【分析】(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

(2)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解析】【解答】解:(1)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

(3)如图乙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故答案为:(1)右;水平;力臂;(2)不合理;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3)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六、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24、机动车的起动快慢可能与牵引力大小有关质量卡车牵引力起动快慢上面实验难以控制拉力不变,在桌子边缘加一个定滑轮,通过定滑轮吊起重物相等的砖码,以保证拉力大小不变【分析】【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不同机动车的类型;发动机的功率(或牵引力)不同进行分析;

要探究速度变化快慢与牵引力的关系;需保持质量不变;

【交流与评估】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猜想一的内容得出结论;利用速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时间相同,前进的路程不同,则速度不同;

②在实验中应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点是较难办到的.【解析】【解答】解:【猜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